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器材未来的发展方向

航拍是视觉的艺术,而现今的航拍人员结构却存在尴尬的局面。众所周知,航拍基本的人员配置是航拍手和云台手,航拍手可以看做技术人员,云台手可以看做艺术者。两者配合的默契程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还坏。现实情况是两者毕竟从事不同专业,思维方式、左右大脑的运用都存在差异性,就如画家拿着画笔作画,画家想的是画面,画笔却一直在告诉画家画了多少笔,用了多少颜料。最佳方式是通过提升飞行器的性能和智能化,降低操纵难度和危险性,让摄影师跨过航拍手直接创作。这样的好处不光体现在专业的摄像方面,以后的航怕就如人们手中的相机一样普及,唯一不同是视角更宽广了。下面我会提出一些点作为未来航拍器在性能和智能上可提升的方向。
稳定性。现在的飞行器加入了陀螺仪、加速计、磁罗盘、GPS等,大大辅助了操纵者对飞行姿态的控制。但是因为精确度和使用环境的要求,并不能达到指哪打哪且无限制要求,针对这个我们可以通过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更加精确的定位方式来解决。例如图像定位、声纳定位等,甚至为了保证安全,使用多种方式相结合也是可行的。试想在空中就如在地面一样稳定,相信只要不是喝酒了就不会出现意外情况。另外抗干扰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往往很多人失控就是对可能的干扰源不太了解,假设不管是太阳黑子还是什么宇宙射线爆发都不能影响到你的电子元件工作,相信你也无需考虑这有信号发射塔不能起飞的问题。
安全性。安全我首先想到的是桨叶,如果桨叶是柔性材料,即使打到人也不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另外是重量,利用材料技术,我们将整个飞行系统做的足够轻,即使自由落体,只要撑开一张膜,就能像鼯鼠一样滑翔下来。还有就是有智能避险功能,这个险主要是两点:1.实实在在地物体;2.可能的干扰源。当然还有很多安全措施这里就留给读者自己思考了。
操控性。其实这是我最想说的,现在遥控器的操控方式是为航模爱好者设计的,摄影师想使用必须先把脚架那套使用模式转换成拨杆的。我们都知道苹果的产品很成功,我觉得它成功很大的成分是它让使用者在操作产品时觉得顺其自然的,不需要通过大脑去思考转换。很多云台手都是摄影师出身,他们习惯了云台配合监视器取景的方式,我们何不把这种方式运用到云台控制上。这只是一个点,相信未来航拍越来越民用,更多人性化的操作会不断推出。
飞行性能。我们需要飞机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稳定飞行,不管是大风,天气寒冷还是空气稀薄。全天候的飞行能力可以让不专业的人在操控时减少危险性。
未来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全民皆飞肯定是趋势,科技和人性化的结合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但不得不承认,上面的观点是在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限制下的产物,人类潜能无限,谁知道未来50年后航拍是什么样呢?没准人都能克服引力翱翔天空。
本文为作者 北京蓦麟视觉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2185

北京蓦麟视觉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点击了解更多
Morning视觉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CG广告、产品动画  曾获奖项:德国红点概念奖、第三届站酷奖产品设计类评审特别奖、第20届IAI国际广告节 金融类 铜奖、(2014年度)英国万象电影节 优秀微电影奖、 第9届中国公益节‘2019年度公益映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