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我们正在丧失对悲剧性的洞察
大师之光·第二期青年编剧高级研习班迎来了第二位导师——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编剧之一芦苇。
芦苇老师是中国编剧界最响亮的名字,“坚持一点自己的感觉,发出自己的声音”的他,忠于自己的爱好创作,以《霸王别姬》、《活着》、《图雅的婚事》、《狼图腾》等作品蜚声国际影坛。
完整版,请等待影视工业网后期推出。
在今年一月的第一期研习班里,芦苇老师与他的好友、著名学者作家王天兵老师一起,为大家细致地分析了芦苇老师编剧的经典电影《霸王别姬》的剧作手法。因为上一届编剧班时间有限,学员们意犹未尽,在强烈的呼吁声下,我们邀请到了芦苇老师回来给我们更为细致深入的解析他的另一部佳作——《活着》。
临摹·“写好剧本要下笨功夫”
为了让学员更深刻地理解这部经典电影的编剧手法,两位老师采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教学方法——临摹剧本。学员们自己把现场放映的电影片段翻译成剧本,再与芦苇老师的剧本对照。
正如王天兵老师所说,学书法、学绘画的人,都要临摹大师原作,学剧本,也应该如此,而在大师班的现场,学员们不仅能现场临摹,还能获得大师本人的指点。
芦苇老师回忆,年轻的时候就下过这样的“笨功夫”,那时候看电影的机会非常少,一有好电影放映,他就去反复观看,然后用这种方法来学习。《阿拉伯的劳伦斯》上映时,他就这样学会了不少编剧技巧。
书写·“他们都是芸芸众生”
对于这部中国电影史上公认的经典,王天兵老师毫不吝惜他的赞美,在他看来,芦苇所使用的故事元素都很朴实,但是呈现出的却是一个精致得像紫砂壶一样值得反复把玩的剧本,就好像用白菜豆腐做出了满汉全席。
大师班的不少学员,都常常遇到把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工作。怎么写好改编剧本,是大家都面临的问题。而电影《活着》正是改编自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这本享有盛誉的作品,一度被认为无法改编,但芦苇并不信这个邪。在他眼里,“只有吃不透的原著,没有改编不了的电影”。
芦苇老师谈到,余华的小说本身就很动人,他自己在阅读时就曾被打动,这也是他写这个剧本的初衷。而在实际写作时,他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做出了一些修改。
最具颠覆性的改动,是把主人公福贵从一个江南的地主、农民,改成了北方乡镇上吃商品粮的镇民。从农民到镇民的改动,使人物的社会属性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王天兵老师也认为这个微妙的改动用意颇深,像福贵这样的城市平民,实际上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是最安全的,不会直接被打倒,但即使这样,命运还是让他们受尽了苦难,因此芦苇老师选择这样一个阶层,来让我们看到整个大时代的悲苦。
电影中福贵儿子有庆的死亡,也与原著中不同。在原著中,镇长的儿子需要输血,有庆被拿去抽血,血竭而死。芦苇认为,小说可以这样写,但在电影中表现这样的情节,戏剧性和冲击力有一点过分,他要讲述的不是另类的故事,而是普通人的故事,他们都是芸芸众生。所以他把有庆的死因改为福贵的朋友春生驾车的意外事故,不仅符合春生迷恋汽车的人物设定,也增加了人物关系的纠葛。
在原著的结尾,福贵的亲人接连去世,只剩他一人在人间辛苦地活着,但芦苇却不希望影片这么悲苦,因为小说是象征主义,而电影的风格是现实主义,所以他让故事结束于福贵和外孙的对话,在被命运碾压的悲情中,仿佛闪烁着一丝温暖的希望。
情怀·“为一首歌写一个电影”
芦苇老师除了白天讲课,晚上还特意要求讲一节关于民乐的课。熟悉芦苇老师的人都知道,他认为一个好的编剧,不仅要懂得剧作的技巧,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芦苇老师本人,就是资深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爱好者,他的收藏和研究比不少资深音乐人还要专业。在课上他显露出不同于白天的兴奋激动,掏出一大袋儿自己在各地收集的民乐CD津津有味的边听边讲解。
教室里萦绕着优美的民乐,芦苇老师娓娓道来采风背后人。“有一年,我去西双版纳自治州,汽车途径一段山路时,隐约听见两段重叠的女声清唱,歌声异常的好听,有一种天籁之音的感觉,这不就是我一直寻找的原生态的民歌吗?当时正好有一位录音师同行,我建议把歌录下来。于是立即喊停汽车,循声而望,原来是两个爱伲族的姑娘在田间歌唱。两位姑娘倒也大方,提出个条件,唱歌可以,但是要把她们送到山上去。“俩姑娘一同上车,又有点害羞不敢唱了,一问,原来我们这样看着她又不好意思唱了,其中一个姑娘说:“你这样看着我们就没法唱了,背过身去吧,这样我们才能放开唱了。我们立即转过身去,两个姑娘遂再次唱起这段优美无杂质的和声重唱,录音师也录下这段珍贵难得又原汁原味的爱伲族民歌。”芦苇老师一边讲述着这段故事,一边按动播放机,一段无杂质的天籁之音响彻全场。
当学员问起民歌与电影的关系,他侃侃而谈:“我曾经有过听到一首民歌就立即想为这首歌写一个电影剧本的冲动,这首歌的名称叫《三天的路程两天赶》。这首歌,光是听声音,它的质感,它的韵味已经深深打动了我。什么是创作灵感?感动,感动是最好的灵感。”而谈到电影与音乐的关系,芦苇说:“电影是声画艺术,好的音乐能为电影增色加分。作为一个导演和编剧,一定要培养自己具有深厚的音乐修养。”
领悟·“我们正在丧失对悲剧性的表述能力”
在影迷的心中,芦苇老师的作品大多回荡着悲天悯人的史诗气概,对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的苦难命运有着生动的刻画。而台下的不少年轻学员,都认为自己并没有经历过父辈年代跌宕起伏的苦难人生,对于描写这种未曾经历的苦难,感到难以下笔。
芦苇老师却认为这并不是问题,他认为当下的青年人虽然没有经历过革命年代的悲欢离合,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苦难:对财富和欲望的追求与自身能力之间的矛盾。在这其中蕴藏着的悲剧性,一点也不比动乱年代逊色,只不过当今的年轻人,正在丧失对这种悲剧性的表述的能力。
对于如今中国电影的高数量、低质量的现状,芦苇老师也感到恨铁不成钢。他认为这个时代的年轻创作者,还没有学会抓住真正最重要的命题:“今天我们在本质上,跟那个时代有相似之处,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金钱比过去多了,财富积累起来了,但是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幸福。那为什么不幸福?要看到这里面巨大的价值观失落的问题。我们所有的故事,所有人物都应该围绕着这个真实的话题来展开,这样的话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我觉得好剧本是可以写出来的。”
即便芦苇老师认为当下中国电影现状不是很乐观,但他依旧对青年编剧一代寄予厚望,他建议大家:“向经典学习,研究经典,分析经典,只有经典可以使你眼界大开,你在经典电影里学到的,远比在学校里学到的多得多”。
芦苇老师是中国编剧界最响亮的名字,“坚持一点自己的感觉,发出自己的声音”的他,忠于自己的爱好创作,以《霸王别姬》、《活着》、《图雅的婚事》、《狼图腾》等作品蜚声国际影坛。
完整版,请等待影视工业网后期推出。
在今年一月的第一期研习班里,芦苇老师与他的好友、著名学者作家王天兵老师一起,为大家细致地分析了芦苇老师编剧的经典电影《霸王别姬》的剧作手法。因为上一届编剧班时间有限,学员们意犹未尽,在强烈的呼吁声下,我们邀请到了芦苇老师回来给我们更为细致深入的解析他的另一部佳作——《活着》。
临摹·“写好剧本要下笨功夫”
为了让学员更深刻地理解这部经典电影的编剧手法,两位老师采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教学方法——临摹剧本。学员们自己把现场放映的电影片段翻译成剧本,再与芦苇老师的剧本对照。
正如王天兵老师所说,学书法、学绘画的人,都要临摹大师原作,学剧本,也应该如此,而在大师班的现场,学员们不仅能现场临摹,还能获得大师本人的指点。
芦苇老师回忆,年轻的时候就下过这样的“笨功夫”,那时候看电影的机会非常少,一有好电影放映,他就去反复观看,然后用这种方法来学习。《阿拉伯的劳伦斯》上映时,他就这样学会了不少编剧技巧。
书写·“他们都是芸芸众生”
对于这部中国电影史上公认的经典,王天兵老师毫不吝惜他的赞美,在他看来,芦苇所使用的故事元素都很朴实,但是呈现出的却是一个精致得像紫砂壶一样值得反复把玩的剧本,就好像用白菜豆腐做出了满汉全席。
大师班的不少学员,都常常遇到把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工作。怎么写好改编剧本,是大家都面临的问题。而电影《活着》正是改编自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这本享有盛誉的作品,一度被认为无法改编,但芦苇并不信这个邪。在他眼里,“只有吃不透的原著,没有改编不了的电影”。
芦苇老师谈到,余华的小说本身就很动人,他自己在阅读时就曾被打动,这也是他写这个剧本的初衷。而在实际写作时,他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做出了一些修改。
最具颠覆性的改动,是把主人公福贵从一个江南的地主、农民,改成了北方乡镇上吃商品粮的镇民。从农民到镇民的改动,使人物的社会属性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王天兵老师也认为这个微妙的改动用意颇深,像福贵这样的城市平民,实际上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是最安全的,不会直接被打倒,但即使这样,命运还是让他们受尽了苦难,因此芦苇老师选择这样一个阶层,来让我们看到整个大时代的悲苦。
电影中福贵儿子有庆的死亡,也与原著中不同。在原著中,镇长的儿子需要输血,有庆被拿去抽血,血竭而死。芦苇认为,小说可以这样写,但在电影中表现这样的情节,戏剧性和冲击力有一点过分,他要讲述的不是另类的故事,而是普通人的故事,他们都是芸芸众生。所以他把有庆的死因改为福贵的朋友春生驾车的意外事故,不仅符合春生迷恋汽车的人物设定,也增加了人物关系的纠葛。
在原著的结尾,福贵的亲人接连去世,只剩他一人在人间辛苦地活着,但芦苇却不希望影片这么悲苦,因为小说是象征主义,而电影的风格是现实主义,所以他让故事结束于福贵和外孙的对话,在被命运碾压的悲情中,仿佛闪烁着一丝温暖的希望。
情怀·“为一首歌写一个电影”
芦苇老师除了白天讲课,晚上还特意要求讲一节关于民乐的课。熟悉芦苇老师的人都知道,他认为一个好的编剧,不仅要懂得剧作的技巧,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芦苇老师本人,就是资深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爱好者,他的收藏和研究比不少资深音乐人还要专业。在课上他显露出不同于白天的兴奋激动,掏出一大袋儿自己在各地收集的民乐CD津津有味的边听边讲解。
教室里萦绕着优美的民乐,芦苇老师娓娓道来采风背后人。“有一年,我去西双版纳自治州,汽车途径一段山路时,隐约听见两段重叠的女声清唱,歌声异常的好听,有一种天籁之音的感觉,这不就是我一直寻找的原生态的民歌吗?当时正好有一位录音师同行,我建议把歌录下来。于是立即喊停汽车,循声而望,原来是两个爱伲族的姑娘在田间歌唱。两位姑娘倒也大方,提出个条件,唱歌可以,但是要把她们送到山上去。“俩姑娘一同上车,又有点害羞不敢唱了,一问,原来我们这样看着她又不好意思唱了,其中一个姑娘说:“你这样看着我们就没法唱了,背过身去吧,这样我们才能放开唱了。我们立即转过身去,两个姑娘遂再次唱起这段优美无杂质的和声重唱,录音师也录下这段珍贵难得又原汁原味的爱伲族民歌。”芦苇老师一边讲述着这段故事,一边按动播放机,一段无杂质的天籁之音响彻全场。
当学员问起民歌与电影的关系,他侃侃而谈:“我曾经有过听到一首民歌就立即想为这首歌写一个电影剧本的冲动,这首歌的名称叫《三天的路程两天赶》。这首歌,光是听声音,它的质感,它的韵味已经深深打动了我。什么是创作灵感?感动,感动是最好的灵感。”而谈到电影与音乐的关系,芦苇说:“电影是声画艺术,好的音乐能为电影增色加分。作为一个导演和编剧,一定要培养自己具有深厚的音乐修养。”
领悟·“我们正在丧失对悲剧性的表述能力”
在影迷的心中,芦苇老师的作品大多回荡着悲天悯人的史诗气概,对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的苦难命运有着生动的刻画。而台下的不少年轻学员,都认为自己并没有经历过父辈年代跌宕起伏的苦难人生,对于描写这种未曾经历的苦难,感到难以下笔。
芦苇老师却认为这并不是问题,他认为当下的青年人虽然没有经历过革命年代的悲欢离合,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苦难:对财富和欲望的追求与自身能力之间的矛盾。在这其中蕴藏着的悲剧性,一点也不比动乱年代逊色,只不过当今的年轻人,正在丧失对这种悲剧性的表述的能力。
对于如今中国电影的高数量、低质量的现状,芦苇老师也感到恨铁不成钢。他认为这个时代的年轻创作者,还没有学会抓住真正最重要的命题:“今天我们在本质上,跟那个时代有相似之处,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金钱比过去多了,财富积累起来了,但是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幸福。那为什么不幸福?要看到这里面巨大的价值观失落的问题。我们所有的故事,所有人物都应该围绕着这个真实的话题来展开,这样的话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我觉得好剧本是可以写出来的。”
即便芦苇老师认为当下中国电影现状不是很乐观,但他依旧对青年编剧一代寄予厚望,他建议大家:“向经典学习,研究经典,分析经典,只有经典可以使你眼界大开,你在经典电影里学到的,远比在学校里学到的多得多”。
本文为作者 电影大看客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5213
电影大看客
点击了解更多
国内院线放映电影的观影服务平台,抢票-观影-评价-社交互动的观影社区,从这儿你可以获取最新鲜的院线资讯,票房数据,观影动态,结交相同爱好的影迷,加入电影大看客,享受最好的观影体验。
扫码关注
电影大看客
电影大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