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之谈:《黑天鹅》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6个电影制作技巧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达伦 ·阿伦诺夫斯基是个非常有想法和个性的好莱坞导演,才华横溢。拍摄过的《黑天鹅》、《梦之安魂曲》相信大家多少都看过,至少听过。关于他的访谈不是很多,涉及到电影拍摄建议的更是少之又少。
文章来源:http://filmschoolrejects.com/features/6-filmmaking-tips-darren-aronofsky.php
翻译:吴晓晖
转载请注明来源影视工业网,感谢!
电影《黑天鹅》 图片来自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子公司福克斯探照灯影业(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你可以说达伦·阿伦诺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有很多特质,但你不能说他毫无野心。从对数学家逐步堕入疯狂的风格化叙述到跨越千年的爱恋得失,从事关生死的不屈之旅到完美的芭蕾舞表演,阿伦诺夫斯基涉及了众多主题,创造了许多带有自己印记的作品:追求完美是他和他的角色之间确切共享的特质。
就算当野心已经超出他的控制,不论如何,阿伦诺夫斯基还是让自己的电影打上“不愿妥协”的印记。他的最新力作,《诺亚方舟:创世之旅》(Noah,2014)是他目前为止最具魄力的尝试。《诺亚》用好莱坞式的史诗场面和现代化的寓言讲述了人类应对即将到来的灾难带来的恐惧。可以说《诺亚》是一个奇怪又迷人的结合体,这就是有着大预算的工作室和让人迷惑又让人着迷的个性化导演的带来的结果。
因此,阿伦诺夫斯基,这个让圆周率变得很酷的男人将为粉丝和电影人们带来经验之谈。
·身体是媒介
“摔跤被有些人认为是最低的艺术,如果还能称其为艺术的话。芭蕾舞被有些
人认为是最高的艺术。但是,令人惊异的是,这两个世界的表演者们有多么相
似。他们都利用身体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动作来表达自己。”
虽然阿伦诺夫斯基的电影详尽探讨了角色的主观世界——从吸毒者的精神到志愿成为船艇制造商的人的忙碌愿景——他也公然用物理、具体化的方式呈现了这些世界。阿伦诺夫斯基的电影往往对演员而言是苛刻的经历,对观众而言又令人不快。
不过,通过对各种身体以及身体能力的探索,他发现了角色的情感中心。他的电影制作方式将角色联系到电影人,再联系到观众身上。
·让故事决定形式
“在早期,我对电影的规则非常在意。现在我认识到观众不关心这一点。他们只
想要故事...我所追求的就是由故事决定视觉风格,而不是像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
斯基或韦斯·安德森那样,让自己的强势风格渗透于故事之中。”
Tad Friend在3月17日的《纽约客》上为《诺亚》写了一篇很不错的文章,文中阿伦诺夫斯基对记者解释他的前三部故事片和最近的三部故事片之间的主要区别,以及《珍爱泉源》(The Fountain,2006)和《摔角王》(The
Wrestler,2008)之间明显的风格断层。
在《摔角王》中,阿伦诺夫斯基在构图上偏向达内兄弟式的现实主义、手持式审美。他的取景和构图左右对称,富有数学性。他让工作决定风格,而不是把自己的风格强加在工作之上,并由此探讨了一系列的形式可能性(甚至是融合过去和现在的形式)——当这个故事显然需要这么做的时候。
·真正的时刻存在于开拍和停拍之间
阿伦诺夫斯基对丹尼·博伊尔解释道,极少数时候,不管周围有什么样的杂念,电影的图像会冲进你的脑海,你会忘记自己身在电影现场,这是非常难得的。他在《纽约客》的那篇文章上解释的更加清楚,他讲起来简直跟《梦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2000)中的一个角色讲述吸毒的体验无二:
“我与潜意识最接近的时候是‘开拍’与‘停拍’之间。当演员进入了乔丹状态,发挥出
自己的最高水平,就像在超高分辨率下高高跳起,把篮球扣进篮筐之时,我意识到
不用看屏幕就知道摄像机拍了什么——我在身在电影中,体验观众们的感受。然后,
在‘停拍!’之后,我才猛然想起自己没钱也没时间,我想,‘他妈的,我走之前还能再拍一次不?”
·把故事带到观众家门口
阿伦诺夫斯基的许多角色天生都难以与他人产生共鸣。这些角色都生活在高度专业化的世界或者亚文化里,性格古怪又固执。虽然阿伦诺夫斯基现在已经转向了圣经,《诺亚》大概是他目前为止最有群众基础的故事,但他还是必须超越诺亚的世界与观众的世界之间的内在距离。
他跟以前一样,还是专心于拍摄那些异质或特殊的故事。但不知何故,这些故事对他的观众而言,却是可以接触,可以产生共鸣的。对于像他这样具有明显的视觉风格,并且喜爱啃硬骨头的电影人来说,他肯定不会疏远冒险进入他的电影的人。
·再拍一次
只管去做。
·有些思想与好莱坞根本不相容
“把你能想象的关于蝙蝠侠的一切一切东西都抛开!所有的一切!我们要彻底重新开始。”
阿伦诺夫斯基有很多项目至今尚未开拍,但是在好莱坞流传甚广,你在本地电影新闻网站/传闻坊都能看到这些项目成为头条新闻。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可能是《蝙蝠侠:元年》(Batman:Year One,2011)。他居然曾想让蝙蝠侠无家可归——变成一个真正的阿伦诺夫斯基式的局外人,如果他的构想成真的话。
在《诺亚》上,阿伦诺夫斯基与工作室体制据理力争并最终获胜,最终使得这部完全按照他所想而拍摄的电影上映了。但不管是拍独立的草根片还是拍上亿的好莱坞大片,阿伦诺夫斯基都一样决不妥协。不管他用什么模式工作,他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独立电影人。
我们需要这样的电影人。然而,他们所表现出的创意电影制作模式,也是工作室所能够,又或者不能把握的。
最后的思考
从演员和记者得来的许多证词都一再证实,生活中的阿伦诺夫斯基跟他的角色毫无相似之处。他的主人公往往心智崩溃,急躁固执,独来独往;而阿伦诺夫斯基据说健谈又爱社交,是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他的角色是内省的,沉思的;而阿伦诺夫斯基是乐天快活,丰富多彩的。跟许多导演不同,阿伦诺夫斯基很少把角色当做自己的替身,或是自传式投影。这位电影人将电影叙事视为连接有趣的人及事物的方式,他探索的是在别的电影中尚未被充分发掘的东西。电影制作对于阿伦诺夫斯基不是一种净化模式,而是带他去进行体验的工具。
与此同时,有一点非常清楚:在一个领域中,阿伦诺夫斯基与他的角色毫无区别。在那里他很容易沉迷,容易反省,那就是电影制作过程。用演员和记者的话来看,阿伦诺夫斯基制作电影时目标非常坚定,直到目标完全实现都毫无动摇。阿伦诺夫斯基的主角们在这个奇异的方面跟他非常相似:他们的沉迷映照出了他对电影制作本身的态度。
文章来源:http://filmschoolrejects.com/features/6-filmmaking-tips-darren-aronofsky.php
翻译:吴晓晖
转载请注明来源影视工业网,感谢!
电影《黑天鹅》 图片来自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子公司福克斯探照灯影业(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你可以说达伦·阿伦诺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有很多特质,但你不能说他毫无野心。从对数学家逐步堕入疯狂的风格化叙述到跨越千年的爱恋得失,从事关生死的不屈之旅到完美的芭蕾舞表演,阿伦诺夫斯基涉及了众多主题,创造了许多带有自己印记的作品:追求完美是他和他的角色之间确切共享的特质。
就算当野心已经超出他的控制,不论如何,阿伦诺夫斯基还是让自己的电影打上“不愿妥协”的印记。他的最新力作,《诺亚方舟:创世之旅》(Noah,2014)是他目前为止最具魄力的尝试。《诺亚》用好莱坞式的史诗场面和现代化的寓言讲述了人类应对即将到来的灾难带来的恐惧。可以说《诺亚》是一个奇怪又迷人的结合体,这就是有着大预算的工作室和让人迷惑又让人着迷的个性化导演的带来的结果。
因此,阿伦诺夫斯基,这个让圆周率变得很酷的男人将为粉丝和电影人们带来经验之谈。
·身体是媒介
“摔跤被有些人认为是最低的艺术,如果还能称其为艺术的话。芭蕾舞被有些
人认为是最高的艺术。但是,令人惊异的是,这两个世界的表演者们有多么相
似。他们都利用身体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动作来表达自己。”
虽然阿伦诺夫斯基的电影详尽探讨了角色的主观世界——从吸毒者的精神到志愿成为船艇制造商的人的忙碌愿景——他也公然用物理、具体化的方式呈现了这些世界。阿伦诺夫斯基的电影往往对演员而言是苛刻的经历,对观众而言又令人不快。
不过,通过对各种身体以及身体能力的探索,他发现了角色的情感中心。他的电影制作方式将角色联系到电影人,再联系到观众身上。
·让故事决定形式
“在早期,我对电影的规则非常在意。现在我认识到观众不关心这一点。他们只
想要故事...我所追求的就是由故事决定视觉风格,而不是像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
斯基或韦斯·安德森那样,让自己的强势风格渗透于故事之中。”
Tad Friend在3月17日的《纽约客》上为《诺亚》写了一篇很不错的文章,文中阿伦诺夫斯基对记者解释他的前三部故事片和最近的三部故事片之间的主要区别,以及《珍爱泉源》(The Fountain,2006)和《摔角王》(The
Wrestler,2008)之间明显的风格断层。
在《摔角王》中,阿伦诺夫斯基在构图上偏向达内兄弟式的现实主义、手持式审美。他的取景和构图左右对称,富有数学性。他让工作决定风格,而不是把自己的风格强加在工作之上,并由此探讨了一系列的形式可能性(甚至是融合过去和现在的形式)——当这个故事显然需要这么做的时候。
·真正的时刻存在于开拍和停拍之间
阿伦诺夫斯基对丹尼·博伊尔解释道,极少数时候,不管周围有什么样的杂念,电影的图像会冲进你的脑海,你会忘记自己身在电影现场,这是非常难得的。他在《纽约客》的那篇文章上解释的更加清楚,他讲起来简直跟《梦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2000)中的一个角色讲述吸毒的体验无二:
“我与潜意识最接近的时候是‘开拍’与‘停拍’之间。当演员进入了乔丹状态,发挥出
自己的最高水平,就像在超高分辨率下高高跳起,把篮球扣进篮筐之时,我意识到
不用看屏幕就知道摄像机拍了什么——我在身在电影中,体验观众们的感受。然后,
在‘停拍!’之后,我才猛然想起自己没钱也没时间,我想,‘他妈的,我走之前还能再拍一次不?”
·把故事带到观众家门口
阿伦诺夫斯基的许多角色天生都难以与他人产生共鸣。这些角色都生活在高度专业化的世界或者亚文化里,性格古怪又固执。虽然阿伦诺夫斯基现在已经转向了圣经,《诺亚》大概是他目前为止最有群众基础的故事,但他还是必须超越诺亚的世界与观众的世界之间的内在距离。
他跟以前一样,还是专心于拍摄那些异质或特殊的故事。但不知何故,这些故事对他的观众而言,却是可以接触,可以产生共鸣的。对于像他这样具有明显的视觉风格,并且喜爱啃硬骨头的电影人来说,他肯定不会疏远冒险进入他的电影的人。
·再拍一次
只管去做。
·有些思想与好莱坞根本不相容
“把你能想象的关于蝙蝠侠的一切一切东西都抛开!所有的一切!我们要彻底重新开始。”
阿伦诺夫斯基有很多项目至今尚未开拍,但是在好莱坞流传甚广,你在本地电影新闻网站/传闻坊都能看到这些项目成为头条新闻。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可能是《蝙蝠侠:元年》(Batman:Year One,2011)。他居然曾想让蝙蝠侠无家可归——变成一个真正的阿伦诺夫斯基式的局外人,如果他的构想成真的话。
在《诺亚》上,阿伦诺夫斯基与工作室体制据理力争并最终获胜,最终使得这部完全按照他所想而拍摄的电影上映了。但不管是拍独立的草根片还是拍上亿的好莱坞大片,阿伦诺夫斯基都一样决不妥协。不管他用什么模式工作,他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独立电影人。
我们需要这样的电影人。然而,他们所表现出的创意电影制作模式,也是工作室所能够,又或者不能把握的。
最后的思考
从演员和记者得来的许多证词都一再证实,生活中的阿伦诺夫斯基跟他的角色毫无相似之处。他的主人公往往心智崩溃,急躁固执,独来独往;而阿伦诺夫斯基据说健谈又爱社交,是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他的角色是内省的,沉思的;而阿伦诺夫斯基是乐天快活,丰富多彩的。跟许多导演不同,阿伦诺夫斯基很少把角色当做自己的替身,或是自传式投影。这位电影人将电影叙事视为连接有趣的人及事物的方式,他探索的是在别的电影中尚未被充分发掘的东西。电影制作对于阿伦诺夫斯基不是一种净化模式,而是带他去进行体验的工具。
与此同时,有一点非常清楚:在一个领域中,阿伦诺夫斯基与他的角色毫无区别。在那里他很容易沉迷,容易反省,那就是电影制作过程。用演员和记者的话来看,阿伦诺夫斯基制作电影时目标非常坚定,直到目标完全实现都毫无动摇。阿伦诺夫斯基的主角们在这个奇异的方面跟他非常相似:他们的沉迷映照出了他对电影制作本身的态度。
本文为作者 张坚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4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