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纪录片——导演手记

2011-12-14 11:08

看世界纪录片——导演手记

昨夜与友人聊天,“分享”——成了我们共同的话题,互联网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分享的时代。

看世界纪录片是从六月中旬开始启动的,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每年会对乡村及偏远山区组织教育关爱活动。包括帮助更新教育设备,提高教育理念及对当地学生的素质教育培训。我们记录了这一过程。

纪录片(documentary)不同于故事片(fiction)虽然在前期做了很多的Research 很多文案方面的工作,但在拍摄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未知的东西,譬如故事的走向等等。

看世界的拍摄周期只有十五天,途径河北,青海,云南三地,所涉及的拍摄对象有几千人,这需要导演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选择所需的拍摄对象。另一个挑战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和被拍摄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否则拍出来的内容会很空,很形式化。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去做一部纪录片,我们还是需要利用一些技巧来捕捉到真实的素材。

这次拍片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大家分享。

1.     隐藏摄像机——机器服务于内容

同期采访时,采访对象的防备心理很强,讲话时会很官方。尤其是采访学校老师和校长这样的人物。如果是做专题片,我们会先做采访后拍空镜,根据采访内容拍摄相关图解画面的空镜及素材。但看世界这个纪录片我们没有这样做,还是想把它做得更纯脆些。

被采访对象在跟我们不熟悉的情况下,要找时间和他们沟通,尽可能让他们放松。以聊天的方式采访被拍摄者,有时偶尔也会需要采取偷拍的方式,譬如和云南张校长的采访中,大家坐在一个大花坛上聊天,当时就是将机器放在腿上然后告诉张校长机器已经被关掉了,大家可以随便聊。最后拍出来的素材还是很真实的。在这里我要提到的是尽量把摄像机隐藏起来,即使有时会影响到画面的构图,也要首先保证内容,因为我一直认为内容是远远大于形式的。

2 制片的作用

青海是第一次去,听说那里的海拔很高,这边的人过去会有高原反应。囊谦县第二中心小学海拔有四千多米,当时到了镇上之后就直奔山上的小学。刚下车的时候走路时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拍了几个镜头后身体就不行了。晚上大家住在了学校,高原反应很强烈,特别是到后半夜两点多。大家都被憋醒了,氧气缺乏,呼吸困难,整个团队都感觉到恶心,呕吐,头疼。到第二天凌晨五点钟,我和副导演下山了。其它人继续坚守阵地。在下面的县城呆了一个晚上后又继续上山,不过这次是有备而来,足足带了几大袋氧气。现在看到所拍摄出来的东西还是感觉很欣慰的,毕竟我们还是抓到了很多重要的细节。我的建议是,在拍片之前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做好调查,预想到当地所处的环境,天气等一切有可能遇到的困难。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制片对于拍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录音——录音脚本

录音脚本。他在拍摄前期做很多的计划和设计。这个片子走了三个地方换了两个录音师,让我很头痛。录音上我不建议使用SQN,一个录音师同时去调音和录音是很难完成的,这样就需要多加一个录音助理,太多的工作人员会影响到被拍摄者的情绪,也会使整个氛围很紧张。一个挑杆加上两个无线麦克应该还可以完成拍摄,尤其适用于大远景拍摄。

4拍纪录片的态度——尊重被拍摄者——抗压能力要强

谈谈云南的拍摄过程,云南的拍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志愿者和当地的学生们。当时的拍摄阻力还是很大的,大学生们觉得做公益事业是属于个人隐私,不希望被公开化。在这期间我们遇到了很大的阻碍,甚至晚上回到宾馆里休息我们也要拜佛保佑第二天的顺利拍摄。之后我们决定了以学生为主线,志愿者为辅助。导演尽量不要过多的参与到拍摄过程里面,也就是说不要设计所拍人物而是要遵循被拍摄者——人物自身的故事走向, 这就有别于剧情电影,一切都是在导演的把控之中。纪录片导演的过多干涉有时会起到极大的副作用。云南是拍摄的最后一站,而且只有八天的拍摄周期,拍一天少一天,每天拍到的内容都觉得不够好,不够丰富。我那个时候压力很大,但作为纪录片导演抗压能力要很强!

5 开会——看素材

每天的拍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基本上到晚上8点就收工了。吃饭洗漱完毕大家一起看素材。我们当时用的机器是Sony EX1R,对于拍纪录片来讲还是不错的一款。后期调色时尽量不要大动,会产生很多噪点。还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就是存储卡有时会出现问题。在看素材的时候发现有一张卡的素材全部坏掉了。在这里建议自己买些存储卡,非租用卡。各种拍摄问题总结完毕,根据所拍素材再拟定第二天的拍摄计划,给拍摄团队开会,把第二天要拍的内容传递给大家尤其是制片。

5后期——第二次创作Paper Editing

纪录片的后期是一项庞大的工作,有些导演是喜欢自己操手剪片子,我是喜欢和剪辑师共同创作。总是觉得两个人的视角剪出来的东西会更客观些,而且作为导演要锻炼把自己的想法准确的传达给剪辑师。后期的步骤首先是先把素材做速记,包括镜头号,内容,同期声。整理好后开始做文字剪辑(paper editing),这一部分要做得很细,也就是这个本子给到剪辑师手里,她可以根据剪辑脚本完成一部成片。我们这部纪录片是没有解说词的,所以用画面讲故事,用电影语言的手法讲故事尤为重要。整个剪辑周期两个月,经常是工作到凌晨四点,现在回想起来都感觉到一股寒气!

不能再说了,眼皮已经掉到桌子上了!

纪录片艺术层面的分析暂且先不谈了,看片子吧!

西部的孩子们——你们还好吗《看世界》纪录片 点此观看

2011/12/14 凌晨220

www.shaoxinying.com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