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D800 HDSLR錄影使用心得

2012-02-20 23:47

Nikon在相機界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在這幾年卻被各家強敵不斷侵略,主要原因在於微型單眼市場活絡,而單眼錄影的用戶需求也逐步提升,在2008年推出第一台可錄影單眼D90時,震驚全世界,但是卻被隨之而來的Canon 5DII給搶了丰采,而同樣不變的是,這兩台機器居然在改朝換代如此快速的數位時代下,一起存活到了2012年,依舊在市場上販售。

在D90之後,N家用戶就一直期待D700跟D3X等全幅機器可以錄影,但是只有在APS-C的市場中推出D5100及D7000的產品線,而FULL HD的錄影卻沒有在全幅機種中出現,而且在錄影功能區隔上,APS-C產品也無法達到全手動控制的錄影需求。就這樣三年多來的時間,在錄影這塊市場,逐漸被其他廠牌給鯨吞蠶食。
在2012年初,Nikon D-Movie從D4出現後有了真正的覺醒,在錄影功能方面有極大的進步,在基本規格上的FULL HD 1920X1080 30P、25P、24P等格式都支援,並加入1280X720的60P規格,雖然沒有1920X1080 60P的規格出現,但已經擁有站穩單眼錄影主流市場的規格。

單眼相機的外型設計,主要是讓攝影師能夠隨時拿起來構圖,在手持狀態下,短短幾秒鐘之內快速按下快門,然後繼續尋找下一個構圖,使用觀景窗取景都是一下子的事,但是錄影時需要長時間手持,在手腕的施力點與傳統錄影機方向不同,攝影機向上支撐的方式較容易長時間拿握,也因為如此,HDSLR在錄影功能按鍵設計上,也要盡量符合使用者的錄影需求,在連續動態構圖運鏡時方便操作。因此D800在這方面的設計就很體貼。

在錄影時不需要進選單調整常用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持續錄影時,多一秒鐘的操作設定都可能造成珍貴畫面的遺憾,而且容易打算拍攝時的思緒,因為畫面除了構圖之外,還要考慮前後劇情因果關係,讓操作者不斷進入選單設定,是非常惱人的設計。以下這些都是D800所擁有的特點
獨立的LV切換按鍵,讓使用者迅速切換拍照及錄影的顯示模式,而新增獨立的錄影按鍵,可以跟快門鍵做為區隔,而專門使用D800來錄影時,還可以透過功能設定,把快門鍵變成錄影鍵使用。

過去收音是HDSLR的痛,只要有人問起單眼收音,我很直覺的就告訴他們,買一台ZOOM H4n之類的外接錄音器,再透過上面的按鈕來調整收音音量及監聽,甚至要利用非同步收音的方式,來確保音質的可用性,雖然很麻煩,但也是不得已的選擇。這次D800只要在左方縮小檢視鍵加上方向控制鍵,就可以調整音量。在收音音量部份,分成20個階段的感度調整,從0-20及A(Auto)的項目,都可以即時設定,並在LCD上直接看見目前的音量是否超過警戒值,並可以搭配原廠外接立體聲麥克風,或是其他如鐵三角、RODE MKE-400等外接麥克風,提升採訪時的指向收音或是音樂會的收音品質。配合D800機身提供的監聽耳機孔,更能讓攝影師不再為了收音感到無助,當下即可確認聲音狀況,進而調整收音位置或現場干擾音。

液晶螢幕部分:
液晶螢幕亮度即時調整,這項功能與收音調整按鍵相同,只是調整方向不同,在強光下錄影時可以直接調亮螢幕檢視,在低光源的室內拍攝時,可以降低畫面亮度,避免刺眼及影響拍攝現場,另外還提供自動亮度功能,方便一般使用者使用。而92萬畫數3.2吋高解低度的規格,在對焦輔助方面有很實用的幫助。

待續...

鮮師影像紀錄與HDV攝錄影器材部落格    鮮師   https://www.facebook.com/EOSMOVIE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