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必读]一封来自声音部门的公开信!制片、导演、摄影、美术各部门都不容错过的协作与沟通!

[剧组必读]一封来自声音部门的公开信!制片、导演、摄影、美术各部门都不容错过的协作与沟通!
作者:JohnCoffey

鸣谢:Randy Thom, Jeff Wexler, Noah Timan,Mike Hall, John Garrett, Scott Smith,Rob Young, Mike Filosa, Wolf Seeberg,Darren Brisker, Charles Wilborn,Todd Russell,Brydon Baker, Larry Long,Glen Trew, Dave Schaaf, Charles Tomaras, Klay Anderson,Brian Shennan, Hans Hansen,David Marks, Bob Gravenor, VonVarga, Mark Steinbeck,
Carl Cardin, Eric Toline, Joseph Cancila,Stu Fox,Peter Devlin, Matt Nicolay等.

这封公开信由摄制组声音部门的从业者们共同完成,它将帮助导演和制片人更好理解完美的同期录音如何诞生,尽可能为电影制作提供帮助。

在这里,我们要谈论的不是混音本身,因为这是我们的分内之事,不论是对于高清大片还是简单视频,我们都不会辜负您的信赖。

我们希望您能对影响声音品质的基本因素有所了解,免得仓促间做出有损电影质量的决定。同样的,您也有必要了解声音部门的一些难处。

现在毕竟是数字声音的时代,SDDS,DTS,杜比系统,THX和声道环绕已然成为电影院标配,甚至连家庭影院都常常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的影迷们已对DVD的音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应地,我们面临的问题也不可同日而语。

『 问题 』

在拍片现场,录音部门会创造并保护原创声音资料。录音师与专注于影像的工种不同,他们在现场的工作通常是“隐形”的。往往无人知晓我们用麦克风录下了什么,也极少有人能意识到我们在做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最恼人的噪音才会被片场中人察觉并议论。

我们的工作包括时刻监视片场的情况,防止那些不必要的、意外的、被忽视的、有时甚至是恶意的举动干扰录音效果。今天大多数片场的氛围都令我们很沮丧:我们经常被要求独自解决所有声音问题,而这实际上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应该努力的不光是我们,还有助理导演,其他成员以及制造这些问题的人。

在影片制作过程中,人们常觉得录音师耽误拍摄进程,惹人讨厌。我们绝不想要这样的待遇。我们不希望站在全剧组的对立面,也不想被当做“声音纠察队”!在一个高难度的场景中,独自行动的录音师就像一个异类,不仅独木难支,其他人还会找出种种借口,阻扰合作,工作之难可想而知。我们也大可避开这些压力,敷衍了事,顺势而为,可若如此,就无法创造出色的声音了。

您可能会觉得,若要解决我们的问题,势必会破坏片场拍摄流程,或是增加预算。但只要您在前期准备工作和实际拍摄时加以注意,就无需多加担忧。

器材并非万能,这点我们很清楚。比如,麦克风只是一种工具,它不可能让奇迹发生。如果现场录音时恼人的问题没有马上解决,在后期制作中它还会出现。其实,这类问题是可以通过合理的准备工作来规避的。有了您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就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 现在与未来 』

为了理解现今录音问题的症结,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在昔日的大片场时代,各个部门的生产流程是整合在一起的,所有人一起投入电影制作当中。那时,无论我们在哪个工作室,所有同事都尽可能在业务范围内为我们提供帮助,这也是他们职责的一部分。实习生会用旗子遮掉麦克风的阴影,电工团队会更换有噪音的灯管,摄影团队会减少摄影机的噪音(以前为了避噪经常会为摄影机盖上枕头和棉被)。每个团队成员都把追求更好的声音品质视为自己的工作。没有人会被特别要求去做这些事。在那个时代,与声音部门通力合作来完成一部好电影真是司空见惯。

时至今日,各个团队在自己的领域上依然成就非凡,但协助声音部门已不再是他们的工作。这是由于各个工作室培养制度的逐渐细分,各部门愈发独立,沿袭自部门内部的专业知识也改变了他们对于声音应有的认知。其他团队觉得自己没义务协助我们获得更好的声音品质,也再没有哪种学徒制度会传授这样的知识。现在的新人们就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中,若没有明确指令,他们不会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护音轨,因为这再也不被视为他们的本职工作了。

声音部门很乐意自己解决麦克风的阴影问题,也愿意替摄影机减少噪音,但缺了协作,一切都是徒劳。现在,我们不得不耐心说服、恳求、施压,来请求其他团队的同仁与我们协作。

拍摄的最后一秒钟本应用来解决任何意料之外,无可避免的问题。但是通常,最后一秒钟却是现场录音师的第一秒钟,因为我们在那时才被告知对白要改,舞台要更动或是有新加入的噪音源。其他团队都是为了“看得到的作品”工作,不是为“听得到的作品”服务。无论是化妆师、木工、道具还是服装,通通是为了小屏幕里的影像在努力。
出于这种狭隘的视角,他们认为自己只是为了影像,而不是为了声音工作。您是片场中唯一有权力允许我们献上最好声音的人。声音的录制应该融入拍摄过程,而不是与片场环境相抵触,以至四处碰壁。再这样下去,电影学校就得为录音专业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了。

我们希望您能对这些遍布片场的隐患有所了解。您可能会觉得我们是在抱怨,但实际我们是在为您排忧解难。我们的选择也是您的选择,我们的问题也是您的问题。毕竟最后,这些音轨都是要交给您的。
希望读过这封信之后,您能更清晰地认识何时需要进行后期的对白修正录音,否则就为时已晚。虽然这个问题一般在拍摄的最后时刻出现,但未雨绸缪也不错。

『 LOOPING 后配 』

(编:Loop是片环。在没有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年代里,都要用大约10分钟左右的光学胶片片环还同样长度的磁片片环在同步连锁系统中,把磁片录音机与光学放映机同步起来,配音演员看着画面,一遍遍说对白,直到口形同步为止。把这一段复制出去保留,然后再做另一段片环。这就叫对口形,或简称后配。)

“We’ll loop it”(那我们后配吧)—— 您要懂得这句话的份量和后果。您肯定知道额外的后配(ADR)会增加预算压力,可远远不及于此。后配是万不得以的做法。如果只需一点点的时间,经验和沟通就能解决问题的话,就别用看似简单快捷的后配。这意味着影片的艺术水准将在各个方面大打折扣。

显然,你知道演员在片场的表现往往比在录音室的表现来得好。您找来了最好的演员们一同创作,要是因为后配而浪费他们的精彩表演,那就太不应该了!只有当演员们在三维空间里举手投足,互相交流时,他们才能迸发出最耀眼的火花。这种表演是艺术的宝藏,它赋予电影以生命。

如果要后配,演员们就必须枯坐在录音室里,面对硕大的麦克风进行二次表演,还要与前期摄录保持口型一致。对于真正富有创造力的片场表演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摧残。

当然了,后配可以避免很多噪音源,这是最好的现场录音都难以达到的,不过它却缺少了一种自发性,也缺少了能俘获人心的真情实感,这种情感来源于演员们的灵感与才华。后配不是真正的表演,最棒的演员也不喜欢后配,他们只是勉为其难罢了。

后配同时也是对后期费用的一种浪费,这些费用应该用在更好的声音设计工具上。如果您还是决定要使用后配,很多优秀的专家(比如Skywalker Sound工作室的Randy Thom)会建议,在拍完场景的同时直接在片场或是靠近片场的地方补录演员的声音,这样一来,演员的表演和声音都会显得尽可能真实。现在也有很多公司专门通过辅助录像和便携式仪器提供及时的现场补录。

后配在经费上是很没准的。在做出决定之前,请务必三思。别让在片场一时的不耐成为选择后配的借口。请确定自己已经考虑过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

『 片场会出现的问题 』

绝大多数破坏音轨的事件都是可以预期的,但它们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发生。以下是一些可以被清楚辨认并能被准确量化的干扰因素。您可以借此区分好录音和坏录音:这些可预知的负面因素有多少出现在片场,您又是如何去解决它们的。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 前期准备工作 』

要想录出好的声音,首先要提前预测结果。前期准备工作时与录音师多多交流。跟摄影师在开拍之前调试机器一样,给录音师酬劳,让他去听听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些试录,看看哪些噪音能够在后期制作中清除掉。务必在片场布置好之前完成这项工作。如果录音师还在另外一个片场收音,就请他再找个靠谱的同行来做检查。这样肯定会提高拍摄的效率。

『 场务部门 』

相比其他的部門,场务组对录音师的帮助要大得多。选择场地时请务必考虑到对录音的影响,至少要测量一下现场的噪音因素——我们要求的并不多。很多时候完全可以在周末进行拍摄,或代之以更好的场地。让我们头疼的拍摄地点包括:工地、汽车密集的车道、学校,飞机场或是其他有着明显噪音源的地方。如非必要,请务必避开它们。
在我们前往片场前,请务必审视以下问题:

· 请随时注意空调,这点非常重要!间歇吹来的冷气会造成镜头间背景音的不连贯。如果是在一栋大楼里,找几个人用步话机对现场进行实时调控,一个场景拍完之后,才能把空调打开。在户外的话就把邻近的空调都关掉。

· 在酒吧,办公室或是医院等地,请控制住现场所有的噪音源——冰箱,电脑,制冰器,X光机等机器都要关掉。还需注意电脑运转的嗡嗡声和风扇的声音。如果非要用电脑,最好使用道具电脑。

· 在某些场所,诸如酒吧和餐厅的非营业时段拍摄。

· 在雨天场景中请避开锡制屋顶。

· 确定片场的电力系统运转良好,并尽量关上门窗。

· 吱呀作响的老旧木楼梯是我们的天敌,请务必回避。

『 美术部门 』

· 如果您给现场添置了会产生噪音的家具,电脑或是其他电器,请和声音部门进行沟通。最好使用无噪音的道具电脑。
· 如果您在片场布置了低矮的顶棚,悬梁和吊杆,请尽力给麦克风留出空间,它们需要在演员的头顶上收音。

· 替搭建的阶梯添加泡沫塑料,以防止中空的脚步声在空间里回荡,压过对白。

· 尽可能在场地内铺设地毯,它可以有效减缓空气中的残响。在对白很多的场景中,使用地毯尤其必要。

『 助理导演 』

如果助理导演不协作,一切便都是空谈。但他们有时偏要跟我们对着干。一旦助理导演起了头,整个团队也会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等一下声音”或是“后配就好了”之类的废话让我们饱受折磨。

· 必要时请警察来协助交通管制。

· 在拍摄过程中请务必安静,不允许任何走动。将调音台设置在关键场景之外,并且要尽可能低于窗户(调音台边的工作人员请勿发出声音)。“现场安静”(Lock It Up!)即我们不该听到任何团队传出的声响,机械声,交谈等等。请调好步话机频道,将指令快速传达给各个部门。

· 请允许声音部门做快速的声音校正。除非你是在等摄影,没有必要说“等一下声音”。我们不会因为突发情况故意耽搁拍摄。同样,当我们需要演员再来一次,请不要特意强调:“声音说要再来一次。”

· 背景演员请以默剧方式演出。

· 请给演员足够时间和空间佩戴麦克风。等到最后一刻才催促声音部门给演员带上麦克风是很不明智的。相应的,不要让录音师在明星的更衣室外干等,这个功夫可以解决很多声音问题。

· 如果排练时间有限,请确保在排练结束之前,让吊杆麦克风操作员至少完整看过一次演员走位。

· 在演员离开外景现场前,请允许我们录下所有的对白做备份。在破坏内景设置之前,请允许我们录下现场的环境音。我们必须赶在现场变化之前尽快完成录制。

· 在飞机汽车成队出现的场景中,一定要抓住引擎轰鸣声的间隔完成录制,一旦连绵不断的引擎声轰鸣而至,录音环境就不再理想了。请保持现场安静以便我们判断飞机是否已经离开或正在飞来。很多情况下,片场准备不齐全会导致录音功亏一篑。

· 请至少在拍摄两天前通知声音部门,方便我们准备机器。请把需要使用的同步录音带寄给我们,不能用CD或盒式录音带来代替。

· 为了防止干扰无线麦克风讯号,请在实拍和最后一次排练时关闭所有手机及电子通讯设备。

· 在加拍新场景之前,请告知我们具体情况。助理导演常会让其他成员蒙在鼓里,造成片场混乱和不必要的重复。

『 制作经理 』

· 请挪一点经费,给声音部门添点人手,或是多购置一些适用的器材。多一位人手可以让另外两位录音师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省这点钱是很不明智的,因为如果这个人可以让其他部门的工作更加顺畅,这钱就花的值。而且若临时需要移动麦克风操作员,他也可以火线上场,不用耽误拍摄进程。毕竟非专业人士很难迅速学会录音技能,你能想象一名调音师担纲摄影吗?多一名录音师,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同时,他也可以在某位录音师生病或突发情况时顶替上阵。

· 在考虑制作经费时,请把后配的开销也计算在内。

· 尽量找到一个没有噪音的片场。最新、最现代的场地也可能会有各种棘手的问题。

· 如果一定要用货仓当片场,就要做好防止噪音干扰的措施。

『 摄影部门 』

摄影助理

· 一旦摄影机发出噪音,请立即盖掉杂音,如用玻璃,毛毯,或是对机器进行调试等。

· 不要不停打板,这样一来时间线会出现混乱。录音师需要随时知道情况的最新变化。

· 如果无线麦克风的频道发生了改变,请务必让录音师知晓。

摄影机操作员

· 请确定您要使用的取景框范围,确定后不再更改。

· 尽可能在拍摄前与吊杆麦克风操作员进行详尽沟通。

· 请允许我们把毛毯或棉被盖在某些特别嘈杂的摄影机上。

摄影指导

· 注意不要把灯光打在吊杆麦克风操作员身上。高悬在头顶的吊杆需要躲避现场的光线,以防止吊杆阴影干扰拍摄。此外,要注意在取景框之外给操作员足够的空间,要知道,无线录音的效果永远没有吊杆麦克风来得好。

· 如果导演事前没有特别要求,请勿使用Xenon灯,它会导致全部场景都需要后配。

· 请别说“做后配”,摄影指导没有这项特权。如果摄影指导觉得声音有问题,请告诉我们,我们会耐心倾听,努力解决。

· 在拍摄车内场景时,请事先留意光线以便关上车窗,防止噪音。

『 特效部门 』

特效部门应尽力去防止任何片场外的声音,让器材尽量远离片场,尤其是在有对白的场景中。

· 如果片场需要造雨,请让造雨器或消防水车离片场越远越好。

· 若要拍摄窗外或屋檐下有雨水的场景,用动物的毛发可以有效降低雨水的声音。

· 如果要使用风扇吹拂窗帘或植物,在第一个镜头拍摄完之后,赶紧和现场录音师一起解决噪音问题。

· 使用瓦斯壁炉时,想办法减少瓦斯的嘶嘶声。

· 在寒冷的地方关掉暖气时,请注意消除那些噼啪声。

『 服装部门 』

棉布是我们的朋友,丝绸是我们的敌人。在我们的要求下服装部门能够无限地发挥创意,把无线麦克风藏在演员身上最佳的位置。若发现隐藏麦克风造成的衣物凸起,最好不要作声,以防演员注意后干扰表演。任何会制造噪音的衣服都要谨慎使用,尤其是主要角色的服饰,因为他们的服饰有可能贯穿整部影片。

· 千万不要让演员穿丝质内衣。让演员穿上棉质T-Shirt可以有效避免衣服的杂音。

· 不要戴丝质的领带,或至少在里面放些棉花来避免摩擦的噪音。

· 在选择金属饰品,珠宝坠饰时,请多多注意可能的撞击声。

· 新戏服应当洗过一段时间再穿,否则可能会因为衣料过硬而发出响声。

『 道具部门 』

尽可能让道具保持安静,尤其是在以下几个特别常见的情况下:

· 枪:让录音师知道枪枝里有多少子弹,准备射出多少子弹,准备在什么时候开枪。

· 桌子:在桌巾下放垫子或桌布来减少碗筷撞击桌子的声音。

· 冰块:在冷饮里使用假冰块。

· 厨房:将布料垫在锅碗瓢盆下面以减少噪音。在购物纸袋上撒一点水以减少纸张的摩擦声。

『 置景部门 』

· 消除吊杆的阴影。

· 避免手推车滚轮的噪声。换掉会发出噪音的地板。在滑轮上抹上滑石粉以减小摩擦。

· 用毛毯来防止片场开关门的声音过大。

· 用隔板去盖掉风扇,镇流器等机械的杂音。

· 把窗帘布绑好,不要让它在空中摆动。

· 使用轨道车时,多用一些轨道可以让轨道车的运行更流畅,避免铿锵的金属声。

· 给链条喷上硅粉可以降低噪音。

『 电力部门 』

· 发电机位置越远越好,距离至少要有150英尺(约45公尺)。如果条件允许,以备用电源取而代之。

· 避免所有会产生噪音的灯以及镇流器。尽量使用延长电线把会发出噪音的电器接到片场之外。

· 整理电线,以确保所有的门窗都能顺利关上。

· 为有问题的人造光源安上变压器。

· 在拍车辆内景时,适当的调整暖气管以防止噪音。

『 服务台 』

服务台(咖啡,饼干…)请设置在远离拍片现场的地方,这样我们才不会听到咖啡机或其他器材的声音。

『 交通部门 』

· 有时要使用蛮力搬走嘈杂的机器,尤其是在拍摄特写时。

· 卡车停得越远越好,个别发电机更要离开现场。在安静的场所里,例如沙漠或是高山,营地要设立在距片场1000英尺(300米)以外的地方;在城市当中,请把营地设在距片场500英尺(150米)以外的地方。

· 在拍摄车内景时,帮忙减少车内的噪音。

· 随时准备把卡车停在发电机的前方。

· 如果需要拍摄车灯闪烁的场景,请不要发动引擎,只用最低的电源来完成即可。

· 除非该场景确定要做后配,不要随意在片场发动汽车。

· 特别留意哪些公司的汽车行驶的声音最小。尤其要注意卡车车尾的排气管是否向前弯曲。

· 别把车钥匙安在有一堆钥匙的钥匙圈上。

· 有时麦克风必须架在汽车的仪表板上,请保持仪表盘清洁。

· 保持车内地板清洁,移除所有金属物品,比如镜子、螺丝、螺帽等等。

『 演员 』

对于录音师来说,大嗓门的演员就是好演员。每次我们私底下讨论工作时都会大肆赞美那些拥有好嗓子的演员。身经百战的演员都明白,如何把声音顺利送至麦克风也是一种艺术。

· 请不要拒绝佩戴无线麦克风。

· 请别要求吊杆麦克风操作员离开您的视线。(使用吊杆跟随表演已是陈规,最近我们也开始质疑这个危险的惯例。)

· 如果您要表现得更激动或是更内敛,请在排练时告诉我们。

· 我们有时会请您说话大声一点,希望您务必配合。这是我们必须提出的要求。

『 导演 』

导演需要与剪辑师、作曲家、摄影指导或是编剧频繁共事。我们希望您也能给予录音师同样的待遇。录音师可以用声音来丰富您的画面。

我们要做的是找出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法。请不要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导演讨厌录音师,因为他们总是告诉导演坏消息。录音师感受到导演的情绪,越来越少参与合作。最后,声音已不再是影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和录音师多多交流会帮助您清晰认识到哪些需要做,哪些不需要做。如果您只是单纯相信录音师最终会解决所有问题就错了。很多情况下,孤军奋战的录音师会放弃精益求精,向平庸投降。

很多情况下,声音问题要等到最后一刻,当所有部门都准备妥当,片场安静下来时,才会被发现。有时候,摄影机运转起来之后问题才会浮现出来。同样地,如果您灵光一现,对片场进行了另一番布置,请给我们一点时间进行调整。不管怎么说,对声音的处理贯穿电影拍摄过程的始终。如果您能及早和我们沟通,您就会有更充裕的时间来解决其他棘手问题。

请记住,有些人,比如制片主任和副导演总是死盯着预算,却从不通盘考虑影片从前期到后期制作的整体规划。
好声音和坏声音的区别就在于细节,每天多花五分钟,事情就会完全不一样:做一些微调,加一支麦克风,换无线麦克风,放轻脚步,给嘎吱作响的门喷上硅粉,处理室内环境声,盖层毛毯,关掉一台吵人的机器,给轨道车抹上滑石粉等等。通常,只要多用点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如果你缺乏耐心,问题就会接二连三出现。助理导演或是其他人往往会阻止我们,但这只是给您增加后期费用罢了。

· Overlaps  (暂译:堆叠。大致意思是,假使场景里有两个演员,在拍特写或是拍肩上景时,理应只有一支麦克风对着说话的演员。不过导演为了演出自然,希望两个演员同时表演并发出声音,这会对收音造成困扰。)

如果可以的话,在拍摄单人镜头时尽量不使用堆叠,因为您最后只会看到其中一个镜头,这会对剪辑造成相当的困扰。您可能会想在两个演员对话的不同镜头里做出选择,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镜头之外拍另外一组。通常,使用堆叠都是因为想让演员的表演流畅。可实际上,当一边的演员在录影及录音时,您是看不见另一位演员的。当然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堆叠是必需的,此时两边的演员都会需要用麦克风收音。

· 使用两台摄影机:要注意正确使用两台或多台摄影机。同时使用两台取景框大小相同的摄影机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一个取景框大,一个取景框小,那简直就是录音师的梦魇,声音会因此而丧失穿透力。大画框的摄影机没有给麦克风留出足够的空间,所有的演员都必须佩戴无线麦克风,这样相对来说,也使得声音大幅度损失了。有个解决方法是让第二台摄影机只拍摄不说话的演员,或是在全景镜头时不要拍摄。然后用2部摄影机拍摄所有的特写。

· 排练:排练对整个团队都非常重要。让演员独自利用排练时间无可厚非,但请至少给录音部门一次参与排练的机会,至少让吊杆麦克风操作员看一次排练。否则,我们就要瞎猜实拍时声音的动向。我们最害怕听到的话就是“来,把排练拍下来。”你或许会很幸运,但是声音常常会出现很多问题。

· 即兴表演:我们没法录下不知会如何发生的对话。如果你希望来点即兴表演,请在事后让演员重新录下刚刚说过的台词。

· 飞机场景:飞机场景可能是最让人头疼的,但这个问题也可以避免。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场地录不出好声音,但除了硬上以外别无选择。对于这种情况,除了后配,我们可以尝试拍摄很多零碎的镜头,然后再将它们剪辑在一起以解决问题。

· 大声的演员:有时我们真的需要您告诉演员:讲话大声一点!这会拯救您的电影。如果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说明这是非常必须的。同时,在一些很吵杂的场景中,比如酒吧或是股票交易所,演员的声音得异常洪亮,因为采用后配的话声音会很单薄,剪辑师们也不得不调低背景声,导致环境的失真。

· 给录音师加一个人手,他能让您的电影锦上添花。

· 场地——我们反复向您强调安静场地的重要性。如果您需要一个噪音较多的场地,那么请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反其道而行之,将噪音当成真实环境的一部分。

· 要录好每个镜头的声音。有个谬论说对于那些没有对白的镜头,我们大可不必录下声音。大错特错。每个镜头最好都让录音参与进来。同步音轨会让后配方便很多。在没有对话的镜头中(比如汽车开过)要保持现场的安静,因为这些场景之后要做拟音处理。不仅如此,所有的场景都需要保持安静,这样音轨才能最真实记录片场的情况。

『 最后的提醒 』

对于声音而言,“这些问题后期再修正”应当被改为“这些问题现在就解决”。在合理的时间内进行合理的努力是最重要的事。有时候我们无所事事的坐在角落,眼睁睁看着设备录下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禁心如刀绞。我们十分在乎自己的工作。

现在,我们真希望时间倒退,回到整个剧组都关心录音的年代。我们并不在乎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但对声音不予理睬的歪风正横扫各个片场。今不如昔啊。人人都在片场争权夺利,运筹帷幄,可是音轨不该因此白白牺牲。

您若不给予录音师充分的协助与支持,就别说讨厌后配。录音能否更好完全取决于您。您要从前期制作的第一天就灌输这种态度和理念,给每个团队一个提醒,一个方向,让他们知道您希望他们努力帮助您的电影获得好声音。我们没有要求在片场有什么话语权,我们只需要一点点尊重。在您的支持下,我们保证会尽全力投入工作,也不介意声音在电影里是否占据重要地位。我们知道,在某些妥善的考量下,后期有时是必要的,不过我们希望这个决定不要做得太草率。“合理”永远是我们的准则。

最重要的是,请花时间和录音师交流,这样您才会知道电影的声音是否处于最佳状态。录音和录影在电影制作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电影既是用来看的,也是用来听的。

我们写这封信只为您的电影能大获成功。虽然我们的工作在拍摄之后就结束了,但我们永远以身为您的演职人员为荣。

您的声音部门敬上


--------------------------------------------------------------------
影视工业网翻译组  编译,感谢程工、王丹戎老师修订。


本文为作者 「师父来了」栏目组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2864

「师父来了」栏目组

点击了解更多
长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