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门,听两位本土创作者分享短片的力量
在澳门,听两位本土创作者分享短片的力量
采访:张劳动 | 校对:陈紫嫣 | 编辑:李菁菁
在刚刚进行的第一届澳门国际短片节上,侯婕的《最佳礼物》,陈庭婷的《阿姐的假期》双双入围“澳门短打”单元,她们的作品体现了澳门独特的文化风貌和创新视角,凹凸镜DOC有幸在短片节期间采访了两位导演。
侯婕,陈庭婷两位导演是澳门纪录片界的双子星,始于学生时代的友谊,加之星座很合,两位导演已经联合创作两部纪录长片,以及多部剧情短片和纪录短片。
《最佳礼物》、《阿姐的假期》
《最佳礼物》是真正的关注和爱
凹凸镜DOC:《最佳礼物》是有故事的原型,能分享下剧本创作的部分吗?
侯婕:《最佳礼物》的编剧是陈庭婷,故事原型来自她身边,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原型人物。这两个孩子的情况非常相似,都是由祖母照顾,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席了子女的成长,会有一些问题存在的。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小孩其实比较早熟一点。但是在祖母的眼中看来,她好像还是一个小孩,而且大人的感觉也是“你不懂”,不要跟你就是说太多。但是我觉得现在的小孩不是这样子的,她们其实有自己的思考。
触发写剧本的缘由也是因为,故事原型说过一句话,“是不是我不出生, 爸爸妈妈就不会吵架,也不会离婚。”
故事原型也会经常问我,为什么我的妹妹和弟弟可以在父母身边,而我却不能。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也回答不了她。没有父母的陪伴,我觉得这是不太健康的一种成长经历。所以希望透过一个短片,让大人面对小朋友这样的成长问题,用小孩的视角去讲述他们是怎么看待事物,看待父母这个角色的。
《最佳礼物》剧照
凹凸镜DOC:选择这样一个现实题材的剧本,是不是因为你是做纪录片导演出身,所以对这方面的社会议题关注度高一些?
侯婕:我觉得是有影响的,因为拍摄的整个过程还是蛮写实的,影像风格有纪录片的感觉。一开始我们的剧本就是淡淡的,没有什么戏剧性,后来又增加了一位编剧,增加了一定的戏剧性,希望观众能够更快感受到戏剧的冲突。
凹凸镜DOC:我觉得片子最大的特色就是特别的“澳门”,片中,我看到小女孩穿过澳门的老城区街道,一下子就能够感受到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在澳门这个地方的融合。包括片子中的两顿饭,一个是中式,一个是西式,还包括宗教很多的元素,这种中西文化碰撞是不是属于于澳门的特色创作或者是一种方向?
侯婕:会的,包括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也是有教堂,又有土地庙这样的。我和我亲戚家的小朋友去逛街的时候,她看到土地庙就去停下来拜了拜,我问她你这么小就有宗教信仰吗?你这么小就懂吗?她说我是学祖母的,因为她经过都会这样子,拜拜,我就想象会把这一些小孩模仿大人的日常生活放进去。
凹凸镜DOC:吃饭这两场戏也是片子中比较重要的地方, 这两场戏是怎么安排设计的?是否有特别想要表达的东西?
侯婕:我想要把两个家庭的对照展现出来,女孩如何在这两个家庭里生存,所以两场饭局其实会有对比的感觉。我生活的地方也会有一些标志性的中式茶楼,我也会挑一些很葡国的餐厅,好像你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却是两个不同的设计,特别契合片中角色的处境。
《最佳礼物》剧照
凹凸镜DOC:那为什么会选择孩子的视角呢?
侯婕:我觉得用小孩子的视角会更加纯粹,我想出发去探讨父母为什么会这样?想从小朋友的视角尝试理解父母。虽然一开始我可能并不能太理解,但当我拍这一个戏去理解每个角色的时候,我觉得我原谅这个世界,原谅父母。
片中,他们夫妻是因为价值观的冲突分开,但是你要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在写剧本时也做了一些调研,以前的一个理论说,离婚的父母对小孩子的成长会有一个影响。其实最近比较新的研究会说父母如何去处理他们离婚前的局面,而且如何跟小孩说父母离婚这件事情,其实这和父母如何处理这件事有很大的关系。
我觉得用小朋友的视角去讲述这个故事,观众可能更加能接受。
凹凸镜DOC:所以您还是想用一个温情的故事,将情感寄托在此,虽然相聚是短暂的,但那种短暂的相聚是想去纪录或是拍下来的。
侯婕:是的,而且一个九岁的小朋友,她应该如何处理在这样的事情呢?我觉得从这个年纪出发,呈现这个年龄面对的问题,就更能够表现冲突所在。
《最佳礼物》剧照
凹凸镜DOC:片名是《最佳礼物》,其实对小孩来说最好的礼物到底是什么呢?
侯婕:最好的礼物是真正的关注和爱,我们安排在对白上写,这是你最爱吃的,其实没有一个是最爱吃的。为什么想到叫最佳礼物,是因为前几年有朋友生小孩的时候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会说孩子是上天送给我最好的礼物,但很多人并没有珍惜这个最好的礼物。
《阿姐的假期》:展现菲律宾移工的乐活时刻
凹凸镜DOC:您能大概讲一下现在菲律宾移工在澳门的情况吗?
陈庭婷:现在在大概在澳门工作的菲律宾移工大概有十万左右(澳门总人口约为60万)。
凹凸镜DOC:其实相对澳门的人口数量来说,还是很庞大的数字。
陈庭婷:因为澳门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家庭,需要雇人来照顾小孩,为什么群体那么多,是因为照顾家庭是很重要的需求。
凹凸镜DOC:你最早是如何关注到这个群体的呢?
陈庭婷:其实我从小家里就有菲律宾移工,我和他们挺亲近的,我记得小时候,我爸妈在周末都需要工作,所以菲律宾移工在星期天也不能休息,但是当时我妈就允许菲佣带我出去和别人聚会。在他们的聚会里,我学会了用手吃饭,结果晚上回家我就开始用手吃饭,我爸妈也被吓到了,会有一种文化冲突。
开始这个选题的拍摄,应该是2017年、18年的时候,当时我们一直有拍一些纪录片,因为一些兴趣去拍,但那时没有想怎么做这部纪录片。
真正形成是在疫情的时候,一开始澳门人队疫情也很害怕,防疫比较严格。结果有一次突然之间有新闻说,一位菲律宾人入境,被查出来是阳性,当公布了所有的行程之后,不停地聚会去街市买菜,好像走了半个澳门,当时大家知道这个事的时候,其实对他们的观感都不太好。
我们家的菲律宾移工工作比较轻松,而且她有宗教信仰,性格也比较乐观,结果有一天回来时她非常的不开心。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刚刚回来,在等公交的时候,感觉到附近没什么人。因为公交车按道理很挤,可因为她是菲律宾人,所以周围一圈都是空的,她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这样对她。
我听到之后就想不如拍一下他们,因为在疫情时候他们也不能回家,他们的新年因为疫情也不能回家,拍这个片子,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会聚会,我们也会聚会,全世界的人都会聚会,我们不可能觉得因为人家是来工作的,所以必须特别痛苦,他们也有权利去快乐。
《阿姐的假期》剧照
凹凸镜DOC:所以为什么有那么多菲律宾移工?是不是也是因为他们有语言优势,而且不仅仅是做佣人的工作,还有一些陪伴的感觉。
陈庭婷:澳门对于他们的观感,我觉得尤其是带小孩或者顾家的部分,有两个比较大的好处,一是因为他们有宗教信仰,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你可以放心的把小孩和家庭交给他们,他们会觉得上帝一直在看着他们。第二个原因就像你说的,他们的英语很好,很多时候大家都会考虑到沟通上的问题, 他们的语言和我们还是方便沟通。
凹凸镜DOC:这个群体就是说现在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感觉。
陈庭婷:是的,因为之前我看同类型题材的纪录片,有一些外国移工的议题,会有一些比较痛苦的部分,包括妻离子散或者生活压力的,我会想展示他们比较乐活的精神,可是他们的工资可能会比我们低三分之二,他们会知道如何享受自己的每个假期,大家在一起有好的心情来继续生活。
凹凸镜DOC:片中,有一个菲律宾男生说,最幸福的事,就是回到家和家人团聚。她们会把钱寄回老家,但菲律宾的女性家庭地位是怎么样子的呢?是否有和他们聊过。
陈庭婷:我印象中他们没有重男轻女的问题,这是他们工作的模式,他们的信仰也能帮助他们去更好的面对,比如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感恩,即便是我们家里人没有把我们对待的很好。因为长期分离,亲情就变淡了,他们能够通过信仰把这个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
凹凸镜DOC:二位的合作模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侯婕:从我们大学毕业以后的第一部纪录片开始的。
陈庭婷:我是13年的时候开始拍纪录片。有时候是离开澳门,你才看到澳门有趣的地方。我当时先去北京读书,她在工作。我当时拍了一部纪录片,拍的很开心,但是并不知道如何剪辑,如何组织这部片子。她是我的大学同学,刚好我们星座都一样,聊得也比较好,在金钱方面,侯婕也不是很计较,也愿意把它当作自己的作品,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把那部片做完整,这就是我们的第一部纪录片创作过程。后来发现,我们是很不一样的人,但是创作的态度是一致的。
侯婕:大家对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很一致,三观很合。所以我们能合作那么多次。
陈庭婷:比如你看到的《最佳礼物》,只是刚好是我写的,但当时我不具备拍剧情片的能力。我就去做侯婕的编剧和制片人。我们还会一直去聊,去碰撞想法,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凹凸镜DOC:这次参加澳门国际短片节,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
陈庭婷:对我来说是很好的机会,有机会去看到别人拍摄的短片。因为平时看的更多的是剧情长片,观看优秀的短片,和短片作者的交流也是很难得。
《阿姐的假期》剧照
凹凸镜DOC:在澳门确实有这样的便利,很多创作者来在这方面能有很多的交流。
侯婕:而且也能够让其他地方的人,看到我们的作品,并且给我们意见,才会让我们知道哪些不足的东西,去思考怎么样把它做得更好。
凹凸镜DOC:这两年澳门的影视行业发展的也很不错,比如学校的影视教育这一块有提升,也有很多的澳门人去海外读电影专业,回来再拍点东西,会不会觉得这两年澳门的创作人会多了些吗?
陈庭婷:会,我觉得和时代也有一定关系。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影像年代出来的人,他们对影像的兴趣很大。
凹凸镜DOC:《海鸥来过的房间》也入围了金马最佳声音音效,是不是澳门的电影工业也有些起步?
侯婕:我觉得是有,他们也是外面念书回来的。但是希望有更多的作品,大家就可以做的更好。
陈庭婷:我是觉得离电影工业还是有一些距离,因为有很多环节还是欠缺的,很多时候我们还要花力气找一个制片人,发行的部分在澳门其实也比较欠缺,真正要发展起来,产业链真正要发展起来。不仅仅是导演,摄影师,还有编剧,所以我们还需要细化更加成熟,其实澳门也可以发展软实力,有很多方法去做。
《阿姐的假期》剧照
凹凸镜DOC:能不能分享下澳门影像新势力短片征集项目的活动?
侯婕:澳门新势力短片征集已经做了十几年,除了资金补贴,还有导师的扶持。很多坚持到现在的澳门创作者都是从这个短片征集活动中出来的。活动每年都会邀请不同的评审,通过方案提交,面试等方面进行选拔,选上了以后, 每几个月导师还会对项目的进度进行指导。
陈庭婷:我还想强调,影像创作中,坚持很重要的,有时候创作是比较慢的过程,比如《告诉世界我来过》,我用了很久时间去思考,用什么方法让观众能够接受我的故事。
图片来源: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