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巧 | 用松下S5M2创作油画风格作品

2023-06-06 13:20
点击进入 产品 | 科技

大家好,我是影叶。每一位摄影人都在追求有特点的作品风格,让自己的图片更有辨识度,我用S5M2代进行了为期10天的创作,我将从城市风光和人像两个角度来聊聊S5M2的使用体验和油画风格的质感是如何创作的。



在刚开箱S5M2的时候,从外观上一眼看出的升级是在顶部加了散热风扇,能支持相机无限时的录制4K 60fps视频,其他的机器把风扇放在屏幕后面会明显增加体积,S5M2的顶部风扇就完全不影响体积,还是一如既往的轻巧。

我选择松下的重要原因是它特别自然的色彩还原,在10天的创作中我更关注的是S5M2新增的相位对焦,人物追焦,多种机身防抖模式,图像宽容度。由于在我拍摄时,Adobe还未更新它的RAW文件数据,以下作品的后期修图都是用JPEG,画质仍然可以达到作品质量的标准,这是我非常惊喜的。在城市夜景的拍摄中我体验了双原生感光度和手持防抖功能,在人像拍摄中我用到AF-C全时对焦下的人物追焦和连拍,确实有很大提升,下面给大家具体讲解相关拍摄技术和性能体验。

首先质感不是单纯指清晰度、柔光、纹理等某一方面的参数,它不是一项特定的调整参数。摄影里的质感,是指将图片中的物体表现出来当前风格下的逼真特点,让观察者有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这种视觉感受直接影响人们对画面风格的判断,也就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作品风格。

油画质感的特点

1、有光才有色,塑造明暗层次

2、色彩柔和,饱和度不过高

3、细节清晰自然,无噪点杂色

4、略微的朦胧感,但不油腻


风光题材


我在风光拍摄中用的是20-60mm标准变焦镜头,方便在广角和中焦自由切换,满足不同构图需求。在光影层次方面,为了有柔和的自然光,我大部分会选择日出和日落时拍摄,但是不选择让阳光直射镜头的角度。如下图:

这是在北外滩路8号的江边步道,用中焦拉近捕捉建筑局部的层次,我选择日落时侧面光的角度,因为侧面光能给物体带来最明显的立体感,尤其是这种玻璃幕墙为主的建筑,表面光泽感会更好。有光才有色,所以光影的运用是第一步。

这是在同一个机位拍摄的夜景,用9600万的高分辨率模式,机内自动堆叠生成的高分辨率图像,细节会有肉眼可见的提升,同时自动堆叠生成的JPEG图片,也有不错的宽容度满足夜景后期的需求。

这是日出拍摄的,在东方路与栖霞路交口天桥,用50mm焦段拍摄,以老楼房对比现代建筑别有一番韵味,日出的侧面光让主体高楼有明确的受光和背光面,光照的氛围和立体感都有不错的体现。

在色彩方面,油画属于西方的风格,属于高级灰色调的一种,高级灰并不是真的灰色,而是指的低反差和低饱和,或者说偏低的色彩纯度,让颜色耐看度高,不易视觉疲劳。

以上面两张图为例,不管是黄昏还是夜景,都没有过于鲜艳的黄色或者蓝色,但这不代表颜色不通透。我们在一张图片中讨论的是色彩搭配,而不是单一的某个颜色,所以当色彩搭配在一起是舒服的,就是通透的。那这种低纯度的色彩依靠Photoshop中的“可选颜色”工具,利用里面对比色和相邻色的属性,改变颜色纯度。夜景的蓝调更深沉,前景有一丝暖色灯光点缀,图片沉稳但不失层次。这两张光线比较昏暗的场景也是jpeg直接修图的,暗部和高光细节都能还原出来,等Adobe更新了RAW文件数据,会有更不错的画质体现。

这是杭州杨公堤的场景,日落的金光穿孔,12月有红叶作为点缀和金光呼应,所以后期将桥压暗成深蓝色,在配色中,总要有深沉的暗调去反衬主体和兴趣点。这个机位是逆光的方向,但树叶随风飘动,不方便多张曝光合成,所以需要单张提亮,松下S5M2出色的宽容度可以得到不错的暗部细节。


画面细节是图片的关键,油画风格与胶片不同,不能有颗粒感,所以需要清晰平滑的细节。白天自然光拍摄的场景都不会有噪点和杂色,所以我们看看傍晚的图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外白渡桥,由于车辆经过,桥面晃动没法使用三脚架,只能手持拍摄,S5M2的防抖,能够有效地延长快门速度,从而获得更好的光线条件;即使是夜晚的暗光环境下,配合双原生感光度也可以获得较为纯净的画面,在菜单当中可以切换原生ISO,有自动、LOW和HIGH三种选择。光线环境较好只需要用低ISO拍摄时,选择LOW,相机将选用较低电压的增益放大电路工作,当光线环境差时,可以手动选择HIGH档位,让相机切换电压更高的增益放大电路,以保证画面噪点尽可能的降低,后期再使用Denoise插件适当降噪,可以保留非常不错的细节清晰度。


说到朦胧感,最常用的是柔光和魅力光晕功能,可以让光线更柔和,物体表面更平滑油润,但这个参数绝不能过量,很多初学者会做出来很强烈的模糊感,这样其实是不自然的。我们要控制程度在做了比不做强,但是不能一眼被看出来有很夸张的柔光效果,这就是自然而然的柔化效果。

这张图是我很喜欢的,拍摄于旅顺路和动长治路交口,马路尽头被耶松船厂横腰拦住,老派建筑和摩天大楼此起彼伏,将建筑的层次和落差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张图里的色彩比较多,但是各部分的色彩还原都自然到位。


人像题材


这次我选择的是更亲民的拍摄场景,共青森林公园户外人像,用50 f1.8和85mm f1.8,拍摄模式是光圈优先。我为了让效果更自然,大部分场景是让模特自己做动作,我进行连拍抓拍。用AF-C的全时对焦模式,切换到人物追踪对焦,配合S5M2的相位对焦确实可以稳定追踪人物。

而且在AF-C模式下每秒7张的连拍速度也够日常人像的拍摄,如果想要更高速的,可以使用电子快门,达到每秒30张。如果使用AF-S单次对焦,机械快门能达到每秒9张。


在人像的创作中,第一点就是服装和环境的配色,我选择的场景是以绿色和棕色为主的草地树林,在日落时有黄色光线点缀,那根据油画风光低色彩反差的特点,服装我选择了浅棕色,既能和深棕色的树干反差开,又不会觉得突兀。


然后是光线,油画风格需要各部分的色彩都到位,所以不能有暗部死黑和高光过曝,为了尽可能体现皮肤质感,我选择侧顺光的方向拍摄。比如下图,让光线从树叶的缝隙中透射出来,就不会造成面部过曝。

半身的特写中环境较少,不容易体现出更明显的色彩搭配,所以如果想让风格更明显,可以拍摄带环境的全身视角。比如下图:

这是我很喜欢的配色,以深绿色为背景主色调,反衬浅色的人物部分,并且还有暖色光线作为点缀,以光线营造背景的起伏层次。松下的色彩还原真的非常棒,没有暗黄,也没有生硬的粉色,原图中肤色就自然通透。在后期修图是,要注意肤色是会受到环境光影响的,在保留自然肤色的同时,也要适当增加符合逻辑的环境光色调。

如果想要更浓郁的色彩,可以选择有较多光线照射到的场景,高亮度的暖色会更抓人眼球,尤其这类橙色和深绿的配色是非常典型的油画风格,在画面中尽量不出现纯白,比如白毛衣或白袜子,用米色代替纯白会更柔和。

85mm定焦低机位拍摄全身人像也是不错的构图方式,以铁轨做引导线,更有画面层次感。在这种构图方式下,背景不会虚化的特别厉害,保留了相对清晰的轮廓,这个在环境的层次上就会更有故事性。

在人物的照片中进行柔光,重点对环境柔化,暗部的环境要降低柔光,否则容易让色彩浑浊。 人物的面部要适当减轻效果,以免造成五官模糊,并且使用魅力光晕时不要随意改变色温,因为这会影响本身以及调整好的肤色。


以上就是对油画风格质感的讲解,质感是多方面因素的统一效果,先控制好曝光、再搭配色调,然后处理细节,最后适当柔化,就能在写实的基础上让图片具有油画的韵味。同时也带大家感受了S5M2的性能和画质,中肯的讲,加入了相位对焦和多种人物追焦模式、配备9600万高分辨率模式和更强的视频功能的S5M2确实是一台性能很均衡的全画幅微单,目前成为我的主力机器,期待有更多作品和大家分享。

作者:影叶

松下签约摄影师

职业摄影自媒体人

知乎认证优秀摄影创作者

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

本文为作者 松影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48511
帮助您及时收到松影俱乐部发布的各种摄影活动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