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技巧------曝光
电视摄像技巧------曝光
来源:中国摄像师俱乐部
电视摄像中正确的曝光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前期拍摄中曝光不准,后期就很难校正素材。摄像师要根据光源条件、拍摄对像,对摄像机进行光学和电子调整,使拍摄的信号幅度尽可能接近标准幅 电视摄像中正确的曝光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前期拍摄中曝光不准,后期就很难校正素材。摄像师要根据光源条件、拍摄对像,对摄像机进行光学和电子调整,使拍摄的信号幅度尽可能接近标准幅度,但又不超标。曝光不足,电视画面发暗;曝光过度又会使电视画面高亮部分缺乏灰度层次。 (1)曝光正确: 信号波形幅度平均为0.7V(即100%),且不大于0.8V(更准确地说,亮度信号的瞬间峰值电平≤0.77V,复合信号的最高峰值电平≤0.8V,黑电平为0~0.05V)。最佳曝光范围在70~80%附近(准确地说为0.49~0.56V),对人物脸部的拍摄应在最佳曝光范围内。 (2)曝光不足:信号弱,图像暗。平均信号低于0.4V。 (3)过曝光(又叫白限幅):图像高亮部分(信号≥0.8V)被切割,即白切割,图像高亮区成为一片白色斑块,缺乏灰度层次。 实际拍摄过程中如果没有波形示波器可供使用,如何判断曝光是否正确呢?下面介绍两种较实用的方法: a.用寻像器 具体做法是:(1)先校准,用机内彩条信号调节寻像器的对比度、亮度、屈光镜和峰值等参数,使寻像器中彩条信号的黑白图像各灰度层次分明、清晰;(2)实际拍摄中,观察寻像器图像,并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操纵光圈、中灰滤镜和增益等,使画面曝光正确。 b.斑纹提示 一般摄像机都有该功能。操作“斑纹”(ZEBRA)开关,使寻像器图像中出现“斑纹”提示,视为正确曝光的标志。(注意:现在有许多摄像机可以通过菜单,对斑纹出现电平重新选择设定)。 Sony、JVC摄像机:信号在70~80%时(即0.49~0.56V)出现“斑纹”,为最佳曝光区域。 日立摄像机:信号≥90%时出现“斑纹”,斑纹出现的地方接近过曝光。这时要考虑减小光圈或别的办法,使画面曝光正确。 正确曝光手段很多,各有其适用范围,有时对拍摄效果还有影响(如光圈的大小对景深和形变都有一定的影响),必须灵活应用。 1.光环境 要择时(早上、傍晚、阳光、阴天、秋季等);择机位(背景与主体明暗关系、俯仰、逆光等);布光(加灯、反光板等)。 2.光学调节 光学调节是确保曝光正确的首要操作。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即拍摄环境的照度在100~4000lux、摄像机增益在0dB时,可改变光圈实现正确曝光,一般摄像镜头的光圈系数为F1.8(大)~F16(小)。 操作光圈有三种方法: (1)手动光圈。一般拍摄提倡多用手动光圈,原因有二:一是景物亮度的改变不会引起整个画面曝光的变化;二是曝光比较精确。 (2)自动光圈。抢拍时才用,用菜单可加、减0.5~1档自动光圈曝光量。自动光圈用起来方便,但曝光不够精确。 (3)即时自动光圈。常态为手动光圈。在镜头伺服箱上有“即时自动光圈键”,按此键后为自动光圈状态,给手动光圈提供参考光圈值;松开此键后又恢复为手动光圈状态。摄像师可根据经验在参考光圈值基础上加减一点光圈,以获得正确曝光。 强光下,加入中性密度滤镜(1/16ND),可衰减光线,曝光的减少相当于缩小4档光圈。有的机器中性密度滤镜为1/8ND和1/64ND。 3.电子调节 当光条件超出光学调节范围时,可使用电子调节。 (1)加增益(Gain)。电路每增加3dB放大量,曝光的提升相当于加大半档光圈,但杂波也随之增大,通常在弱光条件下使用电路增益调节。 (2)超级增益(Hyper-Gain)。在极弱光(最低照度可达1.5lux甚至0.7lux)条件下使用,电路放大量可增加到36dB,一般由开关控制。其缺点是信噪比下减,杂波最大,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用。 (3)加电子快门(Shutter)。在强光条件下使用,以减少图像曝光时间,使运动画面更清晰;但是以牺牲灵敏度为代价,使曝光量下降。正常情况下每场图像曝光时间为1/50s,加电子快门后(一般由开关控制)为1/60~1/2000s,通过菜单可调。其作用是:动态分解力提升,使强光下的运动画面更清晰;降低灵敏度(在曝光正确条件下,可起加大光圈作用);清晰扫描,用于拍计算机屏幕,消除黑、白滚动干扰。 4.高亮背景拍摄 有时拍摄主体曝光正常,但其背景过亮而缺乏层次,产生限幅(过曝光)。这时可用开关控制,通过电子方式衰减高亮信号放大量,使过曝光部分仍然可分辨灰度层次,将正确曝光动态范围提高600%。这一功能各摄像机叫法不同:DXC-637P称为动态反差控制DCC(开关);DY-98W称为自动拐点(AutpKnee)(开关);Z1800称为拐点(KneePoint)和拐点斜率(KneeLope)(菜单调出);日立F2称为对比度(Contrast),开关处于ON位置,用于逆光拍摄时低照度信号提升,但杂波加大。
来源:中国摄像师俱乐部
电视摄像中正确的曝光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前期拍摄中曝光不准,后期就很难校正素材。摄像师要根据光源条件、拍摄对像,对摄像机进行光学和电子调整,使拍摄的信号幅度尽可能接近标准幅 电视摄像中正确的曝光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前期拍摄中曝光不准,后期就很难校正素材。摄像师要根据光源条件、拍摄对像,对摄像机进行光学和电子调整,使拍摄的信号幅度尽可能接近标准幅度,但又不超标。曝光不足,电视画面发暗;曝光过度又会使电视画面高亮部分缺乏灰度层次。 (1)曝光正确: 信号波形幅度平均为0.7V(即100%),且不大于0.8V(更准确地说,亮度信号的瞬间峰值电平≤0.77V,复合信号的最高峰值电平≤0.8V,黑电平为0~0.05V)。最佳曝光范围在70~80%附近(准确地说为0.49~0.56V),对人物脸部的拍摄应在最佳曝光范围内。 (2)曝光不足:信号弱,图像暗。平均信号低于0.4V。 (3)过曝光(又叫白限幅):图像高亮部分(信号≥0.8V)被切割,即白切割,图像高亮区成为一片白色斑块,缺乏灰度层次。 实际拍摄过程中如果没有波形示波器可供使用,如何判断曝光是否正确呢?下面介绍两种较实用的方法: a.用寻像器 具体做法是:(1)先校准,用机内彩条信号调节寻像器的对比度、亮度、屈光镜和峰值等参数,使寻像器中彩条信号的黑白图像各灰度层次分明、清晰;(2)实际拍摄中,观察寻像器图像,并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操纵光圈、中灰滤镜和增益等,使画面曝光正确。 b.斑纹提示 一般摄像机都有该功能。操作“斑纹”(ZEBRA)开关,使寻像器图像中出现“斑纹”提示,视为正确曝光的标志。(注意:现在有许多摄像机可以通过菜单,对斑纹出现电平重新选择设定)。 Sony、JVC摄像机:信号在70~80%时(即0.49~0.56V)出现“斑纹”,为最佳曝光区域。 日立摄像机:信号≥90%时出现“斑纹”,斑纹出现的地方接近过曝光。这时要考虑减小光圈或别的办法,使画面曝光正确。 正确曝光手段很多,各有其适用范围,有时对拍摄效果还有影响(如光圈的大小对景深和形变都有一定的影响),必须灵活应用。 1.光环境 要择时(早上、傍晚、阳光、阴天、秋季等);择机位(背景与主体明暗关系、俯仰、逆光等);布光(加灯、反光板等)。 2.光学调节 光学调节是确保曝光正确的首要操作。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即拍摄环境的照度在100~4000lux、摄像机增益在0dB时,可改变光圈实现正确曝光,一般摄像镜头的光圈系数为F1.8(大)~F16(小)。 操作光圈有三种方法: (1)手动光圈。一般拍摄提倡多用手动光圈,原因有二:一是景物亮度的改变不会引起整个画面曝光的变化;二是曝光比较精确。 (2)自动光圈。抢拍时才用,用菜单可加、减0.5~1档自动光圈曝光量。自动光圈用起来方便,但曝光不够精确。 (3)即时自动光圈。常态为手动光圈。在镜头伺服箱上有“即时自动光圈键”,按此键后为自动光圈状态,给手动光圈提供参考光圈值;松开此键后又恢复为手动光圈状态。摄像师可根据经验在参考光圈值基础上加减一点光圈,以获得正确曝光。 强光下,加入中性密度滤镜(1/16ND),可衰减光线,曝光的减少相当于缩小4档光圈。有的机器中性密度滤镜为1/8ND和1/64ND。 3.电子调节 当光条件超出光学调节范围时,可使用电子调节。 (1)加增益(Gain)。电路每增加3dB放大量,曝光的提升相当于加大半档光圈,但杂波也随之增大,通常在弱光条件下使用电路增益调节。 (2)超级增益(Hyper-Gain)。在极弱光(最低照度可达1.5lux甚至0.7lux)条件下使用,电路放大量可增加到36dB,一般由开关控制。其缺点是信噪比下减,杂波最大,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用。 (3)加电子快门(Shutter)。在强光条件下使用,以减少图像曝光时间,使运动画面更清晰;但是以牺牲灵敏度为代价,使曝光量下降。正常情况下每场图像曝光时间为1/50s,加电子快门后(一般由开关控制)为1/60~1/2000s,通过菜单可调。其作用是:动态分解力提升,使强光下的运动画面更清晰;降低灵敏度(在曝光正确条件下,可起加大光圈作用);清晰扫描,用于拍计算机屏幕,消除黑、白滚动干扰。 4.高亮背景拍摄 有时拍摄主体曝光正常,但其背景过亮而缺乏层次,产生限幅(过曝光)。这时可用开关控制,通过电子方式衰减高亮信号放大量,使过曝光部分仍然可分辨灰度层次,将正确曝光动态范围提高600%。这一功能各摄像机叫法不同:DXC-637P称为动态反差控制DCC(开关);DY-98W称为自动拐点(AutpKnee)(开关);Z1800称为拐点(KneePoint)和拐点斜率(KneeLope)(菜单调出);日立F2称为对比度(Contrast),开关处于ON位置,用于逆光拍摄时低照度信号提升,但杂波加大。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2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