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暗黑魔镜 — 恐怖电影-凡影周刊NO.36-【一文】-

2015-02-12 13:24
现实的暗黑魔镜 — 恐怖电影-凡影周刊NO.36-【一文】-
导语:

许多电影评论家和爱好者都认为恐怖电影是“无意识的”,它仅仅是为了满足感官刺激,制造出各种暴力情节。其实,恐怖电影也映照着现实生活,与其他类型电影一样表达着社会的集体情感。

作者:Thomas Riegler
策划:王天放
翻译:鲁佳艺
来源:http://www.jgcinema.com/single.php?sl=real-horror

正文:

引 言

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在1947年曾有过著名的论述:“电影不光清晰地反映着精神层面的信条——还反映了比意识更深层的集体心智。”电影是“主流社会的镜子”,反映着各种文化因素,比如愤怒、困惑以及对这一时代的恐惧。

将危机与恐怖片类型结合起来分析,这一论述就不言而喻了:30年代“恐怖片兴盛时期”出产了如《吸血鬼》、《科学怪人》等影片,它们表达了大萧条时期的大众恐慌以及二战前的社会焦虑。同样,50年代的恐怖片有些是在核武器的威胁下促成的,比如《怪人》、《X 放射线》,另外一些是受麦卡锡时代的反共偏执影响,比如《天外魔花》和《满洲候选人》。

以下章节将着重比较70年代与21世纪初的恐怖片,深入分析现实恐怖与影片恐怖的相互关系。

一、1970年代恐怖电影

从60年代末期开始,美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危机:因为高价能源而引发的几轮“石油荒”,以及矛盾越发激化的人权冲突,还有从越南退兵(1975年)给整个国家所带来的羞辱,这与其在二战中所获得的道德优越感背道而驰。

乔治·罗梅罗的《活死人之夜》(1968)是影片反映社会的先驱。这部影片标志着恐怖片终于不再执着于经典的哥特、异域场景,而是将影片背景直接搬到美国中产阶级的家门口,公开对社会政治进行批判。影片讲述由于军工业的重大失误,大批丧尸从坟墓中归来。主人公们在共同作战中挨个牺牲,最后只有一个非裔美国人活到了第二天,却被在“找到即销毁”任务中追捕丧尸的白人民兵无情射杀。

主角最后的死亡对剧情来说并无意义,但这一消极阴暗的情节融入了当时的现状——60年代美国在阶层和种族上急剧分化,社会逐渐受虚无主义暴力控制。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既有社会内部的(刺杀、暴乱、私刑处死),也有世界范围的(越战)。吉姆·霍伯曼曾发表评论:“这部影片如复仇一般将战争带回国内,社会的崩溃从未以如此骇人听闻的方式展现在荧幕上。”

三、四十年代经典影片中的僵尸总是以一种迷幻、盲目的形象出现,而在《活死人之夜》中,僵尸却是鲜活的,有着政治隐喻。在这一系列的《活死人黎明》(1977)中,导演将主题进一步发展——影片中的活死人漫无目的地在巨大地商场里闲逛,隐喻着盲目消费。吉姆·派芬罗斯曾指出:罗梅罗以及其他电影人用虚构的丧尸“弊病”来批判真实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物质主义以及个人主义这些弊病,也正是这些弊病,让社会成为野蛮人的牺牲品。

自《活死人之夜》之后,又有一些影片进一步扩大了恐怖片的外延:70年代早期,越战逐渐升级,恐怖电影把目光放在本该“文明”的美国社会中压抑的暴力本质,比如韦斯·克雷文的影片《魔屋》(1972)。“这部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一时代的产物。”他在一次采访中说,“当时越战仍在继续,我们看到战地纪录片中最震撼的真实素材。于是在《魔屋》中,我们想尽量真实地表现暴力,表现好莱坞类型片的薄弱环节。”

《魔屋》描述一个服用致幻剂的嬉皮士家庭残忍地强暴并杀害了两名少女后,又反过来被屠杀的故事。他们无意中进入一名受害女孩的家里寻求避难,这对受人尊敬的夫妻在偶然得知他们的所作所为后“爆发”了,狂怒之下用可怕的方式将他们一一杀害。影片打碎了美国中产阶层的表象,进一步探索了黑暗深渊、野蛮暴力的极限。

这类影片还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美国父辈一代对年轻一代的“屠杀”或者“献祭”。在《德州电锯杀人狂》(1974)中,几个青年突然陷入荒野食人家族的追捕中,其中的幕后黑手是“人皮脸”。一位评论者这样解读杀手这一角色:“美国年轻一代应召入伍,他们的长辈是政府,他们一直遵循教导和吩咐做事,这样的情形造就了如今的他们,不问原因,滥杀无辜。”

到80年代,恐怖电影的热潮告一段落:政府内阁成功重塑了美国信念,也通过新自由主义放宽管制“治愈”了经济问题。电影产业迅速反映了文化向保守价值观的转变,新的逃避现实的娱乐时期开始,标志性的符号是《星球大战》和《夺宝奇兵》系列影片的出现。随后产出的恐怖电影有《月光光心慌慌》(1978)、《13号星期五》(1980)等带有魔幻色彩的影片。这一时期,冷战的“胜利”以及长期稳定的发展让整个社会沾沾自喜,充满乐观情绪。

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作为众多事件中的突出代表,击碎了这一时代的“纯真”,预示着新的“恐慌”时期到来。恐怖电影的伟大“复兴”就是这一变化在文化方面的表现。

二、21世纪初的恐怖电影

在《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中,罗斯·杜塔特指出,911袭击事件之后,好莱坞回到了“70年代的偏执、愤世嫉俗、帝国衰亡时期。”这两个时期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恐怖片的热潮:如越战一样,正在进行的反恐战争是一个主要的催化剂。

同时,根据2008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相信未来五年内美国情况会好转的百分比达到44年来的最低值。正如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所承认的:“这正是美国梦的反面。”全球经济衰退及其对社会的毁灭性影响也促成了恐怖片的复兴。

复古潮流首先带来了对经典作品的翻拍——很多都是由原版导演重新指导拍摄。最好的例子就是乔治·罗梅罗的回归,他重新拍摄了《活死人之地》(2005)。在这之前,罗梅罗曾拍过不少商业电影,都经历了票房失败。终于,罗梅罗的作品又一次迎合了时代精神。

罗梅罗以及其他影人的影片,比如扎克施奈德用更传统的手法翻拍的《活死人黎明》(2005),让僵尸再度成为新时代恐怖片的主角。列夫·格罗斯曼分析其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如果说当今的僵尸有什么新的特点的话,那就是他们与我们的相关性。当然,僵尸十分可憎,他们总是和神圣美好的事物作对。但同时,他们也体现了一些美国真实的价值。他们勇敢顽强——你可以砍掉他们的四肢,但他们还是会不断追着你。他们也很谦虚,你不会看到僵尸们像其他怪兽一样四处招摇装腔作势。可以这么说,他们是人民中的怪兽。”

《德州电锯杀人狂前传》(2003)描绘了臭名昭著的休伊特家族的历史:化身警察来“逮捕”不知情的年轻人,用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食谱来“烹饪”他们。在“皮脸人”用电据杀死他们之前,他们必须像士兵一样列队游行。就像70年代那些电影所表现出的,这个国家正在“侵蚀”无辜的年轻一代。此外,翻拍的《隔山有眼》(2006)中有一个镜头,一位父亲用一面小的美国国旗从背后刺入变异体的喉咙,人们解读这一段时说它展现了911后美国和世界的紧张关系。

最近的一些恐怖片也有着与70年代完全不同的特征:比如在《人皮客栈》(2005)、《人皮客栈2》(2007)、《电锯惊魂》系列(2004到2008年间有五部)这些影片中,清晰放大的暴力是建立在长时间的折磨之上的。评论家们称这类影片为“酷刑恐怖片”。这类影片出现在2004年虐囚丑闻曝光之时。罗斯称他的第一部《人皮客栈》是在表现,“我对伊拉克战争和基地组织斩首的厌恶……还有对资本主义变质以及美国帝国主义的厌恶。”

在《电锯惊魂》系列影片中,大部分难以忍受的痛苦都是自我伤害,因为连环杀手“拼图杀人狂”为猎物建造了死亡陷阱,他们一旦被捕,杀人狂就会让他们在一种特定的死法和可怕的自我折磨中作出选择。杀人狂本身患有无法治愈的肿瘤,对他而言,他想教育他的“学生”重新感受生命这份礼物。

目前,人们正在讨论,这种程度的荧幕暴力究竟是全新的现象,还是对已有趋势的重新诠释:比如,詹姆斯·波勒斯就发现了一个《人皮客栈》、《电锯惊魂》和“传统”恐怖片的重要区别:“那些传统的僵尸恐怖片一般会给人类的生存留有余地。而在这些新出的酷刑恐怖片中,世界是全封闭的,没有逃生的可能。腐朽的思想和灵魂吞噬着一切。封闭空间里的恐怖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被困并受到羞辱,完全没有理智可言。”

三、 结 论

本文将恐怖影片放在大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提出了恐怖电影产业在暴力、恐惧与不安的时代更加繁荣的观点。此外,这类影片还迎合了年轻观众逃离社会的娱乐需求,他们希望可以在安全的环境里体验恐怖与憎恶。


其实,电影一般都来源于并且反映着政治文化现状:电影构建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公共话语权再次强势复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重现、纪录并且传播了人们的看法、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人们对当今社会的解读。恐怖电影展现给我们的则是冷酷、消极无情的社会图景,它被恐惧、不安与侵略占据。

显然,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很多“邪恶”的因素——比如恐怖主义、种族暴力、政权危机、经济危机、资源枯竭、自然灾害等。这些邪恶因素通过恐怖电影让人们认识到,文明实际上薄如蝉翼,安全也脆弱易碎。恐怖片是审视事态发展的晴雨表,同时也给我们一个机会探索自己的阴暗面。

乔治·罗梅罗曾经这么说:“恐怖片是激进的,它带你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全新的地点,骚动着对你说,等一下,换种方式来看问题。恐怖片所带来的冲击才是它的真谛。”


-----------------------------------------------------------------------------------------------------------
注:任何形式的转载请注明来源,以及原作者、译者、校对者的姓名,请尊重这些整理知识的努力。凡影周刊是由一支25人的翻译团队倾力维护的公众号,只为给中国电影行业的从业者带来更多更专业的全球市场信息。关注我们,收获的将是知识,而不仅仅是资讯。
现实的暗黑魔镜 — 恐怖电影-凡影周刊NO.36-【一文】-

本文为作者 凡影周刊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0796

凡影周刊

点击了解更多
凡影Weekly 是陪伴电影从业者和观察者的学习助手。我们每周梳理全球优质的文化产业知识,解读当下电影行业现象,希望能够协助优秀的您变得更好。关注我们,您收获的将是知识,而不仅仅是资讯。
扫码关注
凡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