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农民与一部电影的故事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你觉得坚持就是快乐的东西,我从来不觉的梦想的力量竟然那么庞大,直到遇到一个人,我才从他的身上真正的体会到梦想是个多么神圣的词语。他就是青年导演——张穆。

与张导的相识应该是在他的第一部微电影《许愿树下》,那时他还是个刚出炉的热爱电影的艺术青年,随后的几年他一直从事微电影的创作,《许愿树下》是他第一部以红土地为背景拍摄的影片,正因为他对家乡对景区的这份热爱,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换种方式》。

大概在去年网络电影趋之若鹜的时候,偶然和张导相聚,聊起了电影,他的语言朴实直白,大家一拍即合决定尝试拍摄一部长篇电影,说干就干,我开始筹集资金,他负责剧本和场景以及团队的组建,原来一部电影的诞生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张导那边剧本、团队、场景都准备到位,只要资金到位我们随时可以开拍,结果资金成了我们最大的障碍。离开机还有10天,我只筹集到一小部分资金,对于电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因为这个,我们的拍摄计划一直延后,张导也是急的整夜睡不着,他试着给家乡政府拨通了电话,给他的亲戚朋友拨通了电话,离开机还有5天的时候,他自己拿出部分资金,那是他公司所有的运转资金,原本《换种方式》是一部非常纯洁、纯净的爱情电影,但是就因为资金的问题,我不得不找了几家当地的企业作为赞助单位,就这样我们带着仅有的资金和剧组抵达红土地。

住在红土地客栈,经张导介绍,才知道红土地客栈的老板是他的亲哥哥,我们一行20多人,住了张哥家十几间客房,原本打算和张哥把住宿的价格和吃住这些确定好,张哥却说“先住着,先吃着,以后再说”这是当时我听到的最朴实的支持。

离开机仪式越来越近,我们在红土地客栈的简易办公室里第一次开了剧组会议,那时我才知道,团队的所有人员都是电影的热爱者,有的从来就没有接触过电影,有的是一直追随张导从事微电影制作的兄弟,而演员,大多都是当地人,有的才小学毕业,但他们对电影的梦想一直支撑着他们。年纪最大的爷爷73岁,从来没有接触过电影,那是我参加过最寒酸的剧组会议。没有鲜花、没有什么大牌明星、什么都没有,一块白版、每人一本剧本,但是他们都对未来的拍摄充满了期待和支持。

原本我们的开机仪式安排的非常的简单,只是一个仪式而已。但是由于某些因素,邀请了很多嘉宾前来参加,那天格外热闹,张哥杀鸡宰羊,因为这样也给我们整个团队,从资金到后期的制作带来了压力。隆重的开机仪式无疑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开销。但是那天我也收获的另外的感动,张导的亲舅舅,一个60岁的老人,知道自己的亲侄子要在家乡拍电影,直接就把一打钱递给了他,虽然不多,但那是老人的支持,我联系的几家赞助商也都在现场直接把钱拿过来,和张导从小一直玩到大的兄弟知道这个消息后,也赶来送来了支持。那天我们一共收到的不仅是支持更多的是感动,虽然数字不大,但是给我的触动远远超过金钱的数字。

热闹的开机仪式结束后,我们按部就班的开始了工作,拍摄前两天,演员在对戏、揣摩剧本,剧组的人员则开始布置场景,场景本应该是有专门的人负责,而我们的团队,从导演到摄影师都参与其中,张导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深刻“我们虽然渺小,但也要力所能及的做到最好”因为经费,我们在很多地方非常节约,但是对于演员张导从不亏欠,影片里请了几位老人来做群众演员,这些人都是张导的叔叔、大伯、甚至他的父亲也来了,只为支持孩子的工作,结束后,按规矩,我把事先准备好的酬劳递到老人手上,没有一个愿意拿,老人一直重复的话就是“不要,我们不要,你们留着用,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虽然钱不多,但是他一直冲击着我的灵魂,或许这就是亲人。他们做不了什么,却一直为我们考虑,这场戏拍摄结束后,我请司机送几位老人回家,因为拍摄地离他们家大概有3公里的距离,老人却执意不让,“你们事多,不用送,我们自己走回去,就当锻炼身体了!”说着老人们相约着搀扶着离开了,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还好有一个出来做活的大哥赶着马车,几位老人坐上马车回家了,心里五味杂陈。

每天张哥都会准时把饭送到拍摄地,我们吃饭的时候,他总是帮忙收拾道具场地等等,有时还和我们讲讲话活跃气氛,虽然辛苦但也有很多快乐,张导的母亲是个平凡的家庭主妇,她不知道她的儿子在做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只知道她的孩子在拍电影,也不知道要拍了做什么,但是她就是一直默默的支持着我们,我记得她说过的一句话“很久没有回来了,这次过了不知又要多久才回来咯”这就是母亲,力所能及的给予。拍摄期间,张导没回过家,早上6:30,剧组起床准备,有时甚至更早,晚上基本都是凌晨才能休息。母亲能看见他就是偶尔回家取什么东西或是从家门口路过。化妆师是两位年轻的女孩,是张导一个朋友让来义务帮忙的,每天都起得最早,晚上还要和我们一起对接第二天拍的场次,准备服装和道具,很辛苦。我们剧组的人员都是一人干几个人的活,有时累得直接在片场就爬下了。

拍摄结束了,大家松了口气,最后一场篝火晚会,拍摄结束后大家围坐在火堆旁,回忆着这段经历。

当天晚上,我们结算完所有演职人员的酬劳,张导特意安排了一位兄弟把来出演过的所有群众演员的酬劳送到家里面去,在除去刚开始部分器材的租赁费用,我们所剩无几。所有人回去休息后,张导说:“哥,这段时间的费用你算算记下来,我过后在和你结算”那需要一种怎样的勇气才说出这样话,张哥的一句“没事!,你考虑你的事,这个我会处理”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诠释了两人的兄弟情!有时我也会觉得我们剧组亏欠张哥他们家太多。很多人原本都不用考虑费用,但是张导一直觉得,大家那么努力的来帮自己完成第一部长篇电影的制作。每一个演员、每一个工作人员包括化妆师,张导都安排每个人都必须领到酬劳,不论多少,那是他们应得的,即便到最后他自己什么费用都没有,还为此可能背下债务。

整个前期工作完成后,我们的费用只够支付演员、器材,最后就所剩无几了,后期想要找好一点
的剪辑公司和调色公司那几乎是不可能了。张导四处致电,这么多年的微电影制作也认识了很多行业里的朋友,大家摸索着完成了影片的后期。这其中的艰难我门至今难忘。本来这部影片是打算走央6的,但是和那边联系之后,这类题材的影片门槛比较高。所以被退了回来,张导带着片子回到家乡,因为之前当地有关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参与,让他们先看一遍,看看是否能够得到一定的支持,结果为此我们对影片进行了补拍,又住到张哥家,人员和经费比刚开始还紧张。剧组硬是咬着牙挺了过来。


一直没有得到什么支持的消息,我联系了一直保持联络的网络发行方,敲定《换种方式》走网络发行,我们迎来新的问题,影片从最初的100分钟缩短至65分钟,为了博得网民的眼球,原本纯洁的爱情电影增加了一些搏出位的镜头,为了发行,我们不得不做出了让步。刚开始张导不愿让步不愿更改,因为这违背了我们拍摄《换种方式》的初衷,但是最终也不得不做出让步。

电影《换种方式》导演阐述
http://v.qq.com/boke/page/d/0/m/d0313kcp0zm.html
《换种方式》安排发行后,虽然我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换种方式》也给张导和团队带来的好运,随后有单位直接致电邀请张导拍摄主旋律题材影片《温暖如故的日子》(天池夕阳下)、还接拍了电影《江湖险恶》。或许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016年6月21日,历经磨难的《换种方式》终于上线了 ,上线20天不到播放量已经突破36万多,虽然影片可能有很多瑕疵,但是毕竟是整个团队的心血,拍摄期间没有时间和剧组的兄弟姐妹说什么感谢的话,就像张导说的,非常感谢一直支持我们的人和帮助我们的人,也感谢我们的团队。相信张导会带着他的团队越战越勇。祝福他们!

与张导的相识应该是在他的第一部微电影《许愿树下》,那时他还是个刚出炉的热爱电影的艺术青年,随后的几年他一直从事微电影的创作,《许愿树下》是他第一部以红土地为背景拍摄的影片,正因为他对家乡对景区的这份热爱,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换种方式》。

大概在去年网络电影趋之若鹜的时候,偶然和张导相聚,聊起了电影,他的语言朴实直白,大家一拍即合决定尝试拍摄一部长篇电影,说干就干,我开始筹集资金,他负责剧本和场景以及团队的组建,原来一部电影的诞生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张导那边剧本、团队、场景都准备到位,只要资金到位我们随时可以开拍,结果资金成了我们最大的障碍。离开机还有10天,我只筹集到一小部分资金,对于电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因为这个,我们的拍摄计划一直延后,张导也是急的整夜睡不着,他试着给家乡政府拨通了电话,给他的亲戚朋友拨通了电话,离开机还有5天的时候,他自己拿出部分资金,那是他公司所有的运转资金,原本《换种方式》是一部非常纯洁、纯净的爱情电影,但是就因为资金的问题,我不得不找了几家当地的企业作为赞助单位,就这样我们带着仅有的资金和剧组抵达红土地。

住在红土地客栈,经张导介绍,才知道红土地客栈的老板是他的亲哥哥,我们一行20多人,住了张哥家十几间客房,原本打算和张哥把住宿的价格和吃住这些确定好,张哥却说“先住着,先吃着,以后再说”这是当时我听到的最朴实的支持。

离开机仪式越来越近,我们在红土地客栈的简易办公室里第一次开了剧组会议,那时我才知道,团队的所有人员都是电影的热爱者,有的从来就没有接触过电影,有的是一直追随张导从事微电影制作的兄弟,而演员,大多都是当地人,有的才小学毕业,但他们对电影的梦想一直支撑着他们。年纪最大的爷爷73岁,从来没有接触过电影,那是我参加过最寒酸的剧组会议。没有鲜花、没有什么大牌明星、什么都没有,一块白版、每人一本剧本,但是他们都对未来的拍摄充满了期待和支持。

原本我们的开机仪式安排的非常的简单,只是一个仪式而已。但是由于某些因素,邀请了很多嘉宾前来参加,那天格外热闹,张哥杀鸡宰羊,因为这样也给我们整个团队,从资金到后期的制作带来了压力。隆重的开机仪式无疑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开销。但是那天我也收获的另外的感动,张导的亲舅舅,一个60岁的老人,知道自己的亲侄子要在家乡拍电影,直接就把一打钱递给了他,虽然不多,但那是老人的支持,我联系的几家赞助商也都在现场直接把钱拿过来,和张导从小一直玩到大的兄弟知道这个消息后,也赶来送来了支持。那天我们一共收到的不仅是支持更多的是感动,虽然数字不大,但是给我的触动远远超过金钱的数字。

热闹的开机仪式结束后,我们按部就班的开始了工作,拍摄前两天,演员在对戏、揣摩剧本,剧组的人员则开始布置场景,场景本应该是有专门的人负责,而我们的团队,从导演到摄影师都参与其中,张导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深刻“我们虽然渺小,但也要力所能及的做到最好”因为经费,我们在很多地方非常节约,但是对于演员张导从不亏欠,影片里请了几位老人来做群众演员,这些人都是张导的叔叔、大伯、甚至他的父亲也来了,只为支持孩子的工作,结束后,按规矩,我把事先准备好的酬劳递到老人手上,没有一个愿意拿,老人一直重复的话就是“不要,我们不要,你们留着用,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虽然钱不多,但是他一直冲击着我的灵魂,或许这就是亲人。他们做不了什么,却一直为我们考虑,这场戏拍摄结束后,我请司机送几位老人回家,因为拍摄地离他们家大概有3公里的距离,老人却执意不让,“你们事多,不用送,我们自己走回去,就当锻炼身体了!”说着老人们相约着搀扶着离开了,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还好有一个出来做活的大哥赶着马车,几位老人坐上马车回家了,心里五味杂陈。

每天张哥都会准时把饭送到拍摄地,我们吃饭的时候,他总是帮忙收拾道具场地等等,有时还和我们讲讲话活跃气氛,虽然辛苦但也有很多快乐,张导的母亲是个平凡的家庭主妇,她不知道她的儿子在做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只知道她的孩子在拍电影,也不知道要拍了做什么,但是她就是一直默默的支持着我们,我记得她说过的一句话“很久没有回来了,这次过了不知又要多久才回来咯”这就是母亲,力所能及的给予。拍摄期间,张导没回过家,早上6:30,剧组起床准备,有时甚至更早,晚上基本都是凌晨才能休息。母亲能看见他就是偶尔回家取什么东西或是从家门口路过。化妆师是两位年轻的女孩,是张导一个朋友让来义务帮忙的,每天都起得最早,晚上还要和我们一起对接第二天拍的场次,准备服装和道具,很辛苦。我们剧组的人员都是一人干几个人的活,有时累得直接在片场就爬下了。

拍摄结束了,大家松了口气,最后一场篝火晚会,拍摄结束后大家围坐在火堆旁,回忆着这段经历。

当天晚上,我们结算完所有演职人员的酬劳,张导特意安排了一位兄弟把来出演过的所有群众演员的酬劳送到家里面去,在除去刚开始部分器材的租赁费用,我们所剩无几。所有人回去休息后,张导说:“哥,这段时间的费用你算算记下来,我过后在和你结算”那需要一种怎样的勇气才说出这样话,张哥的一句“没事!,你考虑你的事,这个我会处理”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诠释了两人的兄弟情!有时我也会觉得我们剧组亏欠张哥他们家太多。很多人原本都不用考虑费用,但是张导一直觉得,大家那么努力的来帮自己完成第一部长篇电影的制作。每一个演员、每一个工作人员包括化妆师,张导都安排每个人都必须领到酬劳,不论多少,那是他们应得的,即便到最后他自己什么费用都没有,还为此可能背下债务。

整个前期工作完成后,我们的费用只够支付演员、器材,最后就所剩无几了,后期想要找好一点
的剪辑公司和调色公司那几乎是不可能了。张导四处致电,这么多年的微电影制作也认识了很多行业里的朋友,大家摸索着完成了影片的后期。这其中的艰难我门至今难忘。本来这部影片是打算走央6的,但是和那边联系之后,这类题材的影片门槛比较高。所以被退了回来,张导带着片子回到家乡,因为之前当地有关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参与,让他们先看一遍,看看是否能够得到一定的支持,结果为此我们对影片进行了补拍,又住到张哥家,人员和经费比刚开始还紧张。剧组硬是咬着牙挺了过来。


一直没有得到什么支持的消息,我联系了一直保持联络的网络发行方,敲定《换种方式》走网络发行,我们迎来新的问题,影片从最初的100分钟缩短至65分钟,为了博得网民的眼球,原本纯洁的爱情电影增加了一些搏出位的镜头,为了发行,我们不得不做出了让步。刚开始张导不愿让步不愿更改,因为这违背了我们拍摄《换种方式》的初衷,但是最终也不得不做出让步。

电影《换种方式》导演阐述
http://v.qq.com/boke/page/d/0/m/d0313kcp0zm.html
《换种方式》安排发行后,虽然我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换种方式》也给张导和团队带来的好运,随后有单位直接致电邀请张导拍摄主旋律题材影片《温暖如故的日子》(天池夕阳下)、还接拍了电影《江湖险恶》。或许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016年6月21日,历经磨难的《换种方式》终于上线了 ,上线20天不到播放量已经突破36万多,虽然影片可能有很多瑕疵,但是毕竟是整个团队的心血,拍摄期间没有时间和剧组的兄弟姐妹说什么感谢的话,就像张导说的,非常感谢一直支持我们的人和帮助我们的人,也感谢我们的团队。相信张导会带着他的团队越战越勇。祝福他们!
本文为作者 叫声爹来听听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