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艺术影院-凡影周刊NO.47-【一文】-

2015-05-28 15:01
美国的艺术影院-凡影周刊NO.47-【一文】-
导语:

艺术电影既是一个电影的文化概念,又代表着一套独特的专业运作方式。每个国家或区域都有一部分艺术家通过电影的形式完成艺术探索和自我表达,但这不代表他们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本期“凡影周刊”策划的【一文】,将通过一些浓缩之后的信息介绍美国艺术影院的市场状况;【一图】则整理了在国际市场中,艺术电影“野火烧不尽”的发展状态;【一影】谈到了利用互联网技术宣传发行艺术电影的可能性。

原文作者:大卫·波德维尔
策划:浅蓝大肥猫
编译:浅蓝大肥猫

正文:

从十个维度来观察美国艺术影院

一、数量

艺术影院于二战后大量涌现,这源于当时外语电影在美国的迅猛发展,来自世界各地拥有多元文化形态的艺术电影,促进了美国本土艺术影院的建设。

艺术影院在初始阶段的发展,是因为受制于当时美国电影本身创作的乏力,一部分影院开始选择放映小发行商的进口影片,有时也会参杂放映具有艺术质量的本土电影,最终逐渐形成了有强烈偏好的固定观影人群,这部分人群同时又促成了更多的影院选择放映艺术电影。

目前,美国拥有57家不折不扣的艺术影院,以及226家经常放映外语片的影院,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至少有一家艺术影院,全美大概有1000块银幕作为主力在放映艺术电影。

二、分布

放映艺术电影的大部分影院都地处都市中心,靠近中产阶级的核心活动区域,也有一些影院在郊区,为数不多的一批影院分布于小镇中,这些影院多数只有一两块银幕。

三、运营形态

艺术影院的产权归属分别是个人所有的营利性影院,或者集体所有的非营利性影院。一些文化艺术机构(比如美术馆、博物馆、大学)也设有艺术影院,还有的艺术影院干脆直接归属当地政府的文化中心所有。

多数影院是独立经营,但也有一部分影院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成为了艺术院线,譬如Landmark和Sundance。

四、建筑形式

一种是类似剧院,建筑经典、历经沧桑、屡次翻修,是当地历史遗址和艺术表演中心。

一种类似酒吧,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电影院,双screener低垂,装扮一新,并可提供点心和贴标咖啡。

一种类似艺廊,银幕或安置于博馆物的礼堂内,或摆放于大学报告厅,艺术氛围浓郁,精品琳琅满目,黑衣侍者弯腰向提供咖啡和食品。

五、片源

主要放映外语电影、艺术品质高的英语电影,纪录片、经典老片的修复版等。

六大子公司发行的艺术电影是艺术影院的中坚力量和票房最好的大片。索尼经典、环球焦点、福克斯探照灯电影依托于六大的发行能力,通常是艺术影院拥有最高上座率的电影。其次就是独立制片公司发行的影片,如相对论传媒、温斯坦公司、狮门/顶峰等。

独立小发行商发行的电影是另外一种选择。如Kino Lorber、IFC、Magnolia、Strand、Roadside Attractions、Oscilloscope、Zeitgeist等,这些公司主要发行更纯粹的艺术电影和主题严肃的情节剧,以及一些纪录片和外语片。像其他同行一样,这些公司需要视频播放市场支持放映权的购买。

最后,就是经典老电影。很多艺术影院在放映最新电影时也展映经典老片。遗憾的是,总体上排片不多,懂得电影史的节目策划太少。如果当地没有电影资料馆的话,观众便很难有机会了解电影史。 当然现在有了线上影院(后文会提到),情况有了很大改观。

六、收益

相对于院线电影每年动辄九十亿(美元,下同)的票房,艺术电影票房甚微,在美国最佳百部电影排行榜中,仅有六部艺术电影作品:《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黑天鹅》(Black Swan)、《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汉娜》(Hanna)、《后裔》(The Descendants)、《亡命驾驶》(Drive)。这六部电影一共创造了3.09亿的票房,比《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还要低4千万。这些数据都只是指票房总收入,发行商只能拿到其中的一半。

其他更严格意义上的艺术电影作品如《寻求庇护》(Take Shelter)、《花瓶》 (Potiche)、《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Bill Cunningham New York)、《永远的车神》(Senna)、《原样复制》(Certified Copy)、《头版内幕》(Page One)、《六楼的女人》(The Women on the 6th Floor)、《米克的近路》(Meek’s Cutoff )每部仅创造了一两百万的票房收入。

至于“专业剧目”总票房收入更少。米兰达·裘莱(Miranda July)的《未来》收入仅有50万美元。《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总票房收入为18.4万美元。戈达尔(Godard)的《电影社会主义》(Film Socialisme)票房收入低于3.5万美元。对于一些发行商来说,艺术电影主要依靠下级渠道收回成本,如DVD、家庭影院,影院获利可以忽略不计。
在北美,因为市场相对成熟,大的制片公司并没有放弃这样一个分众的市场,出现了一批“精品制片商”,焦点和索尼经典就是其中翘楚。某些艺术影院也参与到了发行中。集发行和放映商为一体,像电影5和纽约客就是IFC和Music Box的前身。

还有一种横向选择,即电子影院、在线影院。现在一些公司通过网络提供在线影院服务。他们向签约电影院传输高清加密文件,Emerging Pictures是电子影院的主导者,该公司传输很多独立发行商的影片,譬如索尼经典、IFC和Magnolia发行的电影。Emerging还提供演艺秀节目的片源。Specticast、Proludio 及 Storming Images等公司亦提供或准备提供类似的服务。

在录像带问世之前,依靠放映费里尼电影、伯格曼电影,艺术影院仍能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只有为数不多的影院能够继续靠放映盈利,大部分艺术影院的运作资金都不是通过票房,而是靠捐款、基金会、政府部门,如艺术委员会等资助来支撑。它们按照NGO的运营方式,其管理者擅长社区影院策划、精通义工管理、能从当地影迷和社区专家手中拿到慈善款项。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电影中心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以上策略非常有效,前提是电影策划要符合当地社区文化定位。

七、观众

一般来说,艺术影院的受众都受过良好教育,相对富裕,年纪偏大,美国艺术影院只有13%的观众属于“儿童/高中生/大学生”,其余均为成年人。更有1/3的观众年龄在65岁以上。

八、协会

五年前,圣丹斯(SundanceInstitute)创办了艺术影院项目,每年都在电影节前举办年会,参会人员不仅有发行商、运营商、代言人,还有发行公司代表、服务厂商、设备制造商等。艺术影院联合体已成为非正式贸易协会。

九、推广

经常会采取的形式是将特定的电影与区域文化和亚文化相融合。推广经典电影会通过举办电影花絮知识竞赛、影迷招募、电影主题曲演唱比赛等展开。新上映电影的推广,会设置一些现场讨论,并聘请电影制片人和当地的电影专家到场。

观众的培养则是通过放映戏剧、歌剧、芭蕾以及演唱会来吸引对艺术更为敏感的观众,大型机构如Bryn Mawr Film Institute和 Jacob Burns Film Center还提供电影制作和电影欣赏课程,同时专门为儿童、青少年和其他社区成员准备了特别课程。

十、排片策略

主流多厅影院的银幕也将放映在艺术影院反映良好的电影。如果电影深受大众欢迎,智能影院会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放映以树立好口碑。这就是所谓的“平台发行”策略。现在,一些多厅影院正在放映《谍影行动》(Tinker Tailor)、《后裔》(The Descendants)、《我与梦露的一周》(My Week with Marilyn)等影片。据杰克·佛利(JackFoley)估计,美国大概有250到500个影厅正在播放此类电影。

参考文章:
http://www.davidbordwell.net/blog/2012/01/30/pandoras-digital-box-art-house-smart-house/

-----------------------------------------------------------------------------------------------------------
注:任何形式的转载请注明来源,以及原作者、译者、校对者的姓名,请尊重这些整理知识的努力。凡影周刊是由一支25人的翻译团队倾力维护的公众号,只为给中国电影行业的从业者带来更多更专业的全球市场信息。关注我们,收获的将是知识,而不仅仅是资讯。
美国的艺术影院-凡影周刊NO.47-【一文】-

本文为作者 凡影周刊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5156

凡影周刊

点击了解更多
凡影Weekly 是陪伴电影从业者和观察者的学习助手。我们每周梳理全球优质的文化产业知识,解读当下电影行业现象,希望能够协助优秀的您变得更好。关注我们,您收获的将是知识,而不仅仅是资讯。
扫码关注
凡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