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拍视频前期制作经验分享

2011-02-17 16:34
#单反/单电拍视频# 今天要进入的主题是:一人拍摄前的规划准备。 这标题其实大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说一人拍摄前的准备...因为HDSLR的特性问题,我个人认为现在其实并不适合类似纪录片的拍摄模式(小型业务HD可能比较适合)。要等待到NIKON或CANON开发出新的自动对焦镜头后才能解决在拍摄当中自动对焦的问题(其实松下的GH、GF系列已经有自动对焦镜头,但是实际应用上镜头的反应需要加强)。 撇开上述的不说,我今天要来分享一下前期制作流程,讲到这就好累啊!好像在玩魔兽结果一直被GG的感觉?但我想来想去我写了这个流程会比较符合HDSLR的一人拍摄主题的前期制作流程。专不专业是其次,重点在于当下可以做的到的而且不会花费什么钱。看起来好像很麻烦,但这样做其实对于产出好作品是一件好事!反正就是用时间换金钱吗,没有钱我们就用多点时间来换取空间...就像我所强调的,创意才是最基本的、至于摄影技术、特效、道具...等那个才是附属的。(因为学就有了,很现实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你一定要作的事(好像在上课...这篇文会有点无聊喔。) 一、主题发想 1.拍摄主题订定 在记事本上先写下来你想拍摄的主题以及故事的大概,抽象概念也好。 2.所需花费统计 预计拍摄这个主题可以花多少钱,先把可以负担的总经费写出来。 3.日期进度确认 预计开始执行这个主题是什么时候,最后执行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最好有个行事历来确认作业时间。 二、准备拍摄资料 1.主题资料收集、创意修正。 收集你要拍摄主题的相关文字与影像资料,如有必要还是建议前往拍摄地点勘景一至两次。 2.脚本制作、字幕、旁白、文案、LOGO确认。 脚本的制作方式其实有很多种,在传播界里面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对于一般的节目与戏剧,有好的脚本就是好的开始。脚本亦分为文字脚本、分镜脚本与剪辑脚本,文字脚本是交代情节的起承转合、场景之间的来龙去脉,是分镜的蓝图,即拍摄脚本,剪接脚本是以文字脚本以及分镜脚本的内容为基础,加上场记做剪接的参考。讲这么多...基本上一个人做的事情有限,我的建议是尽量以文字脚本为限,但如果你真的有钱还是可以请人家协力画分镜脚本或者动态脚本(但基本上这只有广告公司会做的事) 写文字脚本的步骤,首先先拟定文字大纲,再详细撰写详细内容。交代主题、切换镜头、肠警、情节、角色、角色动作、语音对话及场景结束的过场提示等...接下来我稍微说明各个项目的撰写方法与格式。 3.脚本制作流程 现在终于进入正题了!我们依照主题大纲构想影片内容,就像漫画一样,串连每一个画面,画面不必画的太仔细也可以用文字说明(可以使用之前收集资料时的勘景照片代替。),画面下方写上对应的语音字幕并标示了每一个镜头的时间,然后一格一格的贴在文字稿上,使整个影片内容一目了然,修改内容时,只要单格修改或调整画面秩序就可。 主题 拍摄影片,首先要有一个适当的「主题」。而订定主题上要明确、简单、吸引人,使影片内容呼之欲出,以提高观众欣赏的动机与兴趣,对影片留下深刻的印象。 场景 脚本由一些场景构成。场景是摄影机的位置、地点与时间。当三者之中的哪一个改变了,就是换了场景,在文字上脚本的场景通常依序写的摄影机的位置、地点与时间,地点与时间以标点符号区隔整个场景并加上底线提示。 角色 角色是影片中出现的人或物,如影片的剧中人,对话访问中的访问人,受访者或建筑物。角色若是一群人则写出全体的角色名称,如某班学生,特征,可以在角色描述中加以说明。 情节 情节是指场中的发生的状况,例如剧中人的动作、肢体语言、手势、表情或与周遭环境的互动关系等,一个情节常包括几个镜头,换言之镜头衔接成情节,把几个情节串结连起来就形成节目。情节前后加括号标示。在情节中穿插镜头提示如(zoom in, Close up)人物入镜(如主角走进来)、音乐(一边讨论一边听音乐)、音效(打破花瓶声音)、特效(烟雾瀰漫)或其他字幕资料等都可以在相关的叙述文字加底线标示。只是文字脚本刻意加进上述设计会影响情节的流畅性,也可能白忙一场。 语音 语音的内容包括主持人所说的话、旁白、剧中人的对话、OS、访问者和被访问者的问与答或音乐、音效等,所谓Off Camera是指声源虽不在镜头内,却在场景中。其中,旁白是帮助观众身历其境,使观众融入你的影像世界。(但如果是个人性质的创作,尽量是不要有对白的成分,可以用OS代替。) 角色动作 角色动作的写法和情境相同,简单的叙述一个角色特定的肢体动作与讯息表现。例如(难掩激动之情)、(双手颤抖接过奖品)等,角色动作叙述就像情节描述一样,写在该角色之前或角色之后的括号里。 过场镜头 过场是指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衔接,决定权通常归导播和剪接师。文字脚本的过场只是交代场景和镜头的衔接处,从一个场景开始镜头的运转时,过场用「淡入」(Fade in),标点用冒号表示有一串的镜头。相对的结尾用「淡出」表示一个场景的结束。而当一个镜头衔接到另外一个镜头时,用「切至」提示,切至不指定过场的方式。 其他应注意事项 除了情节与角色动作外,行距中间都是空一行,以便帮相关人员的修改或做笔记,语音栏位内缩,以避免与其他文字叙述混淆场景写在最容易被看到的页面上,因此凡新场景最好换新页所有文字叙述不要再行尾段词,页尾断句。整个脚本从头到尾用请用一致的句型格式书写,避免因格式不同影响阅读者的诠释。完整、清楚写出预定口述的完整内容,避免使用缩写或数字,文字脚本最后标示脚本结束,每一幕最后一亦标示比幕结束。 4.确认光影调性、场景布置、小道具租赁。 统计以及确定脚本内会出现的场景与道具数量,来排定需租赁的天数。为什么要写脚本,这边就是要跟你说你可以把相同场景抽出来同一天拍摄。不只省却来回奔波的麻烦还可以省不少钱。但我的建议是不要太复杂,最好是简单可以用反光版或者透光性良好的室内光源就把画面解决掉。这样相对的可以提高影片质量也可以节省时间,但真要租赁灯光器材的话我记得X石有提供给一般人租赁灯光的服务(当然...也有专业的出班公司可以租赁....如有相关的问题也欢迎直接写信来问我或在这里发问。) 5.试镜。 请MD这件事情是不错啦,但可以先从潜伏在你周遭的正妹朋友帮忙。可能在拍摄的过程中比不上演员或有训练的MD来的专业,但不失是一个拍摄过程中的乐趣。 测试的项目大约是肢体动作、表情变化、念念脚本之类的,但不要太严苛...毕竟你的朋友们不是专业的演员。但如果角色非常重要可以去台湾电影人论坛那边寻找许多专业演员的信息... 6.定装。 可以依照你所需要的剧情以及场景,挑选租赁适合影片的道具衣服。(整合方法如同第三项) 7.外景、场地、费用确认。 其实HDSLR的录像可以搞的像约拍、外拍一样,因为主题性特殊的关系。反倒是店家比较愿意商借。 但是最省钱的方法应该还是在外景拍摄会比较来的恰当....而且用DSLR录像最大好处就是可以避免掉一些申请场地的麻烦(但有些场地还是需要啦)。 以上六点可能还会修改一下,因为一下子打太多字我自己都看了眼花撩乱了。我原本是预计每个礼拜1-2篇啦,这礼拜多嘴了一点... 在脚本流程上有不尽理想的地方请多包涵,因为这是写给非专业人士观看的。但多少对于细节有所省略....只不过 我说了专不专业是其次,因为流程是死的创意是活的。只要可以拍出让人感动的东西其实专不专业已经无所谓了! 所以请放心大胆地去尝试,影片需要很多创意火花而不是技巧与技术。 文/小余 台湾HD一堂课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