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林映画正式开启编剧【想.说】模式--【看见这整座荒原】

       编剧是孤独的自我创作者,也是一部剧作的灵魂。北京菲林映画编剧人物【姚勇】正式开启编剧发声模式,与大家一齐分享国内外经典电影带来的感动与震撼。
【看见整座荒原】
       200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进入第二轮时已是佳片云集,08年戛纳电影节的前三名(金棕榈《墙壁之间》(法国)、评委会大奖得主《格莫拉》(意大利)、最佳导演《三只猴子》(土耳其)都已名列其中。最终,奥斯卡评审团将最佳外语片授予日本电影《入殓师》。这部电影的前半程大致是奇特的工作导致周遭的不解,理想的破灭等等,大多都已记不清了,仅存的记忆是从以下台词开始明晰——
       “让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她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别的时刻,送别故人。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
                                                    菲林映画正式开启编剧【想.说】模式--【看见这整座荒原】
                                                                 《入殓师》电影海报
       这是《入殓师》主人公小林大悟在一旁观看社长工作时的收获,他在那一刻真正得到了解脱,甚至宣告自己能有这份为尸体化妆的工作而感到骄傲。
       一位只活了36年的诗人说:“死亡的预言在这里藏得如此之深,以至于它不再是一个预言,而成了一种状态,散发出神秘的、预兆的波浪…”
       电影在最后合乎情理地讲述起小林大悟与多年不见的父亲之间的种种情感问题。小林大悟得知父亲曾经抛妻弃子,异常愤怒的他难以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最终,亲情还是战胜了所有。彻悟的小林大悟找社长借车,准备赶往父亲的住所,对于主人公而言,此行的意义非同小可。邻里的相告让小林大悟明白,原来父亲离开家人之后,一直都以穷困相伴。“虽然很可耻,但我已不记得了”、“原来父亲的脸长成这样,看见了都不认识了”、“活了70多岁,遗物只有一箱”这三句话充分表现出小林大悟的情感变化:释怀父亲带给他的负面影响;悔恨忘记了父亲面容;怜悯父亲晚年的落魄。所有的这一切都表现在小林大悟发现父亲临死之前紧握的石头上。至此,原本破碎的父子关系终于得以和解,儿子为父亲化妆,送父亲最后一程……
       同是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候选的《三只猴子》在对于苦难的态度上,却没有选择和解。
     《三只猴子》的故事开始于在一个阴沉的雨夜,准备参加竞选的政客塞维驾车撞倒了一个路人。极度恐惧的他找自己的司机伊约顶包,并许诺出狱后给他一笔钱当做酬劳。伊约的家境非常艰辛,儿子厌学,妻子海瑟也对他颇有微词。为了改善家境,伊约毅然决定接受塞维的条件,充当替罪羊。然而,事情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儿子想要汽车,作为母亲的海瑟劝阻不了,只能恳求政客塞维提前支付丈夫顶罪的酬劳。对于儿子,母亲毕竟会有所宠溺。然而,海瑟与塞维的会面因为海瑟的来电铃声而让双方误读了语境。政客虚假的殷勤使海瑟陷入了爱情的假象之中,基于对爱情的幻想,海瑟暂时忘却了原本的生活,她爱上了塞维。更为要命的是,海瑟的儿子无意窥见了母亲与政客的奸情,他在一时冲动之下杀了塞维。出狱的伊约得知真相后意外地发现法律(警局)与信仰(教堂)已经无法解除他的困境,回归到原始形态(护犊)的伊约在深夜来到了一家餐厅,他找到一名社会底层的餐厅服务生,以重金为酬让其为自己的儿子顶罪。由于伊约之前已经品尝过次子溺水而亡的痛苦,他这时的选择已经让人无法加以指责。伊约从餐厅回到家时,已是清晨,之前想要跳楼的妻子与独自饮泣的长子已经熟睡。伊约失神地走向破败的阳台望向远方。不远处的天空,阵阵黑云急速迫近,暴雨将至……
                                   菲林映画正式开启编剧【想.说】模式--【看见这整座荒原】
                                                             《三只猴子》电影剧照
      生活之艰难,唯有像“三只猴子”那样“不看,不听,不说”才能达到表面的和谐,虽然内在早已破碎。说到底,《入殓师》输出的是一种内心的回暖,《三只猴子》输出的是一种近乎残忍的苦难。那么真正的问题来了: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为什么还要用一种近乎残忍的苦难折磨观众呢?
     《入殓师》的回暖并不能让人永久地避免苦难,电影终究是电影,望梅止渴之后依旧得面对瞬息万变的生活。《三只猴子》也是电影,但它在视听空间上的体验感强于《入殓师》的展现感,所以观众在体验过一种近乎残忍的苦难之后,便会心生慈悲,对世间万物也会温柔以待。正如张爱玲所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正如网友所说:所谓的成熟就是从“都是傻X”变为“都不容易”。

本文为作者 北京菲林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6988

北京菲林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点击了解更多
北京菲林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位于首都北京,成立于2014年6月,注册实缴资金100万元,前身是电影摄影师郑康乐先生创建的COLORVISION影音工作室,主营业务分为影视制作和广告制作两部分。制作部门集编剧、导演、摄影、美术、灯光、录音、后期等部门为一体,结合自身电影摄影制作的优势,以前期拍摄制作为主营范围。团队成员均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国内一流艺术院校,参与制作作品将近四十余部。目前以拍摄网络剧、微电影、宣传片、产品广告等主要业务。
扫码关注
北京菲林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