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新电影类型的诞生?——Adam Curtis的《大举进攻》在曼城放映

2013-07-26 12:33
如果你同我一样,觉得现在的电影都没什么意思,这里有个机会,也许你可以看到未来的电影类型到底是怎么样的,也许吧。就在Bob Dylan第一次电声摇滚演出的地方,曼彻斯特。
一半是演出,一半是电影。舞台搭在曼城某个废弃铁路的仓库里。作品叫做《大举进攻》,音乐是现场演奏的,观众呢,也像看演唱会一样站着咯。他们被前后左右的屏幕包围着,享受四面而来的影像!
译者:林诗钊
英文原文:http://philipbloom.net/2013/03/11/bittenbythefrost/未来新电影类型的诞生?——Adam Curtis的《大举进攻》在曼城放映
此周在曼彻斯特的国际电影节,BBC的纪录片导演Adam Curtis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最新作品,《大举进攻》。(Massive Attack)
我在那里见证了新电影。一般来说我不评论电影,但这次我有些话想说。
如果你同我一样,觉得现在的电影都没什么意思,这里有个机会,也许你可以看到未来的电影类型到底是怎么样的,也许吧。就在Bob Dylan第一次电声摇滚演出的地方,曼彻斯特。
一半是演出,一半是电影。舞台搭在曼城某个废弃铁路的仓库里。作品叫做《大举进攻》,音乐是现场演奏的,观众呢,也像看演唱会一样站着咯。他们被前后左右的屏幕包围着,享受四面而来的影像。
所以,焦点是不止一个的,映入你眼帘的不是屏幕的内容,当然还有其余的观众。这样的体验是很奇怪的,电影成了一种“发生”而不是“放映”。而且,你也会时刻注意着观众们的反应。
电影本身很精彩。Curtis想表达的大概是人类不再应该主动地去改造世界了。在现今,以前那样的英雄行为已经式微,我们更应该开始考虑如何去治理世界。他还觉得,如今的生命体们愈来愈复杂,难以去干涉并改变他们了,我们反倒应该学会如何去将他们可能带来的风险最小化。
从大的方面说,控制危险行为和反动行为,以及对人身自由的控制,都是为了遮蔽社会使其免于不测。Curtis把它形容为一个坟墓,我们的政客和统治者建造的坟墓,其目的也是为了保护人类。
电影里举了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切尔诺贝利事件。苏联政府派遣工人们到事发地点去清理现场,工人们也明白自己将死的命运。Curtis用这些工人们来象征整个旧世界,充满铁腕和独裁的旧世界。事实上,尽管工人们不只是清理现场然后献出自己的生命那么简单,他们还在反应堆旁建起了一座大理石像。这些举动,都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也正代表着Curtis的世界观。不止这个,在纪录片素材里还有无数个类似的例子。
以下是Curtis亲自解说这部纪录片
“故事讲的是在现代社会,一股新的权力体系是如何崛起,如何治理并控制人民的。影片中的权力体系体系是僵化静止的,他们蒙蔽人民的方法跟以前的社会大同小异。”
Curtis先前的一部BBC 纪录片叫All Watched Over By Machines of Loving Grace,,讲的是科技似乎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实际却牢牢控制了我们,而且有些意料之外的恶果。这两部作品大致相似有三:
第一点(这点强烈推荐观看哦):
Curtis比其他任何同行人更细致更近距离地观察描述这个现代社会,为什么它是如今这个样子的,并从中阐释出意义。Curtis挑选的事件都有着巨大的近乎天启式意义,他们夺人眼球,触目惊心。
在讲述“被操纵事件”时(想想迪士尼世界和世界金融系统),Curtis先是用了一系列的好莱坞电影的片段,片段里人民们和明星们都因灾难而惊声尖叫,在这之后,Curtis不可避免地引出了九一一事件。
不过,有时候用这种办法引入或迁出不相干的复杂主题就显得困难了。有些是冗杂的科学理论和网络技术理论。 讲到这些的时候,底下的观众似乎被震住了,一阵沉默,甚至于感动。
另一个他触及的重点是生态系统,不需要外界干涉和集中化控制就能自行治理自己的生态系统。一旦这些能够自动调节的生态系统受到干涉,他们就会跳回原来的自然状态。一直以来,人类都梦想着能够住在不受政府控制又十分自制的社会里,但Curtis却指出,人类本质上就是等级不一的,而且,社会本身也无法自制——领导别人和服从别人本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质。不可避免地,强人就会支配弱者。往大了说,强大的国家会支配弱小的国家,也是如此,社会主义国家倒了,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当然,我们的政客们在金融市场中建立了自我调节的系统。Curtis很大胆地用了克林顿的例子,说他还想让美国变得自制起来,没想到自己在桌子下面和莱温斯基搞得那么不自制。
未来新电影类型的诞生?——Adam Curtis的《大举进攻》在曼城放映
到底算是一部电影还是一场演出?
 曼城国际电影节推广的时候主要是把《大举进攻》视为是“现场演出”,但首先,它是一部典型的Adam Curtis电影。演出的话,一般会有观众和乐队之间的热情的互动,但这里,乐队是躲在半透明的投影屏幕后面的。而且,这里互动是脑力上的互动,屏幕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伴随着的是巨大的情绪上的回响。
音乐超赞,不过电影高潮部分的音乐可不是用来跳舞用的哦。歌手Teardrop和Liz Singer 都来此献唱助力。
未来新电影类型的诞生?——Adam Curtis的《大举进攻》在曼城放映
看这电影其实蛮费劲,需要你百分之百精神的投入,有时候还会搞得你一头雾水。你一动或者一干嘛,画面上本来是核弹,马上就切成普金了,或者音乐马上就变了,或者Adam Curtis 已经在讲述某些理论了。当然很明显,这电影不是主流,也不符合所有人的口味。有些人来了,发现无法进入到Adam Curtis的情绪里,甚至觉得无聊不会再爱了,就效仿当年Bob Dylan第一次电声演唱会上的那些观众那样,大喊了一声,“你这个犹大!”
某种意义上,我深表同情。这场活动如果想收益更多的话,应该把它从传统的“演出”意义推展开,直至电影的领域。这也是我觉得它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点了。
体验未来的电影
从三十年代到现在,电影只浅层地改变了一些。在平常易见的电影类型之外,肯定还存在新的电影类型。
电影和音乐有许多相似相近之处,把他们结合起来,成为一场“演出”——还是现场的,对于我来说,这会是件比3D和宣传噱头更能吸引人的事。
它究竟会如何发展,现在当然还未可知,可知的是,它是一次向前迈进的探索之作。
《大举进攻》放映到七月十三号。
本文为作者 王涛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7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