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逼万达,票房注水,潘金莲揭开华谊败落真相?

2016-11-28 10:08
近日,潘金莲现任“官方发言人”冯小刚,就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在万达院线旗下影院排片过低一事,向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发起公开讥讽,万达太子王思聪立马做出了强势回应以示不悦。这二马一错蹬,又炸出了华谊二当家王中磊,一向温婉的小王总公开喊话:“不悦”也该是我先“不悦”!

撕逼万达,票房注水,潘金莲揭开华谊败落真相?

之后又被爆出《我不是潘金莲》挤别的电影档期,幽灵场票房注水等猛料,几个来回就把一次讥讽引发的“血案”带出了几波高潮。虽然华谊和耀莱都针对相应事件发出了律师函,但确实没有什么能够撼动吃瓜群众们在各类八卦中围观、站队、嚼舌根的癖好...

撕逼万达,票房注水,潘金莲揭开华谊败落真相?

华谊万达明争暗斗的一次次升级,也引发了业内人士针对双方的各种“撕逼战术解析”。面对大块头万达,抛开两家积怨已久的矛盾,这两年在电影行业逐渐式微的华谊确实也感受到了危机,曾经的“一哥“也开始哆嗦了。



“一、“去电影化”之后华谊逐渐掉队

华谊在09年上市的时候,王中军就提出了华谊要“去电影化”的观点。

“未来如果只做票房的话,我觉得这一个企业就走偏了,2009 年一上市,我自己说出的对高管的第一句话就是从今天开始华谊兄弟去电影化。但是这个话其实我想好了也没有想好,但是我冥冥中感觉到,华谊一定不能只做电影。”王中军当时对媒体这么说。

在2014年,华谊正式宣布“去电影化”的战略,并将此战略推向了高潮,王中军誓要将华谊打造成迪士尼一样的世界级娱乐公司,实现产业布局和收入的多元。

撕逼万达,票房注水,潘金莲揭开华谊败落真相?

但也是在2014年,华谊从民营电影企业“一哥”的位置跌落。之前华谊的电影市场份额仅次于中影、华夏两大龙头国企,在2012年达到10.22%,2013年达到12.5%,均超过光线、万达和博纳等公司。但2014年,华谊仅6%的市场份额使其迅速跌落,排在光线、博纳、万达、乐视等公司之后。

王中军曾表示:去电影化不是不拍电影,而是不只拍电影。华谊“去电影化”战略的部署,导致其战线拉长,重心有所转移,并逐渐丧失了“一哥”的地位。明星的出走和自立门户,曾让华谊引以为傲的经纪业务的衰退,都跟华谊“去电影化”战略的实施不无关系,毕竟,艺人背靠华谊,很大程度上需要的就是华谊的影视项目。

撕逼万达,票房注水,潘金莲揭开华谊败落真相?

2014年5月8日,华谊公布了“第四季H计划”,计划2014年到2015年两年共推出32部电影,王中军、王中磊豪言两年要拿到100亿票房。但华谊“第四季H计划”中,多部影片并未上映,像徐克的《狄仁杰》系列、郑钧的《摇滚藏獒》和程耳的《罗曼蒂克消亡史》都被延后到了“第五季H计划”中;钮承泽的《军中乐园》并没有在大陆上映;《封神传奇》易主博纳,滕华涛的《十年女友》、王晶的大制作《神魔》等项目干脆就消失不见了。

100亿票房终成泡影。



“二、华谊靠并购粉饰业绩?

华谊的负债率在同行上市公司中一直处于超高水平,2013年和2014年的前三季度,公司利息支出分别为8188.88万元和7480.03万元,占公司净利润的比例超过一成,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5.12%和39.79%。

撕逼万达,票房注水,潘金莲揭开华谊败落真相?

华谊2014年净利润为8.98亿元,同比增长52.12%,看上去华谊在“去电影化”这一年的转型期成绩似乎还不错。但其利润的主要增长实际是来自抛售掌趣科技公司的股票。

2015年华谊整体营业收入为38.74亿元,同比增长62.14%。去年,蓬勃的国内影视市场总票房高达440亿元,根据艺恩咨询的统计,华谊兄弟电影去年主发的国产片票房仅为12.2亿,市场份额仅为4.5%。

2015年第四季度,华谊先后以7.56亿和10.5亿控股了东阳浩瀚和东阳美拉,前者被收购时仅成立了1天,后者被收购时成立了两个月。

撕逼万达,票房注水,潘金莲揭开华谊败落真相?

东阳美拉即冯小刚的公司,被10.5亿收购时,处于负资产状态。按照收购东阳美拉的对赌协议,老股东(即冯小刚)作出的业绩承诺期限为5年,自标的股权转让完成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2016年度承诺的业绩目标为目标公司当年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自2017年度起,每个年度的业绩目标为在上一个年度承诺的净利润目标基础上增长15%。五年合计利润不低于共计4.72亿元,但即使东阳美拉5年利润均为零,冯小刚还给华谊6.75亿元,他还能净赚3.75亿元。

有财经媒体质疑:这两起外界完全看不懂的并购,主要是为了拼凑华谊企业年报,企图以买来的业绩(并购公司)和卖出的利润(股权出售)来粉饰自身业绩。

撕逼万达,票房注水,潘金莲揭开华谊败落真相?

2015年华谊的财报也承认,“报告期内,出售所持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及出售江苏耀莱影城管理有限公司股份所取得的投资收益提高了公司的整体效益。”

华谊兄弟2016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15,159.22 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9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22亿元,同比上涨1.33%。同季度与光线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79%、净利润同比增长216.55%,和万达院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52%、净利润同比增长22.17%相比,华谊明显处于较大的落后甚至原地踏步的状态。

撕逼万达,票房注水,潘金莲揭开华谊败落真相?

作为华谊“去电影化”重要战略布局的实景娱乐,至今也收效甚微,几乎全都处于亏损状态。华谊兄弟2016年半年报显示,海南冯小刚电影公社只有45万的净利,华谊苏州影城亏损900万,河南建业华谊文化旅游城亏损951万。

撕逼万达,票房注水,潘金莲揭开华谊败落真相?

华谊最近投给剧角映画的D轮融资,也达2亿元。而剧角映画之前保底的《栀子花开》、《恋爱中的城市》、《师傅》三部电影全部扑街,不仅没有完成与投资方的业绩对赌,还亏损了四五千万,其冲刺新三板的计划也被搁置。

撕逼万达,票房注水,潘金莲揭开华谊败落真相?



“三、华谊转型问题重重

华谊转型后确立的三大业务板块是实景娱乐、影视娱乐和互联网娱乐

影视娱乐上,虽然公司内部的财报显示收入占比从2014年的50.28%上升到2016年上半年的73.41%,但却掩盖了不了其在外部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的下滑、地位下降,甚至被一些后起之秀拉开差距。因此,华谊处心积虑从万达把叶宁挖过来并委以重任,也是想重振影视业务。

撕逼万达,票房注水,潘金莲揭开华谊败落真相?

互联网娱乐方面,华谊主要靠银汉科技和英雄互娱获得收入,仅在2014年,银汉科技旗下游戏产品的流水就达到了17亿元,银汉科技的手游一度成为华谊最主要的利润增长点。但这个板块的收入也在逐渐下滑,数据显示,2015-2016上半年的三个半年度中,互联网娱乐的收入分别为4.88亿、3.72亿以及2.98亿,分别同比下滑23.78%和19.8%,毛利率同比下滑5.05%。华谊给出的解释是由于计划推出《幻城》等手游欲构建影游联动,从而导致了这个板块收入的下滑。

撕逼万达,票房注水,潘金莲揭开华谊败落真相?

转型之后,华谊布置重兵的部分在实景娱乐。华谊一直梦想做成迪士尼一样的世界级娱乐集团,这块布局任重道远,战线长,耗时长 ,短期内暂时看不出太大效果。但华谊在实景娱乐上的短板也是很大的,比如授权IP的支撑力和后续开发潜力不足等。

撕逼万达,票房注水,潘金莲揭开华谊败落真相?

迪士尼花了60年才在全球建立起6个世界顶级乐园,第六个就是今年开业的上海迪士尼乐园。迪士尼进驻中国,对国内的实景娱乐项目品牌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另外,万达进军实景娱乐以及万达自身的开发优势,于华谊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竞争和阻碍。

华谊转型问题重重,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华谊战线拉长和重心的调整,导致其多面开花,在基础没有完全稳固的情况下,逐渐成为一个臃肿不堪虚胖的大集团。


——————
华谊“去电影化”的转型之路走得颇为坎坷,昔日民营影视“一哥”的地位老早被甩在后面。华谊在电影市场的占有率,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优质内容的推动,而其电影内容创作水准下降后,发行上又干不过有强大地推的光线以及自有院线的万达,这些因素都是“一哥”败落的催化剂。

本次《我不是潘金莲》被耀莱保底5亿,截止到发稿时,该片全国总票房不超过3亿,而根据猫眼电影的数据来看,明天该片的全国排片将从32.8%骤降到7.6%,5亿保底眼看就要失败了。

从目前来看,华谊的多元战略布局盈利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对原有部分业务造成了拖累,频繁举债并购是否能弥补发展瓶颈、完成产业布局以及提升业绩,相信华谊现在也没那么足的底气了。




文 / 郝冷
请尊重劳动成果,任何形式的转载,均需联系微信公众号“有我断片(ID:youwoduanpian)”,未经许可转载甚至删改的,将视作侵权!(关注“有我断片”,回复关键词“转载”即可获取转载须知)
撕逼万达,票房注水,潘金莲揭开华谊败落真相?
本文为作者 有我传媒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4910

有我传媒

点击了解更多
有我慧悦是一家专业的全球电影IP运作公司,卖中国电影出去,买海外电影回来,专注于海外优质IP的投资、引进和开发。 合作请联系: business@hmf1.com (86) 010-53360650
扫码关注
有我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