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芳华》撤档是天时地利人和?

2017-09-29 10:24
为什么说《芳华》撤档是天时地利人和?

9月23日晚,当冯小刚还带着《芳华》的主创团队在紧锣密鼓的路演途中时,就有媒体传出原定于9月29日上映的电影《芳华》疑似撤档的消息,从疑似撤档到辟谣再到24日凌晨官方坐实撤档消息,期间不到3个小时。

这突如其来的撤档不仅搅乱的片方、宣发方,还搅乱了观众和吃瓜群众,大家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揣测《芳华》撤档的原因。

我们先看一下一般电影上映在即,什么情况下会选择改档或者撤档呢?

1、为了避开与大片的直接竞争,获得更高的排片和票房空间;
2、避开冷档,在大的档期上映以赚取更多票票房;
3、内容问题(需要主动或者被动优化、修改、删减);
4、没及时拿到公映许可证,比如说今年国庆档撤档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5、其他以及不可抗因素

1、2都属于为了争取更大的票房空间主动改档,3、4、5一般都是片方由于技术、内容、审查等因素被动改档。此外,还有片方不自信又蓄意炒作一改再改的情况。

至于电影《芳华》撤档的原因,在大家的揣测之下,预售太低、冯小刚导演背负对赌压力、内容敏感等等,以上原因几乎都占全了。

但其实,《芳华》撤档在于这部电影本身和冯小刚导演都撞在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上,多个因素的重叠,让《芳华》被撤档变得似乎“理所当然”。




“  一、“天不时”

“天不时”主要指大环境,在目前国内的大环境和历史背景之下,结合电影《芳华》展现的剧情和内容,以下这些都是分分钟能“毙掉”《芳华》的不可抗因素:

1、血肉横飞地展现多年前那场几乎从没人敢提及的边境战事;

为什么说《芳华》撤档是天时地利人和?

2、剧情涉及多年前国内那场浩劫;
3、马上要开会了;
4、最近我们在南疆和曾经打过架的邻居进行了第四次高管联谊,淡化曾经的矛盾,增强合作互信;

为什么说《芳华》撤档是天时地利人和?

5、揭伤疤的“老兵”问题和腐败问题。

我们一直奉行和邻居及外面的朋友搞好关系的原则,尤其是马上要开会了,这个敏感时期让很多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在最近不容被提及,况且有的事一直都忌讳被提及。

毕竟,在这个敏感的政治和历史时期,遭殃的并不只电影,还包括《XX三人行》、《见X如面》等电视节目,以及一些最能挑逗大众的舆论出口。

此外,《芳华》虽然拿到了龙标,但是别忘了,除了总局,还有很多部门能对一部电影指手画脚,甚至决定一部电影的生死。

为什么说《芳华》撤档是天时地利人和?

虽然片方只说《芳华》是撤档,而不是说被禁,但归来无期的《芳华》到底是不是一段完整的芳华相信不言而喻。
所以《芳华》往枪口上撞了个正着。




“  二、“地不利”

“地不利”可以归结为战场选择不当,《芳华》的这个战场就是“国庆档”。

纵观中国电影市场全年几个大的档期,有最长的贺岁档(包括圣诞、元旦、春节、元宵、情人节档)、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国庆档作为全年最大的几个档期之一,无疑是各片方争夺票房的“大战场”。

为什么说《芳华》撤档是天时地利人和?

在《芳华》、《心理罪之城市之光》、《降魔传》、《闺蜜2》等电影还没改档撤档之前,今年的国庆档堪称史上最挤国庆档,最高峰的统计差不多三四天的时间内要上映十六七部电影。而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相比同期上映的其他电影,《芳华》的预售情况确实略逊一筹。

为什么说《芳华》撤档是天时地利人和?

虽然预售成绩并不一定跟最终的票房成绩挂钩,但对影城排片以及路人观众还是有一定导向作用。至少从表面上来看,其他电影似乎更适合跟家人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乐呵乐呵,尤其是《羞羞的铁拳》这种强劲的娱乐对手。

在多部大片瓜分票房的情况之下,纵然《芳华》最后能凭借口碑占据一席之地,但如果“硬上”与其他更偏娱乐的大片竞争的话,难免带有赌博性质,到时候能夺得多少票房还不得而知。至少,近五年国庆档的票房冠军和黑马,都不是《芳华》这种类型。

从冯小刚所持有的东阳美拉和华谊之间的业绩对赌情况来看,《芳华》如果在国庆档这个“战场”上没能取得好的票房成绩的话,对其今年对赌目标成绩的完成就毫无助益。一旦折戟,反而浪费了《芳华》这个好兵。

而事实上,《降魔传》、《闺蜜2》等的改档,也正是为了避免在国庆档这个残酷的“战场”上沦为炮灰。

所以在国庆档这个战场上,《芳华》似乎也并不占太多优势,暂时避战又焉知非福?




“  三、“人不和”

从冯小刚导演个人层面来说,他近年总是喜欢触碰敏感题材,从《1942》、《我不是潘金莲》到《芳华》,以及还没开拍的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长津湖之战》,无一不是敏感题材。他对敏感题材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又试图平衡电影艺术的美好与历史、现实的残酷,难免有力不从心之时。

事实上,这三部电影确实都面临了诸多部门提修改意见以及轮番审查,《1942》如此,《我不是潘金莲》去年宣布退出国庆档时,也被广电提出了60多条修改意见,今年的《芳华》更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之下紧急撤档。

为什么说《芳华》撤档是天时地利人和?

此外,冯小刚导演这两年的作品也喜欢剑走偏锋,在电影没拿到公映许可证的情况之下就跑去国外参加电影节。

去年《我不是潘金莲》和今年的《芳华》都在没有拿到公映许可证的情况之下,到国外参加了电影节、影展。

其中,《我不是潘金莲》还在国际A类电影节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拿下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女演员两个大奖,并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获得特别展映单元——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为什么说《芳华》撤档是天时地利人和?

而没有拿到公映许可证就去国外参展参赛是被广电总局明令禁止的行为,尤其是今年年初《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颁布之后。曾经的田壮壮、娄烨、贾樟柯等都因此尝到过被禁的滋味。

但是,这两部片子偏偏都在没有拿到公映许可证的情况之下在国外各个电影节上安全跑了一圈,并赚足了眼球。作为旁人,真的无法理解冯小刚导演之前靠什么力量在“明令禁止”的情况下还安然无恙,别人不会眼红吗?“他们”不会秋后算账吗?

毕竟,总把自己太当回事又口无遮拦的冯导曾经撕过那么多人:

2010年,冯小刚暗指金马奖有黑幕,前年他凭借《老炮儿》得了金马影帝,去年凭借《我不是潘金莲》拿了金马最佳影片之后又感谢金马奖的认可;
2012年《一九四二》票房惨败时,他说观众根本不懂什么叫好电影;
2013年《私人订制》口碑仆街时,他称要跟影评人势不两立;
2016年《我不是潘金莲》上映初期,由于排片不佳,他撕院线;
今年上海电影节又再次说中国垃圾观众太多……

不管是业内还是业外,观众还是同行,冯导都是不如意则果断开撕,尽管有时候都自相矛盾。

去年《我不是潘金莲》上映期间,一篇热文《与冯裤子有关的日子》将冯小刚导演一路的成长和早期的恩怨情仇扒得一干二净。由此可大致窥探冯小刚导演这一路走来为什么会得罪那么多人,以及一路上给自己埋下了多少祸根。

《芳华》本次撤出国庆档,还有人提出了冯小刚导演炒作嫌疑的猜想。这样的说法表面上看起来也站得住脚,毕竟,冯导这嘴,加上他一有新片上映就搞事情的“前科”,以及他所背负的巨大对赌压力,怎么着也有资格被怀疑一下。

可是细想,从本月17号到撤档消息被坐实,冯小刚和《芳华》的主创就一直奔赴在路演的旅途中,从官方的回应来看,这次撤档似乎也把片方和主创打得措手不及,这样不仅意味着前期宣发投进去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撤档的那刻全部打水漂儿,如果是蓄意炒作的话,这样的行为还意味着将会得罪院线、影城、票务渠道、宣发公司、观众以及总局,把所有人当猴儿耍,以后还混不混贵圈儿了?显而易见,中国影视界暂时还没人敢公然玩这样的炒作。

综上,冯小刚和《芳华》,都栽在了“天时地利人和”上,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这样的一个人加上这样的一部作品,无异于刺儿头撞上了枪口,从某个层面上来讲,《芳华》撤档变得“理所当然”。

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你对真正的力量一无所知……




文 / 仲伍

请尊重劳动成果,任何形式的转载,均需联系微信公众号“有我断片(ID:youwoduanpian)”,未经许可转载甚至删改的,将视作侵权!(关注“有我断片”,回复关键词“转载”即可获取转载须知)
为什么说《芳华》撤档是天时地利人和?
本文为作者 有我传媒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5240

有我传媒

点击了解更多
有我慧悦是一家专业的全球电影IP运作公司,卖中国电影出去,买海外电影回来,专注于海外优质IP的投资、引进和开发。 合作请联系: business@hmf1.com (86) 010-53360650
扫码关注
有我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