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再续|M43画幅的佼佼者G95D

2023-06-06 11:35
点击进入 产品 | 科技

去年9月份松下悄然发布了LUMIX G95的小改款相机:LUMIX G95D,在这个全画幅独行天下的时代,似乎没有太多人关注APS-C画幅以及M4/3的产品,但是这并不代表在APS-C画幅以及M4/3画幅领域就没有好的产品。以松下为例,松下在发布全画幅S系列相机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家M4/3的产品线,并且不断推陈出新,而LUMIX G95D则是松下M4/3画幅最新的一款产品。

LUMIX G95D


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使用这款LUMIX G95D,坦率的说我是一个松下的老用户,松下的很多款相机我都拥有并长期使用,比如LUMIX G系列以及LUMIX GH系列的微单、ZS系列的便携式相机、LUMIX S系列的全画幅相机等等。所以这次体验LUMIX G95D,上手完全没有任何的不适应,可以说手到擒来,不管是这款机器的优点还是缺点,我都很熟悉,所以这篇文章我会和大家好好聊一下这款机器的整体表现。

LUMIX G95D+12-60mm


首先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它的体积和重量,在我看来这才是微单应该有的体积和重量,就不和其他家产品作对比了,就拿自家的LUMIX G9来对比,G9可以说是松下里程碑式的产品,但唯一的缺点就是稍微有点大,而G95D不仅延续了LUMIX G9优秀的操控,同时还控制住了体积,所以我必须要给LUMIX G95D一个好评。

LUMIX G95D+12-60mm


恰到好处的机身大小让你握持起来不会有手握“巨单”的感觉,手腕也不会感受到太大的压力,长时间外出拍摄给我的感受是最为直接的。而且机身也有足够的空间来设计拨轮和按键,完全没有其他轻便型相机为了追求轻便而放弃操控的感觉。而且背部的按键布局和操控逻辑也是完美的继承了LUMIX G9的那一套操控体验,所以感觉真的很棒。

LEICA DG 12-60mm f/2.8-4 Power OIS


接下来给大家聊聊我使用这款相机搭配松下LEICA DG 12-60mm f/2.8-4 Power OIS镜头进行拍摄城市风光的一些心得,也就是作为的“爬楼党”所拍摄照片的感受。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其实并不算是一名合格的“爬楼党”,但携带松下LUMIX G95D真的感觉很轻松,哪怕是去一些比较刁钻的位置,这台机器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也很高。

LUMIX G95D+12-60mm

13mm F8 2.5s ISO200


再说一下松下LUMIX G95D的2030万有效像素的CMOS传感器,配合松下LEICA DG 12-60mm f/2.8-4 Power OIS镜头多带来的画质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可能很多人会质疑M4/3的画质表现能好到哪里去呢?我相信有这样质疑的人绝不在少数,但事实可以说明一切,上面这张照片不管是中心还是边缘,所呈现的锐度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单独看这张照片,你能知道它是松下LUMIX G95D拍摄的?

LUMIX G95D+12-60mm

12mm F8 1/640s ISO200


可能还有很多人觉得这样的照片一般手机也能搞定,甚至觉得除了全画幅相机以外,其他的相机就一无是处,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比如上面这张照片,标准的逆光照片,如果为了保证天空正常曝光,那么前面的建筑将会呈现暗色,而为了保证楼正常曝光,那么天空就是过曝的,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拥有一台动态范围较大的相机,比如松下LUMIX G95D,既能保证动态范围让我们有后期空间,同时又能保证画质细腻。

LUMIX G95D+12-60mm

16mm F3.5 1s ISO200


松下M4/3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镜头,等效全画幅相机2倍的系数可以让松下的镜头体积做的很小,同时也可以很轻松的实现等效焦距的翻倍,比如这次我使用的松下LEICA DG 12-60mm f/2.8-4 Power OIS,等效焦距是24mm-120mm,可以说携带这样一支镜头出门简直不要太爽好不好。上图就是我使用12mm端拍摄,虽然说等效24mm在面对这样的大场景时显得有些局促,但也是足够使用的。

LUMIX G95D+12-60mm

60mm F8 1/500s ISO200


再比如,这张照片是我使用松下LEICA DG 12-60mm f/2.8-4 Power OIS的60mm端拍摄,可以说要广可以广,要长可以长,最重要的是体积小巧,这里不仅仅是镜头体积小巧,同时机身体积也很小巧,所以对这一点我内心很欢乐的,如果全画幅系统想要实现相同焦段的镜头,那么体积和重量至少是要翻倍的。所以有时候我拍东西在选择器材方面,只要能满足我的拍摄,怎么轻便怎么来。

LUMIX G95D+12-60mm

48mm F8 1/640s ISO200


虽然松下LEICA DG 12-60mm f/2.8-4 Power OIS是一支浮动光圈的镜头,可能很多人觉得光圈不够用之类的,但对于城市建筑题材的照片来说,并不需要太大的光圈,有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稳定的画质表现。搭配这支镜头,松下LUMIX G95D在画质方面我觉得是非常稳的,几档光圈画质表现我觉得都非常棒,比如上面这张照片,在48mm端而且还是有轻度雾霾的情况下,能实现如此高锐度的解析力又有什么可吐槽的呢?

LUMIX G95D+12-60mm

28mm F8 1/2s ISO200


其实这张照片同样也能凸显松下LUMIX G95D的动态范围,我为了保证蓝调时刻天空的颜色,在拍摄时是故意降低了曝光补偿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让天空的颜色呈现出来,但由此带来的结果就会让建筑的本身的曝光显得很黑,但我知道这款机器拥有12档动态范围,所以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可以做到随心所欲的调整。

LUMIX G95D+12-60mm

18mm F3.5 1.3s ISO200


如果对当前的器材很了解,那么你一定听到过某厂动辄8级别的协同防抖,听起来很恐怖,但必须是搭配旗舰机型才能实现的效果,若你对器材很了解,那么你一定对M4/3系统的防抖更了解。松下LUMIX G95D的防抖真的很强,并且和镜头联动还能实现双重防抖补偿效果。比如上面这张照片是我1.3s手持拍摄,听起来是不是不可思议,但我就是做到了。

LUMIX G95D+12-60mm

12mm F4 1/60s ISO400


诚然我更习惯使用超广角来拍摄建筑,但并不代表广角镜头就不能拍摄,此次我体验的LUMIX G95D搭配的镜头是松下LEICA DG 12-60mm f/2.8-4 Power OIS镜头,12mm端等效焦距为24mm,可能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显得有些局促,但只要你找到合适的位置拍摄,这支镜头是没有问题的。比如上面这张照片,如果我站在楼底下仰拍,可能获得的效果就没有现在的视觉效果好。

总结

松下LUMIX G95D在我看来,是当前全画幅相机相互竞争中出现的一股清流,2030万可能在当前的时代显得有些低,但不可否认的说,2030万像素也是能极大的满足当前不追求高像素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的,再加上小巧的机身体积和轻便的重量,让我在拍摄的时候可以更加专注于拍摄本身,而不需考虑器材,另外稳定的画质表现以及宽泛的动态范围,让这款机器不管是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处理都有着极大的便利性。当然更加重要的是价格,4000多元的单机身价就能换来长时的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为作者 松影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48488
帮助您及时收到松影俱乐部发布的各种摄影活动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