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最关心的6个问题,两位资深编剧一一作答

6月11日 10:11


当编剧,只要会写剧本,专心搞创作就行了?

不,做独立编剧,深耕创作、拿出绝顶好的创意和想法只是基础,想要顺利写完剧本,看着自己的作品播出并获得署名和应得的报酬,要经历很多弯弯绕绕。

很多编剧单打独斗,踩坑无数。近日,《影视独舌》对话编剧李玺威和余飞,请他们针对编剧最关心的问题分享经验。

不要“跪”着写

《影视独舌》:编剧怎么挑选片方和项目?


李玺威:打个比方,如果同时有几个项目找过来,首选能打动我的项目,能够激发我的创作欲望,让我有情感、阅历、生活等方面的代入感和强共鸣。

余飞:其实,编剧一般没有挑选项目的余地,一般是被挑选,即使我入行三十年了。我第一个戏写的警察题材,马上就被贴上了标签,在后面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基本上都是类似的戏,选择余地不多。

我原来不服气,觉得编剧应该什么题材都能写才对。但拧不过市场和资本,他们认为你就会这个,还是会把你往这方向定位,很无奈。但同题材类型中,我肯定会选择最打动我的。

李玺威:要写自己擅长的。我既做过很多年编剧,也有视频平台工作经验,甲乙双方都做过,教练、选手心态都了解。选择项目会习惯用大厂的评估逻辑,如果是改编,会比较看重IP内容本身、评级、数据粉丝反馈,综合考量,各方面指标都不错的项目,效果应该会更好些。

编剧李玺威

还需要充分了解项目的背景信息,全方位权衡。比如项目属于版权剧,还是平台纯自制、定制剧、分账剧。还需要了解项目是否过会,项目与哪家平台、哪个工作室对接,平台评级等信息。

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注意项目的版权问题,不要在不了解版权归属的情况下贸然开始工作,不然投入了很多精力,发现片方没有买下来版权,项目无疾而终。

余飞:看资方和平台运作顺利不顺利,中间操作的这些人是不是靠谱。有时遇上一个特别喜欢的项目,但资方很不靠谱,会有很多麻烦惹上身,会被折磨,浪费了你的热情。

有时候,我剧本写得很好,却被改得乱七八糟,最后拍得很差。所以项目结果会不会好,有时候是玄学,得看命。


所以,编剧只能通过前期去看一些资方之前的作品、口碑和数据来评估,就像片方看编剧,也是拿作品说话。这是双向选择。

还有一种情况要避雷,资方平台有合作很好的大牌导演或者演员,某些大牌可能会有些强势,编剧的自由度会受到影响。

编剧余飞

有些编剧为了项目播出,愿意付出代价,只要能跟厉害的人合作,“哪怕天天跪着写我也愿意”,放弃了自己的权益,最终什么都没得到,还得四处去维权,结局非常悲惨。

有时候我觉得,编剧得保持一颗平常心吧。

另外还要注意,当前的许多创作都由大数据来指导,这个需要有选择性地参考,过于依赖大数据有可能让人缺乏创新的勇气。

沟通是有技巧的

《影视独舌》:编剧与片方、平台方的制片人和责编打交道,有什么诀窍吗?


李玺威:沟通,沟通,主动沟通。作为一名编剧,不是只会写剧本就好了。优秀的编剧,必须懂创作,会沟通,而且要会主动沟通。

我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很宅的人,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i人。因为有了平台工作的经验,我能从更全知的视角看待编剧和片方的关系,了解双方的心态。在正常合作的情况下,甲乙双方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不是敌人,要尽量为彼此多考虑。

所以后来我再做编剧时才明白,编剧会主动沟通非常有必要,于是从i人变成了e人,去主动表达自己。

尤其编剧面对第一次合作的片方或者平台,对方不了解编剧,编剧需要让对方在第一时间充分了解自己的想法,产生期待和信任,让对方相信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

比如编剧擅长古装剧,就着重突出古文功底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果擅长现实题材,就着重说自己擅长抓话题,捕捉大众情绪和共鸣。

我认为自己在视频网站的工作经验是我的长处,我也会把这个经历作为我的优势去特别强调,这是编剧宣传自己的必要方式,让甲方对你的特质更加了解,才有空间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

编剧签了合同开始写剧本,主动沟通更重要。

工作要做在前面,前期充分沟通,避免后期反复。制片人、责编策划和编剧在动笔之前,一定要充分讨论项目的定位和方向,以及诸多具体项目要求。编剧如果有疑问,一定要表达,避免带着疑问被按头写剧本。一定要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写。

然而“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一旦出现沟通偏差,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遇上写出来的东西完全不是甲方想要的东西的问题。

举个例子,甲方希望剧本中能表达婚姻里的治愈和美好,编剧写偏了,写出来的是婚姻中的灰暗,风格色调不同了,这就是对项目的定位和理解出现了偏差。

所以编剧在写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去找甲方表达自己的创作计划,保持密切沟通。心里有想法,不说,直接写出来,还得再修改。

如果编剧闷头写,中间没有沟通,片方、平台会非常担心,编剧创作到什么程度了,写成什么样子了,他们会很忐忑,如果出现重大偏差,这对双方都是巨大的消耗。大家都要珍惜各自的时间和生命,让效率高起来。

余飞:面对片方、平台制片人,编剧要保持不卑不亢的心态。

首先在合同上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按照自己正常的诉求和底线来,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不要有任何变化。哪怕对方对你非常好,也不要因为对方是个好人,一时激动而让渡了自己本来必须坚持的权益。

不要放弃自己的权益来讨得对方的欢心,而是要通过写出好东西来讨得对方欢心。你只要内容写得好,哪怕你脾气不太好,人家也会原谅你。东西写得不行,再放弃权益也没人理你。

如果在创作上发生分歧,我认为创作是有弹性的,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一般都好好配合,好好协商。

如果出现严重问题,被要求做很大改动,那得跟对方把话说清楚,留下记录和痕迹。以后如果因为是对方的建议导致出了方向性问题,得由对方来负责。

我也可以为自己找一些止损的方案。

比如,假如对方说,前五集剧本用不了,要重新换一个方向写。但我觉得我写得挺好的,我会跟资方签一个补充协议,既然你觉得不能用,那我把这五集的剧本版权拿走,再重新写一版。甲方不能出一份钱,要我付出两份甚至多份劳动成果。

跟责编策划开剧本会,小的问题我都谦虚接受,还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如果对方指出剧本存在很大的问题,只要对方说得对,我肯定完全接受,而且会用力地夸他们,表扬他们,真心肯定人家真的有水平。这种时候不要吝惜溢美之辞,因为对方也非常需要编剧的肯定和鼓励。

若遇到严重问题,又是颠覆性大改,这种情况我会私下里借助多方力量来沟通和评判,比如找平台、相关专业部门(政法题材就涉及到公安部、最高检、最高法等部门)协商意见,如果大家认可我的说法,那再开一次剧本会,在诸多部门都认同我的说法时,事情也就解决了,责编一般也不会太坚持自己的想法。

如果我找的这些人都赞同责编的意见,那说明责编提的意见有可能是对的,这种情况可能就得接受意见。

但也有一种情况,有可能我找的这些人和责编是同样的认知水平,这种认知水平我不认同,但无法说服他们改变现状,那就需要想好几个替代方案,给自己设置几个台阶。

比如,第一个台阶,挑选修改全部意见的1/5,第二台阶可能修改1/3,第三个台阶可能修改一半。逐步往后退,最后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我见过一些编剧,要么就突然发怒了,大吵一架;要不就脸色阴沉不停敲电脑打字记录意见,心里很不服气,回去生闷气怠工或者带情绪硬改。这两种都是消极沟通方式,不利于双方合作,也不利于保护自己。

如何保护自身权益

《影视独舌》:编剧在什么时候必须及时抽身?


李玺威:一种是,项目的资金预算出了问题。

入行十三年,现在我对项目的判断会比较准确,但刚入行时经验不足,我曾遇到过一个项目,没钱了,被甲方拖着稿费,还让我继续往后写,甲方拿着我的剧本去拉投资,这是很不规范的做法。当时我毫不知情,交稿后对方才说实话,稿费也没有再结,沉没成本很高。遇到类似情况,希望编剧朋友们要保护好自己。

余飞:不给钱就一个字不能往下写。想都不想,无论对方说什么,说破天,也不写。不要心存幻想,这是为双方好,别到时候写了又不甘心冲上去闹事儿,最后闹得双方都很难看,没有必要。

编剧做项目,一定要记住:理论上这项目是你孩子,但感情上不要当作你孩子。很多编剧,你以为这是你的孩子,受不了这孩子受苦受委屈,你就会想尽办法,不管付出多少都要把这孩子培养成人。

但现实操作的情况是,根本不是你孩子,别人一下抱走了,最后可能连姓都不跟你姓。这种时候无论你多爱这个项目也一定要铁石心肠,不要打破自己的底线。

李玺威:还有一种情况,项目在方向上发生了很大分歧。如果甲方让我换个方向再试一试,我最多走一步,两步我也能理解甲方,如果再往后试三步四步的话,那一定是项目出了问题,就得及时止损,不然就是互相消耗。这种情况最好尽量避免。

余飞:还有一种,你跟合作方原来的领导合作,剧本推进很顺利,突然换领导了,这也是一个危险信号。

换了一个陌生的人来。大概率他会按自己的方法重新推翻,重新折腾一遍,最后回到原点,因为不这样,这算前领导的业绩,只有推翻折腾一遍,这才算他的业绩。

最后,如果负责对接剧本的相关人士一直故意把你和上层领导隔开,让你与他之间人为地形成信息差,这中间可能就出问题。

编剧要谨防他从中间做手脚,比如他瞒着上面,自己在中间故意给剧本改差,借此开掉编剧,然后介绍他的关系户来写。

这种情况更可气的是,先让你把那些最难的工作做完了,大纲、分集梗概等关于项目的核心创意都写好了,他换一个比你水平差得多的编剧来写剧本,这样的结果就是既夺了你的钱,又夺了你的名。最终剧本质量不行,署名还让你署别人后头,这事儿能恶心你一辈子。

《影视独舌》:一个项目如果发生了编剧更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李玺威:一般这种情况,说明这是一个复杂的项目,你需要充分了解项目情况,充分了解自己的贡献量,根据这个实际贡献量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且,如果你预判项目因为编剧的不可抗力,导致作品播出效果结果不会太好的话,我建议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精力去恋战,做无谓消耗。挥别错的人才能和对的相逢,前方还会有更好的项目等着你。

余飞:如果编剧自己确实认为自己写得不行,那就端正态度,退出即可。如果认为自己写得没有问题,但因为其他原因对方一定要换人的时候,不必恋战,进入对方的人际关系里去斗争,完全没必要。但必须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所以在合作之前签合同时,一定要提前约定好退出机制,以及出现问题时,对不同剧本工作量的稿酬和署名问题的处理机制。

《影视独舌》:如果发生纠纷,怎么解决?

李玺威:最重要的是避免纠纷。前面就要好好挑选靠谱的片方和项目,一般都会愉快地合作,如果已经尽力了,发现还是不合适,终止合作也是对双方都明智的选择。

遇到问题,能够协商解决是最好的,编剧的工作本身就很消耗心力,要付出巨大的时间、生命成本,资方也是拿出真金白银,大家都不容易。对簿公堂,只能是尽所有努力都无用之后的万不得已的一步。如果真走到那一步,就拿起法律武器争取自己的权益。

署名的问题,我曾在一个项目中,叫我去做责编,但其实让我做的是编剧的工作,但那时年轻没有作品,抱着学习的态度,最后甲方也看中认可了我的人品和能力,之后给了我更多的项目。但如果放在现在,该争取的权益就要合理争取。署名一定要在签合同时约定好。

余飞:遇到极端的恶性侵权事件,编剧不能软弱,不要为了项目播出放弃自己的权益,这个自媒体时代,还是有很多途径可以求助、维权。编剧不为自己的权益斗争,会后悔一辈子。因为剧一旦播出,尤其是播完了,那就成既定事实,再想改变局面就很难了,就没人关注了。

即使没有斗争经验,至少也要先摆出斗争的姿态,让对方知道,欺负人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付出的代价超过收益,那他肯定会来解决。

即使维权不会给他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但只要你有决心不让他好过,他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无视:如果想消灭这种恶心,那很可能要付出比占一个编剧稿费或者署名这种事情大十倍甚至一百倍的代价,不划算。

当然,前提是你的证据确凿,对方确实对你做了不公平的事情,否则就变成寻衅滋事了。

《影视独舌》:如何确保自己的剧本不会被乱改?

余飞:如果想保护自己的剧本不被乱改,在签署合同时要说明,特别约定一个条款:如果剧本完成并得到甲方通过后,制作人员不得随意改动剧本,如果确需要改动必须征得乙方和甲方共同同意。

要说服甲方:第三方乱改剧本对甲方也是巨大的危险动作,在合同里把自己这方面的权益与甲方捆绑在一起。但确实因为不可抗力需要修改的,或者制片人员提的意见确实对剧本有利好的,那一定要坚持自己改,不要让第三方人员修改。

《影视独舌》:您认为,编剧在签合同时,有要特别注意的点吗?

李玺威:稿费和署名,就这两点,需要在合同中,白纸黑字明确约定好,而且编剧的顺位也很重要,你是第几位编剧就是第几位编剧,不要有“不高于第几编剧”这种类似的字眼。

合同是契约精神,防君子不防小人。合同把稿费和署名约定明确,不要留出含糊空间。一般合同上还有一些类似于艺人的条款,甲方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对编剧而言,也就签了,有关违约责任的,比例不要太高,一般还好。属于编剧的锅,可以承担责任,但不属于编剧的锅,也不应该让编剧来背。

余飞:关于编剧合同的问题,以及《著作权法》相关的一些问题,我个人的微博“编剧余飞”和朋友圈,以及公众号《编剧别动队》里有非常多的学术探讨、实战经验、案例和合同局部以及完整样本,基本已经涵盖了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办法,大家可以随时去上面查阅。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本文为作者 影视独舌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52919

影视独舌

点击了解更多
影视评论,人物专访,剧目展示,产业报道。
扫码关注
影视独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