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固态硬盘系统能否成为DIT工作的“极刃”?

2023-08-31 12:21

对于一名专业的DIT工作人员,每天面临的数据处理量是超乎想象的。除了素材存储的安全保障和传输效率以外,存储设备的容量大小、便携性、抗冲击等综合因素也是需要DIT充分考虑到的,故而固态硬盘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当下影视制作中的新选择。

但一块固态硬盘如何才能同时平衡好各方面因素,能为DIT所用呢?今天我们就来测试下闪迪大师出品的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系统,看看能否成为DIT工作的有力工具?

闪迪大师的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系统,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

闪迪大师极刃™TRANSPORT外置固态硬盘 

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

闪迪大师极刃™TRASNPORT外置固态硬盘配备了USB-C™ (20Gbps) 接口,可以装载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灵活使用。当一块固态硬盘写满时,则可以快速替换另一块来获取新的存储空间。

闪迪大师极刃™ STATION 扩展坞配备了 Thunderbolt™ 3(40Gbps)接口,可以灵活装载多块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实现多硬盘共同工作。

下面我们来看下资深DIT 韩叙老师对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系统的“模拟实战测试”。

一、“换卡式”逻辑,DIT用起来会不会更顺手

刚刚拿到这款闪迪大师的产品时,最惊艳我的一个特点是这套系统的硬盘可以快速灵活地更换。

闪迪大师极刃TRANSPORT外置固态硬盘和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与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的灵活搭配,很像摄影机记忆卡与读卡器的工辑作逻,特别适合于工作环境多变的情况,可以灵活的进行供电。

二、不看参数,实测数据

对于这套固态硬盘系统是否符合DIT的需求,还是要以真实的工作表现作为参考,避免纸面参数。

我拿ARRI摄影机卡来做了一次实测,检验这几款产品的不同搭配,是否完全覆盖读卡器速度。

从产品的外包装上看,TRANSPORT搭配的是USB3.2的20Gb/s传输线和接口。

STATION则是搭配了100W Type-C供电和雷雳3代数据传输接口。

摄影机存储卡方面,我使用了广告制作中最为常用的Alexa MiniLF和Alexa 35的Codex Compact Drive存储卡,作为数据来源。

我们先通过官方说明,确定Codex Compact Drive的读取速度。

左边为Codex官网的说明  右边为ARRI中国官网的官方说明

根据说明,Codex Compact Drive卡在亮起蓝灯的情况下,理论实际传输速度是1000MB/s(1GB/s)。此处需要注意,官方给的是MB的标示,也就是真实的传输速度即1000MB/s(1GB/s),所以不用再除以8。

此次测试将全程保持Codex Compact Drive在蓝灯亮起的情况下工作。

我准备分别测试TRANSPORT和STATION搭载单条极刃2TB固态硬盘、STATION搭载双条(同时工作)极刃2TB固态硬盘、STATION搭载三条(同时工作)极刃2TB固态硬盘、STATION搭载四条(同时工作)极刃2TB固态硬盘,四种不同情况下的表现。

我选用的Codex Compact卡内素材量在550GB左右(非满卡),使用的拷贝软件为Shotput Pro,校验模式为XXHash64,力求做到DIT工作模式下的速度最大化。

本次测试设备的全家福,闪迪大师极刃™TRANSPORT外置固态硬盘

1台、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1台、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 2TB 4条、Codex Compact 1TB两张和Codex USB3.1读卡器2台

首先对TRANSPORT进行压力测试,用一张Codex Compact Drive卡进行单张传输。

实测结果如图:

实际拷贝(加校验)时间大约需要17分42秒。

实际传输速度可以达到所标称的大约1GB/s,拷贝过程的传输速度相对稳定,Codex Compact卡跑到了极限。

从参数上看Codex Compact率先到了极限,为了确定究竟闪迪大师极刃Transport还有多大的可能性,所以我继续增加了一倍强度,用两张Codex Compact Drive卡进行同时传输。

此处是两张卡一起进行工作,看看它的最大传输速度。

实测结果如图:

此处的C015编号的记忆卡拷贝时间从原先大约需要17分42秒直接提升到了大约34分50秒,几乎提升了一倍时间。

实际传输速度还是大约1GB/s,传输速度没有变化,看来两张Codex Compact并没有发挥到极限,可以大致推定是闪迪大师极刃TRANSPORT的承受能力达到了最大。

因此,通过实际拷卡测试,2TB的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搭配闪迪大师TRANSPORT外置固态硬盘的组合,写入能力测试的速度极限是1GB/s。

确定了单条的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2TB可用传输极限后,我们再来对4盘位的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进行一个极限压榨的测试。

我们主要测试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本身的传输速度。

我选择一个拷贝任务,然后启用单个或多个拷贝目标的方式,所以看到的只有一个拷贝进程,但实际上是同时向搭载的每一个目标进行拷贝。

首先测试:一张卡对一个闪迪大师极刃SSD MAG

不出意料的获得了和之前TRANSPORT相似的结果

预估时间和TRANSPORT几乎一致

速度也是稳定在了1GB/s,真实拷贝时长也是比预期要短,传输速度全程比较稳定。

接下来我们再测试:一张卡对两个闪迪大师极刃SSD MAG

传输速度明显达到了2倍,看来还是Codex Compact Drive存储卡到达了极限

继续下一步测试:一张卡对三个闪迪大师极刃SSD MAG

不出所料,结果如下:

预估时间上涨到了19分53秒

接口的最大速度徘徊在了2.7-2.8GB/s,整体速度只下降了10%

因为是平均分配了三张卡的速度,所以Codex Compact Drive的读取速度也下降了一些,整体拷贝读写速度都用满了,在完成时间上和预估保持了一致。

下面继续用满四个插槽位进行测试:一张卡对四个闪迪大师极刃SSD MAG

四槽位都插满的情况下,写入最大速度还是定格在了2.7-2.8GB/s,相应的读取速度也保持四条闪迪大师极刃在同步工作下的最大速度。

最终实测结果: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的接口极限速度在2.7-2.8GB/s。简单的推算就是在二至三条闪迪大师极刃的最大速度之间。

三、追求稳定运行与安全是第一位

DIT的工作环境往往是苛刻的,高温暴晒,失手掉落都难以避免。

在这两点上,闪迪大师似乎做了相应的应对方案——采用铝制外壳与后置风扇。

这样的设计看似完美解决了散热问题,但快速插拔更换的操作还要考验下闪迪大师极刃本身的散热能力。

所以我们来拆开一条闪迪大师极刃2TB,看一看里面的结构是否真的符合DIT的使用需求。

不必暴力拆解,使用螺丝刀就可以轻松拧开

金属外壳的契合度严丝合缝

散热胶也很厚实,帮助内部的固态硬盘紧紧贴合了金属外壳

不过似乎并没有看到到额外的抗冲击的保护层设计,所以对于硬盘来说,还是要小心存放,尽量避免冲击为好。

最后总结

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系统在设计上尝试性地建立自己的存储工作体系,这满足了DIT在工作中对于硬盘灵活使用的需求。

尤其是在应对广告、短片和自媒体等项目的DIT需求时,如果预算充足的情况下,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系统是一个可以放心的选择,无论是做双备份,还是三备份都可以发挥它的最佳性能。

甚至于对于一些小团队来说,固态硬盘可能既会用于备份又会用于工作,那么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系统灵活挪用,快速更替的模式,也可以非常好的满足这样的需求。

从实测结果上来说,无论是闪迪大师极刃TRANSPORT外置固态硬盘还是闪迪大师极刃STATION扩展坞,搭配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都能够超越现有摄影机机卡的最大读取速度,也就是说在做双备份或三备份的情况下能让有效的拷贝进程和卡循环达到最佳状态,并且极刃STATION扩展坞的极限读取速度,也可以在单条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的情况下,把转码速度保持在一个较快的状态。所以对于每日拍摄量4T以下的一周之内的DIT项目,闪迪大师的这套存储生态体系,是可以纳入DIT设计自己工作系统的范畴的。

 本文作者简介:

如想了解更多闪迪大师存储解决方案请联系学院君奥利奥

本文为作者 柯基君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4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