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系列之态度《FucK》样片摄制手记
预览样片:
本片7月中旬拍摄,中间一段时间在弄别的事情,也是最近发力才将后期做完,采用Red Epic拍摄。
剧情简介:
电影人麦某被圈内人盗走自己的心血并拍摄,事情却没有得到公正,以致粉碎内心世界,心理逐渐扭曲的麦某最终选择复仇来捍卫自己的世界。杀掉众人之时,也将枪口对准自己…
短片源自于13年跟朋友饭后的一个玩笑话,也是三度系列的第一度 “ 态度 ”。态度本身并没有想讲什么故事,更多的可能是对某种事物的表达和愤怒的宣泄,接下来的“ 温度 ”和“ 角度 ”会循序渐进的开始试着真正的讲故事慢慢挖。
2013年底开始跟朋友闲暇时做概念海报玩,修改了N多次之后终于出来了想要的感觉。
剧本前前后后也是在朋友们的建议下改了很多遍,从一个单纯复仇者逐渐赋予些转变起因和人性的另一面,让主人公不再显的只有残酷。
今年4月份开始想筹备,怎奈一小小毛头毫无让人信服和片子自身在国内的一些敏感因素,所以后来决定倒不如自己投钱然后拍个样片,留着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再出去试试能不能找到投资,这样也对自己第一部片子更有意义些。
制片.导演手记:
6月份拍摄前的筹备,几乎是动用当时所有的资源把身边的朋友都叫来了,好在大家都是志趣相投的年轻人(多以90后),说明片子想法得到支持之后,这个剧组就这么建立了,很多也都是友情帮忙,包括演员朋友,有一些根本不是做演员的,不过最后发现还是少一个演员,只能我这二货自己顶着上了。
解决了工作人员,开始正式着手,决定样片拍摄取自剧本的绑架部分,好在之前写剧本时顺便把前期一些功课做的都还算比较充足,也节省了很多时间。
找朋友画故事版,在一起连续弄了2天终于搞定
其实故事版画完之后还是有一些镜头的改动 ,不过介于当时不好意思再叫朋友修改,索性直接在脑子里改了,反正样片镜头一共也不多。最后拍摄的镜头不多也不少,基本都用上了,拍完当天回去直接粗剪大体就是现在看到的结果。
然后开始跟主创们沟通,样片我们一方面想给正式片做一些实验(当时没有想过这个片子要公开),一方面也是想看自己的完成度能达到什么样,当时内心的自知之明告诉自己如果没拍好马上去乡下种田,安安静静做一个电影观众,至少这样没有毁掉心中的电影,好在庆幸电影女神暂时还没有决定赶我走的意思。废话有点多,然后提取样片好的部分保留,不好的部分在正片里改进或丢掉。实验包括影片的节奏、氛围、风格、色彩等,几场绑架也做了些不同类型的尝试,我个人喜欢的部分是影片的色彩部分,当时跟摄影师一起沟通时我们就决定6场戏每场试不同的色彩。蛮遗憾的是镜头运动感最终并不是我想要的,不过这个是我个人原因与摄影师无关,最初以为肩扛能实现我要的那种紧张感,后来才发觉其实我想要的是手持,好在这只是样片。
确定好实验事项之后开始勘景,准备服化道(这里重点说明下,样片里小丑的妆绝无冒犯之意,只是我们都很喜欢希斯莱杰塑造的小丑,想在样片里致敬下,正片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这次样片最大的难点就是场次过多,一天之内要把6场不同的戏全部拍完,因为每延长一天所有的预算就要相应增加,预算不充足情况下只能精打细算,当然,这样依然还是超出了我原本的预算。场景的选择上我们都是在一个区域搞定,间隔最远的场地开车也只有15分钟左右,这样大大节省了我们转场的时间留给拍摄。3场室内3场室外,白天拍室内戏时间还好,因为7月中旬大部分时间是白天,只有8小时左右的黑夜,所有压力都集中在晚上的3场,因为每转场的灯光布置、机位、演员调度等都是时间杀手,期间还下了场雨,以至于当时我们都认为只能改戏顶着雨拍,好在没过多久雨停了。不过最后还是出了些问题,晚上拍摄的部分有我的戏,最终剪辑时发现凡是有我戏的时候很多细节当时都没有在监视器上注意到,说到底还是不够“细心”。晚上的后2场明显感觉再按照白天那样绝对拍不完,最后只能对大家说每个镜头最多3次NG,好在大家的状态都很理想,拍完最后一个空镜时天也亮了~终于我也露出了两排龅牙般的笑容.....
片子所有的问题和遗憾都在下次拍摄中改进,如果在我心中打分的话只给10分,满分1000分甚至更多,因为这离我心中的电影还差很远,就如影片的最后的那句话,对于我们来说“ 这只是个开始。”
剪辑部分由于早在前期就已都规划好,后期只做了一些细微改动,这里就不过多分享了。
调色部分自己是被逼的,本来想叫朋友帮忙的,不过当时他在剧组做DIT忙不过来,最后只能自己来,基本上也都是靠平时偶尔瞎玩的经验和不专业的色彩审美调的,最重要的还是灯光给了很大的空间,我这种应该不推荐大家这么
做,除非自己的片子迫不得已。
一样比较喜欢cult类型的朋友希望能和我联系,没事的时候大家可以一起想些有意思的故事,一起拍着玩,样片其实拍的部分还算温柔,正式剧情中的血腥、暴力部分没有作为样片拍摄,原因大家懂的...虽然这类型在当下国内基本是死路,但没有人去做就永远连一点希望都没有,毕竟现在各种怀旧、校园、梦想等等片子数不胜数,我想那么多人在那边,应该也不差我们这拨人了,所以就不往那里挤了,希望大家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种类型,对于我个人来讲片子只有好看或不好看,我不排斥任何一种类型片子,喜欢的就看,不喜欢的就不看。电影就是因为有差异化才好看,如果世界现在只有文艺片或者商业片想想也挺无趣的,终究审美会过度疲劳,当然这也不代表我们接下来就只拍这种风格片子,会有更多不同的尝试。
最后感谢剧组的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努力付出,始终觉得一个好团队要比一个导演重要,毕竟电影不是一个人玩的东西,为了能够让我们接下来继续不断在一起创作,10月份我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LooK Me”
秉承着拍没拍好是能力,用不用心是态度,至少我们先有态度再不断的提升能力。非常喜欢我们剧组的欢乐氛围,至少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这种态度的工作才是我心中梦寐以求的剧组!
Ps: 最后一场戏跟剧情无关,只是为了样片增加的一点趣味部分。
概念海报:
摄影手记:
此次作为摄影能够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参与三度系列之态度的短片拍摄感到很荣幸。在此分享一些拍摄时的体会,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在拿到导演的第一版剧本时,心中已经对本片故事的拍摄手法做了一些设计,最终与导演沟通后,大家一致认为全片90%的镜头采用肩扛的拍摄手法更加有助于故事的叙述和影片整体风格的确立。
在摄影机、镜头及附件的选择上,根据预算的现实情况,选用了RED EPIC机身和蔡司UP定焦基本组镜头外加一颗蔡司CP Macro50mm镜头。导演最初对本片的影调提出了构想与要求,在看过导演的分镜脚本并反复看景斟酌后,我们产生共鸣,决定在影片整体色调设计上采用一种与传统方式统一色调相悖的方式,根据每一个场景与剧情人物的特点划分为五种色彩调性,夸张颜色对戏剧冲突的帮助,虽然我们的这种创作观念属于实验性质的尝试,但最终呈现的画面与我们前期的设计十分吻合。
除了色调方面的设计外,本片的光线处理上也采用了大光比高反差的打光方式,尽管夜内部分场景只布置了功率很小的ARRI钨丝灯和Dedolight,但对于场景气氛的营造和人物性格的体现还是很贴合的。由于场景问题,本片很多夜内气氛的场次都是白天拍摄的,对于室内散光、道具灯以及月光双色温的控制和是否可以透窗拍摄的矛盾上我与灯光师并没有对环境妥协,而是利用构图角度的选择和光比控制以及ND滤光纸的配合,使得夜内的光线气氛尽管在白天拍摄
也更加真实,同时避免了画面上环境背景比较闷的问题。
本片整体采用大光孔拍摄,除了考虑画面景深层次问题外,还有兼顾夜外场景的光线设计,由于制作预算问题,灯光器材的数量和配备是有限的,我们夜外的三场重戏环境又比较大,所以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保留住暗部细节,UP定焦镜头T1.9的最大光孔我一直都是全开拍摄的,同时加之肩扛与演员走调度,对跟焦员的技术也是不小的挑战。
作为早期有幸参与过胶片拍摄的我来说,坚持在现场使用测光表是我一直的习惯,精确的出灯位置和严谨的照度控制是保证光影比例层次的基础,并且从胶片时代过渡到数字时代,再到当今的4K时代,我始终都在摸索各种数字机的宽容度表现和与不同厂牌镜头组合后色彩还原的特性,同时也在测试数字摄影机本身的ISO值设定与早期柯达VISION2与VISION3几款代表性型号的底片在前期量光时的区别,所以目前我比较常用测光表与机身假色曝光功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灯光设计,这部短片一些场景的光线处理在这方面又让我收获了很多经验。
整部短片的现场拍摄基本顺利,尽管各部门的朋友都是第一次合作,但大家的信念与目标都是统一的,就是利用自身最多的经验与努力,全力以赴共同拍摄好这个样片,所以大家配合度很高,这种积极的工作态度也是导演所期望的。在此,我想感谢帮我实现画面构想的摄影组和灯光组的兄弟还有整个团队的朋友们,这次和大家一起工作让我增长了经验,同时也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拍摄经历。
声音手记:
刚拿到本影片样片的时候,就与导演一起研究了整体的声音风格,导演注重声音的真实感,但是由于长时间大量的工作,我已经形成了一种机械化的处理方法和思维模式。
在做第一版的时候,加入了大量的科技感WHOOSH、RISE这类音效,之后发现不仅没有给影片增色,反而影响了整体的节奏。其实,本影片的音乐已经做到了音乐音效化,所以最终只保留了一个绑架关车门时的BOOM 。
因为经常做恐怖惊悚片,所以当看到表的那个镜头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加了几轨钟表走针、HIT和几轨撞钟声,导演听过之后,提出了这样的声音听起来特别的厚重,缺少了真实感,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影片开头出logo“ look me”的时候, 我尝试了很多的科技音效,但还觉得不是很完美,于是自己做了拟音,用一块碎玻璃相互摩擦、捏碎了几个西红柿才得到了较满意的声音。
环境声还是以风沙为主。就报纸那个镜头来说,为了增加影片的紧张压迫感,我加了很厚重的低频。夜晚虫叫加了很大的REVERB,因为不想让它听起来那么明显,而且听起来颇为诡异。蒙面小丑绑架抓蛋处的声音特意把出血声做的很夸张,这样多了些喜感。
小丑这个角色的声音我们想要做出邪恶的感觉,开始加了很多种声码器,效果却不理想,经过各种尝试,
最后决定保留演员本来的声音,只做了简单的降调,这样听起来就没那么夸张了。
通过做这部影片,我深刻的意识到身为一名声音艺术工作者,其意义在于如何能够将一部影片的声音呈现出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能遇到一部好的影片,
一部值得我们真正用心来完成的作品也是很不容易的。感谢导演对我的信任!
最后非常感谢影视工业网提供这个平台!
本片7月中旬拍摄,中间一段时间在弄别的事情,也是最近发力才将后期做完,采用Red Epic拍摄。
剧情简介:
电影人麦某被圈内人盗走自己的心血并拍摄,事情却没有得到公正,以致粉碎内心世界,心理逐渐扭曲的麦某最终选择复仇来捍卫自己的世界。杀掉众人之时,也将枪口对准自己…
短片源自于13年跟朋友饭后的一个玩笑话,也是三度系列的第一度 “ 态度 ”。态度本身并没有想讲什么故事,更多的可能是对某种事物的表达和愤怒的宣泄,接下来的“ 温度 ”和“ 角度 ”会循序渐进的开始试着真正的讲故事慢慢挖。
2013年底开始跟朋友闲暇时做概念海报玩,修改了N多次之后终于出来了想要的感觉。
剧本前前后后也是在朋友们的建议下改了很多遍,从一个单纯复仇者逐渐赋予些转变起因和人性的另一面,让主人公不再显的只有残酷。
今年4月份开始想筹备,怎奈一小小毛头毫无让人信服和片子自身在国内的一些敏感因素,所以后来决定倒不如自己投钱然后拍个样片,留着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再出去试试能不能找到投资,这样也对自己第一部片子更有意义些。
制片.导演手记:
6月份拍摄前的筹备,几乎是动用当时所有的资源把身边的朋友都叫来了,好在大家都是志趣相投的年轻人(多以90后),说明片子想法得到支持之后,这个剧组就这么建立了,很多也都是友情帮忙,包括演员朋友,有一些根本不是做演员的,不过最后发现还是少一个演员,只能我这二货自己顶着上了。
解决了工作人员,开始正式着手,决定样片拍摄取自剧本的绑架部分,好在之前写剧本时顺便把前期一些功课做的都还算比较充足,也节省了很多时间。
找朋友画故事版,在一起连续弄了2天终于搞定
其实故事版画完之后还是有一些镜头的改动 ,不过介于当时不好意思再叫朋友修改,索性直接在脑子里改了,反正样片镜头一共也不多。最后拍摄的镜头不多也不少,基本都用上了,拍完当天回去直接粗剪大体就是现在看到的结果。
然后开始跟主创们沟通,样片我们一方面想给正式片做一些实验(当时没有想过这个片子要公开),一方面也是想看自己的完成度能达到什么样,当时内心的自知之明告诉自己如果没拍好马上去乡下种田,安安静静做一个电影观众,至少这样没有毁掉心中的电影,好在庆幸电影女神暂时还没有决定赶我走的意思。废话有点多,然后提取样片好的部分保留,不好的部分在正片里改进或丢掉。实验包括影片的节奏、氛围、风格、色彩等,几场绑架也做了些不同类型的尝试,我个人喜欢的部分是影片的色彩部分,当时跟摄影师一起沟通时我们就决定6场戏每场试不同的色彩。蛮遗憾的是镜头运动感最终并不是我想要的,不过这个是我个人原因与摄影师无关,最初以为肩扛能实现我要的那种紧张感,后来才发觉其实我想要的是手持,好在这只是样片。
确定好实验事项之后开始勘景,准备服化道(这里重点说明下,样片里小丑的妆绝无冒犯之意,只是我们都很喜欢希斯莱杰塑造的小丑,想在样片里致敬下,正片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这次样片最大的难点就是场次过多,一天之内要把6场不同的戏全部拍完,因为每延长一天所有的预算就要相应增加,预算不充足情况下只能精打细算,当然,这样依然还是超出了我原本的预算。场景的选择上我们都是在一个区域搞定,间隔最远的场地开车也只有15分钟左右,这样大大节省了我们转场的时间留给拍摄。3场室内3场室外,白天拍室内戏时间还好,因为7月中旬大部分时间是白天,只有8小时左右的黑夜,所有压力都集中在晚上的3场,因为每转场的灯光布置、机位、演员调度等都是时间杀手,期间还下了场雨,以至于当时我们都认为只能改戏顶着雨拍,好在没过多久雨停了。不过最后还是出了些问题,晚上拍摄的部分有我的戏,最终剪辑时发现凡是有我戏的时候很多细节当时都没有在监视器上注意到,说到底还是不够“细心”。晚上的后2场明显感觉再按照白天那样绝对拍不完,最后只能对大家说每个镜头最多3次NG,好在大家的状态都很理想,拍完最后一个空镜时天也亮了~终于我也露出了两排龅牙般的笑容.....
片子所有的问题和遗憾都在下次拍摄中改进,如果在我心中打分的话只给10分,满分1000分甚至更多,因为这离我心中的电影还差很远,就如影片的最后的那句话,对于我们来说“ 这只是个开始。”
剪辑部分由于早在前期就已都规划好,后期只做了一些细微改动,这里就不过多分享了。
调色部分自己是被逼的,本来想叫朋友帮忙的,不过当时他在剧组做DIT忙不过来,最后只能自己来,基本上也都是靠平时偶尔瞎玩的经验和不专业的色彩审美调的,最重要的还是灯光给了很大的空间,我这种应该不推荐大家这么
做,除非自己的片子迫不得已。
一样比较喜欢cult类型的朋友希望能和我联系,没事的时候大家可以一起想些有意思的故事,一起拍着玩,样片其实拍的部分还算温柔,正式剧情中的血腥、暴力部分没有作为样片拍摄,原因大家懂的...虽然这类型在当下国内基本是死路,但没有人去做就永远连一点希望都没有,毕竟现在各种怀旧、校园、梦想等等片子数不胜数,我想那么多人在那边,应该也不差我们这拨人了,所以就不往那里挤了,希望大家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种类型,对于我个人来讲片子只有好看或不好看,我不排斥任何一种类型片子,喜欢的就看,不喜欢的就不看。电影就是因为有差异化才好看,如果世界现在只有文艺片或者商业片想想也挺无趣的,终究审美会过度疲劳,当然这也不代表我们接下来就只拍这种风格片子,会有更多不同的尝试。
最后感谢剧组的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努力付出,始终觉得一个好团队要比一个导演重要,毕竟电影不是一个人玩的东西,为了能够让我们接下来继续不断在一起创作,10月份我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LooK Me”
秉承着拍没拍好是能力,用不用心是态度,至少我们先有态度再不断的提升能力。非常喜欢我们剧组的欢乐氛围,至少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这种态度的工作才是我心中梦寐以求的剧组!
Ps: 最后一场戏跟剧情无关,只是为了样片增加的一点趣味部分。
概念海报:
摄影手记:
此次作为摄影能够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参与三度系列之态度的短片拍摄感到很荣幸。在此分享一些拍摄时的体会,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在拿到导演的第一版剧本时,心中已经对本片故事的拍摄手法做了一些设计,最终与导演沟通后,大家一致认为全片90%的镜头采用肩扛的拍摄手法更加有助于故事的叙述和影片整体风格的确立。
在摄影机、镜头及附件的选择上,根据预算的现实情况,选用了RED EPIC机身和蔡司UP定焦基本组镜头外加一颗蔡司CP Macro50mm镜头。导演最初对本片的影调提出了构想与要求,在看过导演的分镜脚本并反复看景斟酌后,我们产生共鸣,决定在影片整体色调设计上采用一种与传统方式统一色调相悖的方式,根据每一个场景与剧情人物的特点划分为五种色彩调性,夸张颜色对戏剧冲突的帮助,虽然我们的这种创作观念属于实验性质的尝试,但最终呈现的画面与我们前期的设计十分吻合。
除了色调方面的设计外,本片的光线处理上也采用了大光比高反差的打光方式,尽管夜内部分场景只布置了功率很小的ARRI钨丝灯和Dedolight,但对于场景气氛的营造和人物性格的体现还是很贴合的。由于场景问题,本片很多夜内气氛的场次都是白天拍摄的,对于室内散光、道具灯以及月光双色温的控制和是否可以透窗拍摄的矛盾上我与灯光师并没有对环境妥协,而是利用构图角度的选择和光比控制以及ND滤光纸的配合,使得夜内的光线气氛尽管在白天拍摄
也更加真实,同时避免了画面上环境背景比较闷的问题。
本片整体采用大光孔拍摄,除了考虑画面景深层次问题外,还有兼顾夜外场景的光线设计,由于制作预算问题,灯光器材的数量和配备是有限的,我们夜外的三场重戏环境又比较大,所以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保留住暗部细节,UP定焦镜头T1.9的最大光孔我一直都是全开拍摄的,同时加之肩扛与演员走调度,对跟焦员的技术也是不小的挑战。
作为早期有幸参与过胶片拍摄的我来说,坚持在现场使用测光表是我一直的习惯,精确的出灯位置和严谨的照度控制是保证光影比例层次的基础,并且从胶片时代过渡到数字时代,再到当今的4K时代,我始终都在摸索各种数字机的宽容度表现和与不同厂牌镜头组合后色彩还原的特性,同时也在测试数字摄影机本身的ISO值设定与早期柯达VISION2与VISION3几款代表性型号的底片在前期量光时的区别,所以目前我比较常用测光表与机身假色曝光功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灯光设计,这部短片一些场景的光线处理在这方面又让我收获了很多经验。
整部短片的现场拍摄基本顺利,尽管各部门的朋友都是第一次合作,但大家的信念与目标都是统一的,就是利用自身最多的经验与努力,全力以赴共同拍摄好这个样片,所以大家配合度很高,这种积极的工作态度也是导演所期望的。在此,我想感谢帮我实现画面构想的摄影组和灯光组的兄弟还有整个团队的朋友们,这次和大家一起工作让我增长了经验,同时也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拍摄经历。
声音手记:
刚拿到本影片样片的时候,就与导演一起研究了整体的声音风格,导演注重声音的真实感,但是由于长时间大量的工作,我已经形成了一种机械化的处理方法和思维模式。
在做第一版的时候,加入了大量的科技感WHOOSH、RISE这类音效,之后发现不仅没有给影片增色,反而影响了整体的节奏。其实,本影片的音乐已经做到了音乐音效化,所以最终只保留了一个绑架关车门时的BOOM 。
因为经常做恐怖惊悚片,所以当看到表的那个镜头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加了几轨钟表走针、HIT和几轨撞钟声,导演听过之后,提出了这样的声音听起来特别的厚重,缺少了真实感,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影片开头出logo“ look me”的时候, 我尝试了很多的科技音效,但还觉得不是很完美,于是自己做了拟音,用一块碎玻璃相互摩擦、捏碎了几个西红柿才得到了较满意的声音。
环境声还是以风沙为主。就报纸那个镜头来说,为了增加影片的紧张压迫感,我加了很厚重的低频。夜晚虫叫加了很大的REVERB,因为不想让它听起来那么明显,而且听起来颇为诡异。蒙面小丑绑架抓蛋处的声音特意把出血声做的很夸张,这样多了些喜感。
小丑这个角色的声音我们想要做出邪恶的感觉,开始加了很多种声码器,效果却不理想,经过各种尝试,
最后决定保留演员本来的声音,只做了简单的降调,这样听起来就没那么夸张了。
通过做这部影片,我深刻的意识到身为一名声音艺术工作者,其意义在于如何能够将一部影片的声音呈现出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能遇到一部好的影片,
一部值得我们真正用心来完成的作品也是很不容易的。感谢导演对我的信任!
最后非常感谢影视工业网提供这个平台!
本文为作者 姜戈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