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修复

2012-04-12 14:31
文:大旗虎皮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在香港电影节看修复版的《出租车司机》,说放映时画面比较暗、清晰度不够,没有台湾放映效果好,看上去好像没有修复一样。话题是从这里来的,有人看到我跟老妖讨论,误会我们吵起来了,其实根本没有。我只是想借这个话题,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觉得也值得讨论和思考,而且这种讨论才刚刚开始,远没有结束。
我不是反对修复老电影,技术是没有思维的,修复者对待修复工作的观念,决定了修复工作的结果。我的核心观点是,我们不能盲目相信技术,不能被像素崇拜和清晰度崇拜所绑架,不能忽视人在数码成像时代的感官退化问题,要懂得去欣赏老电影的“老”,不能用今天的视觉标准统一老电影。修复老电影要恰当,不能过度。我有两个研究支撑我的观点,一是认知心理学知识,以及我个人授课时的感受,二是本雅明所说的“光晕”和阿多诺所说的”退化“。
我的观点肯定是一家之言,站不住脚的,我知道,但我还是想说出来。前海老师说,老电影修复重新上映越来越多,从电影业内的文化保护,渐渐变成一种商业活动,这里面可能的问题一定要考虑。微博上字数不够,容易让人家断章取义,产生误会。下面是我微博的内容。欢迎拍砖,在这个问题上,我愿意被拍,老电影修复好坏的问题,确实重要。
老电影修复主要目的是保护,不能盲目追求亮度和清晰度。老电影某种黯淡、不透明、模糊,恰恰是它的“光晕”。如果修复到4k或者8k,但失去了那个时代的这种“光晕”,就没意义了。像素崇拜、清晰度崇拜让人的视觉退化,别让这官能退化欺骗了。把《出租车司机》变成《阿凡达》的效果,就没意思了。
亮度、清晰度是根据原来胶片的,但是不要忘记,色彩、亮度、对比度都随之也发生变化,可能修复后的比例是不变的,但整体数值会发生偏移。而且,让老影片变得像今天数码照片一样的清晰,没有意义,它更清晰了或者更模糊了,对于欣赏影片没有质的变化。归根结底,我不相信让影片变得更亮、更清晰,就是“复原”,就实现不了观赏效果。这绝对是数码时代感官退化的思维。试想一下,难道1960年代的人,从未看过高轻度的照片,也从未看过今天这样超大银幕的4k电影,他们就不懂得欣赏影片吗?此为其一。
其二,从视觉特征上看,对于总体的观看活动来说,恰当的胶片修复应该是总体上“看不出”修复差异的,就是说,它要提供符合影片制作年代所有视觉特征。如果像街头数码照相馆翻新老照片一样,变得像放大数倍的新照片,我认为没什么意义。所以一些指责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修复有问题可能自己有问题。
2004年我在威尼斯看了修复的1970年代的意大利电影,基本上保持了当年的效果,画面较暗、清晰度也没有明显提升,生效一般,这跟我在戛纳看塔伦蒂诺的《磨坊》视觉效果是一样的。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不该盲目相信技术,就像玉器做旧和古玩翻新,技术再高,看的是影像本身,它不影响对影片的欣赏。
用心修复是必须的,这不能说明必然要提高亮度和清晰度就是正确的。历史上大量艺术品修复的例子,当年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科学的、高技术含量的,结果呢?
我确实担忧老电影在所谓高科技的修复运动中失去光彩。数码修复(机械复制),本身就意味着损失。而且我觉得,没有人比老马丁更懂修复了吧!当一个人同时面对两个画面,一个是修复过的,一个未修复过的,对观者影响的要素按强弱:画面大小>画面比例>色彩>形状>对比度>细节>清晰度。胶片修复的技术崇拜,最大问题,是假设人的大脑没有任何视觉组织能力。其实,画面内容提供的外观和美学感受,有一部分是在
大脑中完成的。

后面是附加的一些关争论;

2012-04-08 12:57:59
大旗虎皮:
一个简单检验自己是否存在视觉退化的小例子,把你的电脑分辨率,调回800X600,然后上网和看帖,看看能坚持多少分钟。而十年前,电脑就是800x600的分辨率,那时候人们觉得特别清晰。

talich :
老大你自己肯定没有在 70 年代看过当时的片子,怎么能拍胸脯说,保持了当年的效果呢?

大旗虎皮;
你这不是转移话题么。没在70年代看过片子,还没在80年代看过片子啊,在1970年代,清晰度肯定没有4k,这个不用看,就可以肯定吧。
《东邪西毒》,这才几年,修复得已经失真了。我们知道,数码修改影像,动一个参数,其他参数都改变,《南京南京》不就是这个原因么,所以,不可避免,你想修复这个元素,但其他不想修复的元素也改变了。

大旗虎皮;
肉眼的清晰度是有范围的,超过2k以上,需要扩大画幅才能看出清晰度差异。清晰度的追求本质是对“大”的追求。是用今天的屏幕标准统一过去的电影,有的时候,这变成一种强求和改变。

大旗虎皮;
为了清晰度,需要调整锐度,而锐度改变了饱和度和对比度,这又进一步改变了色彩,这种改变在一定范围内,是能提供与原来影片相同的效果的,可一旦过度就会改变原作的效果。
要提高亮度,必须让影片变得更透明,这不可能不影响影像的其他参数。老胶片的暗,有时是过去的摄影风格和摄影条件决定的,不能用今天的摄影条件来要求老电影的亮度。好莱坞片场里拍的电影适合修复,因为光线是经过控制的,而许多现实主义电影,街头实拍的、自然光的,亮度是不能修复上来的。

大旗虎皮;
我其实反对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就是凡是追求蓝光、高清,似乎一部电影没有蓝光、高清就不能看了。谬论!给学生们放电影,一开始他们从本能上排斥老电影,不仅是内容的问题,还有画质的问题,他们觉得不清楚。可他们一旦看进去了,对老电影非常着迷,还喜欢这种不清晰的、对比度较低
的效果。有的时候,人的享受和迷恋是无法区分开的,有的时候分不清是享受感官效果而产生的迷恋,还是因为迷恋而追求感官效果。

talich ;
4k 这个标准,其实是有胶片作准绳的吧。胶片的清晰度,应该是接近 4k,只不过,銀颗粒有自己的纹理质感。
《东邪西毒》,或说香港电影在那个年代的通病,是从原始负片直接洗印,一部片子上过后,负片也就快完蛋了。所以要修复,但修复也特别难。
同样,70 年代的彩色片,因为柯达的问题,胶片老化,腿色问题,那个是在当时就出现了,所以那个年代的片子都有修复的需要,但都不容易。

大旗虎皮;
4k是扫描分辨率,理论上说,扫描分辨率越高,越接近原来的底片,修复得越好,修复后可以在更大屏幕上放映而不失真。

罗比
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最喜欢的就是95-97年上下的色调,尤其是港片,着迷得很,这些年法2的再怎么修复都白给。

talich ;
扫描的话,当然是按 Nyquist 采样定理来。这个,因为胶片有自己的纹理,估计 4k 是不够的。
回来说,为什么会出现修复这件事,最早还是因为电视出现了,老电影可以卖钱了,才会有大规模的修复。所以,商业动机是不可分开的一部分。什么是真正的修复,什么是卖点,的确很难区分。
具体到 Taxi Driver,当然要相信老马了。不过如果两个影院放出来效果很不一样,那放映员/放映机就有问题了。

PEEEEE :
虎皮老師你不在場, 不明瞭這次放映是有多糟!!!! 我在今年hkiff看了十多場老片, 特別是對比新修復的老片Zhivoy trup(1929)和Nana(1926)
甚至沒修復的愛の渇き(1966)和Les yeux sans visage(1960)都完爆了這所謂「全面高清數碼修復4K版的士司機」....更別提在那場接著放的L\\\\\\\'argent de poche(1976), 太太太太大落差了.....
本人懷疑是主辦單位臨時出了問題弄不來拷貝, 然後放映了存在資料館的舊拷貝來湊合, 忽悠買票的觀眾

Mr.Sick Joke:
“从电影业内的文化保护,渐渐变成一种商业活动”?应该是“从一种商业活动变成更多商业活动”好吗!

桃了 :
老港片在印象中总有种淡淡的柔光在,使其感觉特别亲切,一如当时的电影,注重情节,虽然也在造梦但并不像现今荧幕离人间那么遥远。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美,欣赏老片,定是带着回忆去看,没有CG特效,没有宏大场景,就是你要的味道。
假如更改了色彩和清晰度,混造成混乱感,必然会将现今电影的标准带入感官,这样一场电影看下来,无疑是记忆与思想的大战,很是痛苦。
去买这样数码修复电影的票,何苦为难自己。

耶耶耶来 :
前阵子看中影修复的《恐怖分子》,就觉得画面清晰得太可怕了……

熟熟衰 :
觉得一个时代的拍摄方式里本身就包涵了器材的局限性。合理衰老不管是在电影还是在地球上任何一个物体上都不会严重到影响它的美感。
以前跟人聊老动画,谈到以前技术不好,所以只能在剧本和镜头上下工夫,出来的作品都很成熟,后来技术好了,要什么有什么。图像跟观众都变了吸血鬼视觉7倍速了一样,内容没了。

talich :
大家说了半天技术进步,就没想过技术会“退步”么?
比如最早的硝酸基胶片,易燃,被安全胶片淘汰。可硝酸基胶片片基更干净,所以,亮度范围要大,出来的黑白影像对比度更大。

MONO :
文章的观点基本赞同。但调回800*600测试视觉退化不科学,除非你用的显示器物理分辨率和若干年一样,最高就是800*600,实现点对点才能实现当初的显示效果。如果用现在的大尺寸高分显示器设800*600,视觉效果肯定比不上当年的显示器。

我不管 :
最反对对原片增益,没文化的行为

纪月航 :
故事远比技术重要 阿凡达就是个本末倒置的典型 当然洋人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leg·end :
这个事,我觉得值得探讨的地方不在老电影修复的清晰程度是多少or
人们追逐清晰度的心理倾向是否正确
我记得我当初看《007皇家赌场》的两个蓝光版本时,对比50T和25T,肉眼能区分的仅仅是主角身后很远的建筑背景里一根柱子的纹理细腻程度有差异。
技术手段的进步可以让过去的老片焕发新的光彩,这本身就是一种再创作
这其中自然包含对原貌的展示和新的诠释。
我记得舒淇在演讲时说过,老片新版就满足了影人对老片再创作的心理
而技术的发展正在降低这种门槛
可以预见,借助视频编辑软件今后会有更多的老片被各种 修复更改

九只苍蝇撞墙 :
应该是整旧如旧吧,电影本身作为介质其呈现能力也经过几次质的变化,即使经过胶片的老化过程,现在的观众依然能看出不同年代的胶片
呈现力所营造的氛围迥然不同。把这个体验修没了,等于是抹掉历史了么,说到底,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对画质对情节的追求,也是一种氛围情境的历史纪录。修片的
目的是保护历史不是修改历史。
所以我觉得“进化”和“退化”的观点和其依赖的标准值得讨论,在修片的这个议题中,其实不是以物理标准来确定“进化”和“退化”的问题,而更是以美学和观感以及影片本身的呈现内容和氛围为标准进行还原的问题。这是个技术问题,但更是美学问题。

十七只猫和鱼 :
本身胶片的清晰度用K来界定欠妥,4K约等于四千像素,无论多差劲的胶片包含的信息量也已经超越这个级别了。
像素是近代(显像管-LCD-LED)的一种科技结构下的语言,只是用1和0去定义出图像,而非真正的图像。我认为化学片基下的光学投影与用芯片捕捉为信号的影像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现在很多所谓影像保护,修复对于传播电影文化的确有积极意义。但作为影像遗产保护,我不认为这种修复有任何价值。

九只苍蝇撞墙 :
我想着其实是不是有别的办法,比如说,是不是可能为了影像保护的目的,小批量的重新生产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胶片型号种类。以同种型号的老胶片的试拍样片作为数字修复使用该胶片型号影片的标准……当然这样成本就上升了不少。

十七只猫和鱼 :
(上面的回复的第一句四千像素打错了,应是 4096 × 2048)顺手查了一下,Full Aperture 4K 有12,746,752像素
12,746,752个点儿而已,而胶片上的影像根本没有点,我认为不能以人眼的局限性作为理由去强制改变一个事物的属性。
还好没让鱼去修复,也不知道鱼眼能看到多少像素(笑)

九只苍蝇撞墙:
这个问题我曾经和另一哥们儿讨论过很久。胶片是化学反应,本身呈现画面是连续的,没有色彩,运动上的断裂。数字即使随着技术的不断
发展解析度不断提高,但只要放到足够大,它依然是点状的,是断裂不连续的。我一直在想这样的数字化呈现会对我们的视觉欣赏习惯和美学原则产生怎样的影响。
反正我在影院里看电影的时候是比较敏感的,在资料馆李看比较老的电影时那种氛围和质感在看数字电影的时候肯定是消失了。我大概直到最近看到Drive,才
感到数字影像作为介质有一些特殊的美学特点产生。在此之前,无论怎么花哨,都觉得在视觉的厚度和广度上和胶片没法比。

十七只猫和鱼 :
所以,为什么热衷于将老片转成数字格式,最大的驱动力还是商业利益。现在带密匙的数字文件已经是影院主流了吧,各种云端放映也开始把爪子伸向电影版权了吧。以后的趋势是只有片商拥有一部电影的最佳清晰版,其他人只能看,不能有,有也只能是压缩过的或定时过期的。
而胶片在未来将是被异化的一种介质,无奈但毫无办法。
我不认为这是坏事,一种文化的消亡也能使社会进步。

大旗虎皮:
电影保护的数字化,我们不用讨论了,因为人们已经开始这么干了,一些电影底片已经破损比较严重,只能用数字形式保存下来。
问题是数字化之后的所谓“还原、修复”上,这个“原、复”是什么,到什么程度,很难确定。理论上讲,分辨率越高,修复可以进行得更细致。但最终,要看落实在“银幕”上的效果,距离底片有多大。
数码感光成像与胶片还是有差距的,在显示器上看,可能与原片不大,但洗印或投影出来看,差别就会明显。《南京南京》用彩色拍摄,后期用数字把饱和度降到最低,结果出现了绿色,而黑白胶片拍摄绝对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大旗虎皮:
所以,数字修复的黑白电影,效果会好,但彩色电影,恐怕会出现许多问题。我给我妈复原过照片,对此深有感触。数字扫描后再洗印,与原片的差别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十七只猫和鱼:
现在侃侃而谈黑胶和CD的区别的人,已经被视为怪胎了吧。
现在侃侃而谈古籍善本和印刷书的区别的人,也是少数人了吧。
中文作为一种文字的艺术性已经在印刷术胜利后消亡了,你看,咱们上面所有的文字都是一模一样的,可复制的。而在一千年前如果咱们以文字为对话,是不一样的,唯一的,具有生命的。
我们的文明正在向消除载体和生命特征进化,这是毁灭的前兆吗?不好说,但是以此方向发展人类所有的信息终究能装进一片瓶盖大小的介质中。而其余的事物根据这些信息模拟出可供人类认知的形态,目前的进度是以一千万左右的发光点来模拟影像。

大旗虎皮:
我还有一个疑问,比方说《东邪西毒》,我们早年看的是录像带(模拟信号)与VCD(数字信号)差别不大,可后来看的修复版怎么差别
那么大!同样是数字化,说明还是在图像上有过处理,这种处理,说实话,改变了我对影片的感受,清晰是清晰了,我觉得失去了当年那种古朴的粗粝感。

九只苍蝇撞墙:
从某种角度看,我觉得胶片的消亡和数字媒介的流行让我们和那个高度机械化的资本主义物欲享乐社会更贴近了一步。我几乎没法想象比如
说《蜂巢的幽灵》或者老塔的《安德烈鲁勃廖夫》《镜子》是用数字摄影机拍的,那种连贯沉入的气氛和气场肯定荡然无存了。或者也可能影像数字化了以后,那种
类似老塔这样复杂诗意的情绪也随之消逝灭亡了吧。后人即使有这样类似的情绪表达欲望,也无法突破技术手段的屏障而做到,于是都转而去表达符合技术手段特征
的情绪了……谁知道呢,是好是坏依然未知。但是如果被数字修复再一折腾,说不定那种情绪对于观众来说也是未知无法体验的了,于是历史情境和曾经的感性存在
彻底变成了一个谜或者背离初衷的扭曲。

大旗虎皮:
文字修复和影像修复还不是一码事,文字阅读,解码的是内容(书法除外),而影像阅读,重要的也是内容,比如说,即便清晰度不够,但
重要是能看懂故事,以及对这个故事的喜好。但是影像与文字不同的是,影像媒介的知觉观感,决定了对解码内容的判断,二者不可分。饱和度、对比度的变化,对
影片的整体评价(包括内容)是息息相关的。

talich :
胶片当然是有分辨率的,银盐颗粒的密度决定。
但是银盐颗粒不是均匀有规律的分布,而数字扫描多是 raster scan。
所以胶片有自己的质感,这就好像画画用纸还是绢,会有不同的质感,这是媒体本身所特有的质感,就像有人就是喜欢书香味一样,是一种附加的特定感官刺激。
另一个决定因素当然是人眼这个低通滤波器。

十七只猫和鱼 :
我的意思是“中文字体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已经消亡”而纯粹代以信息来理解,现在的书法家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而之前的社会,字写不好的文章是没人看的,帝王看了是会发怒的(穿越回去,我就会很悲催)。而今天将其分割成了两个属性:书法和文章。
目前的影像也是这个路子,科技进步独有的野蛮。

十七只猫和鱼:
银盐颗粒是一种对于结晶状态的描述,我认为不能用分辨率来界定

大旗虎皮 :
数码时代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进化的神话(比如iphone4要比iphone3进化,600万像素比500万像素进化),这个神话的结果是把我们手中持有的耐用品迅速变成垃圾,以便于继续消费。从vhs、vcd、dvd5、dvd9、蓝光,这个符合资本主义工业的逻辑,刺激欲望,以让
消费循环起来。

九只苍蝇撞墙 :
to 大旗虎皮
我在这方面是技术盲,但我感觉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制作成vcd或者dvd,和电影本身的数字化修复是有区别的。模拟信号数字化感觉是不是类似于一个
人今天穿西服明天穿裤衩背心上街,虽然穿的衣服不一样,但是大家还都能一眼认出这个人。电影本身的数字化修复类似于《机械战警》了,把这人大卸八块,装上
电子炮不锈钢外壳内部都是电路控制的了,可能留了个脑仁跟原来差不多,这人走上街,肯定是另外一个状态了,她的前女友可能从某些习惯动作上能分辨出这
robot cop怎么看上去这么眼熟……我觉着模拟信号数字化和伤筋动骨的电影数字修复区别跟这差不多。

大旗虎皮:
其实,我们很多人没有在当年看过老电影,多数是用多媒体播放器在亮屏(电视、电脑屏幕)上播放的,无论原来是胶片还是数码,放映在屏幕上,都是数码的了,但过去一直没有感觉一部电影不再是那部电影,而现在,很多影片修复之后,我确实有了一种一部电影不再是那部电影的感觉。

九只苍蝇撞墙:
我觉得即使是结晶状态,晶体和晶体之间的互相排列组合分布方式也是化学性的,这个化学性质决定了胶片在人眼中的的感官状态。数字本身的悖论是它不可能是随意分布的,它要达到那个模仿不规律分布的状态只能通过最规律的方式来做到,所以它唯一的办法就是拼命提高分辨率,以达到一种欺骗人眼让其无法理性辨识的状态。但是本质上人的感官还是清晰地感到这个区别,只不过无法用理性的表述清晰描述而已。NND,这个思路和意识形态权威统治洗脑民众的原理是一致的。理性就是疯狂的欺骗。

talich:
@九只苍蝇撞墙:人眼是低通滤波器,我的采样率只要比你可分辨的高两倍,处理好剩余的高频混叠,满足 Nyquist 采样定律的要求,就可以了。
虎皮说的竞争消费,是资本主义生产形式需要,但不要上升到什么洗脑。从这个思路上讲,修复本身,是为了买碟。这些修复版的放映,是为以后的碟片出版造势,就像一个预告片,给铁杆影迷看,制造口碑。
但是没必要把这个和真诚的电影保护工作相互排斥。
有时候,电影保护和修复,就是考古的过程。历史,当然也可以被颠覆。

九只苍蝇撞墙 :
@ talich
可能咱们的区别就在这儿了吧,你相信技术可以解决一切。我相信对人的生理医学解释的后边,对人眼的分辨率物理定义后边,依然有感觉与灵性存在。否则电影没必要存在了,人类将来可以按照超大分辨率看画片就可以了。当然说不定以后真的会变成这样。
至于其他的,我无意诋毁电影保护工作和数字电影修复工作,对电影工业本身的运行,这肯定是有益的。我说的是一种通行的世界运行原则,纯电影技术发
展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其实不少。某种程度上,世界就是按照一定通行模式的逻辑原则运行的,无论各行各业都是如此,特别是资本主义本身
的运行模式和机制通过资本运作和逐利模式渗透进各个领域以后,我只是想到这个微观的数字电影修复领域里,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运行机制而已。

原文发表于:李洋豆瓣小站
转载已取得作者同意,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文为作者 王涛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