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影周刊NO.14-【一文】-独立电影:天天平价的沃尔玛?

2014-08-21 12:00

导语:

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独立电影的集散地,他们拥有独立电影最早一批的实践者,并最终培育了较为成熟的独立电影市场。但是走过百年历史的美国独立电影产业,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美国知名评论员毕妮·巴恩斯就通过类比“沃尔玛”指出美国独立电影产业的盲点和痛点:“产量的增加并不能带来独立电影的繁荣,只有适当的规模才能最大程度聚焦观众注意力,提高单部电影的眼球效应”。那么,美国独立电影产业是怎样的一个“沃尔玛”?本期《凡影周刊》,将用【一文】为您带来原文解读。

正文:

作者:毕妮·巴恩斯

翻译:Carter

校对:一一

独立电影业正在吞噬它自己

“廉价的劳动力和补贴制造了一个不可持续发展的泡沫,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独立电影了。”这句话来自著名《纽约时报》影评人马诺拉达吉斯,在他看来,这个生态圈里面已经有太多的电影,并且这种过度供给并非刚刚开始。

约翰斯洛斯早在2007年就发出过警告,说独立电影的问题并非缺少电影,而是缺少眼球效应。然而,业内对此的反应却是要拍更多的电影。如此一来,整个行业就形成了某种毫无经济价值的恶性循环:热钱空前高涨地涌入到行业内,拍摄经费却被史无前例地压低。与此同时,财务上成功的独立电影所占比例并无增长(它们的成本大多低于五百万),电影人从中赚到真金白银的机会被浪费了。

很多业内人士仍然执迷不悟,认为电影和供需平衡的经济规律没有关系。但事实就是事实,否认也没有用。所有行业都应该呼应时代的脉动,电影行业亦是如此。尤其是在美国,政府不会为了倡导文化而资助电影制作。因此,如果在业内没人对这些现象抛出挑战,那大家就准备好失败吧。

市场已经不需要更多独立电影人了

当投资持续不断地流入时,大部分的钱只是用作剧组开支,设备租赁,场地开销,色彩矫正等等。悲剧的是,钱并没有落到幕后创作者的手里。

也就是说,那些真正的幕后英雄几乎总是分到很少的钱,甚至一分都拿不到(通常在一个独立电影剧组里,除去摄影棚、器材、道具、服装、吃住等必须支出的费用,剧组可支配的钱就所剩无几了,一般一个50万预算的剧组能给负责创意的工作人员开出50美金/天的工资,5万预算的剧组是根本开不出工资的。尽管能拿50美金工资的人过的也是捉襟见肘的生活,却与那些拿不到工资的独立电影人相比,已经算是很幸福了)。并且,日益缩水的薪酬,也只是独立电影行业巨大问题的冰山一角。

电影人一方面希望保持创作自由,另一方面也在回避其回报投资人的义务。所以他们开始逐渐依赖众筹模式,比如在著名的众筹平台Kickstarter筹集资金。一旦筹到钱,电影制片人便会设法取得免税资格,通常的做法是以一个折扣价卖给第三方来筹集更多的钱或者贴补电影可能遭受的损失。

当电影进入制作阶段的时候,制片人就会把一分钱当十分钱用——换句话说就是要求剧组缩衣节食。这样做的结果是:剧组的人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但只能最多拿到100美金的酬劳。更糟的情况是,在几周工作之后,剧组这些人如果找不到新工作,就会面临失业。吃了上顿没下顿,如此这般,循环往复。在电影拍摄完成之后,大部分电影人根本无法吸引到可靠的发行商,因为有钱支持独立电影的发行人已经陆陆续续都退出了这个行业。

这就是独立电影的现状。任何一个说“我们需要更多的独立电影”的人都是问题的一部分,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提出一个可以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案。

独立电影业有一句格言:再多的艺术都不算多。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这句话了,但没有人说“这世上的画太多了”。是的,因为画不是电影,不需要上百万的制作成本,也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参与制作。因此,用画来类比电影是错误的。

电影市场已“供过于求”

当制片厂每年都在削减电影产量时(索尼影业计划从2014年起将制片数量从20-22部调整为18-20部。摩根斯坦利2013年的一份报告指出,五大制片厂迪斯尼、环球、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和华纳兄弟从2007年到2011年间,税前利润平均下降了40%),为何独立电影却高歌猛进?

在过去的15年里,仅在美国就举办了7000多届电影节活动。去年,有1500多部电影在美国院线上映。假设有20%的电影会在电影院播放,那就意味着去年拍了7500部电影。然而,人们的年平均观影次数只有6次,看电影的总数不到100部。这些电影90%来自制片厂。尽管如此,很多人依然主张拍摄更多的独立电影,为什么这么多业内人士忽略了独立电影的低需求?

答案就是:整个独立电影行业(不包括电影人)是建立在供需的“供”上的,而忽略了“求”。这个行业包括电影节,电影学校,众筹网站,电影提交聚合器,视频点播发行商等等。所有这些机构都既定地鼓励电影人不断地做电影,从而使那些独立电影彻底失败。

市场竞争和市场饱和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界限(市场饱和度= 某产品销售总量 / 市场潜量,当产品销售总量与市场潜量相同时,市场饱和度达到其极限值1),一旦市场达到饱和,只有人口增长,观影需求才会增长。独立电影明显已经达到了这个饱和点,而让这个行业有所增长的唯一途径,便是增加人口(即观众)。那么,我们必须认真想想该如何增加观影需求。

既保持艺术价值又兼顾经济价值?

这事儿可没那么容易。如果有个魔法方程式,那么我们会看到有更多的电影会成功,更多的从业人员赚钱。但这个行业的现状却是,日益萎缩的利润私有化,成本却日趋社会化。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不牺牲艺术价值的前提下产生并维持经济价值?

答案或许在于电影协会和电影机构联手建立一个人才孵化的网络。大部分顶级电影节的电影是从网络孵化出来的,一流的发行商也不断地从这个网络购买电影。

答案或许在于顶级电影节需要建立一个认可体系或者交易联盟,并反对那些除了收入场费和乱发奖之外几乎毫无作为的电影节。

答案或许在于一流的电影大学重新聚焦电影人的培养:写剧本,建立人才实验室,拍摄微电影。

答案或许在于升级版的垂直整合模式。就像以前的制片厂体系,每个在里面工作的人都有报酬,而且能拍出很多伟大的电影。

答案或许在于“没有答案”。但我们需要点子,不管答案是什么,它一定不会是简简单单地无条件地去拍摄更多剧情片。

制作人马克·杜普拉斯最近指出独立电影行业和里根经济学具有很大相似性(里根经济学指里根总统执政期间实行的经济政策,其主要经济措施包括削减政府预算以减少社会福利开支,控制货币供给量以降低通货膨胀,减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以刺激投资,放宽企业管理规章条例以减少生产成本。由于里根经济政策尽可能大幅度减低高收入者和大企业的所得税率,又大幅度减少各项社会福利开支,故有人指责该政策为“劫贫济富”)。

因此,供给经济学派提出了“沃尔玛时代”的概念,暗指大量披着“竞争”外衣的伪劣商品充斥着电影市场。廉价的技术、产品和劳动力,让公司大佬们一夜暴富。公司却拒绝给雇工们发薪水,然后操控他们寻找政府援助以此补充公司的报酬开支。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耳熟?虽然独立电影行业对观众的影响力还不是沃尔玛,但整个生产流程和结果却越来越像。这必须引起独立电影人士的警觉。

当然,电影不仅仅是经济。电影是艺术,希望,梦想,欢乐,理解,是关于人性的故事。在很多方面,电影是无价的。所以提高行业的经济价值不应该是镇压声音,也不是盲目地限制电影的数量。更好的办法是让行业一起努力做更高质量的电影,并且把这些电影和忠实粉丝连接起来。这种办法强调质量高于数量,反对“只管去做”的文化,提倡“让大家看”的文化。因此,增加100部片子的价值对这个行业来说,要远远高于拍10000部片子。

独立电影行业具有挑战性也很有趣,但正因为我们喜欢它并不代表它就是切实可行且健康的。像《饥饿游戏》《无耻之徒》这类电影也被算作独立电影(着实大大提高了独立电影票房),但是更加准确代表这个行业的健康指数的应该是那些更低投资甚至不需要参与分级的电影。

如果不算纪录片和宝莱坞大片,独立电影的表现真的挺惨淡的——特别是整体公映的数量。视频点播也是同样的命运。如果制片厂的费用像票房那样占市场的90%,那就意味着在去年独立电影在视频点播上只产生了1.25亿的价值。在互联网热潮的推动下,直接走视频点播渠道的独立电影和在院线上映过的电影都在争夺这块宝地,绝大部分的独立电影如果能赚上25000美金的视频点播就算足够幸运。

大家不应该担心这个行业产不出大量的片子,反而片子越少越说明这个行业是健康的——健康地争夺有限的资源和有限的眼球。要知道,今天很多伟大的电影人都是在一个独立电影产量不高的时代被发现的: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Tarantino),达伦·阿伦诺夫斯基(DarrenAronofsky),凯文·史密斯(KevinSmith),凯莉·雷查德(KellyReichardt),丽莎·查罗登科(LisaCholodenko),诺亚·鲍姆巴赫(NoahBaumbach),妮可·哈罗芬瑟(NicoleHolofcener),韦斯·安德森(WesAnderson),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Nolan),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Soderbergh),格雷格·莫托拉(GregMottola),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Linklater),托德·海因斯(ToddHaynes),吉姆·贾木许(JimJarmusch)等等。

这些人所处的时代,独立电影的平均投资与大制片厂相比,差别并没有那么高,数量也没有那么多。比如《落水狗》上映那年,全美只有250部独立电影。而相比之下,去年就有1500部之多。

电影产量减少的独立电影行业能使电影人获得更多关注,并使优秀的人才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和更好的施展才华的机会。或许,这会是独立电影产业在众多大制作电影中突围的思路?

(凡影周刊注:这是我们第一次选择这种偏激的文章,这样的声音可能有点刺耳。以文中的观点来回望中国电影市场,我们会发现相似的问题,随着排名前100名的电影投资成本整体向着6000万以上攀升,未来我们的独立制作或者中低成本电影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投资结构?它们的发行渠道又该如何考虑。我们希望大家关注一下【一影】中的内容,在其中Netflix的内容总监论述了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互联网平台是否会是独立电影更好的选择?)

-----------------------------------------------------------------------------------------------------------
注:任何形式的转载请注明来源,以及原作者、译者、校对者的姓名,请尊重这些整理知识的努力。凡影周刊是由一支25人的翻译团队倾力维护的公众号,只为给中国电影行业的从业者带来更多更专业的全球市场信息。关注我们,收获的将是知识,而不仅仅是资讯。
凡影周刊NO.14-【一文】-独立电影:天天平价的沃尔玛?

本文为作者 凡影周刊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3790

凡影周刊

点击了解更多
凡影Weekly 是陪伴电影从业者和观察者的学习助手。我们每周梳理全球优质的文化产业知识,解读当下电影行业现象,希望能够协助优秀的您变得更好。关注我们,您收获的将是知识,而不仅仅是资讯。
扫码关注
凡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