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南半球——BTV纪实与4K同行
转动南半球——BTV纪实与4K同行 (图\文:邢远)
6月8日,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正式上星播出,这将成为全国地方台纪录片频道中首家上星播出的专业频道。这对于纪录片行业本身来说当然是一个很大的利好。与此同时,渠道的拓展和推广也使我们影视从业者在创作形式和表达的内容上更加地立体和丰富。尤其是对于影像品质有着较高要求的朋友们,拿起机器,我们现在不一定只去拍微电影,mv、广告、宣传片这样的形式来展示我们的创作诉求和拍摄功力。随着影视行业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我们现在也可以去拍摄极限运动、户外探险、野生动物、科学知识等题材的纪录片或微纪录片。专业纪实频道也将成为这类优秀作品的交易平台和展示平台。
作为BTV纪实的新视听组,我们在频道上星之后主要负责微纪录片产品线的内容制作。探索和探险精神一直是我们的核心价值,高品质的纪实影像是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方式。在频道即将上星之际,我们启动了一个名为“转动南半球”的穿越拍摄活动,这也是我们微纪录片生产线中穿越探险类版块内容制作的第一次试水。
这次活动是由BTV纪实频道、《汽车之友》杂志和腾讯汽车共同主办。整个活动内容是利用12天的时间,驾车横穿澳大利亚中部的广袤荒野,全程4700多公里。两辆车,8个人,除去两位向导和其他平面摄影之外,真正投入影片拍摄的实际上只有两人。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方面来自于创作本身,因为条件有限,我们并不能提前对拍摄地进行调研和踩点,无法做出周密的拍摄计划和有效地场景和故事设计。基本上都是参照着穿越团队的日程表来临时进行调整,这给影片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另一方面的挑战则来自于技术和设备的问题,我们这次携带了一台松下GH4的样机,镜头是1支Lumix 14-140mm F3.5,1支福伦达25mm F0.95,5支Canon EF卡口的相机镜头,基本涵盖了常用的焦距段范围。与此同时,我们还携带了车拍吸盘,印迹小轨道,大疆的精灵2四轴飞行器等辅助设备。设备的种类和操作模式都相对复杂,对于团队配合和单兵作战能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由于使用了4K设备进行拍摄,这对于后期的流程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以下通过前期和后期两方面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拍摄的心得体会。
毋庸置疑,这一次拍摄过程中让我们最感兴趣的设备当然是松下GH4,能够使用一台小巧轻便的设备拍摄高品质的4K画面对于我们这种人数极少的小团队来说绝对是极具诱惑力的。关于GH4的各种参数和评测网上已经有很多,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我们这次并没有使用GH4的专业底座,所以拍摄到的4K素材是机身自录的电视4K的格式(3840*2160像素)。4倍的信息量带来的当然是画质的提升,这种改变非常明显,不需要任何专业评测只凭双眼的直观感受就很容易做出这样的判断。
这台机器的机身非常小巧,如此轻巧的一台设备在使用之初我们对于它的一些性能还是持有怀疑态度的。比如说低照性能究竟如何?由于是境外拍摄并且人数有限,我们除去必须的拍摄器材之外已经无法携带足够的灯光设备,所以良好的低照性能是我们能否拍好弱光环境的保证。在到达爱丽丝泉的时候我们终于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拍摄一个自助洗车的场景时已经是夜里9点,现场的照度非常有限。在拍摄这一场景时我们将iso调至1600,并使用了大光孔的福伦达镜头,最后发现素材还是让人非常满意的。
操作层面上来看,GH4更像是一台摄影机。尤其是它的菜单操作,完全强调了视频拍摄的功能,并且它同时具备峰值对焦、斑马纹等数字摄影机的辅助功能。机身同时还具备延时拍摄的功能,以及升格拍摄的功能,对于一台微单来说,它其实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期待,习惯摄影机操作的朋友也非常容易上手。我个人不喜欢触控屏的功能,当然这个也是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随时关掉的。机身提供了很多拍摄场景模式,也包括了便于调色的高动态范围的电影模式。基于我们这次项目制作周期和经费的限制而没有调色的流程,所以我在拍摄过程之中主要是采用了标准和风景两种模式进行拍摄。
真正实拍起来,GH4小巧的机身的优势则立刻体现了出来,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它来进行很多特殊角度的拍摄,比如汽车碾过路面的镜头,比如超市购物车内的视角。同时,可以翻转的的显示屏也让我们在狭小空间内拍摄更方便进行构图和监看,比如我们在车内进行采访的画面。小巧的机身也让我们可以携带更多更轻便的附件。
GH4的专业底座对于我们来说解决了单反拍摄的一个硬伤,那就是音频问题,因为它具有卡农音频接口。但是由于我们这次并没有携带这样的底座,所以声音问题依然有待解决。还好我们这次找到了一个音频利器——舒尔的vp83。它在拍摄过程中给我们的音频录制提供了保障,并且有三档增益可供选择,我们可以根据拍摄场景的声音环境来进行调整。
GH4的4\3英寸的感光元件让我们在使用其他卡口的镜头需要乘以一个2倍的系数。这让我在长焦端占了便宜,比如在拍摄袋鼠和其他野生动物的时候。这当然也让我在广角端吃了亏,在需要大广角拍摄的时候,我会使用EF卡口8—15的鱼眼镜头来进行代替。对于其他卡口的可兼容性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它让我的微距、大长焦、鱼眼这样的镜头都派上了用场。当然,相机毕竟还是有其局限性,比如GH4机身并不具备ND滤镜,在强光环境下拍摄会有一定的局限。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附件和灰片来进行解决,我想作为一款微单,它已经超额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我们使用了两张32G的高速SD卡,电视4K格式的录制模式下,一张卡可录制的时长在40分钟左右。这对于我们这一次的外拍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必须得携带足够大的硬盘来进行素材备份。但是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还是遇到了问题。本片使用eduis7来进行后期的粗剪,硬件是一台15寸配retina屏的macbookpro。虽然这台机器剪辑高清画面非常流畅,但是剪辑4K画面时还是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卡顿。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更贵更好的设备来作为解决方案,这当然也代表着更大投入。但是,eduis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直接解决了我们的剪辑问题,那就是软件的剪辑代理功能。当我们将所需的素材导入导入素材库之后选择创建代理,这样软件会自动在后台为所有的素材文件创建一个小码流的代理文件,这样就可以实时进行流畅地剪辑和预览。代理模式和普通模式可以一键切换,非常方便。
其实,上述很多使用心得和解决方法还是小聪明的作坊式做法,这还是受限于我们现有的条件和资源。我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依然是一个成熟的,专业的,分工明确的纪录片工业的操作机制。万事开头难,希望大家关注BTV纪实,关注中国的纪录片产业,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纪录片作品不断出现。我们的官方微信号——Btvjishi。
6月8日,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正式上星播出,这将成为全国地方台纪录片频道中首家上星播出的专业频道。这对于纪录片行业本身来说当然是一个很大的利好。与此同时,渠道的拓展和推广也使我们影视从业者在创作形式和表达的内容上更加地立体和丰富。尤其是对于影像品质有着较高要求的朋友们,拿起机器,我们现在不一定只去拍微电影,mv、广告、宣传片这样的形式来展示我们的创作诉求和拍摄功力。随着影视行业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我们现在也可以去拍摄极限运动、户外探险、野生动物、科学知识等题材的纪录片或微纪录片。专业纪实频道也将成为这类优秀作品的交易平台和展示平台。
作为BTV纪实的新视听组,我们在频道上星之后主要负责微纪录片产品线的内容制作。探索和探险精神一直是我们的核心价值,高品质的纪实影像是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方式。在频道即将上星之际,我们启动了一个名为“转动南半球”的穿越拍摄活动,这也是我们微纪录片生产线中穿越探险类版块内容制作的第一次试水。
这次活动是由BTV纪实频道、《汽车之友》杂志和腾讯汽车共同主办。整个活动内容是利用12天的时间,驾车横穿澳大利亚中部的广袤荒野,全程4700多公里。两辆车,8个人,除去两位向导和其他平面摄影之外,真正投入影片拍摄的实际上只有两人。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方面来自于创作本身,因为条件有限,我们并不能提前对拍摄地进行调研和踩点,无法做出周密的拍摄计划和有效地场景和故事设计。基本上都是参照着穿越团队的日程表来临时进行调整,这给影片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另一方面的挑战则来自于技术和设备的问题,我们这次携带了一台松下GH4的样机,镜头是1支Lumix 14-140mm F3.5,1支福伦达25mm F0.95,5支Canon EF卡口的相机镜头,基本涵盖了常用的焦距段范围。与此同时,我们还携带了车拍吸盘,印迹小轨道,大疆的精灵2四轴飞行器等辅助设备。设备的种类和操作模式都相对复杂,对于团队配合和单兵作战能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由于使用了4K设备进行拍摄,这对于后期的流程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以下通过前期和后期两方面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拍摄的心得体会。
毋庸置疑,这一次拍摄过程中让我们最感兴趣的设备当然是松下GH4,能够使用一台小巧轻便的设备拍摄高品质的4K画面对于我们这种人数极少的小团队来说绝对是极具诱惑力的。关于GH4的各种参数和评测网上已经有很多,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我们这次并没有使用GH4的专业底座,所以拍摄到的4K素材是机身自录的电视4K的格式(3840*2160像素)。4倍的信息量带来的当然是画质的提升,这种改变非常明显,不需要任何专业评测只凭双眼的直观感受就很容易做出这样的判断。
这台机器的机身非常小巧,如此轻巧的一台设备在使用之初我们对于它的一些性能还是持有怀疑态度的。比如说低照性能究竟如何?由于是境外拍摄并且人数有限,我们除去必须的拍摄器材之外已经无法携带足够的灯光设备,所以良好的低照性能是我们能否拍好弱光环境的保证。在到达爱丽丝泉的时候我们终于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拍摄一个自助洗车的场景时已经是夜里9点,现场的照度非常有限。在拍摄这一场景时我们将iso调至1600,并使用了大光孔的福伦达镜头,最后发现素材还是让人非常满意的。
操作层面上来看,GH4更像是一台摄影机。尤其是它的菜单操作,完全强调了视频拍摄的功能,并且它同时具备峰值对焦、斑马纹等数字摄影机的辅助功能。机身同时还具备延时拍摄的功能,以及升格拍摄的功能,对于一台微单来说,它其实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期待,习惯摄影机操作的朋友也非常容易上手。我个人不喜欢触控屏的功能,当然这个也是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随时关掉的。机身提供了很多拍摄场景模式,也包括了便于调色的高动态范围的电影模式。基于我们这次项目制作周期和经费的限制而没有调色的流程,所以我在拍摄过程之中主要是采用了标准和风景两种模式进行拍摄。
真正实拍起来,GH4小巧的机身的优势则立刻体现了出来,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它来进行很多特殊角度的拍摄,比如汽车碾过路面的镜头,比如超市购物车内的视角。同时,可以翻转的的显示屏也让我们在狭小空间内拍摄更方便进行构图和监看,比如我们在车内进行采访的画面。小巧的机身也让我们可以携带更多更轻便的附件。
GH4的专业底座对于我们来说解决了单反拍摄的一个硬伤,那就是音频问题,因为它具有卡农音频接口。但是由于我们这次并没有携带这样的底座,所以声音问题依然有待解决。还好我们这次找到了一个音频利器——舒尔的vp83。它在拍摄过程中给我们的音频录制提供了保障,并且有三档增益可供选择,我们可以根据拍摄场景的声音环境来进行调整。
GH4的4\3英寸的感光元件让我们在使用其他卡口的镜头需要乘以一个2倍的系数。这让我在长焦端占了便宜,比如在拍摄袋鼠和其他野生动物的时候。这当然也让我在广角端吃了亏,在需要大广角拍摄的时候,我会使用EF卡口8—15的鱼眼镜头来进行代替。对于其他卡口的可兼容性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它让我的微距、大长焦、鱼眼这样的镜头都派上了用场。当然,相机毕竟还是有其局限性,比如GH4机身并不具备ND滤镜,在强光环境下拍摄会有一定的局限。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附件和灰片来进行解决,我想作为一款微单,它已经超额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我们使用了两张32G的高速SD卡,电视4K格式的录制模式下,一张卡可录制的时长在40分钟左右。这对于我们这一次的外拍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必须得携带足够大的硬盘来进行素材备份。但是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还是遇到了问题。本片使用eduis7来进行后期的粗剪,硬件是一台15寸配retina屏的macbookpro。虽然这台机器剪辑高清画面非常流畅,但是剪辑4K画面时还是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卡顿。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更贵更好的设备来作为解决方案,这当然也代表着更大投入。但是,eduis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直接解决了我们的剪辑问题,那就是软件的剪辑代理功能。当我们将所需的素材导入导入素材库之后选择创建代理,这样软件会自动在后台为所有的素材文件创建一个小码流的代理文件,这样就可以实时进行流畅地剪辑和预览。代理模式和普通模式可以一键切换,非常方便。
其实,上述很多使用心得和解决方法还是小聪明的作坊式做法,这还是受限于我们现有的条件和资源。我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依然是一个成熟的,专业的,分工明确的纪录片工业的操作机制。万事开头难,希望大家关注BTV纪实,关注中国的纪录片产业,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纪录片作品不断出现。我们的官方微信号——Btvjishi。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