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护卫队》开启“后剧本”时代?

2014-10-17 13:57
Snow雪子。微信jidan201212.转载请标明作者全部信息。

在《银河护卫队》的开篇,影片展现了主角英雄彼得·奎尔在还是小孩儿的时候,无法适应他母亲的离去。他妈妈在将死之时伸出手来,近乎乞求地请奎尔握住她的手。奎尔无法做到。

这个故事设定作为开篇十分自然,影片行进中也有呼应开头的部分,尤其是奎尔在别人动他母亲的卡带机的时候就表现的十分不安。但是大部分时候,电影的剧情发展都和主角的情感路程无关。

这是我们当下大片电影的普遍现象。

在过去那些好的大制作电影中,主角的情感路线和剧情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夺宝奇兵》中印第安纳琼斯对“失落的约柜”的追寻与他逐渐学会不仅执着于自己的目标也要帮助他人的线路吻合。就连《回到未来》中的马蒂在他寻求回到1985年的故事中都能找寻到他想要一个更好的家庭和生活的愿望。

那些长久的大片,那些在许多年以后还吸引人去看、不断去看的影片,《E.T.》、《蝙蝠侠:黑暗骑士》以及基本上皮克斯的所有影片,都将他们的故事以及更深层次的主题与人物角色的感情曲线相联。

但是从2010年开始,这两件事越来越没有关系。甚至,即便是在像《银卫》这么好的商业大片里,剧情和情感就像两条平行线,并且没有任何“想要”相交的意思。更甚,品牌续集式的故事叙述逐渐窒息了电影学的传统故事叙述。随处延伸的、多部分的情节正踩在稳固叙事的咽喉上。

(奎尔在《银卫》里承担了最多的感情任务)
(奎尔在《银卫》里承担了最多的感情任务)


“后剧情”电影
Los Angeles Times的Steven Zeitchik将《银卫》列为“后剧情”电影的代表。“30分钟过后,电影仍旧没有一个可识别的剧情架构,只是一些事情的集合。”他说他怀疑这部电影里的任何一个角色可以明确解释正在发生什么或者为什么他们在做正在做的事情。

并且,当电影需要人们理解角色的情感的时候,那些人物就是简单地站起来大声告诉其他人物(和观众)为什么他们这样感觉。所以,影片是很清楚地让人们知道它想让观众如何感受,而不是让我们感受

你可以看到很多影评人在评价《银卫》时的纠结。“很多年我们都觉得商业电影的制作至少有一部分是靠过硬剧情的——《大白鲨》、《终结者》和很多很多”,但是现在出现了一种提供良好观看体验的商业片,对它们,剧情似乎一点都没关系。

观众也似乎这么认为:好看就是好看,无论什么理由。更为重要的是,只要大家一起去看很开心就够了。Zeitchik对于他的疑惑产生了新的疑惑:“我不确定我们应该去解释它。电影的架构——为何人们在做他们正在做的事,或者他们做这些背后的心理动机——似乎不是重点。”

如果你看一下其他的大片,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猩球崛起2》的人类发展也是同样的问题,反而猩猩的那条线表现好很多。回想一下,当按照规律该出现情感展现的时候,人物角色直接告诉了观众他们的感受,而不是通过表演和电影学来让人们真切感受到。


《银河护卫队》开启“后剧本”时代?
(《复仇者联盟》是故事叙述的一个新模式)

这是否是一个问题?
在一些层面上,这不是一个新的现象。但是,最关键的点是在,造成这样现象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电影现在都属于一个更宏大的故事叙事策略中,这让真正的情感点变得触不可及。《银卫》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原因是它的一些人物比如反派只是用来出场一下做个介绍、让大家知道还有这个人物,从而为后面做铺垫。真正的反派,也就是主角会遇到的真正的情感高潮,会在下一部中出现。

《复仇者联盟》和它的各自单独系列是绕不开的例子。钢铁侠的前两部为《复联》中的表现打下基础,而《复联》是《钢铁侠3》中情感点爆发的原因。《美队2》也是一样。(作者注: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观影顺序”,这样观众才能最全面的了解这个人物和他的相关故事)。

这其实是像电视学习的结果。系列化叙事,将原本一部作品的公式拆分:这是介绍;这是第二部更加深入的续集;这是出现了真正感情高潮的第三部。。。现状不停地被重置。当“下一部”开始的时候,情感宣泄看起来更加遥不可及。

但是情感宣泄对于叙事来讲是那么重要。现在的大片经常给我们情感宣泄的假象——那一个大场面里主角很肤浅地面对了他的心理创伤——但是有时候他们似乎害怕继续往下深挖,(提前暴露了下一部的点)。

本文为作者 Snow雪子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