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2016-08-08 10:00
由于前面几期关于制片的文章反响还不错,在后台交流的、勾搭的、调戏的曾一度带着累死小编编的节奏,不分昼夜地留言。尤其是关于电影制作预算必备模板这篇文章发出来之后的几天里,我们往外发的模板打包邮件,已经超过200封了,不信你看...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很多新朋友基于这几篇文章跟“有我断片”相识并结缘,并一直支持着“有我断片”,在大家的建议之下,本期特将这几篇文章作为合辑推送,让之前错过精彩内容的父老乡亲们一次看个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交流,小编编已切好西瓜在后台等你来战~

专业制片文章,内容虽多,都是干货,建议收藏

内容提要:
手把手教你做电影制片的预算
电影制作预算必备模板!
制片人都是怎么分类的你真的知道吗?
论制片人是怎么累死的:制片管理职能分工详解!



☆ 手把手教你做电影制片的预算

电影预算是影片投资的基础和重要参考依据,也是电影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前提,高质量的电影预算是电影拍摄、制作、发行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对投资方利益的保证。

由于电影预算还设计很多财会知识的运用,在此,我们仅用两周时间,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电影预算常规知识,并辅以好莱坞影片的预算细目作为范例。

一、什么是电影制片预算

电影制片预算,亦可称为电影成本预算(简称:电影预算),指的是电影拍摄的全部投资,包含影片剧本稿费、影片道具成本、影片拍摄成本、影片参与人员薪酬、影片后期制作成本、影片市场宣传成本、和额外其他成本等。

二、电影制片预算的分类

总体来说,电影预算可以分为两大类:线上费用(above-the-line)和线下费用(below-the-line)。之所以要将线上费用和线下费用划分出来,是因为,线上费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主创团队的薪资,这也致使线上费用可产生的金额区间跨度很大;而相反,同一制作水准下的线下费用,则相对稳定,可预测性也较高。

1、线上费用 | Above the Line

定义
线上费用视具体影片而定,指的是在创造过程中自然衍生出来的费用。线上费用主要包括获取剧本或编写剧本的支出(编剧的雇佣费)、制片部门和导演的薪水、以及演员的薪资和额外报酬等;这些支出项目,也统称为“创造性元素(Creative Elements)”支出。

范畴说明
从某种程度来说,“创造性”这个词用在这里,显得略微不够恰当;因为很多归属于线下费用的工种,也同样做着“创造性”的工作。而之所以做这样的划分,是因为从职业角度来讲,这两类费用支出还是存在着细微的区别的。

对于归属在线上费用的工种来说,这些人通常是根据他们在电影产业的现有地位而收取薪酬的,同时,他们也可能会参与影片最终利润的分成。因此,线上费用的估算,更多的要基于市场环境和主创团队受关注的热度。

主要支出项目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2、线下费用 | Below the Line

定义
线下费用主要指的是用在技术上的支出,这也是每部影片都会产生的费用。一般来说,线下费用包括付给工作人员的薪资、使用设备或购买录像带及胶片的费用、布景、道具、服装、化妆、交通、食物、音效和剪辑的开销等。

主要开支项目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3、经常性费用

经常性费用,指的是一些租金及水电瓦斯的开支费用,这些通常会被归属入线下费用。经常性费用通常会占到约总预算的15%,并被视为重要开支。

除常规预算额度外,制片人最好再多拨出10%的金额作为经常性费用的备用金,这笔钱可以应付一些容易被忽略、但却会严重影响到整体制作进度的事宜。


三、耗片比

耗片比(Shooting Ratio)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它会以指数级别影响全片的预算。一旦你知道为这部影片计划的耗片比以后,便可以对整个项目将会要使用到的胶片或者数字媒体存储及硬盘数量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估值。

耗片比,指所有拍摄素材与影片最终时长之间的比值。整个公式由两个数字来表示,比如10:1或者15:1。这意味着,一般来说,为了得到影片中某一片段,你应该计划拍摄10或者15倍的素材。如果影片的最终时长是100分钟,那么按照10:1的耗片比计算,你应该计划拍摄1000分钟的素材。如果耗片比是15:1的话,那你应该按照1500分钟的素材来制订预算。对于低成本影片来说,10:1或者15:1的拍摄耗片比其实已经是很正常的范畴了,更高成本的影片或好莱坞的一些大制作,通常则需要负担起更高比例的耗片比。


四、缓冲和应急资金

尽管预算是基于你认为完成影片所需花销的预期,在你完成整个项目之前,是绝对不可能准确地算出到底要花多少钱的。这也是为何要在预算中加入富裕或应急资金,以备拍摄制作期间的不时之需。

缓冲资金
缓冲资金(pad),是指预算项目明细中你知道自己过高估计的费用,必要的时候,你可以将这部分资金挪用到其他部分的额外支出上去。

应急资金
应急资金(contingency),也可称为“不可预估费”,是在预算总结中应出现的一条项目明细,通常是预算总而基础上的10%-15%,以备实际执行时的预算超支。


五、其他会影响预算的因素

天气
如果影片需要再室外拍摄,那么在制定预算时,就需要考虑到气候和季节因素,一方面可能会涉及到取暖或避暑需求;另一方面,气候突变或周期性的梅雨、沙城暴等气候等,也会导致拍摄计划的暂缓或取消,从而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各个方面的支出细节。

小孩
由于小孩自身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很可能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就对拍摄失去了兴趣或因失去耐心而产生烦躁感,从而拖缓整体制作进度,并导致成本的额外耗损及预算的增加。

以上基本包含一般电影预算制作的所有类目,具体预算的制定,还需根据不同量级或者不同需要的电影项目进行增加或删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排除不可预估的突发状况,合理的预算必定是一部电影拍摄、制作、发行的重要保障。


开心一刻

正所谓电影拍得好不如PPT做得好,现在中国影视行业这么“热”,不是跟你吹,熟读上述做电影预算将要涉及的类目,只要了解透电影哪些地方需要花钱,该花多少钱,写个PPT去找投资人要钱简直是“轻松加愉快”,你以为没有人这么做吗?恩,问你呢~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 电影制作预算必备模板!

在上周介绍了一些关于做电影预算的基础常识后,本周,我们着重于用一个好莱坞的影片案例,来分析其预算分布情况;并在最后,为大家提供预算表格的范本,仅供参考。

一、好莱坞影片《安妮:纽约奇缘》预算分析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安妮:纽约奇缘》(Annie)是索尼电影娱乐公司出品的一部歌舞喜剧电影,改编自1977年百老汇同名音乐剧,讲述的是一个孤儿被富翁领养的故事。影片于2014年12月19日在北美公映,并于次年1月在中国大陆上映。

1、线上费用 | 演员阵容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安妮:纽约奇缘》的两大主演便是杰米·福克斯(Jamie Foxx)和卡梅隆·迪亚茨(Cameron Diaz),作为“线上费用”的一部分,仅是邀请这两位演员参演,索尼便支付了1250万美元的费用。其中,由于索尼认为,比起杰米·福克斯来说,卡梅隆·迪亚茨当时在影视圈的地位和名气更胜一筹,因此便以750万美元的片酬签下卡梅隆·迪亚茨,以500万美元的片酬签下杰米·福克斯。

同样涉及到影片重要角色的演员还有奎文赞妮·瓦利斯(Quvenzhane Wallis)、萝丝·拜恩(Rose Byrne)和鲍比·坎纳瓦尔(Bobby Cannavale),索尼分别支付了他们75万美元、50万美元和75万美元。

除以上主要角色外,配角、群演及其他选角方面的支出,还有近275万美元。因此,该片在线上费用中的演员阵容部分的预算,便已高达1724万8551美元。

2、线上费用 | 故事版权及剧本

由于影片改编自百老汇同名音乐剧,因此,索尼还需支付原音乐剧的故事版权费425万美元,这笔费分别付给了原音乐剧的编剧、词曲及同名书籍,以及音乐剧的公映剧院和漫画的版权方。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除此以外,索尼还雇佣了电影编剧艾玛·汤普森(Emma Thompson)、艾莲·布洛什·麦肯纳(Aline Brosh McKenna)和威尔·古勒(Will Gluck),并分别支付了他们77.5万美元、130万美元和75万美元的薪酬。

算上其他琐碎的支出,该片在故事版权及剧本部分的总支出为833万8228美元。

3、线上费用 | 制片部门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欧文布鲁克娱乐公司(Overbrook Entertainment)作为制片公司,收入了200万美元;而执行制片人希莉亚·寇斯塔(Celia Costas)也获得了58.6万美元的薪酬。同样被列入制片团队的贾达·萍克特·史密斯(Jada Pinkett Smith)和Jay Z并未获得薪酬的预先支付。

算是其他细节支出,该部分支出共计275万9981美元。

4、线上费用 | 导演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作为本片的导演,威尔·古勒(Will Gluck)的导演薪酬为200万美元,该费用区别于其制片薪酬及编剧薪酬,索尼为其单独支付导演薪酬及其他相关费用。

5、线上费用 | 差旅

差旅方面,索尼分别于杰米·福克斯及卡梅隆·迪亚兹谈定以团队打包的方式,对其及其随行人员的差旅费用和津贴进行支付,并支付给杰米·福克斯团队20万美元、卡梅隆·迪亚茨团队53万8684美元,该费用包括他们及其经纪人、助理、服装师、化妆师、发型设计师、安保人员及司机的差旅及津贴费用。

线上费用的其他预算情况及线下费用的支出分配情况可详见下图,为了更清晰地让大家了解整个制片环节中各大项支出的情况,我们将线下费用主要分成了3大块进行说明,分别为制片费用、后期制作费用和其他费用。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对于一部制片预算近7775万美元的影片来说,《安妮:纽约奇缘》在全球票房仅达1.3亿美元的情况下,还是让索尼亏了不少钱。

二、预算表格模板

以下为“500万美元成本的剧情长片预算”表格的模板(完整版请到有我断片微信公众号后台留下邮箱索取),仅供大家参考。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如想了解更多关于预算方面的内容,或需要以下表格模板的胖友们,欢迎来有我断片微信公众号后台留下邮箱索取~ 爱你哟


可提供的表格模板:
1. 制片收支财务记录总表(空白模板)

3. 数字故事片预算表
4. “无预算”数字电影
5. 音乐录影带(MV)预算
6. 学生作业预算




☆ 制片人都是怎么分类的你真的知道吗?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在很多年前,针对“制片人”这一角色,其实并没有明确地划分出那么多类别,大家只是各司其职地在做自己了如指掌的事情。而随着电影行业的飞速发展、蓬勃和团队的壮大,“专人专职”就变得异常重要,这也是在近几年,有关制片人员的职位之称愈发细化的原因。

而所谓的制片人员(Producers),其实指的是那些主要的执行人员、管理人员、商业伙伴、投资人或筹资的中间人。而由于很多出现在“制片人员”名单上的人,其实并未真正履行制片的职责,故此,我们在这里只讨论那些确实履行制片职责的工作人员。

监制(Executive Producer)

说起Executive Producer,很多人都会误以为这是“执行制片人”的意思,主要是受了Executive有“执行”这一意思的误导。然而,从其职能来看,Executive Producer实际上是指国内常说的“监制”一职。

纵观国内电影来说,很多影片的“监制”,其实都是用来“挂名”的,并没有真正履行监制的职能,以至于给很多国人留下误解,认为监制是无关紧要的角色,其实不然。那么,真正的“监制”,又应该是做什么的呢?

“监制”最基本的定义,就是监督管理在一个或多个项目中、具体实施制片工作的一个或多个制片人的负责人;简而言之,监制起的是监管的作用。

在一部影片中,监制可能是融资者、投资者、剧作版权所有人或是整个项目的拥有者;一部影片的监制,也可以是这部戏的主要演员,通过自己的制作公司将这个项目打包出售;同样的,按照目前的行业趋势,监制也可能是这部影片的执行制片人。

然而还有一种可能性,即:一位愿用自己的信誉和名声为一个项目做担保的成熟的大制片人;或受制作公司之邀,前来监制某部影片制作的把关者。

执行制片人(Line Producer)

既然提到了Executive Producer,那么我们再一起说一下真正的“执行制片人”吧。

很多人会把Line Producer翻译为“线上制片”、“制片统筹”、“制片经理”等,但就其所履行的职能来看,“执行制片人”才是最贴切的称呼。

执行制片人被认为是摄制组里最不可或缺的人,他是制片人的左膀右臂,是预算、拍摄进度制定的专家,还负责处理整个制作过程中出现的所有行政管理、财务及技术上的问题。不管影片的预算和类型如何,这些工作都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挑战。

执行制片人必须紧盯每天的日常事务,以保证拍摄工作在进度计划和预算规定的范围内顺利地进行。执行制片人通常是摄制组和制片人之间的联系人,同时还负责向制片公司(或完片担保公司)汇报工作。

作为执行制片人,你必须极其熟练地掌握人际关系处理及沟通的技巧,要有能力凝聚一支专业的制作队伍,处理突发矛盾,迅速做出决定;在导演的艺术想象、预算承受范围、制片公司目标、法律法规条例、演职人员需求和情绪、天气、拍摄地点及其他预料不及的细微末节之间进行平衡协调。

如何调整拍摄计划以适应演员的档期?
如何鼓舞劳累不看的演职人员的士气?
如何在预算无法负担的情况下找到足够的临时演员拍摄大场面?
如何通过改造使一个拍摄场景像数个拍摄场景,或代替出国拍摄以降低预算?... ...

种种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明,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职位。

但由于过去并没有执行制片人的说法,只有制片主任,其工作职责也与执行制片人基本相当,因此,很多剧组的制片主任同样也担当着执行制片人的角色;当然,也有不少剧组会分设执行制片人和制片主任,区别在于,制片主任凡事都要向执行制片人汇报。

制片人(Producer)

解释完了Line Producer和Executive Producer的区别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说一下“制片人”这个角色。

制片人,即Producer,总体上是指启动、协调、监督及控制电影拍摄从开始到完成的各个阶段所涉及的创作、财务、技术及行政管理等方方面面的负责人。

在一部影片中,制片人也可能同时承担创意人员的角色,因为他的工作涉及项目创意的方方面面,要充当制作公司或投资人与导演之间的桥梁;要对剧本、演员和工作人员的挑选、美术设计、服装、外景选择、剪辑、配乐、市场营销等各方面投入大量精力。

除此以外,制片人常常将拥有版权的故事或剧本进行培育,然后推向市场。他很可能将项目出售给制作公司,以筹集制作资金;然后成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制作单位,签订所有的合作协议和合同,负责摄制组与制作方的联系,并保证影片完成交付。

由于每天和导演在一起工作,制片人必须保持一种严谨的工作状态,努力在维护创作人员的创作意图与制作周期的时间要求和预算中寻求平衡。可以说,制片人在摄制组中所扮演角色的最大意图,便是起到“问题到此为止”的作用。他必须回答所有人关于任何事情的问题,因此,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终上台领取“小金人”的也是他。

联合制片人(Co-Producer)

在电影摄制组中,联合制片人有可能只是执行制片人的另一种称呼;也可能是指和制片人分担一定工作内容、但并没有那么大权限的人。他可能是领衔主演的商业伙伴,跟随项目过来的负责人;也可能是最初出售项目权利的所有人。

后期制片人(Post Production Producer)

后期制片人这个头衔其实并不常见,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职位。然而,大家千万不可顾名思义,认为“后期制片人”是与后期制作相关的;实际上,后期制片人通常指的是那些对影片做出显著贡献的人。

助理制片人(Associate Producer)

助理制片人可能是所有制片人员当中,定义最不明确的职位了。他可以是为影片拍摄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可能只是制片人的侄子。他可能是制片人和投资人的介绍人;也可能是最近才升职的制片人助理。因此,不同于“制片人助理”,“助理制片人”是比其层级要高且隶属于主要制片人员当中的人。

从一部电影的筹备到上映,制片人都是贯穿始终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同时也相当于一个项目经理,把控电影制作的各个重要环节。由于长年累月的不停奔波、协调、斡旋,他们大都事情多脾气大,所以,千万不要得罪制片人,后果你懂的




☆ 论制片人是怎么累死的:制片管理职能分工详解!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上周文章发布之后,(制片人都是怎么分类的你真的知道吗?)很多人在后台留言反应,觉得对各类制片岗位的属性依旧很混乱。这其实主要和中美产业差异有关。由于中国的电影产业发展还不够完善,整体制作体系和团队构成也不够成熟有序,因此,本着让大家透彻了解一个成熟的制片团队应该是如何分工的,这期,小编主要借鉴了好莱坞和大部分欧美制片团队的构成模式,针对最主要的几个岗位进行简单的说明和对比。


一、制片管理

本期的文章的前半部分,我们仍会继续介绍一些制片团队中的主要岗位。区别于上周的是,这一期我们提到的岗位更倾向于管理层面,也就是隶属于制片管理(Production Management)的人员。

为了避免误解,这里要解释一下,一个常规的制片团队应该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即制片人员(Producers)和制片管理人员(Production Management),这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就体现在“管理”工作所占的比例上。

制片管理(Production Management),其实是生产管理的另一种说法,其范围不仅涵盖制片公司对自由身份的创作人员在影片创作中的工作管理,也包括对在拍摄现场工作的人员的管理,即:制片主任、助理导演、制作总监、制作协调人等。

1、制片主任 Unit Production Manager

上周,我们在介绍执行制片人(Line Producer)的时候,曾提到过“很多剧组的制片主任同样也担当着执行制片人的角色”,因此,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真正的“制片主任(Unit Production Manager)”是干什么的。

制片主任(Unit Production Manager),又称为UPM或PM,其工作职责与执行制片人(Line Producer)十分相似;通常情况下,中小型剧组会选择只保留其中之一作为必要岗位。

可以说,制片主任最大的作用,就是扮演化解纠纷的角色,不仅要能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预想到可能发生的问题。因此,制片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并对整个拍摄流程了如指掌。

通常情况下,制片主任是准备第一份完整的拍摄日程表和预算的人。

除此之外,分派并雇佣工作人员、批准支出、制作时间卡、制作通告单及制片报告等,也都是他们的工作。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对他们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为他们每天还要和摄制组的演职人员、不计其数的供应商、代理人、经理、制片公司的监制、投资方或担保公司代表、电影专员等各类人员打交道。然而,一旦某个环节出了任何差错,他们总是第一个被追究责任的人;而当工作圆满完成时,除了在各类颁奖典礼上,很少会有人主动提及到他们,大家总是在乐此不疲地讨论导演、主演甚至编剧的功劳。

在影片的拍摄制作过程中,他们必须对每个部门都保持密切的关注,以保证每个人的工作都能按计划进行并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同时,他们还要面对控制或削减预算的压力,他们必须依靠策略、创造性的思维和巧妙的折中方案,来妥善处理预算缩减后的制作情况。

尽管他们会被要求具有各方面的能力,但在紧要关头,制片公司和担保公司最看重的一点,还是他们能否将整个项目的制作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

2、第一助理导演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第一助理导演(First Assistant Director),是导演最重要的助手,也是导演和摄制组其他工作人员的联络人。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一旦拍摄前期的准备工作完成后,他们就需要制作拍摄明细和分场景清单(包括临时演员、特技演员、特殊设备、道具车辆的需求等)的定稿。除了要协助导演制定前期筹备日程表外,第一助理导演还要同导演和制片主任一起外出采景,挑选拍摄场地。

在主要拍摄阶段,第一助理导演要负责管理拍摄现场,确保每天的拍摄工作按时完成,指导表演,控制并维护现场秩序等。

3、第二助理导演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前期筹备期间,第二助理导演主要负责主要演员、临时演员和拍摄场地的挑选;负责“技术性准备”(即:带领具体部门的领导到拍摄场景确认拍摄所需要的各种装备);协助制作分场景清单,尽可能搞清楚需要准备的细节。除此以外,第二助理导演必须确认一切准备到位,确定通告时间,按顺序装好各种材料前往拍摄现场。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在主要拍摄阶段,第二助理导演主要负责演员、替身站位、背景演员和替身演员,确保每一名演员在镜头前的位置准确无误。除此以外,他们还要管理现场需要的拍摄文件,协助照顾未成年演员,与选角导演紧密配合,充当制片办公室的联络人,发放拍摄通告,检查演员是否在拍摄现场,安排背景演员,督促助理副导演、制片助理和实习生的工作。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第二助理导演通常是第一个到拍摄现场报道的人,也是最后一个吃饭休息和清理完现场离开的人。

4、制作协调人 Production Coordinator

A、负责成立和管理制片办公室,聘用和监督助理制作协调人及其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B、联系、协助各部门主管并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协助制片主任选拔有能力的摄制组成员;
C、收集设备和服务的报价;
D、有序地归置胶片、设备及其他特别服务;
E、处理所有外景地的摄制组转场事项、外景地的住宿、设备运输和出入境手续;
F、确认所需的文件和信息按要求按时间准备妥当;
G、与拍摄现场、制片公司、供应商、电影专员、代理人、演员等保持沟通;
H、处理一切与拍摄有关的保险事宜;协调样片放映;
I、监督演员照顾得是否到位,他们的特殊要求是否按时满足;
J、处理一切与拍摄有关的保险事宜,为没有签约的特约演员、特技演员和其他演员准备合同等。

显然,制作协调人需要是一个多面手,他必须是一个做事有条理、注重细节、耐心、能说会道、有预见性、能够解决问题及一个能随时整装出发开往目的地的人。

5、制作总监 Production Supervisor

制作总监(Production Supervisor),原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位,但随着产业的发展和演变,该职位也越来越普遍。他在职务序列中的位置,比制作协调人要高,但他并不需要像制片主任那样负责那么多的工作内容。

在一些摄制组,执行制片人和制片主任由同一个人担任,制作总监协助分担制片主任的工作;但在一些比较繁忙的摄制组,制片主任和制片总监则会分摊不同的工作。


二、制片团队职能分工详解

到此,除导演外,整个制片团队中概念容易混淆的主要岗位已经全部介绍完了,但光从概念来看,可能很多人依旧会存在疑惑和混乱,因此,下表便是整合了各岗位职能分工的对比表,希望大家能通过此表,更清楚地了解每个岗位所涉及的主要职能的内容。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完成一部电影的拍摄是一项繁琐的工程,剧组各个工种之前既有相互交叉合作的地方,又有各自需要独立完成的环节。

制片团队作为电影拍摄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有着如此复杂的分工,在实际项目操作的时候,每个制片人又会面临各种不同的现实问题(谁苦谁知道...),所以制片工作不是光读几本书,看几张表就能胜任的,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多求老司机带路啊~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以上部分资料来自:
1、制片人如何制定一部电影的预算 (第一院线)
2、Film & Videos Budgets (By: Deke Simon)
3、Producer to Producer: A Step-By-Step Guide to Low Budgets Independent Film Producing (By: Maureen A. Ryan)
4、国际经典影视制作教程:制片必读 (电子工业出版社)
5、Budget Breakdowns: What a Typical Movie and TV Pilot Really Cost to Make Now and Why (By: Austin Siegemund-Broka and Paul Bond)

文 / Daisy
请尊重劳动成果,任何形式的转载,均需联系微信公众号“有我断片”,未经许可转载甚至删改的,将视作侵权!(关注“有我断片”,回复关键词“转载”即可获取转载须知)
关于制片:优秀制片人都推荐过的爆款文章

本文为作者 有我传媒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1827

有我传媒

点击了解更多
有我慧悦是一家专业的全球电影IP运作公司,卖中国电影出去,买海外电影回来,专注于海外优质IP的投资、引进和开发。 合作请联系: business@hmf1.com (86) 010-53360650
扫码关注
有我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