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体》制片人手记(2):搭建我们自己的“格兰小镇”

2015-03-17 22:46

       《掩体》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近未来的末日浩劫故事。

       在剧本最初的几稿里,《掩体》的故事里有巨大的地下掩体,隐蔽的暗河,荒废的城市,零落的街道和破败的荒野。虽然没有《行尸走肉》现成的格兰小镇,编剧老鹰最初天马行空的创作也并非空穴来风。循着网络上零星的影像资料,尤其是一部名为《空城》的纪录片,我们最初把甘肃玉门老君庙设定为理想的拍摄地点。这是一座石油枯竭型城市,石油开采的鼎盛期之后,自21世纪开始,因油而聚的人们开始迁离,留下一座名副其实的空城。

《掩体》制片人手记(2):搭建我们自己的“格兰小镇”

《掩体》制片人手记(2):搭建我们自己的“格兰小镇”

       我们很兴奋,因为这样的环境和《掩体》的剧情实在是太般配了。我们想方设法联络了当地的亲朋好友和文娱团体,期翼了解更多的信息,获取更多的资源。反馈回来的信息并不让人乐观:场景很多,但没水没电,且多由主管部门封存;由于地处偏僻,住宿餐饮费用奇高,甚至超过沿海发达地区。14年10月左右,摄影指导渭清恰在西北旅游,于是抽时间去了一趟玉门。渭清的这次实地考查无情地敲碎了我们的梦,如果选择远赴甘肃拍摄,我们将面对远距离的人员器材运输,从住宿地到拍摄地单程七十公里的往返,昂贵的生活成本,而且,不能指望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甚至配合,因为玉门的衰败,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执政者的政绩。

       对于场景的考量,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从10到11月,导演老鹰带着渭清、司宁和美术指导纪元,根据大家挖掘寻找和朋友提供的线索,在河北、北京、天津等周边地区堪查了不下十余处场景,均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尽如人意。在此要特别感谢中国城市探险队北京站负责人刘楠先生,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领略了常人无缘得见甚至不敢想象的地下风光,虽然这次没有用上,但相信那些幽蔽的洞外之天终有一天会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奉献一回的。

《掩体》制片人手记(2):搭建我们自己的“格兰小镇”

《掩体》制片人手记(2):搭建我们自己的“格兰小镇”

       囿于投资的限制,成本是我们选择场景优先考虑的因素,那么,为什么不回山东诸城导演的老家呢?

       导演老鹰带着摄制团队杀回诸城,最终选中了诸城外贸集团一座停工了十余年的饲料加工厂。这里荒草丛生,高大的厂房破败零落,随处可见生锈的机器、腐朽的家具,房间里蒙尘已久,在这里,阳光仿佛也是凝固的。简直是柳暗花明,兜兜转转之后,适合的场景原来就在身边。但此时,我们已经不能指望老天爷奉上一座现成的“掩体”了,尤其是主场景,必须完全重新搭建。

       《掩体》的美术指导纪元是个年轻的北京小伙,为人聪明机灵,很有想法。在确定与他合作之前,老鹰不断地和他聊天,了解他对于美术设计的想法和创意,但最终打动老鹰的,是他绘制的一张主场景设计图。在最初的剧本中,《掩体》的主场景在地下,不见天光,必须要搭建一个看起来不少于七十张床位的主景区,还要食品仓库、审讯室、停尸房等十余处分场景,要在我们选定的厂房内完成所有场景的设计和搭建,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置景师衡晨是一个极度认真负责的小伙子,在他的带领下,置景组的五位师傅在短短的十天之内,封天棚,封窗户和门,开新门,安装灯具,订制铁床。。。将一个废弃的油料车间改造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囚禁试验人体的密闭仓库,虽然和最初的剧情相比,这个仓库无论是空间还是层次都要狭小和简单的多,但在其气质和风格上基本符合了导演的构想:空旷、阴暗,空气中弥漫着经年积攒的尘土气息,森森的铁器不时作响。。。

       这就是我们的格兰小镇,《掩体》的故事,即将从这里开启。
本文为作者 邵峻岭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