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访谈】录音师郝钢谈声音制作

2011-06-26 16:00

#创作者访谈#

(录音师郝钢影视工业网帐号@mixman ,大家可以关注他,有任何问题也可以私信他:)

陈乐乐:大致谈谈目前国内影视录音的现状吧。

郝钢:我觉得现在录音的现状确实不是很良好,不像以前,大家都很重视,毕竟录音部门也算是一个主创部门,比如说选景,导演去选景,都有录音部门去选景,现在基本上就不需要录音,你就算去了,人家也是为了尊重让你去,但是你不能对一个场景进行判断,是不是适合同期录音,已经不重要了,一个也是现在影视剧拍摄也多,恨不得在横店一天有几个剧组拍,所以很难保证声音质量好,所以说现在条件是越来越恶劣,所以就要求录音师在前期去控制好,什么声音用什么样的话筒能拾得到的,怎么去控制现场,怎么跟导演合作,大部分都是这方面的,其实技术性没有那复杂,关键是跟他们合作上的问题,怎么去解决。

陈乐乐:在中国的声音设计这一块,有没有专门的人去做?

郝钢:在中国前期录音师,在后期,他也讲过说经常是一个人,这其实是有利有弊的,好处是他一路上去,他一个人全明白,他分摊下去可能是他的想法和他的声音理念都能在里面,但是还有一个就是国外是分开的,国外有收音组,他把声音收进来,当参考声,然后做ADR,回来之后所有的演员进棚,话筒员照样是举着话筒,他们在大荧幕看着,再说一遍,那个生产是统一的,底噪也是统一的,表演的情绪,口型也会对的很准,这是一个比较严谨的方式,当然肯定是要花周期花时间的,咱们就是因为没有这个周期。

陈乐乐:电视剧的声音这一块有没有声音设计呢?

郝钢:没有,但是美国的美剧不一样,他们的《迷失》,《越狱》都是这样的,他虽然出一集出得慢,其实也都耽误在后期,我们在网上看的是立体声,但是他们做的都是环绕声。

陈乐乐:中国的大部分电视剧呢?

郝钢:中国大部分电视剧是单声道。是我们从业人员的悲哀。其实照理说做电视剧你想象一下,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做电视剧想做好了其实一点都不比电影简单,因为你是所有的信息,比如说你有五六十轨的东西你要合成在一个轨里面,还得让大家听的舒服,还得有细节,就很难,有大音量的,还要跟台词,你都要保证台词清晰度,还有动效也要清楚,很难。但是电影环绕声就是不一样了,你有这么多个音箱,台词主要是在中声道,你可以环境搁在左和右,不会和台词打架,还有动效效果爆炸空气声都搁在环绕声里面,所以这其实分离声轨更加有临场感,比搁在一个声轨里面宽度要大得多,所以现在做电视剧想做好了,其实是挺不容易。

陈乐乐:那您做的电视剧里有没有特别满意的?

郝钢:就是我说过沈好放导演《戈壁母亲》,那是在新疆拍摄的。

(编者注:关于《戈壁母亲》更多信息: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07-11/16/content_7087771.htm

陈乐乐:拍摄周期是多久?

郝钢:大概拍了90天。八月份出去,十月份杀青。当时去的时候是夏天,但是我们在三千多米的地方是有雪的,分AB组,我是山上那组,也会有高原反应,车上不去,每天要扛器材,漫山遍野全是羊屎。扛上去,导演特别好,他是在日本学的导演,就是拍那个《贫嘴张大明》那个导演,然后大家合作也都特愉快,新疆那地方毕竟还是比都市声音好控制,再加上演员也是非常的刻苦,现在演员拍的两条,两条说的词完全不一样,你就没有办法替他去做一些处理,比如说他在第一次说这个词,一二三四的话,有一个声音搭在那个四上了,你希望再录另外一条,找到这个,把这个四贴上去,他另外一条我说的就是别的了,没办法,因为他就不刻苦,就是看剧本大概意思知道了,但他不是很严谨,不是每一遍说的都一样,导致你没办法,没办法,你只能是找演员回来配,或者怎么办,就有一些硬上,就比如说有一些汽车喇叭搭在台词上了,认真的角度来说应该是替换掉的,因为观众要是看戏的话,他会被那个不需要的东西去干扰剧情,但现在有的导演看样片的时候就说这没事,过了,也就是这样。他也要考虑周期,我们也都能理解,从前期拍摄就都理解,虽然我们做的是音频这块,但是我也不能要求现在这不能有声,那不能有声,有有一杂音就得重新来过,做电影前期肯定是一个合作的团队,你要互相的理解对方,包括摄影师话筒不能老压线,太穿帮,虽然你没有入画,但是你老在那安全框边上,有的摄像师看到安全框了,他就不上去,有的你影响他创作了,演员动就得跟着动了,所以你不能太这样,得考虑到合作,包括灯光,打到演员脸上有的时候话筒搁在这个位置,后墙上也会有话筒的影子,想办法怎么避,用黑漆遮,大部分都在处理这个事情。

陈乐乐:那最近正在做的是什么片子?

郝钢:最近在做一个谍战片,刚播完。那个就是都市戏,主要拍摄场景在大连,大连和北京,相对来说就比新疆那戏要难多了,因为在新疆戈壁滩上,真没人,一个人都没有,都是拍摄的工作人员,然后在都市里拍车戏,各种场景,我觉得那个戏,同期声保留的还是比较多,就包括一些不录的,回来挺有危险性的,一些撞车的场景,也得在车上布置话筒什么的,但是回来还好,都能用,就是确实比回来拿库里的素材套,要好很多,那个冲击力和质感,比如说挂档,或者演员的手拽着搭帮的那种声音都能听得到,你要是配,肯定是就以的一声,那些细节肯定是没有的,所以说拾到那些,包括车轮在沙土上打滑,撞到铁的东西,掉下来把玻璃砸碎了,就是一般拍这个的时候摄影都得在特别远的地方,但是有长焦镜头,话筒没有,必须得在一个不穿帮的位置,或者在藏,但是你要藏话筒你要想很多,你得保证设备安全,你不能说到时候把设备给撞坏了,反正想各种办法去解决,还不错,现在都市戏,反正是不太好拍,他那个片子的办公室的戏,全都是在摄影棚里拍的,不是在真的实景里拍的,是在涿州的棚里边拍的,其他的外景大部分都是在大连。

还比如说我们拍车戏,上次拍的一场戏,开一辆克莱斯勒的车,其实资料库里有很多车的声音都可以套上去,但我要把那辆车所有的东西都录一遍:挂档,踩刹车,摇玻璃,关门,全都录下来,回来之后能用的用上,因为每辆车都不一样,包括打火,停,走。因为资料库里的东西大家都在用,听的出来,所以其实应该是会更新的,包括现在好莱坞的特效也是在做,他们做声音设计比咱们还有意思,一把刀子飞出去,怎么剁在木头上,那都是十几个,二十几个和在一起,才能完成的一个声音。

陈乐乐:除了这个还有什么有意思的合作经历?

郝钢:刚从重庆回来拍一个崔健的电影。他新专辑不是叫《蓝色骨头》吗?他的同电影。

同期是我在负责,接下来后期也马上开始做了。

陈乐乐:可以大致介绍一下这个片子的创作经历吗?

郝钢:这个片子挺有难度的,摄影是杜可风,他用了一台435和一台535,还有一台ARRICAM435他为什么要用,是因为,535是适合同期拍摄的摄影机,435是非同期的,装上胶片就那样,但是租这设备的时候有很多水下的戏,他只有435有那个防水罩,所以只能用那台拍,当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特没底,因为你用那个拍,没法录台词,影响特别大,水下必须得用那个,然后水下的一些东西,我就看他拍的一些镜头,崔导,毕竟也是一个音乐人,他对声音是非常严格的,他跟我说你能把这个水下的声音给我录出来吗?他只是问我,没有专业器材那么防水的,你看摄影机也是包上才搁水底下,我就想各种办法找防水的设施,然后去录那个,比如说摄影机在水下从上面有一把枪掉下来,做这种我就在摄影机旁边,把话筒包好了,但是又不能拿那种完全防水,完全防水,一点透气性没有,连声都进不去了。

陈乐乐:对,真空肯定就不行了呵呵。

郝钢:对,我就用各种办法吧,上药店买了好多胶皮的东西套上,套上然后还真不错,但是也很危险,那个东西有时候也会进水什么的,我先试,自己在宾馆里把浴缸放上水,插里边自己听,里边晃动晃动水听,然后听水里的声音,因为崔健他自己有一个防水的耳机,他游泳自己带上那个耳机,他能在那水下听音乐,我对这个很感兴趣,这应该是一个什么声,然后我就自己去做各种尝试去录,然后回来给他听,最后他觉得还行,挺满意的,觉得那个声音挺震撼的。反正这整部片子来说,包括杜可风要用两台机器的时候,那这个时候情况,拍正经对白戏,两个人审犯人这样子的戏,就得去跟摄影师沟通,我就跟他说这个对白部分可不可以不用435,他也很支持,但是也考虑周期,抢光,因为在重庆那边有时候天黑比较早,他也为了抢光什么的,但是你跟他沟通他也会为你考虑,为声音考虑,这也是挺好的,整个这个组合就感觉崔健就像是一个大男孩似的,就跟拍学生作业的感觉,虽然都是很专业的人,但不像一个专业的团队,大家非常愉快的合作,每天都很有意思,最后还很顺利的完成了。

(编者注:由于影片还再后期制作中,部分涉及影片内容的采访暂不公开,敬请关注)

陈乐乐:预计什么时候可以看到?

郝钢:这个问题,我也想问他公司那边呢,投资方已经开始催我们了,所以做声音来说其实挺被动的,你要在周期内完成,画面部分做的过于慢,你的工作周期就很短,但是有的时候又要保证质量,很难权衡这个事。但是崔导辛辛苦苦拍成这样,我是不赞成剪一个糙本让我们做声音的,肯定是要做一个完善的版本我们来做声音最好了,所以我们也没有太催他,可能应该在下个月怎么的也得给做了。

陈乐乐:现在是不是还有什么6.1系统和7.1系统?

(在场的还有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负责机房设备控制的林志刚先生,他也为我们回答了部分技术问题)

林志刚:对,是指环声的环境的送出音箱,你看咱们都知道5.1,前面是左中右,后面是左环,右环,所谓的7.1主要是在影院,把后面增加了两只音箱。后面有一个左环,后环,右的后环,后环,因为咱们电影院多数是一个长方体,长条,5.1是画圆,这个两个后环绕音箱是在110°的位置,而电影院是个长方形,所以就把后环绕搁在后墙,然后边上就搁两个。因为它是个长条形的东西,所以呢,侧边必须要摆音箱,后边必须要摆一个音箱,原来影院侧墙肯定是有音箱的,但是侧墙的音源跟后墙的音源是一样的,是同一个音源,你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侧墙百分之百有音箱,后墙百分之百有音箱,但是这个音箱都是同一个音源,现在给分开了,侧墙的音箱是侧墙的环绕声音,后墙有单独的声音,举一个比喻来说,原来一个声像从左前方到右后方,有这么一个声像,要做一个声像,你原来5.1的情况下就会有一点混沌,左边出来的声音很明显,声音在这,但是中间划过的时候这个声像在侧墙也有在后墙也有,这个声像划过就不是很明显,定位不是很好,而现在呢,因为有了7.1了,左边音箱出来的声音这定位没问题了,往后滑的时候先到后墙侧墙会有声音,那你就觉得听到有变化了,到最后,右后点出的时候,专门右后点出声音,等于这两个音源点不一样,侧墙音源和后墙音源不一样,这声音定位感更准确,更合理,更真实。

陈乐乐:中国有做7.1的吗?

林志刚:目前还没有。

郝钢:建党伟业打算第一部7.1.

陈乐乐:噢!是吗?

郝钢:但是可能现在还做不到,就是杜比刚刚推出7.1,但是咱们原来看到那个影片后面有一个杜比Surround,还有一个叫索尼SDDS,咱们经常看到的,SDDS也是7.1,但是那个7.1跟杜比不一样,这是荧幕,这是一个场子,这是左中右,左环绕,右环绕,这是5.1。然后索尼的SDDS是左中右,这两之间有两个,后边还是一左一右,这是索尼的。杜比的新标准,这是左中右,左环绕,右环绕,然后在这两个之间再加上音箱,是这样,所以他们的标准不一样,但是做为混录师来说,你混的格式就会有问题,你飞机从这飞过去,你是这两个音箱和这两个音箱飞机声音的比例,就你得知道是做杜比的还是做SDDS的,要不然就不一样。

林志刚:有一个幻象音源的问题,就是音箱越多其实越有难度。定位越准,你看《英雄》,陶经做的,箭射过去,从画左射到画右,就这边音箱跟这边音箱的比例,那边是,这边是上去的,所以这都不一样,这定位就会很准。

陈乐乐:那录音棚也是需要是7.1系统的才能做?

郝钢:对,必须是这样,保持一致,其实杜比打那个标,也是在混录的时候保证你在这个监听环境是准的,他才会给你杜比认证,这个电影才会给你打杜比的标,还是很严格的,有些声音过不去,杜比是不给编码的。但是建党伟业因为在修改,就没办法做,因为这里面有一段戏需要剪掉,我们就把这个改了,音乐也给改了,长度都得改,你剪掉了,那个音乐是按照时长剪的,现在就没办法重新录。

郝钢:刚才我说就是录音师脑袋里有剪接点这事,就是你得知道画面剪完了之后声音能不能连的上,有的时候是你这个角度好看,这么拍你,后面有树,到时候换一个地儿,拍这个男主人,换一个角度拍了,这两个地方可能是完全不一样,有一个在饭馆门口,有一个在酒吧门口,这个背景可能有酒吧的音乐声,那个就没有,这俩就不剪一起,就完全就没法听了,就会很惨,声音就会做的。

陈乐乐:那最后录音师在和其他部门合作时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郝钢:那比如就是拍《密战》我就记得有一次,有一个间谍拿出一把枪来,景别就是人群,大全加的人全,反击声,但是我老觉得,因为我得照顾灯光,话筒位置比较高,我录不到比较清晰的动效声,但是这个东西我回来找,我知道不到了,枪都没有了,然后呢我就跟导演说我能录一下那个声吗?行,录吧,大家就都安静,让我录这个声音,拍一个,他就觉得你录这个声音是有必要的,我提出来这个,你想要这个声音其实画面是缺这个东西,又花了很长时间,把这个景都拍了一下,所以就是说你这个声音缺什么东西,画面也可能是缺的,导演并不一定对台词把握的那么准,你录音师看剧本,真缺一个词,你心里最明白,但是能不能剪得上,缺了这一句词能剪得上无所谓,那因为缺了一句词剪不上了,接不起来了,就得跟导演去商量这些事。所以现在录音师在现场要顾及的事也挺多的。


本文为作者 陈乐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