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电影自有一套吸金法则!
无论是此前《人再囧途之泰囧》以小博大揽入12.67亿元票房,还是如今上映两周的《速度与激情7》票房20亿元,都让业内外领略到了国内电影市场的无限商机。但票房神话永远只是少数人的专利,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国产故事片产量为618部,有超过五成的电影未上映,上映影片中则有超半数票房不及百万元。大量的炮灰电影是否真让投资者的钱打了水漂?其实不然,炮灰电影另有一套吸金法则。
30万元小制作赚完票房赚投资
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炮灰电影并非总是命中注定的赔钱货,在某些情况下,制片方和投资方出于各自的需求,甚至能让炮灰电影成为他们的摇钱树。
“谁说拍完电影、上院线,就非得奔着千万元甚至亿元的票房去,有时我们只是想给电影镀层‘金’。”某影视公司发行部负责人李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报料,去年该公司投资了一部制作成本仅为30万元的电影,主演请的都是电影学院的在校学生,演员片酬总共还不到2万元,从开拍到成片仅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随后就在三四线城市的电影院上映了。
“在行业里,无论公司还是导演,有没有生产过院线级别的作品早已经是个硬性指标。尤其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小公司来说,出品过院线级别的电影就等于有一定的制作实力,就比较容易找到投资。”李女士透露,由于近些年来许多投资者都是外行,很少会有人问到影片是在哪里上映,票房是多少,他们更多的时候只在乎一家电影公司有没有拍过院线上映的电影,“说白了,忙来忙去就是要投资。所以拍这种小成本影片,根本无所谓有多少排片,票房是多少。以去年的这部成本30万元的电影来说,上映后还卖出了60万元的票房,这在我看来已经是赚了”。
倘若从制作成本上看,2014年国产电影虽然产量居高不下,但仍以中小成本为主,尤其是小成本影片占据着很高的市场比例。据《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去年出品的618部国产片中,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影片有551部,占比高达89%。
影评人刘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阶段许多国产电影的水分其实都很大,有些电影在宣传时会对外声称耗资数千万元制作,但内行只要看一眼它的演员阵容、职员列表就能大概知道这部影片的实际制作成本到底是多少。”
顺应投资方试水需求“备受推崇”
在李女士看来,炮灰电影有着属于自己的特定消费人群,“大部分想进入影视市场,又怕高风险的投资方,让炮灰电影有了票房以外的商机”。
近两年,从BAT,到包括房地产、餐饮、旅游在内的各行业大佬,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在影视圈里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从业者看来,实力雄厚的企业通常会从资本层面直接并购影视公司,而实力稍逊又没有太长远计划的企业,从小成本影片投起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如果多了一个投资者的身份,可以分得票房不说,如果从企业的战略规划发展层面来看,这也是业务版图扩张的重要一步,在企业进行自我宣传时也多了一项资本。由于我们也是刚刚进入到这个领域,基于稳健发展的要求,一开始也会从小成本的电影投起,即便是赔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王先生如是说。
电影不是投机者的游戏
纪录片导演詹桐对此直言:“近些年国内电影市场的总体票房持续猛增,炮灰电影的数量也在随之增长。此类影片通常投资较小,制作质量较低,即便是投入市场,也很难有票房号召力,再加上档期竞争日益激烈,上了院线最终也只能沦落到‘一日游’的尴尬境地。”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肖永亮对此表示,即便是在电影工业相对成熟的好莱坞,也存在着电影难以被大银幕全部消化的问题,但由于美国的音像制品租赁服务及线上、电视付费频道相对稳定,则给存量影片提供新的出口。但对比国内,电影的发行渠道仍以大银幕为主,行业竞争又在日益加剧,因此真正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的电影自然在少数。
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既让从业者看到了希望,也让他们有时摸不清方向。有人会说:“拍电影太辛苦,不知等到哪天才能成为李安,成为冯小刚,还不如趁现在捞一笔,就让梦想稍等一下。”有人会想:烂片那么多,反正也不缺我这一部,我只有现在攒够了钱才有资本去实现自己的艺术人生。
的确,梦想还是要有的,每个人也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但这个机会绝不是为投机者而准备的。然而,电影毕竟不是投机者的游戏,也不是牛市里涨停不断的绩优股,既然观众花出了真金白银去买票,就要求创作者真心实意地去拍戏。
市场观察
去年超半数国产片沦为炮灰
2014年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达到了296.39亿元,在70部进口新片的强势围攻下,国产片凭借着54.51%的票房占比处于优势地位。
最新发布的《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去年国产片总票房为161.55亿元,同比增长26.54%。
在已上映的259部国产片中,除《心花路放》、《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两部影片票房分别超过10亿元外,包括《分手大师》、《后会无期》、《小时代:刺金时代》在内的34部影片票房达到了1亿-10亿元之间。
与以上这些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4年国内故事片产量为618部,其中58%的影片未能在院线上映,而上映的影片中有88部票房尚且不足100万元。
本帖由 世纪菲林影视娱乐文化整理自《拍电影网 》
30万元小制作赚完票房赚投资
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炮灰电影并非总是命中注定的赔钱货,在某些情况下,制片方和投资方出于各自的需求,甚至能让炮灰电影成为他们的摇钱树。
“谁说拍完电影、上院线,就非得奔着千万元甚至亿元的票房去,有时我们只是想给电影镀层‘金’。”某影视公司发行部负责人李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报料,去年该公司投资了一部制作成本仅为30万元的电影,主演请的都是电影学院的在校学生,演员片酬总共还不到2万元,从开拍到成片仅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随后就在三四线城市的电影院上映了。
“在行业里,无论公司还是导演,有没有生产过院线级别的作品早已经是个硬性指标。尤其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小公司来说,出品过院线级别的电影就等于有一定的制作实力,就比较容易找到投资。”李女士透露,由于近些年来许多投资者都是外行,很少会有人问到影片是在哪里上映,票房是多少,他们更多的时候只在乎一家电影公司有没有拍过院线上映的电影,“说白了,忙来忙去就是要投资。所以拍这种小成本影片,根本无所谓有多少排片,票房是多少。以去年的这部成本30万元的电影来说,上映后还卖出了60万元的票房,这在我看来已经是赚了”。
倘若从制作成本上看,2014年国产电影虽然产量居高不下,但仍以中小成本为主,尤其是小成本影片占据着很高的市场比例。据《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去年出品的618部国产片中,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影片有551部,占比高达89%。
影评人刘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阶段许多国产电影的水分其实都很大,有些电影在宣传时会对外声称耗资数千万元制作,但内行只要看一眼它的演员阵容、职员列表就能大概知道这部影片的实际制作成本到底是多少。”
顺应投资方试水需求“备受推崇”
在李女士看来,炮灰电影有着属于自己的特定消费人群,“大部分想进入影视市场,又怕高风险的投资方,让炮灰电影有了票房以外的商机”。
近两年,从BAT,到包括房地产、餐饮、旅游在内的各行业大佬,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在影视圈里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从业者看来,实力雄厚的企业通常会从资本层面直接并购影视公司,而实力稍逊又没有太长远计划的企业,从小成本影片投起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如果多了一个投资者的身份,可以分得票房不说,如果从企业的战略规划发展层面来看,这也是业务版图扩张的重要一步,在企业进行自我宣传时也多了一项资本。由于我们也是刚刚进入到这个领域,基于稳健发展的要求,一开始也会从小成本的电影投起,即便是赔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王先生如是说。
电影不是投机者的游戏
纪录片导演詹桐对此直言:“近些年国内电影市场的总体票房持续猛增,炮灰电影的数量也在随之增长。此类影片通常投资较小,制作质量较低,即便是投入市场,也很难有票房号召力,再加上档期竞争日益激烈,上了院线最终也只能沦落到‘一日游’的尴尬境地。”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肖永亮对此表示,即便是在电影工业相对成熟的好莱坞,也存在着电影难以被大银幕全部消化的问题,但由于美国的音像制品租赁服务及线上、电视付费频道相对稳定,则给存量影片提供新的出口。但对比国内,电影的发行渠道仍以大银幕为主,行业竞争又在日益加剧,因此真正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的电影自然在少数。
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既让从业者看到了希望,也让他们有时摸不清方向。有人会说:“拍电影太辛苦,不知等到哪天才能成为李安,成为冯小刚,还不如趁现在捞一笔,就让梦想稍等一下。”有人会想:烂片那么多,反正也不缺我这一部,我只有现在攒够了钱才有资本去实现自己的艺术人生。
的确,梦想还是要有的,每个人也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但这个机会绝不是为投机者而准备的。然而,电影毕竟不是投机者的游戏,也不是牛市里涨停不断的绩优股,既然观众花出了真金白银去买票,就要求创作者真心实意地去拍戏。
市场观察
去年超半数国产片沦为炮灰
2014年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达到了296.39亿元,在70部进口新片的强势围攻下,国产片凭借着54.51%的票房占比处于优势地位。
最新发布的《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去年国产片总票房为161.55亿元,同比增长26.54%。
在已上映的259部国产片中,除《心花路放》、《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两部影片票房分别超过10亿元外,包括《分手大师》、《后会无期》、《小时代:刺金时代》在内的34部影片票房达到了1亿-10亿元之间。
与以上这些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4年国内故事片产量为618部,其中58%的影片未能在院线上映,而上映的影片中有88部票房尚且不足100万元。
本帖由 世纪菲林影视娱乐文化整理自《拍电影网 》
本文为作者 西安世纪菲林娱乐文化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4566
西安世纪菲林娱乐文化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点击了解更多
世纪菲林娱乐文化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世纪菲林,是集大型文化活动策划运营、品牌策划推广、企业形象宣传片拍摄与制作;电影微电影拍摄制作,影视设备租赁与技术支持的大型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991878530
扫码关注
西安世纪菲林娱乐文化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世纪菲林娱乐文化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