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时光相册》拍摄手记2-关于电影音乐】
今天去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拜访了从德国留学回来的余总。余总对音乐十分热爱,十分专业,让我受益匪浅。他经常会伴着音乐的旋律,脸上洋溢着享受的表情,随着音乐一起哼唱。在三个小时的拜访中,他向我和《时光相册》的男一号蒋一铭概括地讲述了音乐史的历程,并让我们听到了从来没有听过的我国地方民族音乐,我不禁感叹,我们的音乐教育太落后了(我又把自己的素养归咎于中国的教育,不过事实不是这样么?)
言归正传,从《时光相册》剧组筹备期,我就立下了一个目标,这次的声音制作务必力求精良,尽管后来由于预算的原因,我直接PASS掉了整个录音组,由我自己录音,请了一个身强力壮的做酒店领班的哥们做杆爷,我自己买了一套RODE-NTG3 的话筒和话筒杆,以及笼子和防风毛衣,录进我的ZOOM H4N录音机中,当然摄影机AF103上的本机收音也一直开着,作为备用。声音效果没有出乎意料的好,但也基本满足了这次的同期对白录制。其实,必要的专业分工是必须的,但是我想每一次拍摄都尝试一下剧组的各种工种,以便与以后的合作伙伴进行良好的沟通,只有自己做过了才知道人家的难处。关于声音的细节处理和创作,在后期我会与专业的音效师合作完成。
音乐部分,我本想请几个做音乐的朋友帮我制作完成,但是这一想法目前还处在保留状态。以目前国产大片的音乐创作状态,我对我们自己的艺术家的音乐水平稍有失望。无论对音乐的理解还是对电影音乐的理解,都稍逊一筹,当然,这与我们导演的水平也息息相关。今天余总放了几部电影音乐给我,这里面包括《国王的演讲》最后的高潮段落取自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 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441fa01017l9n.html ,还有《闻香识女人》那段大家很熟悉的探戈,旋律出自阿根廷的民间音乐.....之后又听了各种版本的生日快乐,以不同曲风,如“圆舞曲版”“爵士版“,真是不同的编曲演绎便是不同的情绪渲染,就像同样的剧本,不同的导演拍必然也是不同的风格,难怪黑泽明说与电影最接近的艺术是音乐。而每一件乐器便是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小号是阳光少年,大提琴是伤感的诗人,风琴是翩翩起舞的少女......只有真正静下心去细品,才知音乐里的奥妙。
今天的拜访将直接影响《时光相册》里音乐创作的走向,即使我请朋友帮我用MIDI完成制作,我也不会很随意地告诉他:配上画面的节奏就好。
又一扇门即将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