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众对南京大屠杀了解多少?

2014-12-26 19:21
12月10日据美媒报道,由安吉丽娜·朱莉筹备多年执导的二战新片《坚不可摧》将在日本上映,可遭到了日本民族主义者的强烈抵制。日本右翼对影片描绘的日军虐囚暴行十分不满。日本社交媒体的评论更是呼吁封杀该片,要求政府禁止朱莉入境。

作者:张德文   此文首发于观察者网,经由作者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原文地址:http://www.guancha.cn/ZhangDeWen#
美国民众对南京大屠杀了解多少?
二战电影《坚不可摧》(Unbroken)即将于圣诞节假期(24日开始)在北美上映。尽管影片还只是在英国举行了首映,美国国内媒体包括全国广播电台NPR, 新闻网如ABC、CNN 、Fox等,以及众多网媒都已经争相介绍预热,气氛之热烈俨然已成了美国万众期待的热片。

诸多美国流行文化因素为该片的火爆推波助澜:好莱坞当前最炙手可热且颇有争议的女演员安吉丽娜·朱莉为该片导演;2010年出版的同名小说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主人公符合好莱坞式英雄角色的套路:不屈少年、奋勇的奥运冠军、 果敢的B-24轰炸机飞行员,以及幸运的海上漂流生还者,他们都是生活和战场上的强者。

《坚不可摧》在伦敦及北美受到广泛关注,但却在日本引起争议甚至被抵制。日本右翼抵制的原因就是认为,安吉丽娜过分夸大扭曲了日军虐待战俘的情况,日本右翼学者还称这场戏是“纯粹的捏造”。国内读者已经习惯了日本右翼抵赖日军二战罪行的言论和立场,但是在美国知识分子以外的普通民众眼里,了解的人并不多。

这部片子和很多好莱坞战斗英雄片不一样的一个地方是,男主人公被日军俘虏,并在残酷的战俘营中渡过了备受侮辱和摧残的两年,直至东京被麦克阿瑟将军率众部占领而获救。

众所周知,二战后从1945-1952年美国占领日本,麦克阿瑟将军俨然如太上皇一般,制定宪法,限制日本军队等等。换而言之,美国是胜利者,但这部片子着力描写的却是一个备受日军奴役的美军战士。这个着力点释放了很多当代美国人对二战的新认知,其中一点就是无论胜负,战争让众多个人成为多重意义上的受害者,甚至是一生一世的负累。

导演安吉丽娜·朱莉是联合国难民署的慈善大使,之前也在他执导的《血与蜜之地》(In the Land of Blood and Honey)中探索战争和人性的问题。《坚不可摧》向美国观众介绍一个普通的美军士兵和命运抗争及妥协的故事,从个人命运的视角引领观众认识当年残酷的太平洋战争。
美国民众对南京大屠杀了解多少?
《坚不可摧》剧照:主人公在日军战俘营

这么一个看似脱离战争政治囿制,深刻又充满关怀的文化认识,是否引发美国国内更多对日军在太平洋及中国战场上暴行,尤其是南京大屠杀的关注及讨论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溯到二战中的中美日三国关系及互相的文化映照中去寻解。简单地来说,美国民众一直以来对日本侵华的暴行究竟多少认识?联系到《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对大屠杀的关注,以及对安倍政权关于慰安妇态度的严厉批评,能不能说,美国民众对日军对华暴行的态度也在发生某种转变?

战时同盟国:关注中国战区浴血抗战

欧战于1939年爆发,美国迟至1941年12月才被动进入战争。珍珠港轰炸是美国二十世纪崛起为世界强国历史中最黑暗的一页。然而在此之前四年,即1937年卢沟桥事变,甚至两年后希特勒发动欧战,尽管在政治上美国谴责日本及德国的侵略战争,但是暗地里却卖武器石油等战争物资发不义之财。

以此构成对比的是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为代表的文化圈,却兴起对中国及中国农村的广泛关注。赛珍珠在襁褓中即被带到中国,在镇江长大,她的写作题材也取自于中国底层人民。当她的作品在三十年代早期出现在美国读者面前的时候,美国普通民众也刚刚经历了《愤怒的葡萄》中描述的饥荒和灾难,因而大受关注。一九三七年根据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大地》由好莱坞著名导演改编搬到银幕,获得极高的票房。中国百姓的苦难及生存的故事成为好莱坞的卖点,也意味着这个主题在美国民众中有着宽广的共鸣。

然而民众的同情并没有直接转化成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军事援助。这一状况在1941年底因珍珠港事件得以改变。美国设立远东战区,派驻史迪威为远东战区总司令配合蒋介石在中国战场抗日。美国国内的战时动员也着力宣传这场仅次于欧洲战场的战争。1942年佛兰克·卡帕 (Frank Capra) 执导了七集战争宣传片《我们因何而战》,教育官兵及民众这场战争对美国本土安全的意义,以达到动员全美国之力的目的。其中长达一个小时二十分钟的第六集介绍的就是中国战区及中国人的抗战。

《我们为何而战》颠覆了西方媒体从十九世纪以来塑造的落后愚昧的中国及中国人形象。这个命名为《我们因何而战——中国战事》的片子中,中国的形象是古老的文明大国: 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创造了包括指南针、火药、 印刷以及造纸等造福于全人类的发明;中国的百姓万众一心,不屈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为了应对抗战,学校、工厂及政府机关纷纷随国民党政府内迁。这个片子也重点描绘了日本侵华军队的暴行,尤其是南京大屠杀。里面有详细的资料及电影脚本介绍日军屠杀活埋战俘,强奸妇女,迫害百姓等等罪行,令观者无不动容。这部片子塑造的“敌人是凶残的,我们是正义的” 的同盟国中国形象,非常鲜明。
美国民众对南京大屠杀了解多少?
《坚不可摧》剧照

这个宣传片在动员美国民众对中国战区的支持是起了作用的。当然和其它的因素一起,例如宋美龄访美以及在国会充满尊严及正义的讲演,当时的美国兴起了一股对华援助的高潮。

与此同时,中国的战况和百姓承受的苦难也得到来华的美国记者大量的关注。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时代《生活》杂志西奥多·怀特 (Theodore H. White,中文名白修德), Annalee Jacoby,和《纽约时报》的Tillman Durdin 等。

这些记者长期呆在战时的中国,有些人甚至在重庆和延安都渡过不少时日。他们对中国战局的认识是很立体的。譬如白修德的笔下,重庆大轰炸、广大农民的困苦、河南饥荒、军中疟疾、国民党治下的物价及百姓生活等等都有很详尽的描述。激进的怀特在一九四五年完成”Thunder out of China”《中国抗战秘闻》一书,观点和美国政府意志背道而驰,认为中国的希望在于动员农民社会的共产党,而非杜鲁门政府支持的国民党。

这些久居中国,对中国社会文化历史都各有洞见的人士成为美国内所谓为 “中国通” (China hand) 的一批人。这批人士后来在美国国内继续影响对华政策,在塑造美国公众对中国的认识中起了很大作用。包括其中后来成名,美国史学界中国学研究的开创性人物费正清。现在美国各所大学教中国历史的教授们很多出自于费氏门下。
美国民众对南京大屠杀了解多少?

日美同盟:日军战争罪行被漠视

然而和重建欧洲不一样的是,美国在二战后关注中国的讨论聚焦于潜在的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当然这主要由战后国共两党未能就和平达成一致协定造成的。战后美苏两大国在全球的竞争更是恶化了形势,随之而来的冷战将东西方对立,随着国民党避退台湾,美国内的舆情在政治的左右下,出现剧变。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像司徒雷登这样的中国通返美后,备受冷遇,在籍籍无名和贫困中去世。司徒雷登曾任战后美国驻华大使,他在美国国内政治的边缘化,说明二战中美同盟关系在美国政治版图上地位的式微。此时,日本侵华战争不再是一个热点,也就淡出了美国内政治的视野。

美苏之间的竞争也在美国内造成麦卡锡主义的猖獗,那个时候同情中国的人士由于政治压力,被迫沉默。譬如胡佛带领的FBI开始调查赛珍珠,并建立了一个三百多页的档案。随着同情了解中国二战的人士纷纷被噤声,以及中国国内的政治运动,中美在二战中建立起来的民间友好关系,也消失在冷战的庞大阴影下。最著名的旁证就是费正清夫妇和梁思成林徽因的长期通信在1948年底被迫中断,友谊被政治剥夺。这一状况持续到一九七二年,费氏夫妇伴随尼克松访华,等待他们的消息却是,他们的中国朋友已经相继过世。

与此相反,日本在朝鲜战争以及美苏对抗的冷战背景下,在美国的全球及东亚格局中愈显其战略地位。从战后到美苏争霸的巅峰一九七零年代,日美在军事、政治,及经济上的关系日益巩固,签订多项日美互助及安全条约。在全球政治格局中,日美两国至今仍视对方为最巩固的盟友。民意调查也显示两国人民对对方的好感度一直高居80%左右,即每十个民众中有八个对对方国家有很友好的印象。

冷战的阴影,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中断,以及日本在美国战略格局中的凸显,都阻碍了美国民众对日军对包括南京大屠杀这么一个堪比希特勒犹太屠杀惨剧的认知。冷战年代,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暴行写进美国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也就是说,大多数美国人都知道奥斯威辛集中营,以及犹太人的苦难,从而达到谴责警示纳粹的广泛教育意义。然而,鲜有美国青少年听闻过造成二、三十万普通平民及投降士兵死亡的南京大屠杀。这固然和美国主流长期的欧洲中心主义有关系,但是也是由于战后冷战格局及中、美、日三国关系决定的。

知识阶层逐渐加深认识

一九七二年,随着尼克松访华,政治气氛松动。美国国内又出现对中国的极大兴趣。同年代两个美国妇女分别写了各自在华的回忆录,其中大量的篇幅是关于抗日战争的。这两个作者分别是露丝·海门魏 (Ruth V. Hemenway) 和鲁丝·格里尼 (Ruth Greene)。前者是医护传教士,在1920年代初既抵达中国,在闽北乡间开办医疗所,培训本土护士。

抗战爆发后,海门魏致力于为中国难童贡献医疗特长,于是随着中国难民和部队西迁。她的回忆录里详尽记录了难童抵达战时首都重庆后的情形,她尤其注意到战争给儿童带来的心理创伤之剧。作者善于画图,书里的插图栩栩如生的重现了重庆大轰炸的惨烈状况。格里尼则是跟随时任湘雅医学院的丈夫居留中国,战争爆发后,夫妻俩随湘雅医院搬迁,途中救治很多中国伤兵。她的书见证了国民党士兵由于医疗卫生差而病死率高的情况,同时也再现了很多中国青年学生争上前线救治伤兵的状况。这两本书的出版说明中国的抗战在冷战年代还是留存在一小部分人记忆里。

七十年代英国著名导演杰拉米·艾萨克 (Jeremy Issac)花费巨资拍摄的二十六集记录片《战争中的世界》风靡美国,享有非常高的收视率。其中第六集介绍的就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及其在东亚的扩张。这一集纪录片也大量应用战时电影脚本,战争幸存者的采访录音来重现那段历史。对南京大屠杀有很详尽的介绍,包括死亡人数、妇女被凌辱、降兵及平民一样被活埋及枪杀等等史实。笔者的美国同事当时还是一个青少年,他说看到这段影片非常震惊,也因此对日军战时在远东的暴行有了一个深刻的记忆。他的经历应该是很典型的,这场暴行之惨酷,确是令人心悸,难以忘却。但纪录片毕竟是一个时期的文化现象,还难以达到对青少年普遍教育的作用。
美国民众对南京大屠杀了解多少?
美国公立大学马里兰州立大学图书馆有关中国抗战问题的藏书

大规模的转变则是发生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及九十年代。当时苏联剧变,冷战结束,在美国学界迅速兴起了一股“中国学热”。那个时候,中国历史专业的博士生毕业即有一份教职聘书在手里。这批博士生包括八十年代初出国留学的那批中国留学生,尽管数量并不大,但是他们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这批研究中国,讲授中国的学者,经过十年,纷纷开始发表研究成果。他们中有白人,印裔后代,早期华人留学生。其中引起关注和广泛讨论的的书籍包括Timothy Brook 的《拉贝日记》及《南京大屠杀史料集》,Stephen R. MacKinnon 的《武汉,1938: 战争,难民和现代中国的形成》,Peter Harmsen 的《上海1937:扬子江上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Rana Mitter 的《被忘记的同盟:二次大战中的中国,1937-1945》,以及早期留美学生李丹柯的《女性,战争与记忆》。他们的著作主要吸引了专业人士的关注,然而,这些学界的讨论,为美国本科生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提供了关于中国的抗战以及南京大屠杀比较详尽的材料和数据。其中《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出版为美国学生提供了一本他们可以阅读的资料,以了解更多详细情况。

九十年代关于南京大屠杀最具有公众影响力,最著名的一本书当属华裔作家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这个作者的父母离开内战动荡中的中国抵美,而更早时候,她的祖父母则是抗日战争中的难民。张纯如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到中国实地采访了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用整本书的篇幅第一次详实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这本书的出版震惊了文化界及公众舆论: 中国百姓和士兵在二战中遭受的灾难不亚于欧洲的犹太难民。

自1997年首版到2004年作者本人去世,这本书在美国售出了50万本,并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高居榜首达十周之久。在美国各个州和郡的公立图书馆,以及大学图书馆都可以借阅此书。(这是衡量一本书在美国影响公众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偏远的郡县公立图书馆可以查到此书,说明它的欢迎度及普及率之高。)

如今,美国中学教育中,南京大屠杀还未像纳粹屠杀犹太人那样被写进教材,作为中学生必须知道的二战历史的一部分,但美国各个大学的图书馆都已经有了中国抗战以及南京大屠杀的书籍。随着中国的发展吸引全球乃至美国民众的关注,更多有识之士对那段历史事实的揭示,以及像《坚不可摧》这样的战事电影的热播,美国普通民众对战时日本的暴行,以及当下中日间从政治到民间的情感纠结的认识,将从知识阶层,走向普通大众。

美国舆论对中国的抗战以及南京大屠杀这样一个惨剧的认识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珍珠港事件后,受美国内战争动员的需要,美民众有很多渠道了解发生在中国的那场困苦的保卫战。战后一代则因为冷战以及国内知识分子的失语,而对那段历史漠视。这种情况也存在于中国民众对美国的认知上。两国政治对各自国内的舆论,及各自对对方的想像都有很大的塑造和加工。

民众的知识积累深受时代大环境决定。中国首次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是对我们自己无辜受难者的尊重,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警示日本政府。日本右翼对公祭日的反弹,和他们对安吉丽娜·朱莉新片的极端反应本质是一样的,既是否定日本的战争罪行,亦是非常狭隘的大和民族主义的体现。

1:时代杂志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对南京大屠杀的图片报导。
http://world.time.com/2012/12/13/the-nanjing-massacre-scenes-from-a-hideous-slaughter-75-years-ago/photo/the-japanese-entering-china-in-1938/
2:华盛顿邮报12月4日评论员理查德·科恩批判日本右翼的文章http://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richard-cohen-how-will-japans-habit-of-rewriting-its-history-affect-its-future/2014/12/08/54093bcc-7f0d-11e4-8882-03cf08410beb_story.html
本文为作者 王涛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8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