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S5M2惨遭神秘力量痛下拆手

2023-07-28 09:37
点击进入 产品 | 科技

大家都知道狗哥有很多相机收藏,这次狗崽悄悄地从里面顺手拿了一台机器,趁狗哥没发现赶紧拆!


只要拆散了,就拿本狗崽没办法了~

拆散前的遗容:

开始拆解前的展示,证明这台机器是好的:


主要部分分离


S5M2主体结构跟一代接近,除了外部可见螺丝外,也有被胶皮覆盖下的隐藏螺丝,光是取下可见螺丝是无法拆开机身的。


取下蒙皮后即可将藏在下面的螺丝全部取出。

还好本狗崽有点指甲可以直接抠起蒙皮~

分离时需要注意控制力道,以防拉断三条排线。

机身后盖的所有按键及屏幕均由两条排线传输数据及供电:

每个排线基本都有卡扣开关,拨开即可轻松取下排线

取下固定主板的螺丝后即可取下主板,整个主板的主要芯片均有散热硅胶覆盖,红色插口的电线为控制快门的马达供电。

这次采用了全新的处理器、缓存等芯片,整体主板元件较上代更密集,并且散热也连接上了中部的导热板。


取下导热硅胶我们可以看到有两颗4GB(LPDDR4X 4266)缓存,还是比较良心了。音频DSP芯片用的CS47L35,属于中上水平。

卡槽还是占有了大量位置,但卡槽焊接的背部有大量元件,并没有让主板空间浪费。

对比上代主板图:


在取下主板后,可以很轻松的取掉连接顶部的螺丝以取下整个顶部,顶部相比上一代也有较多不同。

我们取卡口环的时候发现这个卡口环确实很结实耐用了,它用了6根较长的螺丝固定在加固的前面板上,保证使用再重的镜头也不会轻易让卡口断裂。


后壳组件拆解


在将S5M2分解成后壳部分、前壳部分、顶部模块后,我们先来拆解后壳。后壳首先需要拆解的是这块导热板,可以看到上面覆盖的导热硅胶对应的位置是处理器。毕竟需要长时间录制,发热在所难免,做好散热能让机器稳定录制更长时间。

后部拆解完毕,比较有意思的点是显示屏的排线有较多余量,这样更不容易被拉坏。


前壳组件拆解


取下前模组需要一个较细长的小螺丝刀来拆解L型导热板,拆除导热板后即可看到CMOS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连接部位都贴有石墨贴纸(可导热),整个CMOS防抖部分做得相当精细。

用六角螺丝刀头取下CMOS整个组件后,下方的快门机构是由马达驱动的齿轮组结构,是一套非常精密的机械组件。

CMOS组件外部的五轴防抖组件稳固且精致,采用了相当大规模的线圈、正反各6块强力磁铁以及无磁瓷珠组成。

CMOS防抖组件整体:


取下防抖组件后可以拆开CMOS表面的保护玻璃,它包含了红外线截止滤镜、低通滤镜等复合滤镜。这次在保护玻璃上增加了特有的AR涂层,这个涂层是防眩光和鬼影用的



顶部组件拆解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EVF模块前面还有4块用以调整屈光度等功能的目镜。EVF背后有导热硅胶及导热板连接。

快门按键的部分也是非常复杂,手感好和触发精确缺一不可。


顶部其他按键拨轮拆卸

顶部散热风扇做得非常精巧,机身各组件连接着导热板,并最终连接到风扇组件下的散热鳍。风扇风道仅通过军舰头部将热量散出,尽量避免机身内进灰进水的情况出现。

对比上代顶部位置,并没有风扇

散热风扇及导热部分细节


部分部件特写

来点其他特写:

CMOS元件"裸身":

CMOS保护玻璃:

快门帘等组件:

顶部拨盘等组件:

机身顶部的三颗麦克风,其中中间麦克风未对外开孔:

顶部热靴接口排线同时连接着拨盘:

电池舱:

综述


我们拆完这个相机发现,和上代相比,其外观虽然比较相似,但内部构造大更新。在本就较好的五轴防抖、被动散热基础上,这代产品继续增强了防抖的元件,增加了主动散热。内部导热模块多且有序,连接到风扇处能有效将热量排出。主板上的内容也完全更新,缓存规格也很不错。结合我们的实际体验来看,这次的产品的确是下了真功夫,把这块IMX410的体验提升到了极致。松下近年口碑较好是由于其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个细节,从而提升了真实用户的体验,最终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本文为作者 松影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49237
帮助您及时收到松影俱乐部发布的各种摄影活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