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而中国的多民族文化也创造了各自不同,又各自精彩民族文化,也从而让中国文明也具有多元性以及独特性,随着全球一体化,文化的开放和交流势不可挡。这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文化交流的前提是多元文化的共存,如果世界文化的发展都趋向一元的话,那么既无法交流,也无需交流。
但我们我们怎样在与强势文化的交流中,保持一种清醒的文化主体意识,既汲取对方的营养,又不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维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立性?
维护多元文化的存在,保持和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否则自己民族特有的历史、传统、精神都会在强势文化的影响下,慢慢地消退。而失去文化主体性,这个国家的独立性也将丧失。在经历社会的发展中,有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快速的消亡,但有的民族文化却完好的保留下来,它们在在传统与现代中共存,。并力图去寻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
肇兴侗寨 文明的前路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这个案子两三年前就有这个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商业资金的介入,平时也忙别的商业项目就一直搁浅在那。(中国的村庄)是一个大主题。我们希望运用现代生活在村庄里的人物故事去把当代中国村庄做一个全景的展示。也从而去把中国东南西北各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俗的文化由来等等在影片中表达。我们分别甄选了中国十个不同的村落,地域包含中国的东南西北,有黄土地文化,也有江南文化等等,在无意的机会跟一个资深的记录片制片人聊之后觉得题材似乎可以尝试,但首先给我的忠告是还需要细化提报。目前的提报资料比较空泛,只是说了一个大概的思路,具体的人物故事怎么去展开以及架构等等都需要去填充,而这些是无法在北京的家中想出来的,而现在需要先把一个样片的架构能够整理出来。于是就有了这次的肇兴之旅。
对于本记录片的调性定位依然维持在记录表达,故事叙述。在没有实地采风的情况下对于影片的主体做了一个大概的构想,即运用2-3个生活在当地不同年龄的阶层的人物故事去表现出肇兴村落的生活,文化,习俗等等,以区别于传统的记录片,但如何去讲故事?以及我们去勘察后锁定的人物如何去串联起来?即人物平行叙述之间实现人物的交集,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如何在不影响影片的大主题表达以及确定叙述方式?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去找到当地实际的人物才能解决的问题。正是带着这些问题踏上了南去的列车。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在经过一路颠簸后到达黎平后搭县委唐部长的便车终于抵达肇兴。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初见肇兴,感觉是在山间凹处的一个村落,寨门到是颇有气势,小镇古朴,宁静,但也无可避免的有着或多或少的商业气息。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肇兴目前基本以手工饰品,酒店服务以及旅游为目前的主要经济支柱,在贵州提出旅游大省战略发展的大环境下,古镇或许已经失去以往的宁静,但老一辈依然在固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肇兴并不大,一条主街道贯穿其中,建筑分别建于街道两旁。靠另一边一条小河穿镇而过。局部建筑错落有致,建筑与河流,小桥,人居形成一个整体。相传肇兴兴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40多年的历史。建筑风格与徽派建筑很接近,但又有侗族自己的特点。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在欣赏完歌舞表演后,我分别找了不同年龄以及不同职业人群交流,以期了解他们对于自身文化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去看待自己。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村表演队成员                                                                 饭店老板                                    前村干部
他们分别有着不同的经历以及看法,这里涉及个人隐私,就不贴出细致的资料,但跟他们交谈后给我的共同感觉是他们虽然还是在延续传统的文化以及习俗,但在现代商业社会大潮中古镇在寻找自己的定位的同时,作为个体也在寻找自己的方向以及生活方式。
首先文化上是并无优劣之分的,自己作为贵州人,而且也是少数民族,对于他们自然有别样的情感。这次让我平时第一次认真的听到了和声侗歌,那种感觉很奇妙,未经任何修饰的原声合唱另有一种味道。
侗族大歌被载入史册早在宋代史书中就有记载,《老学庵笔记》卷四说:“辰、沅、靖等蛮,仡伶……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导之。”
法国艺术史学家丹纳说过:“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由心境,四周的自然环境和习俗所造成的一般条件所决定的” 。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一书中写道:“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决定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 。
由于侗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清美秀丽的却又近乎于封闭的生态空间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外界的一些文艺娱乐活动很难进入侗族地区,侗族人民便在这种耕作之余自然而然的去摹仿山林中的鸟鸣蝉虫,进行自己特有的文艺娱乐活动,正是这种无忧无虑的单纯朴质的生活,再加上长时间的摸索,侗族人民很自然的就会用生命的灵气和智慧结合自身所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去领悟,以自然无为为美,讲究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和谐,从而创造了优美的合声音乐——侗族大歌。



去的时候刚好县里邀请全国媒体在肇兴活动,县里唐部长邀请参加晚上的长桌宴篝火晚会,虽然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但还是头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待各路媒体就位后,喝米酒,唱侗歌,踩歌堂,把所有人的情绪推向了高潮。看到凤凰卫视的摄影哥们在疯狂的抓拍素材,估计他此生都未见过此情此景。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后记:虽然由于时间有限,只是采集第一波资料,但这次的肇兴之旅还是久久让人回味,由于地域原因,贵州相对封闭,文化保持相对完整,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共生共存,又鲜明的保留自己的文化特性,并去寻找到一条未来的道路。这是每一个肇兴人都应该去想去思考的,因为最珍贵就是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
记录片(中国的村庄之文明的前路)采风记
注:在此特别感谢黔东南州委孔主任以及黎平县唐部长的接洽,让我顺利的采集到第一版素材资料。再次感谢!
本文为作者 枫荷映像(北京)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1369

枫荷映像(北京)

点击了解更多
枫荷映像是立足中国本土的影视制作公司,我们致力于电影、网剧、广告、纪录片等多种不同形式的内容策划以及开发。我们依托自身的编剧以及合作的优质编剧团队等对项目前期做精细化的数字内容策划以及创意,并对整个项目去做全流程的掌控,我们探索并建立了新媒体广告模式,我们认为内容创意是公司发展核心所在,同时通过对整体行业的立体思考,努力在传统影像制作模式上引入新的元素,为互联网传播注入创新活力,并成为行业内具创新能力的电影公司之一。
扫码关注
枫荷映像(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