为什么得了大奖的电影票房都不高?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拿了顶级电影奖项的电影票房都不高。
拿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的《水形物语》,也是5年来北美票房最高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有了两个国际顶级电影奖项加持,在中国的票房刚好过亿。
拿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奥斯卡最佳女主、奥斯卡最佳男配的《三块广告牌》,票房刚过6000万,这还是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放映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
中国不乏在国际顶级电影奖项上斩获颇丰的电影,但这些电影回到国内上映时,同样面临着票房数字尴尬的境地。理论上有了国际顶级电影奖项的权威加持,对宣传和吸引观众来说有着很强的噱头,但为什么得了大奖的电影票房却不高呢?
“ 拿奖国产片与其票房
在国际顶级电影节奖项中有所斩获的国产片,不管有没有商业元素,或者是否具有类型片的某些特征,它们几乎都会被统称为“文艺片”。
而按照中国电影市场的特点,只要被冠上“文艺片”这个头衔,票房几乎都不会太高,这仿佛是一个魔咒。
大多数文艺片都是作者电影,或者新导演作品,他们的表达通常又非常个人、尖锐甚至创新,这些特点比较容易获得各大电影节的青睐,但在制作水准和成片质量上往往有一定欠缺,故事比较晦涩,因此在主流市场上比较吃亏,往往是小范围叫好,大范围不叫座。
近几年斩获国际顶级电影节大奖的国产片中,票房最高的是《我不是潘金莲》,累计超过4.8亿,当然这其中有非常多的非奖项因素加持。
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金银熊”双奖的《白日焰火》,成本不到2000万,最终票房超过1亿,甚至在柏林电影节推广期间通过国际版权销售,就已经赚回了部分制作成本。
获奖国产片中不乏名利双收甚至以小博大的作品,但更多的获奖国产片都是叫好不叫座的。
“ 奖项跟票房有什么必然联系?
获奖片票房不高其实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就算最大众,也最靠近主流市场观众的奥斯卡也是如此,其获得主要奖项的电影往往也不是当届奥斯卡票房偏高的作品。但奥斯卡现在也越来越趋向小众,评奖标准越来越偏向政治正确的自嗨。
获奖片票房不高跟每个电影节的性质、电影节的惯性评选偏好、电影节当届评委的口味、电影本身的故事题材、主流市场观众口味等多个元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同的电影节有着不同的惯性评选偏好及规则,柏林国际电影节努力平衡着商业和艺术,戛纳比较注重电影艺术本身,威尼斯比较鼓励人文和创新。只有少数是专门针对市场的电影节、影展,比如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在这个大的偏好之下,每个电影节当届的评委口味又有所不同,他们的评选标准也只能代表他们自己的口味偏好,不一定代表主流市场代表观众,有时候甚至会偏离主流市场。
顶级电影节的奖项不全都有很高的公众关注度,得看得的是什么奖。一般来说关注度最高的是最佳影片,如果得最佳剪辑、音效、摄影之类的技术奖,关注度和认知度就更低,尤其是对不关注电影节不关注奖项的大众来说,这些奖项对他们更没有吸引力。
除此之外,现在海内外各种电影节遍地开花,各种“野鸡奖”层出不穷,这些奖项的专业程度、权威程度以及公众认知度都非常低,就算拿个大满贯在业内也激不起多大浪花,更不用说普通观众了。
从创作者层面和获奖作品本身来说,几乎所有获奖影片的题材、故事和表达方式都跟主流市场观众的观影口味背道而驰。电影奖项关乎的是电影艺术方方面面的评选,而大多数普通观众对这些需要动脑子深究,甚至还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的电影作品不会特别感兴趣,简单轻松的作品总是比晦涩深奥的作品更受欢迎。
“ 顶级电影大奖还值得去拿吗?
没有一个电影人会拒绝国际顶级电影节奖项的认可和褒奖,甚至很多人为了拿奖费尽心思、处心积虑,拿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野鸡奖”还要大肆宣传一番。
顶级电影奖项对于电影新人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很多电影新人通过电影节新人创投获得关注,拿到创投奖之后,成片又回到该电影节去参加竞赛单元的奖项争夺。对于电影新人来说,不管获奖之后其作品的票房成绩如何,电影节给其带来的名声和资源的相辅相成作用是巨大的。
很多新人通过电影奖项为其下一部作品争取到了更多行业资源的支持和关注度,比如《心迷宫》和《路边野餐》的导演,他们拿奖之后获得了行业内非常高的关注度,因此其新作在行业资源和主创阵容上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从默默无闻甚至砸锅卖铁拍电影到新作品有了业内大咖的鼎力支持,他们最先展现其才华和野心的地方也正是各个电影节,很多新导演都是通过电影节为自己争取到了行业名声、地位和资源。
顶级电影节的获奖片在海外发行和海外版权销售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对于成本不高的获奖片来说,拿奖之后通过卖海外版权就能实现部分回本甚至赚钱,这对其国内发行的方方面面来说,是一颗巨大的定心丸。
少部分电影甚至既得大奖又拿票房,真正实现了名利双收甚至多赢,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白日焰火》,成就的不仅是一部电影作品,也成就了围绕着这部作品辛苦过的团队和工作人员,。
在国际顶级电影节奖项中有所斩获的国产片,几乎都会被统称为“文艺片”,只要被冠上“文艺片”的头衔,票房都不会太高。
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观,一是观众越来越成熟,观影口味变得多元,这几年一些文艺获奖片的爆款出现之后,市场更加细分,观众对这种类型的电影接受度也更高了;二是全国艺联专线放映的支持,使得文艺片的土壤环境更好了;三是行业的重视,现在越来越多行业大咖和资源都参与到了文艺片创作中,文艺片的品质得到了非常大的保证和提升。
去年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和最佳艺术贡献奖的《暴雪将至》,作为导演处女作有着超过4000万的制作成本,有着一线团队的支持,这对以往捉襟见肘的文艺片来说,已经是土豪配置了。
随着观众的成熟、市场的细分、行业的重视,以及文艺片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未来这块市场定会不断成长,按照各个电影节的惯性评选标准,高质量的文艺片又是奖项争夺的种子选手,而且具有含金量的奖项对电影及其主创团队行业关注度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虽然得了大奖跟拿到高票房没有什么必然的正相关关系,甚至不一定有明显的推动效果,但顶级电影节奖项所带来的行业关注度的提升及行业资源的拓展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顶级电影节奖项的附加值才是电影人应该把握和经营的。
文 / 王丰
请尊重劳动成果,任何形式的转载,均需联系微信公众号“有我断片(ID:youwoduanpian)”,未经许可转载甚至删改的,将视作侵权!(关注“有我断片”,回复关键词“转载”即可获取转载须知)
拿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的《水形物语》,也是5年来北美票房最高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有了两个国际顶级电影奖项加持,在中国的票房刚好过亿。
拿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奥斯卡最佳女主、奥斯卡最佳男配的《三块广告牌》,票房刚过6000万,这还是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放映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
中国不乏在国际顶级电影奖项上斩获颇丰的电影,但这些电影回到国内上映时,同样面临着票房数字尴尬的境地。理论上有了国际顶级电影奖项的权威加持,对宣传和吸引观众来说有着很强的噱头,但为什么得了大奖的电影票房却不高呢?
“ 拿奖国产片与其票房
在国际顶级电影节奖项中有所斩获的国产片,不管有没有商业元素,或者是否具有类型片的某些特征,它们几乎都会被统称为“文艺片”。
而按照中国电影市场的特点,只要被冠上“文艺片”这个头衔,票房几乎都不会太高,这仿佛是一个魔咒。
大多数文艺片都是作者电影,或者新导演作品,他们的表达通常又非常个人、尖锐甚至创新,这些特点比较容易获得各大电影节的青睐,但在制作水准和成片质量上往往有一定欠缺,故事比较晦涩,因此在主流市场上比较吃亏,往往是小范围叫好,大范围不叫座。
近几年斩获国际顶级电影节大奖的国产片中,票房最高的是《我不是潘金莲》,累计超过4.8亿,当然这其中有非常多的非奖项因素加持。
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金银熊”双奖的《白日焰火》,成本不到2000万,最终票房超过1亿,甚至在柏林电影节推广期间通过国际版权销售,就已经赚回了部分制作成本。
获奖国产片中不乏名利双收甚至以小博大的作品,但更多的获奖国产片都是叫好不叫座的。
“ 奖项跟票房有什么必然联系?
获奖片票房不高其实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就算最大众,也最靠近主流市场观众的奥斯卡也是如此,其获得主要奖项的电影往往也不是当届奥斯卡票房偏高的作品。但奥斯卡现在也越来越趋向小众,评奖标准越来越偏向政治正确的自嗨。
获奖片票房不高跟每个电影节的性质、电影节的惯性评选偏好、电影节当届评委的口味、电影本身的故事题材、主流市场观众口味等多个元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同的电影节有着不同的惯性评选偏好及规则,柏林国际电影节努力平衡着商业和艺术,戛纳比较注重电影艺术本身,威尼斯比较鼓励人文和创新。只有少数是专门针对市场的电影节、影展,比如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在这个大的偏好之下,每个电影节当届的评委口味又有所不同,他们的评选标准也只能代表他们自己的口味偏好,不一定代表主流市场代表观众,有时候甚至会偏离主流市场。
顶级电影节的奖项不全都有很高的公众关注度,得看得的是什么奖。一般来说关注度最高的是最佳影片,如果得最佳剪辑、音效、摄影之类的技术奖,关注度和认知度就更低,尤其是对不关注电影节不关注奖项的大众来说,这些奖项对他们更没有吸引力。
除此之外,现在海内外各种电影节遍地开花,各种“野鸡奖”层出不穷,这些奖项的专业程度、权威程度以及公众认知度都非常低,就算拿个大满贯在业内也激不起多大浪花,更不用说普通观众了。
从创作者层面和获奖作品本身来说,几乎所有获奖影片的题材、故事和表达方式都跟主流市场观众的观影口味背道而驰。电影奖项关乎的是电影艺术方方面面的评选,而大多数普通观众对这些需要动脑子深究,甚至还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的电影作品不会特别感兴趣,简单轻松的作品总是比晦涩深奥的作品更受欢迎。
“ 顶级电影大奖还值得去拿吗?
没有一个电影人会拒绝国际顶级电影节奖项的认可和褒奖,甚至很多人为了拿奖费尽心思、处心积虑,拿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野鸡奖”还要大肆宣传一番。
顶级电影奖项对于电影新人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很多电影新人通过电影节新人创投获得关注,拿到创投奖之后,成片又回到该电影节去参加竞赛单元的奖项争夺。对于电影新人来说,不管获奖之后其作品的票房成绩如何,电影节给其带来的名声和资源的相辅相成作用是巨大的。
很多新人通过电影奖项为其下一部作品争取到了更多行业资源的支持和关注度,比如《心迷宫》和《路边野餐》的导演,他们拿奖之后获得了行业内非常高的关注度,因此其新作在行业资源和主创阵容上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从默默无闻甚至砸锅卖铁拍电影到新作品有了业内大咖的鼎力支持,他们最先展现其才华和野心的地方也正是各个电影节,很多新导演都是通过电影节为自己争取到了行业名声、地位和资源。
顶级电影节的获奖片在海外发行和海外版权销售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对于成本不高的获奖片来说,拿奖之后通过卖海外版权就能实现部分回本甚至赚钱,这对其国内发行的方方面面来说,是一颗巨大的定心丸。
少部分电影甚至既得大奖又拿票房,真正实现了名利双收甚至多赢,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白日焰火》,成就的不仅是一部电影作品,也成就了围绕着这部作品辛苦过的团队和工作人员,。
在国际顶级电影节奖项中有所斩获的国产片,几乎都会被统称为“文艺片”,只要被冠上“文艺片”的头衔,票房都不会太高。
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观,一是观众越来越成熟,观影口味变得多元,这几年一些文艺获奖片的爆款出现之后,市场更加细分,观众对这种类型的电影接受度也更高了;二是全国艺联专线放映的支持,使得文艺片的土壤环境更好了;三是行业的重视,现在越来越多行业大咖和资源都参与到了文艺片创作中,文艺片的品质得到了非常大的保证和提升。
去年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和最佳艺术贡献奖的《暴雪将至》,作为导演处女作有着超过4000万的制作成本,有着一线团队的支持,这对以往捉襟见肘的文艺片来说,已经是土豪配置了。
随着观众的成熟、市场的细分、行业的重视,以及文艺片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未来这块市场定会不断成长,按照各个电影节的惯性评选标准,高质量的文艺片又是奖项争夺的种子选手,而且具有含金量的奖项对电影及其主创团队行业关注度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虽然得了大奖跟拿到高票房没有什么必然的正相关关系,甚至不一定有明显的推动效果,但顶级电影节奖项所带来的行业关注度的提升及行业资源的拓展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顶级电影节奖项的附加值才是电影人应该把握和经营的。
文 / 王丰
请尊重劳动成果,任何形式的转载,均需联系微信公众号“有我断片(ID:youwoduanpian)”,未经许可转载甚至删改的,将视作侵权!(关注“有我断片”,回复关键词“转载”即可获取转载须知)
本文为作者 有我传媒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9929
有我传媒
点击了解更多
有我慧悦是一家专业的全球电影IP运作公司,卖中国电影出去,买海外电影回来,专注于海外优质IP的投资、引进和开发。
合作请联系:
business@hmf1.com
(86) 010-53360650
扫码关注
有我传媒
有我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