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昌博:电影人的方向,应该遵从一颗善良正义的内心

2017-03-24 12:38
前不久,2017感动中国评选出十大人物,其中一位是红丝带学校的创办人郭小平。在此之前,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山西还有这样一所专门收治艾滋病儿童的学校,而更多人不知道的是,今年刚刚获得联合国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最佳公益电影的影片《爱你的人》,故事就是来自这座学校,杜昌博是这部电影的联合导演,也是该奖项至今最年轻的得主。

杜昌博
杜昌博
杜昌博在称为“杜导”之前,是华铁传媒的“杜总”。能在30岁之前做到副总裁的职位很难得,而愿意在事业巅峰期放弃这样一份殷实的生活、选择另一个行业,更难!杜导在成为导演前,就有不少戏剧性的经历——9年前,还在华铁传媒做副总裁的他,因为常年工作强度高,导致血液里的钾含量低、体内电解质严重紊乱,他以几乎全身瘫痪的状态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住院期间,尽管全身肌肉无法发力,但反而给了杜昌博很多时间思考。“光是出差,一年下来,所有航空公司我都飞出了一张金卡。那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康复出院后,杜昌博的生活像一根被拉断的弦,再连接上,就发出了完全不同的音色。

去北京电影学院进修,去给剧组做摄影助理,去帮摄像师推轨道……杜昌博用了最踏实、最谦虚的方式,正式地转战电影届。你可以认为,一个刚刚入行两年的年轻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就能够获得国际性大奖的最佳摄影奖是一种天赋。但杜昌博说,作为电影人,最大的肯定是自己的作品不但影响了观众,更可以反过来影响自己。

在剪辑调色
在剪辑调色

《爱你的人》从取材、筹备,再到拍摄、公映,一共用了4年时间。电影讲述了一个女大学生被强奸后,发现自己疑似感染了艾滋病,最终选择去一所艾滋病学校当志愿者、帮助更多艾滋病儿童的故事。最初看到剧本,杜昌博以为接下来的工作只是拍摄一部故事片,但随着对中国艾滋病携带儿童群体了解的深入,他意识到这并不是讲一个故事那么简单。因为故事基于一个真实事件,很多地方为了避嫌,甚至不同意取景申请;在探访艾滋病携带儿童的时候,杜昌博三天内将自己的存款捐到只剩下买一张回家机票的钱,可他也深知即便这样,仍不能真正帮助这群孩子。“社会对这样一个群体的关注太少了,成人艾滋病携带者有不同患病原因和渠道,但几乎所有孩子都是因为母婴传播。他们生来就没有选择,长大后却又缺乏帮助”,杜昌博说。

杜昌博:电影人的方向,应该遵从一颗善良正义的内心
和艾滋儿童在一起

因为《爱你的人》拍摄,很多人的生活被改写:曾经被村民驱逐的艾滋病男童坤坤,经过剧组和NGO组织的努力,被送往临汾红丝带学校;而新闻事件和影片的播出,让红丝带学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电影公映后,制片人成立了艾滋病儿童基金会,至今致力于帮助艾滋病携带儿童……对于杜昌博而言,这部作品真正地反过来影响了自己,他找到了一个电影人应该寻觅的方向:“做电影是需要担当和责任感的,因为我看到电影的力量,可以促进、推动、改变这个社会,做商业没有问题,但这以后,我有了遵从内心的选择。”

杜昌博:电影人的方向,应该遵从一颗善良正义的内心
访问艾滋病儿童关怀机构
本文为作者 影像新势力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