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全画幅微单™A7S使用初体验——《速食主义》
索尼全画幅微单™A7S作为索尼旗下第三款全画幅微单,与主打均衡的综合性能的索尼全画幅微单™A7,专注于较高画质表现的索尼全画幅微单™A7R不同的是,索尼全画幅微单™A7S可以说是剑走偏锋,在高感光度画质和视频拍摄方面进行了突破。这款产品配备了约1220万有效像素的全画幅感光元件,最高感光度达到了惊人的ISO409600,并且在安装了外部兼容录制设备时拍摄4K格式的视频文件。
作为一名多年来对索尼产品相当情有独钟的短片创作人,自然不会错过这样尝鲜的机会。拿到的A7S工程样机,就迫不及待地室内室外各种拍。经过最近的不断测试,基本得出了我的结论——这就是一台微单外形的摄像机,或者是“数字电影摄影机”。
好了,废话不多说,先上视频样片。
拍摄这部片子也是突然来的兴致。那天我太太做披萨,临时决定把披萨的制作过程拍下来。镜头脚架桌面轨家里都有,只是没有专业灯光,但是经过几天试用,估计低照度也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这款机器的特色就是在高感的情况下依然拥有出色的表现。除了蜡烛外,找到一个早就不用的宜家的那种小台灯,我就直接开工了。从晚上8:21,拍摄到凌晨1:35,共拍摄74条素材,粗剪后居然将近5分钟,灯光简化后,大大提高了拍摄速度,这应该是自己拍得最快的一个片子了。
作为一款定位于专业级别的机器,索尼A7S自然在参数修改、拍摄界面上面具备较强的专业性。这款产品的拍摄主界面具备四种显示形式,拍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拍摄需要按“DISP”键进行调整。
(这是我在拍摄时选择的显示模式,各种参数一目了然,十分方便)
针对视频拍摄,索尼A7S 加入了不同的LCD标示设定,例如画面中央标记、不同比例尺寸的格线等,这在拍摄当中给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进行一些摇镜、变焦拍摄时,对于构图的准确和美感十分的有帮助,而类似于其他一些较常见的 CH1 / CH2 音讯显示、辅助控制曝光的斑马图案都一样有提供。
关于预设的风格呢,为了能在短时间里出片,我选择的是PP2的STILL照片风格,因为这种风格直接观看色彩和影调最讨喜,事实上最后的短片我也只做了剪辑,没有做任何调色的处理。最后去看成片的效果,从色彩表现到影调处理总体来说还是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当然如果用示波器看,色度都是超标的。
然后就是镜头的选择,在拍摄中我用几种不同的镜头组合配合转接环来进行整个的创作。主要包括EF卡口的腾龙90mm微距、A卡口的24-70mm。尤其是在光线条件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索尼全画幅微单™A7S对于整个细节的表现还有噪点的控制张弛有度,让人大吃一惊。
(上图是其中一个场景显示器的参数和画面显示效果)
索尼全画幅微单™A7S的感光度范围达到了ISO 100-409600,为了降低高感光下的噪点,索尼A7S采用了无隙的芯片镜片和镜片位置匹配技术。,消除芯片上微型镜片间的间隙,提高芯片镜片对像素点的聚光率。而镜片位置匹配技术对不同方位芯片镜片基于像素点的位置作出优化,更好地收集从锐利角度入射的光线,减少大尺寸影像传感器对E卡口较短法兰距的影响。两者技术结合,提高了影像传感器的感光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信噪比。
这次拍摄,在ISO的选择上由于现场光线条件的限制,在加上对机器的信心十足,ISO我也是毫无犹豫的往上开,基本上都是两三千往上走的标准,但是画面的表现依然十分给力,暗部宽容度可以和目前宽容度最高的单反一比高下,这个在我看到成片的的时候也很惊讶。
当然,在最后结尾拍摄那个轨道移动的画面的时候,我把ISO直接打到了5000,镜头还是90mm微距,F2.8,台灯打天花板做了底子光,显示器做黑旗。桌面上基本靠两个蜡烛照亮,披萨那个部分照度不够,已经出现噪点了。索尼全画幅微单™A7S标榜40W ISO,我们也千万不要当真,毕竟真的需要用5W以上的环境,已经几乎全黑了,对于创作来说,已经没有必要了,但是对于视频拍摄来说,这样的表现已经足够让我满意了。
接下来就是对焦,对于索尼微单A7S来说,在用3代环在接A口镜头的时候,视频对焦速度表现的并不十分给力。但是我个人的习惯,先用自动功能粗对焦,然后切换到手动对焦,再放大精细对焦,所以对机器自动对焦功能要求不高。如果你看重自动对焦功能,可选择四代,或者直接选择FE24-70这一方案。我个人也尝试了使用接四代环搭配A口对焦这一方法,在傍晚光线不是特别充足的环境下,尝试了四代环,A口24-70镜头,ISO4000,自动对焦速度不错。照片模式下,A挡下,打开自动对焦,可选择最大该镜头最大光圈2.8。在视频模式下,自动对焦功能开启时,只能使用P模式,其他三种模式是灰色的,无效。也就是不能光圈优先,手动设定光圈。在P模式下,光圈快门无法调整,只能调整感光度和曝光补偿,但是无论如何调,这只最大镜头2.8的镜头,只能显示3.5/4/5.6等光圈值,也就是说可用最大光圈是3.5。视频模式对焦点可选广域、分组和自由点。因此,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先用自动对焦进行粗对焦,然后再手动对焦这一方法。
为了充分验证索尼微单A7S在低照度下到底表现如何,我又做了一个小的实验。
这是视频链接: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321393282&uk=4111963482
大家目前看到的影视节目中那些星转斗移的画面,有一部分是动画特效制作的,一部分是采用延时摄影方式拍摄的。我在拍摄这段素材之前,按照传统的拍摄方法,选择ISO200,F2.8光圈,曝光时间为6-12秒。就这一条10秒星空视频光拍摄就,花了我一小时时间,总共拍摄了240张照片,加上后期用RAW工具仔细降噪、调色、输出图片等,然后导入非编软件中把这些序列照片生成为动态视频,前前后后就时间上来说是十分不合算的。而且对于很多制作人,这种不直观的过程学习起来是有难度的。为什么摄像机不能直接拍摄星空视频?看过上一段提到的曝光参数,大家对星空的亮度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传统摄像机每秒拍摄25帧左右图像,每个图像曝光时间显然不能短于1/25秒,10年前摄像机增加了慢速快门,采用帧累积方式,但是无论如何是不能短于1秒的。与延时拍摄需要的6秒以上曝光时间相比,摄像机拍星空还是没戏。而索尼A7S提供了视频模式下标称ISO204800(可扩展到ISO409600),使用它的视频功能能否直接拍摄星空呢?事实证明,结论是可行的。
在拍摄过程中我使用一支索尼A卡口24-70镜头的24mm广角端,ISO12800,F2.8,1/4秒(视频拍摄模式下最慢的快门),白平衡2500K,PP2图像风格。由于选择的是1/4秒慢速快门,相当于每秒获得6帧画面,因此直接播放原始视频画面有不流畅感,需后期加快6倍以上才能就得到流畅的星空视频,采用ISO12800,得到的天空部分还是有可见噪波,后期过程中使用AE中进行了加速、降噪和色彩进行调整,最后生成视频,结果证明,用金星老师的话说就是:完美!
最后,就是电池。电池一直沿用多年NEX系列的,这也是我一直不解的。也不少人质疑电池的续航能力,在拍摄过程中,我基本上是拍完一段就立马关闭相机,所以整体来说对平常的需求还是够用的,当然作为专业人士,靠这行吃饭,我通常会随身备有10多块电池,一天拍摄下来也就用掉2块不到,据说在极端环境如零下10度也没有明显的性能下降。
经过这几天的拍摄,对索尼全画幅微单™A7S做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可以感觉而言,表现还是相当让人满意的,在较高感光度下可以获得比较出色的画质表现,在低感下拍摄的照片100%放大后暗部同样比较纯净,细节保留也比较出色。做工较为精致,电子取景器显示效果比较出色,可拍摄XAVC S格式视频,安装兼容设备可拍摄4K格式视频,较强的高感光度性能,ISO12800可用性较强(关闭降噪),总体而言,配得上“暗夜之眼”的称号。
作为一名多年来对索尼产品相当情有独钟的短片创作人,自然不会错过这样尝鲜的机会。拿到的A7S工程样机,就迫不及待地室内室外各种拍。经过最近的不断测试,基本得出了我的结论——这就是一台微单外形的摄像机,或者是“数字电影摄影机”。
好了,废话不多说,先上视频样片。
拍摄这部片子也是突然来的兴致。那天我太太做披萨,临时决定把披萨的制作过程拍下来。镜头脚架桌面轨家里都有,只是没有专业灯光,但是经过几天试用,估计低照度也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这款机器的特色就是在高感的情况下依然拥有出色的表现。除了蜡烛外,找到一个早就不用的宜家的那种小台灯,我就直接开工了。从晚上8:21,拍摄到凌晨1:35,共拍摄74条素材,粗剪后居然将近5分钟,灯光简化后,大大提高了拍摄速度,这应该是自己拍得最快的一个片子了。
作为一款定位于专业级别的机器,索尼A7S自然在参数修改、拍摄界面上面具备较强的专业性。这款产品的拍摄主界面具备四种显示形式,拍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拍摄需要按“DISP”键进行调整。
(这是我在拍摄时选择的显示模式,各种参数一目了然,十分方便)
针对视频拍摄,索尼A7S 加入了不同的LCD标示设定,例如画面中央标记、不同比例尺寸的格线等,这在拍摄当中给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进行一些摇镜、变焦拍摄时,对于构图的准确和美感十分的有帮助,而类似于其他一些较常见的 CH1 / CH2 音讯显示、辅助控制曝光的斑马图案都一样有提供。
关于预设的风格呢,为了能在短时间里出片,我选择的是PP2的STILL照片风格,因为这种风格直接观看色彩和影调最讨喜,事实上最后的短片我也只做了剪辑,没有做任何调色的处理。最后去看成片的效果,从色彩表现到影调处理总体来说还是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当然如果用示波器看,色度都是超标的。
然后就是镜头的选择,在拍摄中我用几种不同的镜头组合配合转接环来进行整个的创作。主要包括EF卡口的腾龙90mm微距、A卡口的24-70mm。尤其是在光线条件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索尼全画幅微单™A7S对于整个细节的表现还有噪点的控制张弛有度,让人大吃一惊。
(上图是其中一个场景显示器的参数和画面显示效果)
索尼全画幅微单™A7S的感光度范围达到了ISO 100-409600,为了降低高感光下的噪点,索尼A7S采用了无隙的芯片镜片和镜片位置匹配技术。,消除芯片上微型镜片间的间隙,提高芯片镜片对像素点的聚光率。而镜片位置匹配技术对不同方位芯片镜片基于像素点的位置作出优化,更好地收集从锐利角度入射的光线,减少大尺寸影像传感器对E卡口较短法兰距的影响。两者技术结合,提高了影像传感器的感光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信噪比。
这次拍摄,在ISO的选择上由于现场光线条件的限制,在加上对机器的信心十足,ISO我也是毫无犹豫的往上开,基本上都是两三千往上走的标准,但是画面的表现依然十分给力,暗部宽容度可以和目前宽容度最高的单反一比高下,这个在我看到成片的的时候也很惊讶。
当然,在最后结尾拍摄那个轨道移动的画面的时候,我把ISO直接打到了5000,镜头还是90mm微距,F2.8,台灯打天花板做了底子光,显示器做黑旗。桌面上基本靠两个蜡烛照亮,披萨那个部分照度不够,已经出现噪点了。索尼全画幅微单™A7S标榜40W ISO,我们也千万不要当真,毕竟真的需要用5W以上的环境,已经几乎全黑了,对于创作来说,已经没有必要了,但是对于视频拍摄来说,这样的表现已经足够让我满意了。
接下来就是对焦,对于索尼微单A7S来说,在用3代环在接A口镜头的时候,视频对焦速度表现的并不十分给力。但是我个人的习惯,先用自动功能粗对焦,然后切换到手动对焦,再放大精细对焦,所以对机器自动对焦功能要求不高。如果你看重自动对焦功能,可选择四代,或者直接选择FE24-70这一方案。我个人也尝试了使用接四代环搭配A口对焦这一方法,在傍晚光线不是特别充足的环境下,尝试了四代环,A口24-70镜头,ISO4000,自动对焦速度不错。照片模式下,A挡下,打开自动对焦,可选择最大该镜头最大光圈2.8。在视频模式下,自动对焦功能开启时,只能使用P模式,其他三种模式是灰色的,无效。也就是不能光圈优先,手动设定光圈。在P模式下,光圈快门无法调整,只能调整感光度和曝光补偿,但是无论如何调,这只最大镜头2.8的镜头,只能显示3.5/4/5.6等光圈值,也就是说可用最大光圈是3.5。视频模式对焦点可选广域、分组和自由点。因此,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先用自动对焦进行粗对焦,然后再手动对焦这一方法。
为了充分验证索尼微单A7S在低照度下到底表现如何,我又做了一个小的实验。
这是视频链接: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321393282&uk=4111963482
大家目前看到的影视节目中那些星转斗移的画面,有一部分是动画特效制作的,一部分是采用延时摄影方式拍摄的。我在拍摄这段素材之前,按照传统的拍摄方法,选择ISO200,F2.8光圈,曝光时间为6-12秒。就这一条10秒星空视频光拍摄就,花了我一小时时间,总共拍摄了240张照片,加上后期用RAW工具仔细降噪、调色、输出图片等,然后导入非编软件中把这些序列照片生成为动态视频,前前后后就时间上来说是十分不合算的。而且对于很多制作人,这种不直观的过程学习起来是有难度的。为什么摄像机不能直接拍摄星空视频?看过上一段提到的曝光参数,大家对星空的亮度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传统摄像机每秒拍摄25帧左右图像,每个图像曝光时间显然不能短于1/25秒,10年前摄像机增加了慢速快门,采用帧累积方式,但是无论如何是不能短于1秒的。与延时拍摄需要的6秒以上曝光时间相比,摄像机拍星空还是没戏。而索尼A7S提供了视频模式下标称ISO204800(可扩展到ISO409600),使用它的视频功能能否直接拍摄星空呢?事实证明,结论是可行的。
在拍摄过程中我使用一支索尼A卡口24-70镜头的24mm广角端,ISO12800,F2.8,1/4秒(视频拍摄模式下最慢的快门),白平衡2500K,PP2图像风格。由于选择的是1/4秒慢速快门,相当于每秒获得6帧画面,因此直接播放原始视频画面有不流畅感,需后期加快6倍以上才能就得到流畅的星空视频,采用ISO12800,得到的天空部分还是有可见噪波,后期过程中使用AE中进行了加速、降噪和色彩进行调整,最后生成视频,结果证明,用金星老师的话说就是:完美!
最后,就是电池。电池一直沿用多年NEX系列的,这也是我一直不解的。也不少人质疑电池的续航能力,在拍摄过程中,我基本上是拍完一段就立马关闭相机,所以整体来说对平常的需求还是够用的,当然作为专业人士,靠这行吃饭,我通常会随身备有10多块电池,一天拍摄下来也就用掉2块不到,据说在极端环境如零下10度也没有明显的性能下降。
经过这几天的拍摄,对索尼全画幅微单™A7S做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可以感觉而言,表现还是相当让人满意的,在较高感光度下可以获得比较出色的画质表现,在低感下拍摄的照片100%放大后暗部同样比较纯净,细节保留也比较出色。做工较为精致,电子取景器显示效果比较出色,可拍摄XAVC S格式视频,安装兼容设备可拍摄4K格式视频,较强的高感光度性能,ISO12800可用性较强(关闭降噪),总体而言,配得上“暗夜之眼”的称号。
本文为作者 dvfire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7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