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剧本

2017-04-03 14:35

改编就好像雕塑一样,原来是一块没有任何意义的原料(石头,木头,冰块等)而你想要塑造的形体就在这块原料里面,切掉不属于作品的那些部分,乘下就是艺术家的脑子里的作品,此时手中的技艺显得极为重要,所以,当刀切下去的时候,想像的形体要和实际空间的形体要一致,否则就是眼高手低,做不到。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准确的通过“刀”来还原脑海中的形象,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在影视剧中,如果是一个完全没有看过的故事我们叫原创,如果把已经有小说、纪实/报告文学、绘本/漫画、游戏、传记、新闻等等形式存在的故事,转换为影视作品所需要的故事,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改编的过程。众所周知,一部电影充其量长的可以达到3小以左右,短的在70来分钟,而你要表达一部长达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字的小说,显然是不能详尽的,因此,你必须通过对原始素材的取舍来重新组织这个故事,改编剧本过程中有完全遵照原著的,也有只取人物,或事件,或时代背景的。但总的来说都有一个原始依据——原著。电视剧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只要有预算,可以无限制的拍下去。通常体量大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本能够比较充分的将小说中的主线、大大小小的事件、情感、人物表达出来。
在我们所看到的影视作品中,大量剧本的来自文学作品改编,看看奥斯卡获奖影片,改编剧的占了大部分,艾美奖也是如此。BBC更是靠大量改变吃饭。国内有很多电影、电视也是如此,光“西游”、“封神”等题材,似乎每年都有近十部电影、电视出现,如周星驰的《西游》系列、《封神榜》等;动画片也有不少取自这个题材,像《美猴王》、《大闹天宫》、《大圣归来》等。
改编剧本改编剧本
对于剧本个人有些基本的观点:
1、剧本是带有强烈视听感的文学作品(甚至有互动性)。剧本为舞台、影视等表现形式服务,其基本特征是人物有具体的形象,通过表演形成画面,同时兼备非常完整的声音,达到视听同步传达信息的目的。
2、剧本具有自己完整的结构体系。无论是沙翁的“幕”结构,还是我们常说的来自古典文学、诗词、曲艺的“启承转合”都是经过无数作品,数百上千年,无数作者推敲、总结、验证得到的结果。而结果会明显影响到观众的心理和情绪。所以,结构要稳、合理、严谨。只有掌握并运用了这种结构,才有可能从中突破。
3、三幕结构的电影剧本是不二之选。说到“三幕”,也有说是“三段式”,也有说实际是四段,但这都是以“三幕”为基础变化而来,我同意“三幕四段”的说法,幕实际上是三段,四段是因为第二幕有一个“中点”,这个“中点”将第二幕分为上下两段,“中点”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通常会是一段音乐,画面又是由多个事件、场景通过蒙态奇的剪辑手法拼接而成,有时候像MV,情绪上主人公经过前面的冒险,现在终于有所收获,似乎是很放松的状态,像《花木兰》中,木兰在经过一系列训练挫败后,决定付出多于男兵的努力,从而取得了在此阶段的成就。
改编剧本
改编剧本是在剧作规范的要求下,以剧作的形式将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编辑”成剧本。在悉徳菲尔德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的第十四章,提到了改编。但需要了解德菲尔德的理论的几个特征:
一是他的理论多数是针对冒险剧;二是他的理论基础于复原式三幕剧结构;三是他的理论对于电影改编剧非常有效;四是他的理论尊重原著的故事改编。
影视剧本改编的取材相当广泛,小说、舞台剧是最为典型的。另外还有一些散文、新闻、报告文学甚至诗歌都是改编的对象。还有一些是根据非常特殊的事件改编的,如2011年10月5日上午,发生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的“湄公河惨案”后改编成电影《湄公河行动》和34集电视剧《湄公河惨案》,电影的改编带来的11.15亿的票房,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湄公河行动》电影
改编剧本
《湄公河惨案》电视剧
改编剧本
还有一些特殊的改编就是本身就是影视剧本,再改编剧成影视剧本,如1957年在美国上映的《十二怒汉》后来俄罗斯和日本都分别有改编的版本,分别是《十二怒汉:大审判》和《12个温柔善良的日本人》,俄罗斯则以种族和解高于法律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日本的版本还增加了女性角色,且对原作进行了大量的修改,算是一个颠覆版本。
《十二怒汉》(美国)
改编剧本
《十二怒汉:大审判》俄罗斯
改编剧本
《12个温柔善良的日本人》日本
改编剧本
中国也有一部《十二怒汉》的改编电影《十二公民》。
改编剧本
在原作故事的魅力带动下,这些改编的版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改编的动力当然原自创作者从原著中看到的故事价值、经济价值,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吧。
通常被改编的作品有:
1,火爆的销量或者阅读量的小说、漫画等文学作品。这类作品一直是影视改编的直接目标,随着传播介质的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在改变,现在网络小说非常流行,而且作者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来创作故事,从而更加吸引读者。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畅销作品都能改编成功,所以,改编前的调研是非常重要的,这时我们更需要非常有经验的制片人对原作进行评估,这个评估不仅仅是故事,更多是的这部作品背后的读者,他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群?说白了就是改编后给谁看?如《盗墓笔记》等。
改编剧本
2,流水巨大的游戏作品。游戏改电影,最典型的项目就是《魔兽世界》。当然还有很多影视作品改编成游戏的,在现在的娱乐产业中,一个IP几乎可以横跨娱乐、商业的各个领域,但,有个前提,这个IP必须是有很强的号召力和知名度才有可能横跨娱乐、商业的处个领域。
改编剧本
3,有着广泛传播的故事。好比《迪士尼公主》系列等,而且还进行了动画、实拍的改编,成为经典的影视作品。
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创作者看中的就是其故事魅力和其商业价值。
改编剧本
文章之初打了个比方,改编好比是雕塑,你想要的就在原料中,而能不能切出你想要的,就是对每一小块材料的取舍,从而最终达到目的。因此,改编实际就是取舍、选择再重新组织。如果是有更高原创度的那会在原料的基础之上增加新的佐料。
雕塑很少说从一只眼睛或一根手指头开始,而是由宏观到局部,相对剧本也就是要先做故事主体的大纲;而在开始动手雕塑前,是要明确雕塑的主题,所以,改编剧本前,必须要对原作深耕细读,充分调研,找出打动你的那个核心点,找出你想通过改编达到的故事价值。
对原作所表达的价值层面的东西,我们到底要怎么把握?
首先是原作的主题。好比《西游记》通过唐僧去西天取经这一件具体的事情表达了孙悟空在蔑视权威、不畏强权、除恶扬善的战斗精神,这个形象鲜明的反映了人们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的崇高理想。这是原作的根本,这些直接影响到人物的设置和人物的行为,如果改编中离开了这原作在精神层面的基本诉求,这是很不合适的,尽可能不要从根上去颠覆原作在价值层面的诉求。
其次是主人公和主要事件。基本上改编都会聚焦在某一个重点事件上展开,开头导入,结尾延展,其好处就在于,影视作品的容量始终有限,尽可能展示精彩的常被人传颂的事件。看得到的画面,想像空间就小,而小说的特点是没有具象的图像,画面完全在每一个读者的脑海里,而每一个读者想像的画面又不尽想同。像人物传记类的作品也都是突出主人公主要成就的事件。
再就是原作本身的调性。其实很难说改编者能和原作者保持着同样的思想基调,所以也不能要求与原作者有同样的情趣。就会出现了一些原作者坚持要做编剧甚至导演的情况。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改编总是在寻找另外一个视角去阐述故事的价值或者说创作者的思想。
理解了原作的价值,改编作者可以根据改编程度的需要决定如何改编?
方法不外乎就有:嫁接、新视角注解、原汁原味、仅把原著当素材、完全重写。
无论是用哪种方法,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总体原则还是要依据剧作结构和编剧方法进行。
首先,影视剧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讲一个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情绪饱满、感动观众的故事,所以,对素材的取舍成为在事件选择最为重要的一环。每个事件都要奔着故事核心和总体目标而去,有时候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游离于主线主外,这时候我们需要把最初拟定的故事内核大字写在拍板上或电脑桌面上随时提醒自己。
其次,相比小说细腻的娓娓道来,而电影必须要在严谨的结构下,以紧凑的节奏推进故事,并把握观众的预期,调动观众的情绪。如果观众无法入戏,这改编就会失败。
再次,小说的多章节会让各个支线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开头、经过和结尾,而电影则要在有限时间内一声呵成,即便多线推进,也都要环环相扣。
最后,全程以对话讲故事的电影几乎是失败的作品,在电影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对白尽可能的简练、自然发生。所以,有经验的编剧告诉我们,剧本写作之初,尽可能的少写甚至不写对白,当你深入人物内心之后,人物的性格及其行为会自然的带出他想说的话,而在表演过程中,我们常把那些没有太多台词,而表演又非常精彩的演员叫“戏骨”,完全是因为演员真正理解了角色,再加上自己的表演技巧和经验,很多语言都用表演代替,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表情,都深刻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和情绪。
说一千道一万,怎么改编剧本?
一是精读原作,笔记是必须的,把那些与主人公密切相关的核心事件标记出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注释,对事件进行重要点排序。
二是针对故事中出现的人物、背景、时代等进行调研,像很多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版本,选择最为广泛传颂的版本。
三是以大纲的形式将事的事件重新整理,最好是能记在心里,这时候有点像剪辑师,一部电影可能有十几个小时,甚至数十个小时的素材,如果对素材不熟,就是瞎剪。
四是根据剧本的结构,创作故事大纲。大结构下要有非常明确的冲突,小结构下要有非常明确的转折。而这些故事中的冲突和转折就是存在于之前所挑选的素材当中,每个事件之间如何衔接,转折事件如何安排?完全是编剧的功底,转折还要发生得合情合理,硬编就会给人造成“上帝之手”的印象。
五是拉通故事之后,剧本还是有点像小说,或者是我们所说的“文学剧本”,他还不具备“剧本”的规范要求,所以,要进行“银幕剧本”的撰写,这显得稍偏技术,理性,因为,它必须可操作,看得见。但阅读体验可能不像小说或者文学剧本。紧接着我们的台词就要跟上,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不要用小说中的对白,要口语化、自然、简练,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能用表演的不用台词,能用一个字的不用两个字,能用一句表达的绝不说两句。
而到了剧本写作阶段和原创剧本又没什么大的差别,比较好的是你有大量现成的素材供你选择,所以基本的流程如下:
1,策划提案(给你的制片人、投资人Pitch你的故事/创意):这里要明确你的目标观众和影片类型,故事大纲自然是少不了的,一句话能讲清楚你的故事吗?你的主人公是谁,想让谁演,如果是动画的话必须得有一些非常概念的主人公形象、场景等。推荐谁来做导演?这个主创阵容和主演非常关键,能不能拿到钱,在商业片的环境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2,三幕式的大纲再具体到段落大纲,再具体事件大纲,总之这是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的过程
3,事件的处理,我们有很多方法,把每件事通过PPT或者卡片排列。有些冒险类的故事甚至可以做出一张“故事地图”,从空间和时间上把事件进行排列并再次筛选。
4,一旦明确事件,就很容易搞清楚事件事发的地点,我们也常说“场景”,一部90分钟电影40-60个(包括重复场景)场景也算是常事,每个场景中发生什么事,有哪些人物出现,时长预估,场景是什么样,这是场景大纲中要尽量明确的。
5,第一稿剧本,完整的将剧本写出来。
6,修改直到最终稿。其实剧本就没有最终稿之说,从来都是边拍边改,只是改的程度不一样而已,动画剧本更为典型的是,要通过分镜,可视化的表达剧本,文字一旦图像化,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时长、机位、相机运动、角色站位走位、构图、透视、景别甚至声效、对白、导演阐述等,这么具体是因为动画不可能同一镜头拍多条之后再选择,这将是一场灾难,再有钱也不能这么任性。
长按关注
改编剧本
本文为作者 吴文辉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