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盘点!

2017-12-22 10:31
截止到12月21日,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数据(含12月下旬已定档未上映的电影),今年将有476部电影在国内的商业院线上映,只比去年多出十来部。其中,国产电影367部,进口片(分账、批片、港台)109部,今年的总票房预计将在550亿元(含服务费)左右,相比去年457亿的总票房,增长将超过20%。

2017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盘点!

总的来说,今年中国电影市场有很多新的突破和惊喜,如《战狼2》疯一般破掉各种票房纪录拯救暑期档带热大盘,并拉高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天花板,以及行业乱象逐渐退潮逐渐理性沉淀,中外优质小成本佳片、文艺片佳片、优质批片的爆发等。另外还有去年态势的延续,如“传统好莱坞大片乏力”、“文艺片关注度更加看涨”、“电影营销发行与互联网深度结合,网售票超过80%”、“观众持续成熟成长”等。




“  一、国产片的变化

国产片在春节档之后的上半年一直被进口片碾压,上半年52部进口片票房总计167.15亿,而169部国产片票房仅104.60亿,这种被碾压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暑期档《战狼2》的出现才逐渐得以扭转。

2017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盘点!

抛开作品本身的争议不说,从市场角度考虑,《战狼2》的出现,不仅拉高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天花板,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暑期档,拯救了上半年的国产电影市场,甚至可以说让很多路人观众拾起了对国产电影的信心。

另外,全年中有很多上映前被寄予撑起相应档期厚望的商业片票房不及预期,比如清明档的《非凡任务》,五一档的《记忆大师》,暑期档的《建军大业》,国庆档的《追龙》、《缝纫机乐队》等。这些片子相对于同档期上映的国产片来说,大都口碑尚可,但是票房表现不尽人意。

2017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盘点!

除了观众对作品本身质量、故事、类型的挑剔,上半年被进口大片挤压,暑期档《战狼2》的疯狂,国庆档《羞羞的铁拳》强势领跑霸占市场等,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但其实,今年国产电影整体口碑反馈都呈现出下滑趋势。事实上,根据凡影监测平台统计,从2015年起,中国电影市场的影片整体口碑和评分就开始出现大幅下滑,笼统的说就是电影质量开始出现大幅下滑。

2017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盘点!

这两年国产电影的票房表现和口碑都不尽人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电影项目都是积攒于2015年的混乱时期,或者混乱时期各大影视公司发力过猛,将之前积攒的好内容都消耗殆尽,这两年又没有好的作品出来造成的。

另一方面,观众愈加成熟和挑剔,也对电影作品的质量、类型、故事、口碑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考验。观众和市场的严苛,就直接反馈在了电影作品的票房和口碑上。

当然,也正是得益于观众的成长、成熟和分化,今年新锐导演、青年导演、文艺片、小成本影片的成绩要比去年更好,甚至出现了很多现象级的黑马,比如《二十二》和《冈仁波齐》。

2017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盘点!

今年的国产片市场整体来说开始逐渐呈现出去粗取精、逐渐理性沉淀的趋势,烂片就是烂片,再豪华也没有以前那种忽悠观众掏钱买票的能力了。小成本佳片逐渐得到观众和市场的认可,证明了观众对好作品的渴求,而票房市场天花板的拉高,则证明了中国电影票房市场巨大的可能性。





“  二、进口片的变化

今年是进口大片在中国的集中爆发年,进口片甚至撑起了春节档后上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去年全年进口片(港台片不占配额,不算在内)91部,今年92部,在数量上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今年进口片的单片票房成绩要好于去年,对国产片的冲击也要大于去年。

今年进口片分账片票房最高的《速度与激情8》26.7亿,去年《疯狂动物城》15.3亿;今年批片票房最高的《摔跤吧!爸爸》12.99亿,去年《惊天魔大团2》6.38亿。

2017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盘点!

今年的进口分账片成绩堪忧,很多传统好莱坞大片依然“继承”了去年的颓势,多数被寄予厚望的分账大片票房不及预期,比如《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上映之前被传30亿保底,但结果仅15.45亿票房。还有很多分账片沦为赔钱又没口碑的中仓影片,虽然中国大陆的票房要高于其本土或者海外其他票房市场,但还是赔钱的电影,如《新木乃伊》、《全球风暴》。

2017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盘点!

中仓影片的增多,中仓影片中分账片增多也是今年进口片的一大变化,今年10部中仓影片中有7部是传统意义上实力比批片更强的分账片。而2013年至2016年四年中,中仓影片中分账片共计才8部。

2017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盘点!

今年也是批片爆发的一年,54部的数量上并没有比去年高太多,主要是批片扎堆在整个上半年碾压了国产片以及呈现出单片成绩比往年更高,口碑相对要比之前更好,类型及出品国比以前更多的特点。

今年的批片中,票房冠军《摔跤吧!爸爸》,小成本佳片《看不见的客人》、《天才枪手》、《一条狗的使命》均不是传统意义上受欢迎和有票房爆发能力的类型,但口碑和票房反馈都很好,甚至占据了同档期的所有热点。

2017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盘点!

除此之外,由于中国票房市场的强劲,进口片在大陆上映之前呈现出越来越多与中国联动的趋势。今年上映的进口片中,不管是片中还是前期投资、制作、宣传,随处可见中国元素,包括引进中国资本、公司,请各种中国明星担当推广大使做宣传,在片中植入中国广告、中国元素、中国演员等。

2017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盘点!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海外电影市场、公司、从业者对中国电影市场关注度和兴趣比以往大大增加。他们越来越重视中国这个巨大的电影市场,希望用更多有中国元素的作品在中国电影市场获利。




“  三、从业者、公司、行业的变化

整体来看,中国目前银幕数已经突破5万块,影院9400多家,成为全球银幕数最多的票房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今年呈现出理性净化的趋势,很多前两年跟风的公司、项目逐渐“死去”,比如各种IP流量明星组合的作品成绩堪忧甚至“魔力”失灵,当初风风火火进入影视行业的各种互联网影业陷入停滞不前甚至苟延残喘的状况等。

2017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盘点!

从业者也在净化,很多不专业的人逐渐被淘汰。但某些领域跟风还在继续,比如说批片火了搞批片,连一些艺人工作室都想搞批片,甚至哪个国家的火了就去买哪个国家的片子,比如《看不见的客人》火了就去扫西班牙片子,《摔跤吧!爸爸》火了有人就去找运动题材改编。互相残杀和盲目扫片的情况之下,大大抬高了批片的成本。

很多影视公司的海外合作和并购被叫停,以万达为首的海外影视并购和扩张由疯狂转为萎靡甚至失败。

从业者变化上,比较突出的一点是今年新导演作品的票房成绩和产量要超过老导演,新导演继2015年之后又一次爆发,比如《战狼2》、《羞羞的铁拳》、《乘风破浪》等,票房和口碑反馈都不错,甚至成为了现象级的神作。

2017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盘点!

观众的快速成长及对好作品的渴求在今年体现得异常明显,在对电影的判断、分析和选择上养成了自己挑剔的准则。
此外发行、营销格局在今年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电影营销发行与互联网深度结合,网售票超过80%;分线发行方面,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初见成效等都是今年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的变化。




“  四、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惊喜

以下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惊喜,每一个都创造了中国电影史的记录,这些电影为中国电影市场今年的票房和口碑成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这些电影也反应了观众的成长和变化,以及中国电影市场的成长和变化。

1、《战狼2》提升了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天花板,疯狂创造各种记录,掀起一阵狂欢和观影热情,拯救了暑期档甚至一定程度拯救了今年的国产电影市场。
2、《摔跤吧!爸爸》创造了印度片在大陆的票房、口碑记录,同时也是中国大陆票房最高的批片。
3、《看不见的客人》创造了西班牙片在大陆的票房、口碑记录。
4、《天才枪手》创造了泰国片在大陆的票房、口碑记录。
5、《二十二》创造了国产纪录片最高票房纪录。
6、《冈仁波齐》现象级小成本佳片。
7、《一条狗的使命》小成本黑马。
8、《羞羞的铁拳》独孤求败引领国庆档,创造国庆档历史票房最高记录,目前2017年度票房排名第三(仅次于《战狼2》、《速度与激情8》),总榜排名第六。
9、《情圣》2017年元旦档期的小成本黑马,也是大陆翻拍海外电影票房最高的作品(翻拍自1984年的美国电影《红衣女郎》)。


文 / 盘丝老怪

请尊重劳动成果,任何形式的转载,均需联系微信公众号“有我断片(ID:youwoduanpian)”,未经许可转载甚至删改的,将视作侵权!(关注“有我断片”,回复关键词“转载”即可获取转载须知)
2017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盘点!
本文为作者 有我传媒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7669

有我传媒

点击了解更多
有我慧悦是一家专业的全球电影IP运作公司,卖中国电影出去,买海外电影回来,专注于海外优质IP的投资、引进和开发。 合作请联系: business@hmf1.com (86) 010-53360650
扫码关注
有我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