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湾拍微电影
前言:如果要评选2014年度十大热门词汇,“微电影”一定位列其中。从爱奇艺网火爆的定制微电影《最好吃的饭》,到江苏南京、湖北襄阳、福建福州等地以及新浪、影视工业网等各大新媒体举办的微电影大赛、扶持计划等等,微电影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福建的微电影始创于2010年,国家二级导演史荣就是其中的第一批弄潮儿(执导的微电影《沉香王》刚刚荣获2014年第四届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微电影-广告单元一等奖)……
(名词解释)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的策划和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具有“微时(30秒至300秒)”放映、“微周期(一周或数周)”制作和“微规模(数千至数万元)”投资的特点,可以独立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微电影使过去曲高和寡的电影艺术进入到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它的低门槛、广谱性与互动性,适合新时代人们对于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追求,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全新产物。
我在台湾拍微电影
金秋时节,又是影像记录的灿烂黄金季,透过工作室窗台曼妙的光影,我的思绪禁不住飘飞到彼岸的一湾浅海……
那是2010年的金秋十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电视台倾情打造“爱在海峡·情牵澎湖——两岸新人爱情电影大赛“品牌活动,身为总导演的我,携手台湾影视同仁只花了短短15天时间,便在澎湖等地摄制了10部微电影和1首MV(最终套编成11首MV)。
每部微电影3至5分钟,10部微电影都是根据10对新人(大陆5对,台湾5对)对于恋爱过程的独特经历和感悟,量身定制特定主题和故事情节。10部影片均为原创,并将新人自身的才艺特长,巧妙融入到影片的情境中,全方位展示每对新人的才情,极大提升了故事的可看性和感染力。而且,所有影片均在澎湖等地区实景拍摄(澎湖具有大量与爱情婚姻紧密相关的象征性景致),独创的内容与形式也让观众耳目一新、心生向往。
在拍摄期间,摄制组遇到了不少难题,但最终都一一克服、坚持了下来。首先是新人难以入戏。20名年轻人从没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因此开始时不知道怎么进入角色。我只好耐着性子、不断启发与沟通,新人们才慢慢从初时的生涩进入状态。其次是与台湾同仁的配合。两岸影视人在摄制上存在着一些习惯和思维上的差异,包括许多术语的不同。在磨合几天后,我们之间的配合才逐渐顺畅。但是,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天气。我们去的时间正好是澎湖一年中风最大的时候,即便艳阳高照,风力也达到6至7级。如果我们不扶着HD摄像机,架机的脚架就站不住。人坐在面包车里,就像坐在船上一般晃得厉害,海边更是没法站人。刚化完妆的新人被风一吹,整个妆容就毁了,所以要不停地补妆,增加了许多困难和工作量。
最令人担忧的是,我们还遭遇了“鲶鱼“强台风。为了能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拍摄工作,我们每晚都要开会研究,重新制定计划,根据次日天气情况及时对剧情和场景进行整改。为此,很多原定户外的情节内容被迫改成室内拍摄,白天没法拍的就换成晚上拍。除了拍摄完当天的片子外,摄制组每天还要负责传稿、发送新闻、进行网络推广等工作,每每忙到半夜才能休息。
影片简介
1 画音缘:一群男生在二坎古厝写生,闻听动人的歌声飘过耳际。男主角不禁陶醉在歌声中,他凭想象画着唱歌的女子,最终两人不期而遇,结下了一段画音缘。
2 情定水族馆:恋爱交往的一对情侣,男主角精心策划一趟求婚之旅,借以独特创意的防水求婚字幅,最终情定水族馆。
3 心心相印:男女主角和同事相约一起游玩,在美丽的山水沙滩,演绎了一出英雄救美的好戏,并以事先定制好的文石印章点燃爱火……
4 魔情爱意:女主角和好友在海边嬉戏,遇到男主角和他的朋友,两人顿时好感,一见钟情。女主角用小魔术为男主角、也为自己谱出了一段浪漫恋曲。
5 再续前缘:女主角再次来到澎湖,想起一年前自己和另一半也来到此地,但后来却因故分手。女主角故地重游,来到沙滩上挖掘原先埋下的瓶子,却碰到了一个人……
6 “球“婚:相恋多年的男女主角,偶然看见澎湖当地特有的炸枣喜饼,男主角当下便有了结婚的念头……
7 CD情:一对歌迷在张雨生纪念馆馆里发生冲撞,男主角踩坏了女主角珍藏多年的 CD。从此,男主角天涯海角淘碟,并最终淘到了这张CD,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8 告白:男女主角是同事,女主角暗恋着男主角,却不敢开口表白。借着单位举办澎湖旅游的机会,女主角想通过许愿告白……
9 钓鱼:一个土生土长的第二代打渔郎,在海边钓鱼救起了不慎跌倒的女大学生,竟然擦出了爱的火花,而且经受住了考验。
10 天蓝蓝 海蓝蓝:女主角第一次来到七美岛工作,饱受相思之苦的男主角带着她领略岛上风光,并在双心石沪碧波蓝天的见证下,定下终身。
拍摄花絮
1 最重量级选手:作为本次活动最重量级参赛选手,福州贾维在澎湖遇见了同样重量级的台湾李慧茹。“我是最重男选手,她是最重女选手,我们两对自然交流得特别好。”
贾维透露,同样爱好美食的两位选手,分别带着他们的爱人遍寻澎湖美食。除了美食,澎湖的美景更让他难忘。“虽然大量居民住在海边,可他们总是把垃圾分类处理好再排入大海。鱼儿在海里畅游的景象,让我感叹这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2 最海量的NG:6号台湾新人在1小时的拍摄中NG次数竟高达27次之多,堪称NG王!好在爱情的力量恰时迸发,把原生态的情感经历演绎得淋漓尽致。
3 最灵验的歌词:“给了风,给了云……”当新人们不由自主地哼唱出活动主题歌的时候,澎湖当地居民不禁啧啧称奇:“太灵了,东北季风真的来了……”
4 最突然的感动:某天拍摄间隙中,总导演史荣注视着日历发呆,并将当天的早餐券小心翼翼地收好。这个细节被大家发现了,当天晚上他的面前就出现了烛光璀璨的生日蛋糕,史导不禁热泪盈眶了……
5 最真实的“假摔”:拍摄中的2场“摔”戏,我们可爱的新人们已经习惯性地假戏真做——摔倒了!扭了脚!站起来!继续坚强地——“假摔“下去!
6 最无奈的“明星“:2号女主角林铮如在一次拍摄中被误认为是台湾人气偶像李慧珍,竟吸引了一大批游客蜂拥而至,还有几个小女生一路围着要她的签名,可怜的铮如无奈并快乐着……
7 最敬业的美食家:为了配合影片拍摄,新人们经常要连续吃一大堆海蛎、几大盒酥糖、几大杯冰饮——狂吃海饮,真是“羡煞旁人“。
台湾反响
台湾媒体对本次活动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我们摄制组前往台湾之前,有关报道就已经陆续见诸台湾报端。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不断有台湾和澎湖当地媒体争相报道,澎湖当地社会人士纷纷表示了对两岸合作微电影的赞许,以及对两岸10对新人的美好祝福。
这10部爱情微电影自开拍以来,一直成为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焦点。街头巷尾的热议、节目播出后的高收视率、网络投票的踊跃、新人博客的火爆等等,都见证了微电影的魅力与成功。许多观众通过网络、电视、短信、E—mail等各种方式表达了他们对微电影的喜爱和关注。
我想,用微电影独有的方式留下两岸人间永久特殊的记忆,尤其显得弥足珍贵。用微电影开创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的新模式,无疑是传递两岸温情的、永不间断的最佳窗口和平台。


(名词解释)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的策划和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具有“微时(30秒至300秒)”放映、“微周期(一周或数周)”制作和“微规模(数千至数万元)”投资的特点,可以独立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微电影使过去曲高和寡的电影艺术进入到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它的低门槛、广谱性与互动性,适合新时代人们对于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追求,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全新产物。
我在台湾拍微电影
金秋时节,又是影像记录的灿烂黄金季,透过工作室窗台曼妙的光影,我的思绪禁不住飘飞到彼岸的一湾浅海……
那是2010年的金秋十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电视台倾情打造“爱在海峡·情牵澎湖——两岸新人爱情电影大赛“品牌活动,身为总导演的我,携手台湾影视同仁只花了短短15天时间,便在澎湖等地摄制了10部微电影和1首MV(最终套编成11首MV)。
每部微电影3至5分钟,10部微电影都是根据10对新人(大陆5对,台湾5对)对于恋爱过程的独特经历和感悟,量身定制特定主题和故事情节。10部影片均为原创,并将新人自身的才艺特长,巧妙融入到影片的情境中,全方位展示每对新人的才情,极大提升了故事的可看性和感染力。而且,所有影片均在澎湖等地区实景拍摄(澎湖具有大量与爱情婚姻紧密相关的象征性景致),独创的内容与形式也让观众耳目一新、心生向往。
在拍摄期间,摄制组遇到了不少难题,但最终都一一克服、坚持了下来。首先是新人难以入戏。20名年轻人从没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因此开始时不知道怎么进入角色。我只好耐着性子、不断启发与沟通,新人们才慢慢从初时的生涩进入状态。其次是与台湾同仁的配合。两岸影视人在摄制上存在着一些习惯和思维上的差异,包括许多术语的不同。在磨合几天后,我们之间的配合才逐渐顺畅。但是,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天气。我们去的时间正好是澎湖一年中风最大的时候,即便艳阳高照,风力也达到6至7级。如果我们不扶着HD摄像机,架机的脚架就站不住。人坐在面包车里,就像坐在船上一般晃得厉害,海边更是没法站人。刚化完妆的新人被风一吹,整个妆容就毁了,所以要不停地补妆,增加了许多困难和工作量。
最令人担忧的是,我们还遭遇了“鲶鱼“强台风。为了能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拍摄工作,我们每晚都要开会研究,重新制定计划,根据次日天气情况及时对剧情和场景进行整改。为此,很多原定户外的情节内容被迫改成室内拍摄,白天没法拍的就换成晚上拍。除了拍摄完当天的片子外,摄制组每天还要负责传稿、发送新闻、进行网络推广等工作,每每忙到半夜才能休息。
影片简介
1 画音缘:一群男生在二坎古厝写生,闻听动人的歌声飘过耳际。男主角不禁陶醉在歌声中,他凭想象画着唱歌的女子,最终两人不期而遇,结下了一段画音缘。
2 情定水族馆:恋爱交往的一对情侣,男主角精心策划一趟求婚之旅,借以独特创意的防水求婚字幅,最终情定水族馆。
3 心心相印:男女主角和同事相约一起游玩,在美丽的山水沙滩,演绎了一出英雄救美的好戏,并以事先定制好的文石印章点燃爱火……
4 魔情爱意:女主角和好友在海边嬉戏,遇到男主角和他的朋友,两人顿时好感,一见钟情。女主角用小魔术为男主角、也为自己谱出了一段浪漫恋曲。
5 再续前缘:女主角再次来到澎湖,想起一年前自己和另一半也来到此地,但后来却因故分手。女主角故地重游,来到沙滩上挖掘原先埋下的瓶子,却碰到了一个人……
6 “球“婚:相恋多年的男女主角,偶然看见澎湖当地特有的炸枣喜饼,男主角当下便有了结婚的念头……
7 CD情:一对歌迷在张雨生纪念馆馆里发生冲撞,男主角踩坏了女主角珍藏多年的 CD。从此,男主角天涯海角淘碟,并最终淘到了这张CD,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8 告白:男女主角是同事,女主角暗恋着男主角,却不敢开口表白。借着单位举办澎湖旅游的机会,女主角想通过许愿告白……
9 钓鱼:一个土生土长的第二代打渔郎,在海边钓鱼救起了不慎跌倒的女大学生,竟然擦出了爱的火花,而且经受住了考验。
10 天蓝蓝 海蓝蓝:女主角第一次来到七美岛工作,饱受相思之苦的男主角带着她领略岛上风光,并在双心石沪碧波蓝天的见证下,定下终身。
拍摄花絮
1 最重量级选手:作为本次活动最重量级参赛选手,福州贾维在澎湖遇见了同样重量级的台湾李慧茹。“我是最重男选手,她是最重女选手,我们两对自然交流得特别好。”
贾维透露,同样爱好美食的两位选手,分别带着他们的爱人遍寻澎湖美食。除了美食,澎湖的美景更让他难忘。“虽然大量居民住在海边,可他们总是把垃圾分类处理好再排入大海。鱼儿在海里畅游的景象,让我感叹这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2 最海量的NG:6号台湾新人在1小时的拍摄中NG次数竟高达27次之多,堪称NG王!好在爱情的力量恰时迸发,把原生态的情感经历演绎得淋漓尽致。
3 最灵验的歌词:“给了风,给了云……”当新人们不由自主地哼唱出活动主题歌的时候,澎湖当地居民不禁啧啧称奇:“太灵了,东北季风真的来了……”
4 最突然的感动:某天拍摄间隙中,总导演史荣注视着日历发呆,并将当天的早餐券小心翼翼地收好。这个细节被大家发现了,当天晚上他的面前就出现了烛光璀璨的生日蛋糕,史导不禁热泪盈眶了……
5 最真实的“假摔”:拍摄中的2场“摔”戏,我们可爱的新人们已经习惯性地假戏真做——摔倒了!扭了脚!站起来!继续坚强地——“假摔“下去!
6 最无奈的“明星“:2号女主角林铮如在一次拍摄中被误认为是台湾人气偶像李慧珍,竟吸引了一大批游客蜂拥而至,还有几个小女生一路围着要她的签名,可怜的铮如无奈并快乐着……
7 最敬业的美食家:为了配合影片拍摄,新人们经常要连续吃一大堆海蛎、几大盒酥糖、几大杯冰饮——狂吃海饮,真是“羡煞旁人“。
台湾反响
台湾媒体对本次活动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我们摄制组前往台湾之前,有关报道就已经陆续见诸台湾报端。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不断有台湾和澎湖当地媒体争相报道,澎湖当地社会人士纷纷表示了对两岸合作微电影的赞许,以及对两岸10对新人的美好祝福。
这10部爱情微电影自开拍以来,一直成为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焦点。街头巷尾的热议、节目播出后的高收视率、网络投票的踊跃、新人博客的火爆等等,都见证了微电影的魅力与成功。许多观众通过网络、电视、短信、E—mail等各种方式表达了他们对微电影的喜爱和关注。
我想,用微电影独有的方式留下两岸人间永久特殊的记忆,尤其显得弥足珍贵。用微电影开创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的新模式,无疑是传递两岸温情的、永不间断的最佳窗口和平台。


本文为作者 史荣导演工作室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6235
史荣导演工作室
点击了解更多
史荣导演工作室,主营影视剧、IP影剧、纪录片、MV、广告等策划、摄制,拥有福建一流创作团队和技术设备。史荣系国家二级导演、资深音乐人,中国电视艺术家、音乐家协会会员,厦门大学法学学士。影视生涯20多年、音乐活动近30年,执导230多部影视作品、创作近300件音乐作品,CCTV播出50多个作品,获各类奖60多项。出版《史荣文选》“论文集”、“歌曲集”。工作室位于福州,一直努力成为极具创意生产力和品牌竞争力的影视机构,以锐意、锐劲的探索精神与艺术触觉,自造、锻造当代影视的职业化运营模式。
扫码关注
史荣导演工作室
史荣导演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