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以上对话场景的调度 

2012-03-21 11:52
转载请注明出处:“电影学院”丛书官网(www.pmovie.com

调度四个或更多人物的对话场景,也使用了我们在三人对话场景中应用的A、I和L等人物位置的形态。然而,当人物增加时,单人与多人镜头的可能性也增加了。
例如,一个五人的场景,就会有5个特写、9个双人镜头、6个三人镜头、6个四人镜头和1个五人的主镜头,总共大约27个镜头。很明显的,这对任何场景而言,都是相当惊人的数目。有些机位是非常不实际的,而拍摄超过三人的团体,实际上是一种合并与简化的过程。
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中,剧情片的戏剧结构为我们所做的事情是,通过个体的行为来表达人类共通的境况。在实际的情形里,就等于是说,当我们处理大批人员时,我们会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表现主要角色的体验。虽然这是戏剧的传统,但和我们在现实的群体生活中所经历的大体雷同。比如,在一个晚餐的聚会里,人们会聚集成小团体,因为要同时和超过五至六个人谈话,是件太困难的事。即使当一个人是注意力的中心的时候,谈话基本上仍是以二人为基础安排的,即说话者与倾听者。当拍摄一大群人物,当中又有多人说话时,我们常使用三人和四人镜头的特写,因为这样能帮助观众分辨演员。
如果我们看示图11.1,可以看见一个人被七个人包围着。要让每一个人物都扮演重要的说话者角色,是很少见的情况。即使是这种情况,一定会有一或两位人物窜出,成为中心人物。
示图11.2显示了场景中两位主要人物间建立的动作轴线,这中间也许会使用到其他任何一个人的特写,但基本的调度,仍是根据这两人建立的动作轴线。
示图11.3表现了三个演员间有对等的对话的情形,在这个例子中应用了A形态的摄影机调度。正如我们在前一章中所学的,即使是A形态,在决定动作轴线时,最后也会浓缩成I形态的位置。没有对话的演员,也许也会被拍在画面里,但摄影机位置,则是被限制在动作轴线同一侧的180°工作区域内。

四人以上对话场景的调度 
示图11.1 八人的对话场景
四人以上对话场景的调度 
示图11.2  八人中两个中心人物之间的动作轴线
四人以上对话场景的调度 
示图11.3   八人中三个中心人物之间的动作轴线
四人以上对话场景的调度 
示图11.4 八人中四个中心人物之间的动作轴线

在示图11.4中,相同的逻辑也可运用在四个主要的演员上。在这种情况中,我们有多重视线,或潜在的动作轴线,我们可能为每对演员的拍摄机位苦苦思索,但其实是有更简单的调度方法的,即限制你自己在几个主要的机位上就好了。如果你在一大群人中,建立了多于四条的视线,以便在其中移动,你就是在制造不必要的麻烦。示图11.4中的虚线代表了一条基本的动作轴线,可用来拍摄特写、单人镜头、双人镜头和团体镜头,这意味着我们建立了一个基本的观看方向。
在这里应该一提的是,所有对于动作轴线和摄影机摆放法的关注,都暗示着一种有效的剪辑风格。在前面,任何一个多人调度的例子中,都可以使用单个摄影机拍摄,而且它们必然也没有剪辑上的问题。
虽然我们可以从一个清楚的高角度示图,来展示多人的调度场面,但当你在拍片现场,和一大堆演员在一起时,要进行调度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但不论调度是多么复杂,只要你有动作轴线作为依据,任何场景的摄影机位置都可以很容易地决定,不论你想不想越轴都是可行的。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的调度风格是常常越轴,他对传统剪辑规则的排斥,就如同好莱坞导演对剪辑风格的遵循一样一以贯之。以动作轴线来说明场面的调度,目的是要帮助导演作清楚的决定,假想线和根据假想线而来的形态,应该被看做是一种组织系统,而不是一种美学选择。如果它能帮助你突破,并创造新的工作方法,那将是多多益善的事。

本文为作者 后浪出版公司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4716

后浪出版公司

点击了解更多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 年,出版类别包含人文社科、电影、摄影、艺术、经管及生活等。后浪出版公司具有二级批发资质,设有选题策划、编校加工、设计制作、营销发行、电子书出版、读者服务与销售、媒体与公共关系、物流仓储、拍电影网、培训、电影书店等围绕图书出版的各个业务部门,建立了一支人才结构合理、年轻高效的专业团队,现拥有各类专业人才70 余人。
扫码关注
后浪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