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影展]我见到了王家卫x林强x廖庆松,想听听他们说了什么吗
撰文/cherry
小编这几天都在西宁出差,一个海拔2295米、空气清新、且商场和影院基本没有空调的地方(因为温度一直很宜人)。扎根在这的FIRST青年影展,已经迎来它的第10个年头。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这个名字可能还有点陌生。但FIRST已经日渐茁壮成一个青年电影人崭露头角的平台,每年的7月21-30日,各种青年导演、影评人、投资人、媒体如候鸟一般集聚在这个高原城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主竞赛单元,FIRST的展映单元、创投会(相当于电影市场)、青年电影人训练营,从对青年导演的培养、挖掘、推广——各个环节构成了一个有益的生态链。
来到FIRST的前几天,小编一直在疯狂看片。主竞赛单元——如果你之前是一个看惯了摄影考究、卡司华丽的大片的观众,FIRST的片子可能会粗粝的让你难以下咽。但这种粗粝反而带来一种生命力,小编记忆犹新的是一部长片处女作恐怖片《中邪》,成本仅七万块,主角中间还跌伤了腿,导演之前是个横漂,连演员来电影节的路费都是借来的。然而,这部片在放映完赢得了久久不息的掌声,甚至有影评人称赞这是“中国最好的恐怖片”。你问我是吗?如果用平常的眼光来看,这部片剧作、摄影都是有问题的,貌似也没调过色,然而那种恐怖却能狠狠攫住你,让人想到《女巫布莱尔》、《鬼影实录》。
关于主竞赛单元的片子,其实还有很多感想。不过这不是今天的重点。
今天的重点是——王家卫x林强x廖庆松。
1.王家卫是今年FIRST青年电影展的主席,为此组委会特别挑选他一部1997年的作品《春光乍泄》作为特别展映。电影尚未开始,朋友圈已经充斥了各种晒票已经文艺语句:“不如我们从头来过”,“黎耀辉,你还记得何宝荣吗”。实际观感也非常震撼,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画面,层次都非常细腻。但最为惊喜的是,王家卫来到现场。(那一刻全场都疯了,而小编几近昏厥。。)
谈及《春光乍泄》的创作幕后,王家卫表示 “ 拍这部电影是1997年。那个时候,全世界都在关注香港回归中国,特别烦。所以拍一部跟97是没关系的电影,那就想着说从香港走到最远是哪里,打开地图一看,是阿根廷”。
对于黎耀辉和何宝荣之间的同性之爱,王家卫“并不是刻意要去塑造两个性别之间的爱情,而是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春光乍泄》原本还有一个演员叫做关淑怡,是一个黎耀辉和何宝荣在路上碰到的一个女人,演的很好,但最后王家卫没有把她放在电影里面,因为“当有一个女性在里面的时候,观众就会有意识去区别同性异性”。
而对于现场青年导演所提的“何谓合格的导演”,王导的回答也很王家卫:“主要看你的目标是什么。不管是长片还是短片,对我来说,我拍的电影要跟别人不一样,就是有我和没我差异在哪里,这就是我的标准。”
(王家卫映后和观众合影)
2.林强
《南国再见,南国》、《好男好女》、《戏梦人生》、《天注定》、《刺客聂隐娘》……拥有这一串华丽的作品表,林强在FIRST的活动单元之一——“大师分享课”上的第一句话却是——“我不是大师”,并称“不是科班出身,是土法炼钢”。因为“大部分人会坚持自己的主见,但我不会。所以当别的配乐和导演吵得干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成为那个救火的。久而久之也就积累成机缘。”(不得不感叹越大师越谦逊)
讲座上,林强分享了几条重要人生经验:
(1)字幕音乐很重要。观众看完之后,他的感受和状态其实还留着。对于观众来说,很多时候会因为想要看看工作人员而留下来看字幕,所以做配乐的人有责任把影片的余韵通过音乐留住。这个时候大家已经不关注剧情了,所以音乐这件事就变得很重要。这也要求做配乐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2)内容、情感够了,配乐并非必要。这里林强举了几个例子,“北京有个导演叫刘杰,拍过《马背上的法庭》。后来经过廖庆松介绍,我帮他做《透析》的配乐。但是整部片看完,我都不知道音乐要放在哪里。所以我就跟导演说,我觉得这部片不需要音乐。他觉得很奇怪。然后我解释,你的片子内容都很完整,不觉得哪里需要音乐做铺陈。后来虽然帮他做了2、3首,最后也没有用。刘杰的后一部片子《碧罗雪山》,我也建议他不要用音乐。因为片子整个情感很足。”
(3)谦虚。“经常遇到一些大师,也许是因为我的谦虚。这个时代的主流是讲竞争,但谦虚这种美德可以让你遇见善良的人。”
3.廖庆松
廖庆松和林强初识于《戏梦人生》,是多年的好朋友了。(林强现场一直喊的是“廖桑”)
廖庆松非常活泼风趣,丝毫看不出已过花甲。谈及“第一次剪片”,廖庆松觉得是“这辈子见过最难看的片子“——“虽然读了很多理论的书,但完全眼高手低。”(有趣的是后面有观众问”那你觉得剪的第二难看的片子是什么“)他还顺手拆了侯孝贤的台,说起当年剪辑《戏梦人生》,侯孝贤做指导,最后成片出来两人都傻眼了。于是发生了以下的对话:
候:是不是我把片子拍坏了。
廖:不是。
候:是不是我剪坏了。
廖:嗯。
最后重剪,才出现了后来观众看到的《戏梦人生》。
(也顺便吐槽了李屏宾。。说当时拍《红气球》的时候,李屏宾把所有好看的画面剪到一起,结果最后自己也没看懂。)
而关于人生经验,如果说林强给的人生经验是“要什么”,那么廖庆松给的人生经验更偏向“小心什么”。
(1)对于新导演来说,最难的是成功后的第二部。成功会造成自信危机。第一部成功往往是失败的开始,一定要小心。
(2)当与电影越来越近的时候(指剪辑),需要小心自我。可不可以安安静静把片子看三次呢?(不要与电影对话,不要猜测剧情,只能接受信息)电影工作人员需要训练的是“空无”。敏感地去感受,心无杂念。当电影任你宰割时,你会以为自己是上帝。但好的电影人都是以同理心去穿透一部电影。
(3)看电影时,不要切割电影。学电影,一定有一段没有反应的时期。一直去分析剧情,摄影等,但忘记去感受。因为当你把一个东西切割后,就看不到全貌了。所以,需要把分割的灵魂组装回来。(也就是上一条所说的“感受”)但这个分割的过程是必要的,要很努力,对于剧本、摄影、音乐的了解。(即拉片子)但面对电影时,要全身心放松,不要带任何色彩。
(4)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的程度,就是把一件事做到“吐”,这是对自己最好的修炼。你要相信自己,你的身体和精神远比想象的更强大。
小编这几天都在西宁出差,一个海拔2295米、空气清新、且商场和影院基本没有空调的地方(因为温度一直很宜人)。扎根在这的FIRST青年影展,已经迎来它的第10个年头。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这个名字可能还有点陌生。但FIRST已经日渐茁壮成一个青年电影人崭露头角的平台,每年的7月21-30日,各种青年导演、影评人、投资人、媒体如候鸟一般集聚在这个高原城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主竞赛单元,FIRST的展映单元、创投会(相当于电影市场)、青年电影人训练营,从对青年导演的培养、挖掘、推广——各个环节构成了一个有益的生态链。
来到FIRST的前几天,小编一直在疯狂看片。主竞赛单元——如果你之前是一个看惯了摄影考究、卡司华丽的大片的观众,FIRST的片子可能会粗粝的让你难以下咽。但这种粗粝反而带来一种生命力,小编记忆犹新的是一部长片处女作恐怖片《中邪》,成本仅七万块,主角中间还跌伤了腿,导演之前是个横漂,连演员来电影节的路费都是借来的。然而,这部片在放映完赢得了久久不息的掌声,甚至有影评人称赞这是“中国最好的恐怖片”。你问我是吗?如果用平常的眼光来看,这部片剧作、摄影都是有问题的,貌似也没调过色,然而那种恐怖却能狠狠攫住你,让人想到《女巫布莱尔》、《鬼影实录》。
关于主竞赛单元的片子,其实还有很多感想。不过这不是今天的重点。
今天的重点是——王家卫x林强x廖庆松。
1.王家卫是今年FIRST青年电影展的主席,为此组委会特别挑选他一部1997年的作品《春光乍泄》作为特别展映。电影尚未开始,朋友圈已经充斥了各种晒票已经文艺语句:“不如我们从头来过”,“黎耀辉,你还记得何宝荣吗”。实际观感也非常震撼,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画面,层次都非常细腻。但最为惊喜的是,王家卫来到现场。(那一刻全场都疯了,而小编几近昏厥。。)
谈及《春光乍泄》的创作幕后,王家卫表示 “ 拍这部电影是1997年。那个时候,全世界都在关注香港回归中国,特别烦。所以拍一部跟97是没关系的电影,那就想着说从香港走到最远是哪里,打开地图一看,是阿根廷”。
对于黎耀辉和何宝荣之间的同性之爱,王家卫“并不是刻意要去塑造两个性别之间的爱情,而是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春光乍泄》原本还有一个演员叫做关淑怡,是一个黎耀辉和何宝荣在路上碰到的一个女人,演的很好,但最后王家卫没有把她放在电影里面,因为“当有一个女性在里面的时候,观众就会有意识去区别同性异性”。
而对于现场青年导演所提的“何谓合格的导演”,王导的回答也很王家卫:“主要看你的目标是什么。不管是长片还是短片,对我来说,我拍的电影要跟别人不一样,就是有我和没我差异在哪里,这就是我的标准。”
(王家卫映后和观众合影)
2.林强
《南国再见,南国》、《好男好女》、《戏梦人生》、《天注定》、《刺客聂隐娘》……拥有这一串华丽的作品表,林强在FIRST的活动单元之一——“大师分享课”上的第一句话却是——“我不是大师”,并称“不是科班出身,是土法炼钢”。因为“大部分人会坚持自己的主见,但我不会。所以当别的配乐和导演吵得干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成为那个救火的。久而久之也就积累成机缘。”(不得不感叹越大师越谦逊)
讲座上,林强分享了几条重要人生经验:
(1)字幕音乐很重要。观众看完之后,他的感受和状态其实还留着。对于观众来说,很多时候会因为想要看看工作人员而留下来看字幕,所以做配乐的人有责任把影片的余韵通过音乐留住。这个时候大家已经不关注剧情了,所以音乐这件事就变得很重要。这也要求做配乐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2)内容、情感够了,配乐并非必要。这里林强举了几个例子,“北京有个导演叫刘杰,拍过《马背上的法庭》。后来经过廖庆松介绍,我帮他做《透析》的配乐。但是整部片看完,我都不知道音乐要放在哪里。所以我就跟导演说,我觉得这部片不需要音乐。他觉得很奇怪。然后我解释,你的片子内容都很完整,不觉得哪里需要音乐做铺陈。后来虽然帮他做了2、3首,最后也没有用。刘杰的后一部片子《碧罗雪山》,我也建议他不要用音乐。因为片子整个情感很足。”
(3)谦虚。“经常遇到一些大师,也许是因为我的谦虚。这个时代的主流是讲竞争,但谦虚这种美德可以让你遇见善良的人。”
3.廖庆松
廖庆松和林强初识于《戏梦人生》,是多年的好朋友了。(林强现场一直喊的是“廖桑”)
廖庆松非常活泼风趣,丝毫看不出已过花甲。谈及“第一次剪片”,廖庆松觉得是“这辈子见过最难看的片子“——“虽然读了很多理论的书,但完全眼高手低。”(有趣的是后面有观众问”那你觉得剪的第二难看的片子是什么“)他还顺手拆了侯孝贤的台,说起当年剪辑《戏梦人生》,侯孝贤做指导,最后成片出来两人都傻眼了。于是发生了以下的对话:
候:是不是我把片子拍坏了。
廖:不是。
候:是不是我剪坏了。
廖:嗯。
最后重剪,才出现了后来观众看到的《戏梦人生》。
(也顺便吐槽了李屏宾。。说当时拍《红气球》的时候,李屏宾把所有好看的画面剪到一起,结果最后自己也没看懂。)
而关于人生经验,如果说林强给的人生经验是“要什么”,那么廖庆松给的人生经验更偏向“小心什么”。
(1)对于新导演来说,最难的是成功后的第二部。成功会造成自信危机。第一部成功往往是失败的开始,一定要小心。
(2)当与电影越来越近的时候(指剪辑),需要小心自我。可不可以安安静静把片子看三次呢?(不要与电影对话,不要猜测剧情,只能接受信息)电影工作人员需要训练的是“空无”。敏感地去感受,心无杂念。当电影任你宰割时,你会以为自己是上帝。但好的电影人都是以同理心去穿透一部电影。
(3)看电影时,不要切割电影。学电影,一定有一段没有反应的时期。一直去分析剧情,摄影等,但忘记去感受。因为当你把一个东西切割后,就看不到全貌了。所以,需要把分割的灵魂组装回来。(也就是上一条所说的“感受”)但这个分割的过程是必要的,要很努力,对于剧本、摄影、音乐的了解。(即拉片子)但面对电影时,要全身心放松,不要带任何色彩。
(4)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的程度,就是把一件事做到“吐”,这是对自己最好的修炼。你要相信自己,你的身体和精神远比想象的更强大。
本文为作者 余亭陵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