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影视后期品牌?
世间万物都有其温度。温度本身是名词,用来标定热的或者凉的,烫的还是冰的。
现在,当温度作为形容词来用的时候,形容一个人,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品牌是否有良心,有决心,有恒心去做一件事情!
我是华成,我正在和我的伙伴们经营着一家不大不小的电影调色公司,他的名字叫HOMEBOY Cine Studio。我本人是一个摄影师出身,从业十年。李文涛和田宏博是专业学习美术出身,他们进入影视行业是从纯纯的后期开始的。所以,我们组成的调色公司,从大层面上来说就是以贯穿前后期的技术支持为特色的。而这也符合目前数字拍摄特别是RAW/LOG记录形态之后的前后期各占一半的的行业发展趋势的。抛开所有复杂的描述,这就是我们擅长的。
(这是我们三个人唯一一张合影)
那么,下面就是要确定,你要做什么?你在行业中存在目的是什么?赚钱还是实现个人理想,还是留下些什么?那么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就是你擅长什么就把什么做好,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价值,你只有把你自己的价值放大了,你才能赚钱,你才能实现理想,才能谈到为行业做点什么。So,先把自己做好,这是我在公司里说的最多的话,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理想,其实也是有的。就是我们想让影视制作行业更加规范一些,标准化一些。可我们不是制定标准的人,也不是行业管理者,怎么办?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贯穿前后期的色彩管理的方案,从横向到纵向去提供符合先进国家制作标准的专业服务。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事情会改变你。不在乎事情的大小。记得2006年,我还在和同学一起拍摄Volkswagen一支关于Blue-Motion的Promo。
那时候我们需要一些汽车的素材,于是VW从德国空运了一箱Digital Beta的磁带,那是德国工厂那边出厂的每款汽车的路跑素材。大家注意,他们寄送的是素材,纯纯摄影机拍摄完,未剪辑的。当晚,我们就开始看素材,当然不出意外的找到了我们要用的素材。但是让我最吃惊的是,每个镜头完成的几乎是完美,从开机,到关机,每个镜头的运动稳定性(特别是长焦跟摇),焦点,景别控制几乎是完美的。我反复的确认过,这是素材,是未剪辑过的,而且镜头前面有打板,序号都是连续的。当时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可以完成的如此好。如果是在国内,我们说一个摄影师拍的好,就是说艺术感觉好,但是拍摄时候出现几条,焦点员焦点丢失,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这样的情况,在那一箱素材带里没看见。
后来,我开始关注德国汽车方面的视频拍摄。他们有专职做路跑拍摄的团队,叫做资料片拍摄团队,这些团队和摄影棚里拍摄汽车广告的还不是一拨人。分工非常细化,然后每拨人每天想的事情就是,我怎么把自己的事情做到全球最好。
这件事给我很深远的影响,一直到今天我一想起还是肃然起敬。如今数字机拍完都是灰的(LOG),大家又都还想通过这个东西去模拟胶片感。这就是现在调色公司最基本的,需要做好的事情。我们从2005年开始研究Color Matrix,2010年开始研究FILM LUT,Looks Up Table 色彩查找表。那会还不太有人聊这个东西,更多的资料也是英文的。最开始的一段时间是最难的,因为一些基础的知识需要打通,Film,Film Scan,Print,LUT,Bit,RAW,LOG,Linear,Debayer,进展并不算快。通常我和李文涛一晚上就在一张白纸上画各种曲线图,到田宏博来叫我们回家的时候,一张白纸已经变成黑纸了。但是到2011年之后随着知识的打通,知识融汇并进行应用的速度开始加快了。
(当时各种手绘的曲线图)
如今,我们为ARRI,RED,SONY,CANON,BM制作了多个版本的Film LUT。
例如,我们为RED制作了REDLOGFILM TO KODAK 2383 D65和REDLOGFILM TO FUJI 2383 D65的LUT文件,在这些文件中我们还有细分。因为LUT是为了模拟胶片效果而生的,同样他也模拟了胶片中的缺点,例如暗部的RGB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有些胶片的爱好者他们觉得这才是胶片感,可是有些人没这么敏感,他们只要胶片的基础质感,而不需要暗部染色的效果。这两种客户都是没错的,这只是审美的不同。我们按照这些不同的客户,还专门制作了例如REDLOGFILM TO KODAK 2383 D65 暗部染色版本的LUT和REDLOGFILM TO KODAK 2383 D65暗部RGB平衡的版本。
再例如,在ARRI ALEXA的早期版本中,有一个选项叫做Film Matrix,但是后来的版本固件中消失了。我们隐隐约约的觉得这个和色彩相关,那么后期的处理方式是否也要更新呢?我们通过一些艰难的途径最终得到了答案。那个选项是用来为ARRI 的Log C做模拟KODAK 250D Vision3型胶片在ARRI SCAN之后的色彩之用的。而ARRI SCAN之后的底片风貌也是个中间产物,所以很多摄影师并不了解这点,于是ARRI将这个选项在ARRI后来的固件版本中取消了。那一步至关重要的模拟底片的操作被放到了后期的环节中。在我们得到这个答案之后,我们就为客户制作了适用于ARRI的LOG-C影像的负片LUT+正片LUT的色彩查找表,在此基础上在去做调色。充分的做好色彩科学底层的搭建,再去做所谓的艺术创作。
这每一步的标准流程的建立与执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司来说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简单的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研究上,有花了时间在流程上,在我们这里调色有更多的讲究。而客户并不是每个人都看的懂这些,也不是每个人都会为此买单。那怎么办?这个时候无非是在问自己,你自己所标榜的坚持和标准,是否真的可以坚持下去!而我们相信,随着行业的发展,随着行业内制作者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大家会明白数字影像中的色彩科学,会明白调色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影响影像质量和影像风格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更好的为行业服务了。
所以,我们今天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坚持”。
随着数字的发展,2012年的时候,我们还在为Canon C300制作测试片,那会10万元以下能拍LOG的机型只有它。
(左边四位是当时一起做测评的摄影师,他们是孙少光,赵明,陈育欣,郑忆,现在都是行业里十分活跃的摄影师)
现在LOG已经进入完全级别了,SONY A7s就是个例子,全面而快速的LOG发展让很多摄影师和中年导演有些不适应,怎么看到的是灰的。直到2014年末还有电视剧的摄影师在咨询我们,说,我拍了片子,都是灰的,你们看看能调么?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正是这样的情形触发了我们新的想法,我们在2014年,7月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叫做HOMEBOY Color On Set,专门为大家在拍摄现场做色彩管理,又叫现场调色。其实很直接,就是摄影机把SDI线插到我们的一个设备上,然后再从这个设备输出一条信号给导演的监视器,并返送一路信号给摄影师的小监。我们可以通过专门的软件控制这个设备,让摄影机的LOG信号,实时的加载我们只做的对应这个摄影机的FILM LUT,并可以按照拍摄场景的气氛和导演的要求做一级的调色。在现场直接可以看到后期调完色的胶片效果。这个对于摄影师和导演在现场的沟通,以及和客户的沟通都起到了特别大的帮助。
另外,这套流程中的色彩设置和后期调色的流程又是可以贯通的。现场,每个场景的调色参数,以LUT的形式保存下来,我们给客户转码做剪辑小样的时候,就是带着颜色的了,并且你后期来调色的时候只要在原先的色彩设置文件上做修改就好了,极大的提高了后期调色的效率。而真个过程中素材文件都是无损的,我们所有对于色彩的管理都是基于LUT的。
最起初的时候,这套系统我们是为电影准备的。但是阴差阳错,它的名声大噪却是在广电领域。整个2014年,SONY在4K的发展上可谓无可匹敌,广电系统也采购了大量的F55,SONY把LOG带进了广电领域。8月,汪峰鸟巢演唱会,4K+LOG+20台F55+HOMEBOY Color On Set把中国的演唱会直播一下带入了4K+电影感的时代。后来好几个系统集成商给我打电话,问我们这套设备卖么?或者我们的LUT卖么?我说不卖。当然,我都没有告诉他们真实的理由。
理由很简单。中国人很有钱,没有中国人买不起的设备,但是没见用的有多好。这个里面的问题就是用心的多少。HOMEBOY Color On Set 是我们自己开发的,我们当然会用心做,以后也会有人和我们竞争。没关系,因为愿意花心思自己去研究这些的人相信都是回去把事情做好的人。这样的竞争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会越做越好,会给行业提供更多正面的东西。
渐渐的,现场调色+后期调色构建了我们基础的贯穿前后期的色彩管理的概念。但是这个格局更多的还是服务与北京的客户。不得不感慨,互联网把世界变的越来越快,10年前,婚庆还是电台摄像,或者报社记者赚外快的途径,现在专业的年轻团队拍摄的婚礼视频都已经快接近电影的样貌了。全国范围的新新制作市场迅速崛起,调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而优秀的专业的调色人才缺乏。如何可以帮助这部分制作人提高影片的质量呢?2014年10月,我们开设了一个新的部门叫做“远程调色”。通过达芬奇内部的远程调色,实现异地客户坐在家里就可以和我们连线,实时看到画面的调色变化,并通过视频通讯系统完成制作人和调色师的沟通,并在客户的电脑上直接输出成片。
也许有些人看到这里会问,是不是跑题了,今天不是讨论有温度么? 而不是讨论如何发掘市场需求啊。没关系,这里面我给大家讲个小细节。远程调色不论你调的好或者不好,有一个前提是必须满足的,就是双方的监看系统是一样的效果,否则怎么调? 我们从美国购买了业界最工业的色彩校准的系统,这个系统国内的一些监视器生产厂商都是从今年才开始使用。我们用这套系统给公司所有的显示器,监视器,包括4K投影都做了标准化的校准。
然后我们飞到广州,成都,上海这些有远程调色需求的工作是去给他们的监看系统做标准化校正,并制作校准报告。在此基础上才能算是合格的远程调色对接单位。
今年,我们远程调色从建立到实际应用不到三个月,盈利只占到全年公司盈利的2.3%,占比非常小,即便如此,我们也坚定的坚持色彩的准确性,否则,我们谈什么调色呢?
所以,到这里,还是坚持!
说到监看标准,这里又要说会我们传统的电影制作,在国内只有非常大的工作或者土豪公司才有上百万的投影和标准放映厅。我们没有。但是我们不想欺骗客户,不想和客户说我们的20万的SONY 4K投影和上百万的设备能达到一样的效果。怎么办?我们在2013年的时候认识了北京一家代理各种土豪电影院设备的经销商,他们有一个标准放映厅,有杜比全景声的声音系统,有网眼幕布,有SONY影院级投影机及DCP放映服务器。我们和他们谈了个合作。每次我们这里完成的电影,都会去他们那里做DCP放映终检。也就是说我们的流程变成,调色,在调色机房中用我们的20的4K投影去做监看,然后制作DCP去影院的最终环境播放,检查,如果哪个镜头有问题,再回来修改。因为确实,当你的影像被放大到特别大的时候,真的能看到一些,在调色机房里看不到的东西。所以这也就是大荧幕的魅力,那个感觉不是以某种倍数关系来形容的。所以,虽然我们目前不能做到让客户来到公司就能享受到一站式的最高规格的电影制作环境,但是我们在最终的质量控制上却是有同样的标准的。
(我们调色间的大荧幕,并算不上什么真正意义的大荧幕)
这个应该是每个电影制作者都应该去坚持的,而不是因为你自己现在有一些硬件上的瓶颈,你就想办法在言语上去抹平它。
不需要去抹平那些你现在还未做到的,一定要告诉自己那些是要坚持的,方向是不可以变的,标准是不可以混淆的。
所以,依然是坚持。
我们的坚持还有很多,例如你正在看的Oh,4K!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我们坚持每天为大家发送各种国际最前沿的资讯。今天我们的粉丝已经达到3W,我们很荣幸,我们可以和这么多的行业内的从业者分享最新的技术,分享各种激动人心的消息,分享我们的故事。未来,我们还要做自己的调色培训,让那些想自己调出好片子的人找到能学到东西的组织。我们培养的不是竞争对手,我们培养的是可以和我们并肩把行业做的更好的人!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我们之前讲到了现场实时调色,讲到了监视器的准确性。2015年,我们将生产HOMEBOY Color Inside的监视器,内置了我们所有色彩管理精华的监视器,去满足现场实时调色监看,和后期制作高精度色彩还原监看的需求。我想这又将是一个新的关于坚持的故事,又是一个有温度的故事。那就等着,2016年的这个时候再和大家娓娓道来吧。
所以,有温度的影视后期品牌的建立,就是一个关于创新,关于坚持标准,关于不断前行的故事!
调色作品详见:
http://homeboycinestudio.diandian.com
调色业务联系:13911101120
远程调色联系:13810380807
实时调色联系:17701313693
调色培训联系:13911101120
企业微信号:homeboycinestudio
现在,当温度作为形容词来用的时候,形容一个人,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品牌是否有良心,有决心,有恒心去做一件事情!
我是华成,我正在和我的伙伴们经营着一家不大不小的电影调色公司,他的名字叫HOMEBOY Cine Studio。我本人是一个摄影师出身,从业十年。李文涛和田宏博是专业学习美术出身,他们进入影视行业是从纯纯的后期开始的。所以,我们组成的调色公司,从大层面上来说就是以贯穿前后期的技术支持为特色的。而这也符合目前数字拍摄特别是RAW/LOG记录形态之后的前后期各占一半的的行业发展趋势的。抛开所有复杂的描述,这就是我们擅长的。
(这是我们三个人唯一一张合影)
那么,下面就是要确定,你要做什么?你在行业中存在目的是什么?赚钱还是实现个人理想,还是留下些什么?那么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就是你擅长什么就把什么做好,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价值,你只有把你自己的价值放大了,你才能赚钱,你才能实现理想,才能谈到为行业做点什么。So,先把自己做好,这是我在公司里说的最多的话,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理想,其实也是有的。就是我们想让影视制作行业更加规范一些,标准化一些。可我们不是制定标准的人,也不是行业管理者,怎么办?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贯穿前后期的色彩管理的方案,从横向到纵向去提供符合先进国家制作标准的专业服务。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事情会改变你。不在乎事情的大小。记得2006年,我还在和同学一起拍摄Volkswagen一支关于Blue-Motion的Promo。
那时候我们需要一些汽车的素材,于是VW从德国空运了一箱Digital Beta的磁带,那是德国工厂那边出厂的每款汽车的路跑素材。大家注意,他们寄送的是素材,纯纯摄影机拍摄完,未剪辑的。当晚,我们就开始看素材,当然不出意外的找到了我们要用的素材。但是让我最吃惊的是,每个镜头完成的几乎是完美,从开机,到关机,每个镜头的运动稳定性(特别是长焦跟摇),焦点,景别控制几乎是完美的。我反复的确认过,这是素材,是未剪辑过的,而且镜头前面有打板,序号都是连续的。当时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可以完成的如此好。如果是在国内,我们说一个摄影师拍的好,就是说艺术感觉好,但是拍摄时候出现几条,焦点员焦点丢失,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这样的情况,在那一箱素材带里没看见。
后来,我开始关注德国汽车方面的视频拍摄。他们有专职做路跑拍摄的团队,叫做资料片拍摄团队,这些团队和摄影棚里拍摄汽车广告的还不是一拨人。分工非常细化,然后每拨人每天想的事情就是,我怎么把自己的事情做到全球最好。
这件事给我很深远的影响,一直到今天我一想起还是肃然起敬。如今数字机拍完都是灰的(LOG),大家又都还想通过这个东西去模拟胶片感。这就是现在调色公司最基本的,需要做好的事情。我们从2005年开始研究Color Matrix,2010年开始研究FILM LUT,Looks Up Table 色彩查找表。那会还不太有人聊这个东西,更多的资料也是英文的。最开始的一段时间是最难的,因为一些基础的知识需要打通,Film,Film Scan,Print,LUT,Bit,RAW,LOG,Linear,Debayer,进展并不算快。通常我和李文涛一晚上就在一张白纸上画各种曲线图,到田宏博来叫我们回家的时候,一张白纸已经变成黑纸了。但是到2011年之后随着知识的打通,知识融汇并进行应用的速度开始加快了。
(当时各种手绘的曲线图)
如今,我们为ARRI,RED,SONY,CANON,BM制作了多个版本的Film LUT。
例如,我们为RED制作了REDLOGFILM TO KODAK 2383 D65和REDLOGFILM TO FUJI 2383 D65的LUT文件,在这些文件中我们还有细分。因为LUT是为了模拟胶片效果而生的,同样他也模拟了胶片中的缺点,例如暗部的RGB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有些胶片的爱好者他们觉得这才是胶片感,可是有些人没这么敏感,他们只要胶片的基础质感,而不需要暗部染色的效果。这两种客户都是没错的,这只是审美的不同。我们按照这些不同的客户,还专门制作了例如REDLOGFILM TO KODAK 2383 D65 暗部染色版本的LUT和REDLOGFILM TO KODAK 2383 D65暗部RGB平衡的版本。
再例如,在ARRI ALEXA的早期版本中,有一个选项叫做Film Matrix,但是后来的版本固件中消失了。我们隐隐约约的觉得这个和色彩相关,那么后期的处理方式是否也要更新呢?我们通过一些艰难的途径最终得到了答案。那个选项是用来为ARRI 的Log C做模拟KODAK 250D Vision3型胶片在ARRI SCAN之后的色彩之用的。而ARRI SCAN之后的底片风貌也是个中间产物,所以很多摄影师并不了解这点,于是ARRI将这个选项在ARRI后来的固件版本中取消了。那一步至关重要的模拟底片的操作被放到了后期的环节中。在我们得到这个答案之后,我们就为客户制作了适用于ARRI的LOG-C影像的负片LUT+正片LUT的色彩查找表,在此基础上在去做调色。充分的做好色彩科学底层的搭建,再去做所谓的艺术创作。
这每一步的标准流程的建立与执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司来说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简单的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研究上,有花了时间在流程上,在我们这里调色有更多的讲究。而客户并不是每个人都看的懂这些,也不是每个人都会为此买单。那怎么办?这个时候无非是在问自己,你自己所标榜的坚持和标准,是否真的可以坚持下去!而我们相信,随着行业的发展,随着行业内制作者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大家会明白数字影像中的色彩科学,会明白调色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影响影像质量和影像风格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更好的为行业服务了。
所以,我们今天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坚持”。
随着数字的发展,2012年的时候,我们还在为Canon C300制作测试片,那会10万元以下能拍LOG的机型只有它。
(左边四位是当时一起做测评的摄影师,他们是孙少光,赵明,陈育欣,郑忆,现在都是行业里十分活跃的摄影师)
现在LOG已经进入完全级别了,SONY A7s就是个例子,全面而快速的LOG发展让很多摄影师和中年导演有些不适应,怎么看到的是灰的。直到2014年末还有电视剧的摄影师在咨询我们,说,我拍了片子,都是灰的,你们看看能调么?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正是这样的情形触发了我们新的想法,我们在2014年,7月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叫做HOMEBOY Color On Set,专门为大家在拍摄现场做色彩管理,又叫现场调色。其实很直接,就是摄影机把SDI线插到我们的一个设备上,然后再从这个设备输出一条信号给导演的监视器,并返送一路信号给摄影师的小监。我们可以通过专门的软件控制这个设备,让摄影机的LOG信号,实时的加载我们只做的对应这个摄影机的FILM LUT,并可以按照拍摄场景的气氛和导演的要求做一级的调色。在现场直接可以看到后期调完色的胶片效果。这个对于摄影师和导演在现场的沟通,以及和客户的沟通都起到了特别大的帮助。
另外,这套流程中的色彩设置和后期调色的流程又是可以贯通的。现场,每个场景的调色参数,以LUT的形式保存下来,我们给客户转码做剪辑小样的时候,就是带着颜色的了,并且你后期来调色的时候只要在原先的色彩设置文件上做修改就好了,极大的提高了后期调色的效率。而真个过程中素材文件都是无损的,我们所有对于色彩的管理都是基于LUT的。
最起初的时候,这套系统我们是为电影准备的。但是阴差阳错,它的名声大噪却是在广电领域。整个2014年,SONY在4K的发展上可谓无可匹敌,广电系统也采购了大量的F55,SONY把LOG带进了广电领域。8月,汪峰鸟巢演唱会,4K+LOG+20台F55+HOMEBOY Color On Set把中国的演唱会直播一下带入了4K+电影感的时代。后来好几个系统集成商给我打电话,问我们这套设备卖么?或者我们的LUT卖么?我说不卖。当然,我都没有告诉他们真实的理由。
理由很简单。中国人很有钱,没有中国人买不起的设备,但是没见用的有多好。这个里面的问题就是用心的多少。HOMEBOY Color On Set 是我们自己开发的,我们当然会用心做,以后也会有人和我们竞争。没关系,因为愿意花心思自己去研究这些的人相信都是回去把事情做好的人。这样的竞争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会越做越好,会给行业提供更多正面的东西。
渐渐的,现场调色+后期调色构建了我们基础的贯穿前后期的色彩管理的概念。但是这个格局更多的还是服务与北京的客户。不得不感慨,互联网把世界变的越来越快,10年前,婚庆还是电台摄像,或者报社记者赚外快的途径,现在专业的年轻团队拍摄的婚礼视频都已经快接近电影的样貌了。全国范围的新新制作市场迅速崛起,调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而优秀的专业的调色人才缺乏。如何可以帮助这部分制作人提高影片的质量呢?2014年10月,我们开设了一个新的部门叫做“远程调色”。通过达芬奇内部的远程调色,实现异地客户坐在家里就可以和我们连线,实时看到画面的调色变化,并通过视频通讯系统完成制作人和调色师的沟通,并在客户的电脑上直接输出成片。
也许有些人看到这里会问,是不是跑题了,今天不是讨论有温度么? 而不是讨论如何发掘市场需求啊。没关系,这里面我给大家讲个小细节。远程调色不论你调的好或者不好,有一个前提是必须满足的,就是双方的监看系统是一样的效果,否则怎么调? 我们从美国购买了业界最工业的色彩校准的系统,这个系统国内的一些监视器生产厂商都是从今年才开始使用。我们用这套系统给公司所有的显示器,监视器,包括4K投影都做了标准化的校准。
然后我们飞到广州,成都,上海这些有远程调色需求的工作是去给他们的监看系统做标准化校正,并制作校准报告。在此基础上才能算是合格的远程调色对接单位。
今年,我们远程调色从建立到实际应用不到三个月,盈利只占到全年公司盈利的2.3%,占比非常小,即便如此,我们也坚定的坚持色彩的准确性,否则,我们谈什么调色呢?
所以,到这里,还是坚持!
说到监看标准,这里又要说会我们传统的电影制作,在国内只有非常大的工作或者土豪公司才有上百万的投影和标准放映厅。我们没有。但是我们不想欺骗客户,不想和客户说我们的20万的SONY 4K投影和上百万的设备能达到一样的效果。怎么办?我们在2013年的时候认识了北京一家代理各种土豪电影院设备的经销商,他们有一个标准放映厅,有杜比全景声的声音系统,有网眼幕布,有SONY影院级投影机及DCP放映服务器。我们和他们谈了个合作。每次我们这里完成的电影,都会去他们那里做DCP放映终检。也就是说我们的流程变成,调色,在调色机房中用我们的20的4K投影去做监看,然后制作DCP去影院的最终环境播放,检查,如果哪个镜头有问题,再回来修改。因为确实,当你的影像被放大到特别大的时候,真的能看到一些,在调色机房里看不到的东西。所以这也就是大荧幕的魅力,那个感觉不是以某种倍数关系来形容的。所以,虽然我们目前不能做到让客户来到公司就能享受到一站式的最高规格的电影制作环境,但是我们在最终的质量控制上却是有同样的标准的。
(我们调色间的大荧幕,并算不上什么真正意义的大荧幕)
这个应该是每个电影制作者都应该去坚持的,而不是因为你自己现在有一些硬件上的瓶颈,你就想办法在言语上去抹平它。
不需要去抹平那些你现在还未做到的,一定要告诉自己那些是要坚持的,方向是不可以变的,标准是不可以混淆的。
所以,依然是坚持。
我们的坚持还有很多,例如你正在看的Oh,4K!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我们坚持每天为大家发送各种国际最前沿的资讯。今天我们的粉丝已经达到3W,我们很荣幸,我们可以和这么多的行业内的从业者分享最新的技术,分享各种激动人心的消息,分享我们的故事。未来,我们还要做自己的调色培训,让那些想自己调出好片子的人找到能学到东西的组织。我们培养的不是竞争对手,我们培养的是可以和我们并肩把行业做的更好的人!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我们之前讲到了现场实时调色,讲到了监视器的准确性。2015年,我们将生产HOMEBOY Color Inside的监视器,内置了我们所有色彩管理精华的监视器,去满足现场实时调色监看,和后期制作高精度色彩还原监看的需求。我想这又将是一个新的关于坚持的故事,又是一个有温度的故事。那就等着,2016年的这个时候再和大家娓娓道来吧。
所以,有温度的影视后期品牌的建立,就是一个关于创新,关于坚持标准,关于不断前行的故事!
调色作品详见:
http://homeboycinestudio.diandian.com
调色业务联系:13911101120
远程调色联系:13810380807
实时调色联系:17701313693
调色培训联系:13911101120
企业微信号:homeboycinestudio
本文为作者 李文涛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