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在于分享——伟大的声音设计师Tim Prebble专访

2011-11-10 01:15

#创作者访谈#

原文地址:http://designingsound.org/2011/02/behind-the-art-tim-prebble/  艺术背后:Tim Prebble

转载翻译自http://designingsound.org/最新板块“Behind the Art艺术的背后”,这个板块以学习艺术性、创造性的声音设计为目标,特别推荐一些关于专业声音设计师如何思考和创作方法的访谈,为拓展我们的创造力,学习别人如何用声音来讲故事。虽然当今已经有了很多关于声音技术的好文章和访谈,但是关于创造力、感染力和协作能力呢?是什么让大师的作品与众不同?声音设计师是如何获得那些奇思妙想来帮助创作的?这就是该板块力图呈现的。
智慧在于分享——伟大的声音设计师Tim Prebble专访

BY MIGUEL ISAZA

原作者按:很多人了解到声音设计师 Tim Prebble是因为新西兰惠灵顿。也许你已经听说过他在论坛里提出的伟大建议;也许你在他的博客里受到启发;也许你知道他是因为他的音效资料库 http://hissandaroar.com/,或他的音乐或标签,当然还有任何一部他参与创作的+30电影 http://www.imdb.com/name/nm0695670/,作为录音师,剪辑师或设计师。就像他的网站里,引用Beatles的一首歌:他在“这里,那里,无处不在”。

这个采访是我一直想做的。在有限的问题里,并不容易去全面了解像Tim这样一位影响过我们的人。他的理念,创作方法,影响,他的独特的工作方式等。让我们一起发现Tim Prebble的创作思想。

(注:以下 DS代designing sound网站记者,TP代Tim Prebble。)

-----------------------------------------------

DS:你可以谈一下你的声音设计理念吗?声音设计对于你来说是什么?
TP:我开始作为声音剪辑师的职业生涯要追溯到90年代初,受到一些导演的启发,像Stanley Kubrick, Wim Wenders, Jim Jarmusch, David Lynch, Akira Kurosawa, Sergio Leone, Francis Ford-Coppolla, Andrei Tarkovsky还有很多。所以我自己的任何形式的声音设计理念都是在电影创作中培养起来的。声音设计对于我来说就是电影声音设计-这就是我做的。
智慧在于分享——伟大的声音设计师Tim Prebble专访

DS:这些理念随着你的工作性质的转变是如何演变的?

TP:经历是最好的老师;随着时间,经历可以发展你的直觉,但保持住一个开放的心,找到好的演奏和解决办法也是同等重要的,适用于任何项目。我认为任何职业都不可避免受到你个人生活和经历的影响,所以人越老,获得越多,这是公平的。很多方面,包括热情,爱好,责任,对实验和探索的渴望等,基本是持续不变的,相反,洞察力,个人审美能力等是不断进化和发展的⋯⋯早先的时候,我非常关注东西是“怎样”做的,但是很重要的是去思考“为什么”—— 动机,意图和戏剧意图。
DS:你一般习惯怎样开展一个项目呢?
TP:按我的理念来说,预算不是首要的问题,最基本的决定因素是我究竟是不是这个项目合适的人选,反之亦然。电影制作要求过度的信任和开放合作。编剧和导演做了很多工作,用很多年来让一个项目出品,所以我非常尊重与他们的承诺和认知,以及对我的期望。我喜欢越早越好开始一个项目,一定要在拍摄之前。我认为对电影做的最值得的工作是思考。在电影开始拍摄之前,我可以梦想一些好的点子,研究一下它的主题或练习一下。然后和大家讨论。所以第一步是读剧本,与导演和制片见面,然后从一开始就建立一些场景上的合作关系。
DS: 有多少实验展现在你的声音设计里?
TP:实验是一切创造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哲学上相比较来看:从A到B的路上,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其中一些可能就会成为到达目的地的重要的点滴。实验是一部分定式思维,一部分自由思维,要求你敏感又开放,放慢你的判断直到结果真正出现以后,并且充分考虑新场合的各种可能性。同样要记住,做错误的判断也是必要的——可以为其他可能的途径提供无价认识。所以在时间表的一开始去做实验,会更容易和风险更小,我认为在接下来的进程中也应该放开去实验,包括在终混的几天里都可以,很简单,因为电影真正的戏剧性不到最后一刻都还未呈现。庆幸现在我们的技术能够给我们提供对比实验的空间,在首映终混版本时,混录师可以尽情欣赏自己的成绩,但把这个版本否定掉,再去尝试一个全新的方向也是未尝不可的。
智慧在于分享——伟大的声音设计师Tim Prebble专访
DS:你更喜欢怎样的方式来与导演一起工作呢?
TP:在后期工作里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就是我们和很多不同的导演在一起工作,每一个导演有各自的风格和工作方式。但相反,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可能已经与30位不同的导演合作过了,而那些导演只做过自己的电影。所以每一部电影对于我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习机会,建立起导演主要的聚焦点,并了解哪些是客观的元素,需要去转变。我喜欢只提供一些临时的声音片段,尽管只是初剪见面讨论的时候。导演和剪辑师越快地听到我们的东西,他们就会越多地考虑声音进去。早先我经常给导演听一些预期的东西,然后我没有选择地跟随这些东西去做,对导演来说先听声音在安排画面是值得的。这可能是不证自明的,不过这会提醒你,导演毕竟是导演,所以让导演随时可以听到你的进程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在软件里,在工作室或是临时录音室里。
DS:你认为截止日期的力量对于思考和创造力有多重要?
TP:我慢慢学习开始喜欢截至日期,欣赏它对于做决策有多么的重要。截至日期可以清楚的区分版本,可以确定基本能够达到的目标,无论是自己规定的短期截止,还是预配音前的最截止,或文字上的终混截止。我相信了解配音与终混对于一个剪辑师来说是必要的。
从你的负责人那里直接记录下修改意见,还是自己去录音室里研究到底是什么元素不好,这两者之间是有实质性区别的,要注意。这些注意事项会告诉你你将来也可能会面临一个类似的局面,并且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因为这些是直接影响成片质量的最终决策。
DS:你有什么方式或习惯能够帮助你获得或组织好的想法呢?你如何处理创作瓶颈呢?
TP: 很多想法都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在它出现的时候即时捕获就尤为重要——千万别对自己说“没关系我记得住”之类的,因为很多想法都是灵活的,只存在于你某个时刻的想法里。过一个小时或一天,那个想法也许就再也不回来了。我最喜欢的收集以及发展想法的办法就是一本认真的Moleskine记事本。它不需要电池或者wifi,并且足够小,你可以随时带在身边。我不是一个抵触技术进步的人,但纸和笔同样也对我帮助不少。
在线的时候我特别依赖于RSS,Google Alerts和Evernote来寻找或者搜集想法。我用的是VoodooPad,Scrivener and DevonThink来整理和组织一下想法,并通过Dropbox来让各个设备间保持同步。在对照画面工作的时候我倾向于依靠ProTools 标记,对于列表和作为一个无线同步坐标(non-linear sync grid)。这样比较容易与剪辑的画面匹配,但AVID真的需要改善一下标记法,成为一个完全关联数据库的结构的输入,输出和标记/元数据。标记非常有用,但很幽默它的功能性上又十分古老——如果你同意这个观点可以在这里投票。(http://protools.ideascale.com/a/dtd/Marker-Improvements/13711-3779)
关于创作瓶颈我想能够发现自己和自己的状态也很重要,能够紧跟你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这样可以达成最好的目标。如果你在某方面受到了启发,就要肯定它,然后能够集中注意力去追随好想法——如果你不想浪费能量去做管理或妥协的话。但是相反,如果你对于追求一个具体创作目标不在状态,那么通常还有其他一些目标可以让你提高效率。我其实不经常遇到创作瓶颈,因为对于我来说,散步或者乒乓球游戏就已经足够让我休息,并给意识和潜意识充氧了。
智慧在于分享——伟大的声音设计师Tim Prebble专访
DS:我在你的博客里看到,你经常地受到很多学科和文化的影响。从声音艺术,到实验短片,再到日本文化。那么这些领域是如何影响你的声音设计的呢?
TP: 作为人类,我相信我们都是由自己的经验组成的,所以积极地去搜寻我们的灵感是极为重要的。举一个交互领域的简单的例子:混录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还原的过程,开始与每一个有关的声音的可能性,如原始素材,这样才被认为是声音最好的戏剧形式,可以为电影增色。我并不是混录师,但我会尽可能参与到每一部电影的混录中,所以还原作为通常创作过程是非常有趣的,无论从哲学意义上还是从直观意义上。因此,这对于我来说应该从不同的形式中去学习和欣赏这个还原的过程:最低要求的建筑学,音乐,摄影,诗歌等。也许下面的几个例子看上去比较空洞,但对于我来说却不是:一个传奇的记忆是我第一次去日本直岛(Naoshima)的安藤忠雄(Tadao Ando ),日本文化对我在这些年里的声音设计方式上有很大的影响,包括文学性和隐喻性。一件伟大的艺术可以改变你的悟性——改变你思考,或看或听这个世界的方式。无论是京都的一座禅寺,金泽(日本本州岛中西岸港市)的艺术画廊,直岛,柏林,巴塞罗纳,伦敦,纽约或是你的家乡,都不如经验行动本身更重要。我真的相信把自己投入到有趣的经历中的想法。旅行对我来说意义很大——旅行是与其他文化触碰的特权。同时也能教会你很多关于自己的文化和环境被肯定之处。如果英文是你的母语,我觉得你应该去非英语国家看看,这样你可以了解别的语言在生活中,在艺术里,在电影里是如何扮演角色的。诗人Matsuo Basho曾说过一句名言,我常常回忆:“Seek not to follow in the footsteps of men of old; seek what they sought”意思是“寻找不要跟随年长者的步伐,而要寻找他们已经寻找过的路”。我对很多电影工作者,包括编剧,导演,剪辑,作曲,声音设计,混录的工作方式都深受启发,对艺术家和音乐家也一样,但我追求能够受启发,而不是模仿他们。我想去炼就自己独特的方式和发展你的工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对与你个人来说。如果是广义地说,这是你能做的对人类的重要贡献。
智慧在于分享——伟大的声音设计师Tim Prebble专访
DS: 我们知道您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你做声音设计的如何影响你做音乐?反之呢?
TP: 这是我博客的名字,同时也是我去聆听世界的方法,声音的音乐。音乐是我持续有热情去做的一件事,我也经常着迷于音色和音质,就像对于旋律和节奏一样。作为声音设计,我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去和电影作曲家合作,去学习他们的途径和流程,和音乐的配合性,尤其当你意识到每一部电影本身都是一个情绪世界时。但我总是对于音乐和声音的重叠部分很感兴趣,不管这个重叠部分是字面的,生理的或是情绪上的。今年,我个人第一次跨越了一个界线,就是同时做一部电影的声音设计和写总谱,我还是2个月前就开始着手了,这是一个很棒的过程。
智慧在于分享——伟大的声音设计师Tim Prebble专访
DS: 住在新西兰对你的声音创作有改变吗?惠灵顿带给你任何独特的创造力或者视觉方面的等等?
TP: 我在新西兰南部的一个农场长大,所以我比较喜欢安静。住在一个小岛国也意味着你本能地对大海有着崇敬之心,并对自然怀有很多感情。Aldous Huxley有一次说“我爸爸把山间的散步当作去教堂做礼拜”,我很理解这种看法。有一种独特的声音在惠灵顿就是风,很多种风。我听别人说过大风是说70kmph的风,但我们常常经历的一阵风就是超过140kmph的! 在1959年最强大的录音设备可以支持248kmph的,比我的年代早一些。这在逻辑上不会太跳跃,当地的声音剪辑师有一个很壮观的关于风的资料库。我住的西海岸的一个房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时候的强北风让你只能打开一侧的门,然后风的表现和形态会随着前门而有不同的声音。风这么多形式和声音都是很迷幻的。说到电影声音,在新西兰我喜欢Peter Jacksons。事实是在新西兰的每一位导演都希望在Park Road Post工作,在配音台,电影也存在一个巨大的台阶就像LOTR的混录,最终版本在观众中影响力很大。
智慧在于分享——伟大的声音设计师Tim Prebble专访
DS: 看你在网络的上的演讲非常精彩。从你在Twitter和一些论坛上的分享到你的博客,都有很多很棒的关于HISS and a ROAR的好想法,也正是通过网络你影响了一批录音师,建立了自己的声音资料库。那么网络社区是如何在声音方便对你产生影响的?
TP:在网络上通过论坛交流的确是很好的合作方式,这是做电影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有很多新东西需要你学习。新西兰是一个离其他地方比较远的地方,所以你更需要从网络上获取东西。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帮助你解决一些问题,尤其是你在一个比较小的国家里,我可以忽略在这个以运动为大众娱乐的环境,在网络上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想法。但最激发我兴趣的是网络作为一种媒介,是它的未来方向和它的导向性。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意识到这点,并珍惜这个机会。
DS:在2009年你开创了一个顾问关系的项目,在一年中你担当来自世界各地很多声音工作者的顾问。我个人的一个朋友得到了一个证书,他告诉我很多不可思议的经历。现在,这件事对你的受益是什么?为什么你会想要以这样一个个性化的方式来分享你的智慧呢?
TP:我非常感激很多优秀的平台支持我,当我还是一个声音剪辑师的时候,所以我的动机是无私的,去给一些像我过去一样的年轻人一些建议。选择一个最优秀的实习生是很困难的(这就是为什么最后我选择4个而不是1个)作为获得我的支持的人。当然我会有一些必要的未说的选择规则,比如我让没位申请人提交5个他们最喜欢的电影名称,和另外5个最喜欢的电影的声音设计。当我我阅读某一个申请的时候如果我决定淘汰他时,那么他一定列举了100%的好莱坞电影。我并不是反对好莱坞,我只是简单地支持专业的全球化电影文化,这是一个最好的理由:如果我应聘主厨,他说他只吃一种文化的食物,我必定会担忧他的世界观。这当然也与我的个人经历有关;去年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是法国的MicMacs,泰国的Uncle Boonm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以及韩国的Mother。所以我也从文化角度对各个地方都比较感兴趣,更愿意探索异域而不是当地。仅仅是最后阶段的时间投入问题,所以我不得不拖延到前半年再开始。
DS:最后,你对任何一位想找到或增强自己的艺术才华或个人创造力的声音设计师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TP:很难提出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建议,因为每一位工作者都需要追求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找到一个最适合他的角色——我不想对某一个人去规范一个想法。但是一些实践的建议?比如在麦克风前面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最后的声音负荷,或是什么插件,步骤等,无论你在什么水平,最重要的是持续创造你自己的声音资料库。你自己录的声音成为你最重要的资源,是让你成为独一无二的其中一部分。尤其如果你是才开始从事这个职业,想想长远的计划,作为你持续的声音资料库,值得你花时间去做。这是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去体验他们吧,对了,记得带上录音机!
智慧在于分享——伟大的声音设计师Tim Prebble专访
本文为作者 陈乐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2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