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里的你,过得好吗?

2015-09-14 02:21
       入行前知道360行,行业太多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对行业的选择和就业的压力使我们迷茫,有的人凭着自己对影视的喜欢和热爱,进入了影视行业。刚开始的新鲜劲十足,学学摄影、学学摄像、做做后期,明天出这个新设备,后天又报道出新的航拍设备。当我们全都了解了之后,才发现我们又老了一俩岁。回头想想,赚的钱大部分都买了这些影视设备,大多都是一些更新换代飞快的电子产品,它每时每刻地都在贬值。最后留下来的能有什么?还要娶媳妇,买房子,买个车……

        做这行时间长了,会认识一些同行业的人,大家没事一块坐坐聊聊天挺好的。然而面对现实,我们又显得很迷茫。我也曾想过,终于选对自己的行业了,当然做这行的男同胞相对来说比较多些。可是这个行业里又分的太多,太细,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曾经的梦想,已被现实打乱。当然行业里的大多数人都想成为独立的电影制作人,像那些草根电影导演一样,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让全国人民认识你。可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你需要不停的去了解,不停的去学习。

        拍婚礼、纪录片、宣传片、做CG特效、MV、微电影……  说句大话,业内人都能做,也有很多人给客户说过这样的话,这个我们公司可以做。当然大家的初衷是把这个片子做好,但是面对客户的刁难、金钱的压榨、设备的租用、人员的开销、后期的省略、生活的支持,每一项都是一大笔RMB。当然有人会说,哪怕我自己一个人,也要把好关把片子做好。现实?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如果交片后客户要求修改,你一个人,一个团队能折腾多少天?    最后,片子做好了,总觉得哪里差点火候,不是那么完美。暗暗地告诉自己,客户出的价钱有些少了!

        现在科学技术的发达,手机也可以拍电影,还全高清画质,最近4K手机也出来了。让拍视频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方便,它已经走进了每个人的生活。有钱的就直接买个单反,视频照片一块玩。后期制作有傻瓜软件,要不就是花两三块钱上淘宝买个教程学几天就会了,想挖的深了就淘个AE模板套一套,觉得自己学的差不多了,就出来接点活。当然这个行业能接到活是硬道理,每个人的人脉关系网都不一样。所以行业里出现了一个怪圈,做低端的(如婚礼、MV),永远都是砸价的市场,你报1500,别人报1200,还有800的连拍摄带后期制作。客户看了样片,自己讲一大堆好听的话,或者拿出自己做的最好的那个样片给客户看。其实都差不多,当然就挑便宜的了。有的工作室做的好的,有实力的就没活干。

        业内做宣传片专题的也不少,情况同是如此,已不想再多说。做微电影或者网络大电影,当然也有好的机构,但毕竟是少数。好多人也是默默地在这里挣扎着,找投资人,想完善团队,完善设备,找好的剧本……  在没有拿到投资之前,各个方面都不完善,说俗点就是为了自己的电影梦在节省。节省人员设备,可每个人都知道,节省只会影响作品的最终质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强大,各种碎片信息满天飞,看的我们眼花缭乱。优酷腾讯视频等众多视频平台也推出了内容UGC以及视频PGC,这也会让我们看到了些希望。做别人的太累了,做点自己的吧。给自己的观众做点事,我觉得做这行就值了。

        最后引用业界一位老师的话做总结,创业者要坚定信念,先想好自己要做什么,然后笃定地做下去。当你决定走这条道路后,就不要改变这个目标。其实只有专注才能成就远大的目标,不怕目标过于远大,就怕总是游移和徘徊,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反复抉择的过程中,就像我们都熟知一个漫画,一个人在掘井,其实哪里下面都有水,但是他总是在各个位置或深或浅的尝试,但最终在达到水层前放弃而转移到下一个目标。

        太累了,好好地休息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好想问一句,你们过得好吗?

本文为作者 晟朗传媒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9803

晟朗传媒

点击了解更多
晟朗传媒是由各大媒体、电视台资深专业人士组成,公司主力队伍为年轻的80后。依托强大的媒体资源及人脉网络,成为各类专题片、宣传片、纪录片、MV等影视节目制作的公司。
扫码关注
晟朗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