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会有下一个《捉妖记》吗?
《捉妖记》超了《速7》刷新内地票房历史,不知从何开始,票房“破亿”只能成为一个电影的“及格线”。 201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影院600家,新增银幕数为2449块,平均每日新增13.5块,全国累计银幕26244块。上半年票房破200亿,突破去年总票房。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但为何《捉妖记》登顶内地票房冠军,却饱受诟病? “买票房”,成为最近被频频提及的一个词。从一开始经历男主换演,到点映场近100%的上座率,再到霸占档期长达61天。《捉妖记》命运的曲折离奇,可能比电影本身还精彩。
片方如此大费周折,执着于一个票房纪录,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面子”问题。
“买票房”是个怎么回事?
这要从整个电影产业链说起。每一张卖出去的电影票,5%需要交给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作专项基金,再扣3.3%的营业税。剩下的钱,片方/发行方和影院分别得43%、57%的票房。
某种角度来说,票房由档期和排片量来决定。贺岁档、暑期档、国庆档这些通常是大热的档期,制作成本较高的大片,一般都会把目光瞄准这些档期。而排片量,可以说是高票房的必备条件。不少片方为了有更多的排片场次,会降低票房分账比例,将属于自己的票房盈利让利一部分给影院——这种方式被称为返点,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默认的一种“促销手段”。
而《捉妖记》的暧昧之处在于,它的投资方和发行方都是安乐影业,同时还拥有院线资源(百老汇院线)。因为片方和发行方以及影院的票房分成都归安乐影业,所以它只需缴纳的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便能报上百分之百的票房。假设一张电影票售价100,它只要花8块3便能买到100块的票房。
除了安乐影业之外,还有博纳、万达等,也覆盖了制片、发行、放映产业链。
当然,安乐影业的这种手法算比较“高明”的,还有简单粗暴的片方“买买买”和电商“买买买”。
A.片方“买买买”
片方直接豪掷千金买票房,虽然电影票还未到达观众手中,但数字已计入票房总数。发行方并不需要买下一个场次所有的票房,只要包下50%的票量,剩余的影院还可以通过正常渠道销售。这种不仅可以让片方获得很高的票房基数,而且还抢占了排片。而最为臭名昭著的便是《英雄之战》,千万票房自产自销。
B.电商“买买买”
任何一部电影都有最低限价。网友所买到的特价票,大多是电商承担了差价。例如每售出一张9.9元的电影票,电商要向电影院补贴10元以上的费用。价格战的背后,其实是各大电商在博弈。电商相当于先用会员价把票买回来屯着,再以更低价散出去。
为什么他们要买票房?
1.名利双收
高票房既保证了相应的排片场次,同时又为影片造势,能吸引大批目的性不强的流量;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刺激排片,进而刺激影片真实票房。
2.国家奖励政策
2012年11月,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公布了“新四条”对国产3D、巨幕等影片,按影片票房收入分档对影片版权方进行奖励:票房在5000万到1亿元之间,奖励100万;票房在1亿到3亿元,奖励200万元;3亿到5亿,奖励500万;5亿以上重奖1000万。早前《狼图腾》和《智取威虎山3D》就曾分别拿到过1000万元人民币奖励。
如果电影的实际票房接近这几个分割点,片方往往会选择返点的方式,使最终票房超过这几条分界线。
电影专资办也出台政策鼓励电影院多排国产片的场次:影院全年国产片票房份额50%(含)以上者,返还100%放映国产片上缴的电影专项资金;全年国产片票房份额在45%(含)—50%之间者,返还80%;国产片票房份额不到45%,但国产片票房较上年有增长者,返还50%。
3.不可告人的因素
安乐一直没有正式回应以及处理买票房这件事情,但是某些程度上也让人感觉可疑,他们背后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去透支《捉妖记》所积累下的所有信用?这点在这个奇怪的市场环境下,也是让人捉摸不透。
为什么他们能买票房?
无论是安乐、博纳、万达,本质上是一种行业垄断。曾经美国派拉蒙影业就因为过于强大而被政府的反垄断部门盯上。1948年,联邦最高法院颁布派拉蒙判例,禁止好莱坞大公司垂直经营制片、发行和放映业务。
但中国电影产业却没有相关的反垄断法去进行监管,这就让买票房有隙可乘。买票房和返点的手法,剥夺了其他影片公平竞争的机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做法触犯了反垄断法。
票房每年都说好,我们纵观来看看电影商业化后,票房冠军有哪些?
怎么能达到票房记录:
1, 展现形式决定票房体量
导演许诚毅做动漫出身,想必大家知道《怪物史莱克》一直和他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其实按照许诚毅的意思是回国内拍一部动画电影,但是被江老板已不懂动画市场的名义否决了。国内动画电影最高票房记录是《大圣归来》9.5亿,这句“不懂”里面是包换了他是清楚知道动画电影的票房体量以及投入产出比得换算的。
2, 展现方法很重要
“因为观众现在大部分人还是觉得电影是一个娱乐。中国人现在上班太累了,当可以放松的时候,他肯定会选择去看一个娱乐片。”展看中国电影票房排行,前几名全是喜剧,这也说明了观众的要求。
3,清楚用户目标,把它们揪出来
《捉妖记》这部电影希望直接面对吸引的是13岁—33岁的女性。因为看电影的群体里面她们说了算。看电影,目前在中国更多的是一种社交活动,提到社交都懂得,毕竟男男相约看电影还是少数的嘛~,那女性喜欢什么?“萌”系肯定首当其冲,所以许诚毅导演用他天生的感觉,设计了一个女性就是会喜欢角色,木有办法,天分这个东西,就是这个独特、重要存在的。在剧情设置上,也都是非常简单,甚至会有人觉得幼稚低龄化,但是这不正是女性观众和小朋友所喜欢的吗?
4,真诚最吸引人,观众不傻
《大圣归来》坚实的证明了这点,今年的暑期档最佳证明的就是态度两个字。《捉妖记》整体制作质量是可以看出是花了功夫的,“特效做不好,怪就怪老板,不能怪特效公司,特效就是讲究时间和钱。”
喜剧归喜剧,但是喜剧的本源还是情感,具体是什么,我想聪明的创作者比我更清楚吧!
5,每个人,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命
《捉妖记》上映之前,市场没有这么好的期待,当《捉妖记》碰到《大圣归来》,一个萌一个燃,市场就变化了。构成了一个奇迹的7月,这些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成全,早一分万一分,怕都没有这个结果,其实这个市场环境也是一个提示,像现在的两部《鬼吹灯》电影版这么打架真的好吗?
但为何《捉妖记》登顶内地票房冠军,却饱受诟病? “买票房”,成为最近被频频提及的一个词。从一开始经历男主换演,到点映场近100%的上座率,再到霸占档期长达61天。《捉妖记》命运的曲折离奇,可能比电影本身还精彩。
片方如此大费周折,执着于一个票房纪录,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面子”问题。
“买票房”是个怎么回事?
这要从整个电影产业链说起。每一张卖出去的电影票,5%需要交给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作专项基金,再扣3.3%的营业税。剩下的钱,片方/发行方和影院分别得43%、57%的票房。
某种角度来说,票房由档期和排片量来决定。贺岁档、暑期档、国庆档这些通常是大热的档期,制作成本较高的大片,一般都会把目光瞄准这些档期。而排片量,可以说是高票房的必备条件。不少片方为了有更多的排片场次,会降低票房分账比例,将属于自己的票房盈利让利一部分给影院——这种方式被称为返点,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默认的一种“促销手段”。
而《捉妖记》的暧昧之处在于,它的投资方和发行方都是安乐影业,同时还拥有院线资源(百老汇院线)。因为片方和发行方以及影院的票房分成都归安乐影业,所以它只需缴纳的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便能报上百分之百的票房。假设一张电影票售价100,它只要花8块3便能买到100块的票房。
除了安乐影业之外,还有博纳、万达等,也覆盖了制片、发行、放映产业链。
当然,安乐影业的这种手法算比较“高明”的,还有简单粗暴的片方“买买买”和电商“买买买”。
A.片方“买买买”
片方直接豪掷千金买票房,虽然电影票还未到达观众手中,但数字已计入票房总数。发行方并不需要买下一个场次所有的票房,只要包下50%的票量,剩余的影院还可以通过正常渠道销售。这种不仅可以让片方获得很高的票房基数,而且还抢占了排片。而最为臭名昭著的便是《英雄之战》,千万票房自产自销。
B.电商“买买买”
任何一部电影都有最低限价。网友所买到的特价票,大多是电商承担了差价。例如每售出一张9.9元的电影票,电商要向电影院补贴10元以上的费用。价格战的背后,其实是各大电商在博弈。电商相当于先用会员价把票买回来屯着,再以更低价散出去。
为什么他们要买票房?
1.名利双收
高票房既保证了相应的排片场次,同时又为影片造势,能吸引大批目的性不强的流量;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刺激排片,进而刺激影片真实票房。
2.国家奖励政策
2012年11月,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公布了“新四条”对国产3D、巨幕等影片,按影片票房收入分档对影片版权方进行奖励:票房在5000万到1亿元之间,奖励100万;票房在1亿到3亿元,奖励200万元;3亿到5亿,奖励500万;5亿以上重奖1000万。早前《狼图腾》和《智取威虎山3D》就曾分别拿到过1000万元人民币奖励。
如果电影的实际票房接近这几个分割点,片方往往会选择返点的方式,使最终票房超过这几条分界线。
电影专资办也出台政策鼓励电影院多排国产片的场次:影院全年国产片票房份额50%(含)以上者,返还100%放映国产片上缴的电影专项资金;全年国产片票房份额在45%(含)—50%之间者,返还80%;国产片票房份额不到45%,但国产片票房较上年有增长者,返还50%。
3.不可告人的因素
安乐一直没有正式回应以及处理买票房这件事情,但是某些程度上也让人感觉可疑,他们背后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去透支《捉妖记》所积累下的所有信用?这点在这个奇怪的市场环境下,也是让人捉摸不透。
为什么他们能买票房?
无论是安乐、博纳、万达,本质上是一种行业垄断。曾经美国派拉蒙影业就因为过于强大而被政府的反垄断部门盯上。1948年,联邦最高法院颁布派拉蒙判例,禁止好莱坞大公司垂直经营制片、发行和放映业务。
但中国电影产业却没有相关的反垄断法去进行监管,这就让买票房有隙可乘。买票房和返点的手法,剥夺了其他影片公平竞争的机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做法触犯了反垄断法。
票房每年都说好,我们纵观来看看电影商业化后,票房冠军有哪些?
怎么能达到票房记录:
1, 展现形式决定票房体量
导演许诚毅做动漫出身,想必大家知道《怪物史莱克》一直和他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其实按照许诚毅的意思是回国内拍一部动画电影,但是被江老板已不懂动画市场的名义否决了。国内动画电影最高票房记录是《大圣归来》9.5亿,这句“不懂”里面是包换了他是清楚知道动画电影的票房体量以及投入产出比得换算的。
2, 展现方法很重要
“因为观众现在大部分人还是觉得电影是一个娱乐。中国人现在上班太累了,当可以放松的时候,他肯定会选择去看一个娱乐片。”展看中国电影票房排行,前几名全是喜剧,这也说明了观众的要求。
3,清楚用户目标,把它们揪出来
《捉妖记》这部电影希望直接面对吸引的是13岁—33岁的女性。因为看电影的群体里面她们说了算。看电影,目前在中国更多的是一种社交活动,提到社交都懂得,毕竟男男相约看电影还是少数的嘛~,那女性喜欢什么?“萌”系肯定首当其冲,所以许诚毅导演用他天生的感觉,设计了一个女性就是会喜欢角色,木有办法,天分这个东西,就是这个独特、重要存在的。在剧情设置上,也都是非常简单,甚至会有人觉得幼稚低龄化,但是这不正是女性观众和小朋友所喜欢的吗?
4,真诚最吸引人,观众不傻
《大圣归来》坚实的证明了这点,今年的暑期档最佳证明的就是态度两个字。《捉妖记》整体制作质量是可以看出是花了功夫的,“特效做不好,怪就怪老板,不能怪特效公司,特效就是讲究时间和钱。”
喜剧归喜剧,但是喜剧的本源还是情感,具体是什么,我想聪明的创作者比我更清楚吧!
5,每个人,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命
《捉妖记》上映之前,市场没有这么好的期待,当《捉妖记》碰到《大圣归来》,一个萌一个燃,市场就变化了。构成了一个奇迹的7月,这些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成全,早一分万一分,怕都没有这个结果,其实这个市场环境也是一个提示,像现在的两部《鬼吹灯》电影版这么打架真的好吗?
本文为作者 余亭陵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9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