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苗牧:纪录片是个啥玩意?


来到四川好多年了,四川是谁、怎么切入、怎么出新,这些年来一直在想、在找,颇费心力。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出来的片子是没法看的,也走不出去。
偶尔做一点纪录短片,是想通过个案解读为最终的创作做铺垫。

纪录片现在又闹腾起来了,有人说春天要来了。我想问:纪录片究竟是个啥玩意哟?

纪录片是一面镜子。

任何文艺作品不管表现形式如何变,最终都是要载道的。站在纪录片的角度上看,这个道也是一面镜子,它是人与社会的参照系,它让你看到、听到一些你陌生的东西,比如西半球那边的事。它让你知道自己是谁,别人怎么样,让你明白、警觉、检讨和反思。
好的纪录片看起来应该有一种刺痛感,甚至会让人有点难受,有点坐不住,完全不是春风杨柳万千条下面那种清风拂面的感觉。它会让人纠集、痛苦,甚至严重到不能自拔。看完之后会马上问上十万个为什么。荀子的《劝学》篇讲得很清楚:教书的人整天在干什么呀——传道授业解惑嘛。
最后你看完就会想:我该怎么办呢?如此,你和社会同此凉热,大家都进步了。
纪录片有点像古时候的冷面杀手,他和人始终保持一段距离,站在旁边冷眼旁观。一旦遇到好的选题,加上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时机就出现,他能一刀致命。
纪录片人不应只是人与社会的旁观者,更是时代的纪录者和思想者。他的纪录是通过具体的人和事,通常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的,这些具体的人和事是时代的水滴,具有时代性下的典型性,它折射出时代的容貌,并且常常与光芒无缘。纪录片人的使命就是通过纪录完成思辨,影响社会,走向文明。
造这面镜子的人,是上帝派到人间地狱来受难的,而且无休无止。不信你就试一试。

纪录片是一把火。

好的纪录片可能是严肃的,就像雅克贝汉的《海洋》,但不可能是冷冰冰的。它常常是在看似冰冷的背后有着火一样的炽热与爱,就像写悲剧的人是想人们远离悲剧一样。《海洋》讲的是人与自然怎么相处的故事。上帝说,众生在人世间正遭受痛苦,那就得有人去发慈悲送温暖。雅克贝汉就是一个盗火者,再送到人间。心怀天下,关怀众生,包括小猫小狗,应该是纪录片人心里的那点事。大悲悯、大情怀,才会有大作品、大感动。小肚鸡肠斤斤计较,断然不适合做纪录片,心里冷冰冰的人做出来的片子只会冷冰冰。做人的格局小了,出来的片子气场就小了。以猥琐、献媚、迎合的心态,怎么能把纪录片做好?
纪录片同样相由心生。要做纪录片,就得学做人。这是初涉纪录片的人首先要悟的道。

纪录片是一具照亮人类前程的火炬,这把火炬引领我们走向新的文明!

纪录片要好看。

好看不是简单的逗人开心,一笑了之。笑出眼泪来,笑得刻骨铭心,笑得明白事理且终生受益才是本事。好看的背后是对创作者严苛的要求。总之,得明白一个理:不好看就是一个死字。好看也不该成为牺牲影片精神品质的理由,关键看你怎么去界定你的受众并真正把控好。
写文章的人都知道,好作品不是杀青了事,它的生命是通过读者的阅读完成的。那种边看边乐的片子,可能不是纪录片,该叫娱乐片。
说纪录片不好看是大错特错的,除非你对这个世界毫无兴趣。说某部纪录片不好看才可以成立。片子不好看不是纪录片本身的错,完全是创作者无能使然。

纪录片要耐看。

我理解,除了故事吸引人,耐看主要得靠作品本身蕴含较高的艺术品质。艺术本身是魅力无穷的,驾驭得好,它会把你的观众套得牢牢实实,而且心甘情愿。尊重艺术秉性,尊重创作规律显得很重要。这些东西课堂里老师最爱讲,讲得也很多,我就不画蛇添足了。

绕开环保说“山高人为峰”一点没错。一个人的精神宽度、眼界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决定作品的好坏。没人喜欢看,不要生气,赶紧找个镜子照照自己,也照照别人,看到底哪里不对。

未来的人类社会会走向哪里?更加文明、更加智慧、更讲品质,一定如此。

认真起来讲,评论什么东西,怎么评,和人的素质有关,也和人的世界观有关。这个世界太丰富了,分工越来越细,我们怎么可能什么都是内行呢。

纪录片本身是一种严肃的文化样本,有人说它是影视中的贵族、绅士,我看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既然是绅士,就得像个绅士的样子,就该拿出一点绅士的派头来,不该去趋炎附势。点头哈腰是什么人啊?他娘的奴才。

我也相信:能当绅士的人绝对不会财商为零,穷光蛋本来就和绅士无缘。

过去咱们对纪录片的认识有偏颇,要坚守自己的认定的精神高地,搞得纪录片曲不高和却寡,那是活该。
现在又一边倒了——拼命拿纪录片去讨好观众、迎合市场,这还是在瞎扯淡!做片子你自己心头没有个定心盘,人云亦云怎么得了,早晚还得矫枉。

十多年前我就说过:文化类节目、纪录片不能去当妓女,不能给钱就上床。
就像做人得讲规矩,做事得有底线,纪录片也一样。一旦失去文化片最看重的真,纪录片必然只会沦为娱乐片的马仔。
既然办了纪录片频道,就不要拿它去和电影电视剧争什么收视率,驴和马看上去很像,但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也不要过多去谈论什么创收多少,谈多了就会成误导。真想把纪录片频道办好,就多发一点辛苦费,多浇水多施肥,把征稿的价目表晒出来,就跟股票似的,一看就清楚干得干不得。

纪录片人既不能把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大旗高高举起,也不能把金钱当成冤家对头。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这个河底有多深、水有多急,过得去过不去,完全是由几个大买家决定的。

啥才算是一部好的纪录片呢?有人总结过了: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可看性好。

纪录片人一辈子在干什么呢?向阎锡山学习——在国民党、共产党、小日本这三个鸡蛋上跳舞。思想性、艺术性、可看性就是今天纪录片人的三个鸡蛋。

既然喜欢纪录片,那就慢慢跳吧......
本文为作者 成都大宇微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1349

成都大宇微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点击了解更多
承接纪录片、宣传片、微电影拍摄制作。商务电话:18202887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