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马修·利巴提克解《黑天鹅》
新一期12月刊《美国摄影师(American Cinematographer)》杂志采访了本片的摄影师马修·利巴提克,他之前与阿罗诺夫斯基还合作过《梦之安魂曲》等作品。在访谈中,利巴提克说,除了最后结尾那场舞蹈短片应用了斯坦尼康,影片全部只用手提摄影机拍摄。通过预告片与片段你或许也注意到了,其刻意营造出一种眩晕的焦虑感。
在文章中,马修·利巴提克介绍了《黑天鹅》的整个拍摄流程,他将其称之为“好莱坞的长期替补”。其实早在阿罗诺夫斯基结束了《梦之安魂曲》制作后就已经拿到了影片的剧本,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付诸拍摄,直到《摔角王》赢得影评界的称赞、打了个翻身仗之后,《黑天鹅》才被提上日程。
摄影的灵感。一方面,利巴提克与著名服装设计师Rodarte合作(娜塔莉·波特曼在红毯上多次穿着他们的服装亮相,同时其也是本片的服装设计者);另一方面,波兰斯基的《冷血惊魂》、《红菱艳》、《红白蓝三部曲》以及瑞典导演Donya Feuer的纪录片《美丽的舞者》都给了他不少灵感。
《美国摄影师》杂志关注了不少技术问题,利巴提克就摄影机以及光线的运用是如何对观众的体验产生影响提出了见解。《黑天鹅》基本使用16mm胶片拍摄(佳能7D也有用到),让影片的画面乍一看十分有欧洲电影的调子,但同时也是更重要的是,阿罗诺夫斯基是用一种近似纪录片的手法拍摄,很有意思的对比。
颜色与镜子在《黑天鹅》中极具象征意味,利巴提克具体解释道:“黑色展现了Nina这个角色的黑暗的一面,白色则是她无辜纯洁的一面,粉丝代表他的童年而绿色传达嫉妒与野心,举例说明,粉色,充满动物毛绒玩具的卧室,表现着Nina的母亲不想让她长大,而公寓绿色的墙壁强调着她与母亲关系的真正本质。”还有镜子,预告片中我们就注意到了镜子的不断显现(后面的片段也有不少是与镜子有关),对阿罗诺夫斯基来说,芭蕾和镜子在影片中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