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致青春》想到的“文学改编剧本”这一问题
写在前面的话:
看《致青春》的时候还是五一前,因为一堆事以及懒,现在才用小文总结写出来,很惭愧。片子是参加儒意那边的内部观片会,心不在焉,只看到电影的前三分之一便过早对影片下了定论——还不错。这个举动直接导致了五一前后,基友们问我看了么,我说看了啊,挺好的。然后基友们观片回来就会说,那么难看你说挺好的,你又收了五毛吧。
我发誓,我是发自良心觉得电影的前半个多小时挺好的。小细节逗趣,场景布置用心,人物也比较生动。谁知道假期后接续了后面的剧情,我嚓,确实,越看越惨不忍睹啊。身边基友们也纷纷看片归来,各种“烂剧本,胡逼编,真没劲”之类的吐槽不绝于耳。
确实,感觉影片的编剧确实存在不小的问题。不过在天朝。做一个《致青春》这样的由流行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项目,即使是导演,也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等别提编剧了。现在做成这种水平的故事,想必也几乎是编剧力所能及的极限了。
我在想,正因为《致青春》的项目有其特殊性,既有值得肯定的闪光,也不能否认在编剧上存在问题,才更能由小及大,给此类创作提供一些重要的事实经验,是值得分析思考一下的。因此仓促总结成以下小文,主要是自学之用。
我发在豆瓣的地址: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833813/
一. 单从电影剧本看,《致青春》存在一些浅显错误
1. 关于主题,缺乏明确的主导精神。或者说影片实际传递出的观念,和影片在创作营销中强调的观念,是不一致的。《致青春》顾名思义,“青春”看似是影片最重要的主旨,但人们常说青春片,青春故事,但细致推敲,“青春”本身是虚无和非具象化的。从故事角度,要具体的延伸概念,会发现这个词其中是包含着诸多不同可能的,有残酷,有成长,有理想,有性萌动……编故事只能截取一个重点,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杂糅。《致青春》里面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看似什么都说了,但其实啥也没有,在宏观的情怀和精神定位上很虚无。
2. 大事临头胜过无事生非。《致青春》里面最大的问题,是相对而言极为薄弱的情节和事件。简单说,就是影片中没什么具体的事,情节缺乏起承转合。我不认为电影中鲜活呈现的细节和情境是在进行“叙事”,也难以找到大学阶段和社会阶段的必然联系。里面的全部情节都是人物开场和人物结尾,最重要的中间段落却是缺失的。也许有人会抽我说扯淡,里面全是爱情啊!成长啊!悲欢离合啊!怎么能说没事呢?就细致一点问,谁谁和谁怎样的爱情?谁因为什么而发生了怎样的成长?一琢磨就能发现,这些简单句填不满。长达2小时多的电影里,真正在叙事部分的容量,大概等同于一个30分钟微电影。
3. 很显然,人物太多了。光女生宿舍就4个女孩,还有男生宿舍一屋子基友,还有什么初恋情人两小无猜等编外人员。十来号角色身份无差异(都是学生),在剧情中还没有太明显的主次,几乎是并列的分块叙事。别说片长两小时,就是8小时也好看不了。有基友会说,扯淡呢,这才几个人啊?群像式的成功电影也很多啊!但是,群像式的成功影片,大多数是两种情况,要么有一个重要的外界事件把人物凝结在一起,比如七武士对应打山贼。12罗汉对应盗窃案。斯巴达三百勇士对应抗击波斯。看好莱坞式的青春片,大多数都是一个竞选学生会主席,参加xx大赛之类的外部事件支撑着故事。
4. 另一种情况是给角色一个本身具有价值的“身份概念”,成功的成长类影片中,主角所经历的与它们本身的身份,是和电影的整个情怀上融为一体的。很多关键的情节,都是在抒情,叙事,塑造人物三者的交汇点。比如天堂电影院里的放映师身份与“电影梦”情怀,众多美国黑帮片中的黑手党身份与犯罪情节,正是这些特定身份把人物塑造和情节叙事凝结成的整体。在《致青春》既然角色都是学生,那么,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就非常重要。《致青春》中,围棋社团也好建筑专业也罢,其实无论是对情节或者主题,都没有贡献的。并且建筑专业是纸面专业,也很难用视觉和细节表现出来,无形和人物再度衰弱。
5. 头重脚轻,前后断裂,腰部乏力。由于人物的多,导致了整个影片的结构不合理,当陈孝正出场前,编剧要安排长达四十分钟的酱油人物出场。太慢了,太慢了,太慢了。并且还要努力让那十多口子,在观众几乎遗忘的时候间隔着出来露脸。尽管影片前半部每场戏都比较用心,但是还是你就会发现,故事越到后面,情节的缺乏逻辑和强加于人的感受也越大。因为情节本身不连贯,毫无递进感,都是跳出来的。很多角色明显观众没记住,比如郑薇那个追录取通知书的初恋大哥。插一句,人物多而印象不深可能也与演员选择有关,他们都长的太好看了,而我们记忆深处,谁还没有一些大肚子小短腿歪鼻子小结巴的朋友们呢?
6. 年代带入感不强导致怀旧感没出来。怀旧也好,青春也罢,很大程度上是仰仗于一个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具体说只有与现在时至少拉开20年,观众才能有一种新鲜感。拿中国举例子,能做回忆式故事的年代,基本就是文革,80年代,90年代初。这些时间段社会的观念和人的价值取向,与现今社会有反差。而《致青春》里面,2000年左右,与今天比,年代感并不强,削弱了所谓“青春记忆”这个点。
7. 价值观的含糊。前不久《北京遇上西雅图》就引起了价值观的讨论,不管价值观正确与否,但是至少是让人能够直观感知的。但《致青春》里,价值观比较含糊,也就难以引发观众明确的爱恨情仇。就举一个小例子,陈孝正明显是个贱人,但是他贱的略有合理,既没有到惹人同情的正面,也没有贱到反面角色形成大的对抗。因此,爱她的郑也就爱的糊里糊涂,观众看得糊里糊涂。缺乏倾向,暧昧含糊,观众看得云里雾里。
二.编剧也没辙,原著改编必然面临的困境
前面总结了这么多,把别人说的一无是处,这其实只是铺垫。真正想强调的问题是,在当下的创作环境下,是真难以避免的。《致青春》从一本书变成一本电影,实际上也勾连了近年来从文学出版到电影原创之间,不同行业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从文学角度而言,《致青春》只能说在同类网络小说中写的不错,但主要是情怀和语言文字的魅力。故事本身的人物,题材,可供衍生的材料,非常适合电视剧,却几乎是完全不适合改编成电影的。
因此项目的立项,无外乎是两个方面的因素起到了决定权。
首先是小说成功的销量和影响。在当下图书印数停留在几千一万的状态下,《致青春》百万册的实体书销量,算上传阅下载没事八卦,保守估计原著的读者有千万左右,这一数量几乎与国内爱情类电影潜在观众的全部人数相当。而最早《致青春》电影项目的投资不过三千万(后来增加是因为赵导花超了….),哪怕原著读者中只有三分之一去看电影,也能保证电影的回本。在一个商业主导电影创作的背景下,小说本身的成本就决定了项目能拍拍,不能拍也得拍,谁会放着一个只赚不赔的买卖不做呢?
第二个因素则更加无奈,就是与《致青春》差不多的故事可能一抓一大把,但确实没有什么比这更优秀的当代情感小说了。不信你随便找个书店,走到中文小说柜台转一圈,你会惊人的发现,稍微有点艺术水准,值得看看的小说,基本都是2000年以前写的。最近人们写的都是什么怪力乱神的故事啊…..这后面的问题,包括了出版的困境,文化的困境,文学的气势衰微….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明白的。
所以,不拍《致青春》也没什么更值得拍的(有肯定有,但是谁心里有底能保证呢?)而《致青春》只要拍了,不管拍成什么样肯定能赚钱。那这一切就都是水道渠成的事情了,一本不适合改编电影的书,遇到不拍不行的项目。只能以这种极为扭捏的方式进展了,编剧本事再大,又能有多少发言权呢?
因为原著出版上的成功,越成功,其实对电影剧本创作的干扰也越大。李樯本人的水平,显然要比最后成片是高出来的,前面说的问题,基本都是框架上的问题,而电影的优点,基本都在细节上,比如在每一场小的场景内,人物台词顺畅,言语鲜活,情绪和细节也基本合理。我相信,如果仅仅保留小说的人名,以及一个青春的概念,让李樯放手去大胆的写一个新的故事,肯定会比《致青春》现在的样子好很多的。
仅作为个人叵测,电影的前半部不错,而后三分之二急转直下,可能与赵薇的整体能力有关。同一拨的女演员里,赵薇参演的电影,明显要比秦海璐或者周迅或者高圆圆所扮演的角色模式化,简单化,娱乐化。换句话说就是没啥营养,也不够情怀。也许赵薇本身的能力就决定了她不敢也没有能力就原著进行大改,而李樯的优势又在大情怀上(不是指缺乏技巧,而是相对而言整体的艺术感觉更出色)。因此,两人的搭配也许本身就是不匹配的。
三.文学改编究竟应该怎么改?
从去年的《搜索》《白鹿原》到今年的《致青春》。文学改编看似是华语电影故事素材的救命稻草,最后结果却成了坑爹毒药。还是个人观点,文学改编其实是有着一些必须遵守的标准的:
1.让文学的归文学,电影的归电影
文学和剧本的区别,不同人有不同理解。不是小文主要探讨的内容。但是求同存异的是,二者肯定有各自的短与长。因此,在电影改编的时候,不能因为原著名声显赫就不敢让电影大胆改编。笔者认为,当原著与电影的一般性创作规律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文学服从电影。当原著与电影的一般性创作规律不矛盾时候,则最大化的遵循文学小说。
2.独臂大侠胜过侏儒
一本小说能支撑起十几万几十万字的篇幅,自然原著的信息量要大过电影。因此改编时候,还是两种选择。究竟是把原著进行等比例的压缩简化,最后还是什么都有,只不过胳膊短腿短,形同小矮人。要么就保留主干,敢于断臂求生。个人认为,全面微缩的结果是像完成任务一般让创作者在搭建整体结构上疲于奔命,故事自然漏洞百出干巴巴,而选择一点做充分,则可以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如果观众是个一米六黄的姑娘,估计还是想嫁一米八的独臂大侠,而不会是一米一的小矮人。
3.狗揽八泡屎是不对的——线索最好不要超过2条。
无论是主要情节还是次要情节的说法,或者是a故事与b故事的说法,还是线索的说法,总之,在绝大多数的编剧理论中,都认为2条情节线索在电影容量内是比较合适的。因此不管原著小说有多少组人物多少组纠葛,就选择最重要的2条做好就行了。
4.看得见摸得着——一定要有具体的事
生活流小说,其最大魅力恐怕来自于那些个人化的,情绪化的细节堆砌,但是电影里面没有事是极为可怕的。片面强调电影主要讲述情怀和感觉纯属自欺欺人,只要是剧情片,就得叙事,就得有事。
5.小说本身的故事氛围十分重要
故事氛围是一个不太确切的词,包括了历史信息,社会准则,相应的历史热点。在文学改编的时候,既然能够入电影创作者法眼,那么小说一定不是“现在时”的。因此,改编中重视“时代差”十分重要,有些时代感应当强化,有些时代感则应该弱化。电影的改编最终一定要具备独特的故事质感。如果你改编到最后,发现电影还没有一个元素拼接片的氛围感强烈,那显然是失败的。
6.人数不在多在于精,分清谁是主角
思路清晰找到故事的主角。很多小说都是群像式的人物,情节也是分段叙事的。但是你改成电影,一定要找到主角,找到配角。有独立外部事件的人物可以多点,但是要每个角色都形象差异化,而成长类,细节类的角色一定控制数量,且区分其重要程度,拉开差异。
7.我有的你没有,所以我比你厉害——视听语言是电影的独门优势
把一个文学改编拍成传记片显然不是好选择。如果你做了一个电影,却完全按照小说的叙事和表达方法,情节都依靠人嘴说。表演全是大中景。那你还拍电影干啥啊。一定要好好想想镜头以及剪辑,究竟能在整体结构上起到什么样的贡献。这里强调的是整体价值。比如关键情节点的交代方式,整个电影结构的组接。只有胆子大,用影视擅长的部分来填补小说的短处,才能够做到有益的创新。
看《致青春》的时候还是五一前,因为一堆事以及懒,现在才用小文总结写出来,很惭愧。片子是参加儒意那边的内部观片会,心不在焉,只看到电影的前三分之一便过早对影片下了定论——还不错。这个举动直接导致了五一前后,基友们问我看了么,我说看了啊,挺好的。然后基友们观片回来就会说,那么难看你说挺好的,你又收了五毛吧。
我发誓,我是发自良心觉得电影的前半个多小时挺好的。小细节逗趣,场景布置用心,人物也比较生动。谁知道假期后接续了后面的剧情,我嚓,确实,越看越惨不忍睹啊。身边基友们也纷纷看片归来,各种“烂剧本,胡逼编,真没劲”之类的吐槽不绝于耳。
确实,感觉影片的编剧确实存在不小的问题。不过在天朝。做一个《致青春》这样的由流行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项目,即使是导演,也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等别提编剧了。现在做成这种水平的故事,想必也几乎是编剧力所能及的极限了。
我在想,正因为《致青春》的项目有其特殊性,既有值得肯定的闪光,也不能否认在编剧上存在问题,才更能由小及大,给此类创作提供一些重要的事实经验,是值得分析思考一下的。因此仓促总结成以下小文,主要是自学之用。
我发在豆瓣的地址: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833813/
一. 单从电影剧本看,《致青春》存在一些浅显错误
1. 关于主题,缺乏明确的主导精神。或者说影片实际传递出的观念,和影片在创作营销中强调的观念,是不一致的。《致青春》顾名思义,“青春”看似是影片最重要的主旨,但人们常说青春片,青春故事,但细致推敲,“青春”本身是虚无和非具象化的。从故事角度,要具体的延伸概念,会发现这个词其中是包含着诸多不同可能的,有残酷,有成长,有理想,有性萌动……编故事只能截取一个重点,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杂糅。《致青春》里面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看似什么都说了,但其实啥也没有,在宏观的情怀和精神定位上很虚无。
2. 大事临头胜过无事生非。《致青春》里面最大的问题,是相对而言极为薄弱的情节和事件。简单说,就是影片中没什么具体的事,情节缺乏起承转合。我不认为电影中鲜活呈现的细节和情境是在进行“叙事”,也难以找到大学阶段和社会阶段的必然联系。里面的全部情节都是人物开场和人物结尾,最重要的中间段落却是缺失的。也许有人会抽我说扯淡,里面全是爱情啊!成长啊!悲欢离合啊!怎么能说没事呢?就细致一点问,谁谁和谁怎样的爱情?谁因为什么而发生了怎样的成长?一琢磨就能发现,这些简单句填不满。长达2小时多的电影里,真正在叙事部分的容量,大概等同于一个30分钟微电影。
3. 很显然,人物太多了。光女生宿舍就4个女孩,还有男生宿舍一屋子基友,还有什么初恋情人两小无猜等编外人员。十来号角色身份无差异(都是学生),在剧情中还没有太明显的主次,几乎是并列的分块叙事。别说片长两小时,就是8小时也好看不了。有基友会说,扯淡呢,这才几个人啊?群像式的成功电影也很多啊!但是,群像式的成功影片,大多数是两种情况,要么有一个重要的外界事件把人物凝结在一起,比如七武士对应打山贼。12罗汉对应盗窃案。斯巴达三百勇士对应抗击波斯。看好莱坞式的青春片,大多数都是一个竞选学生会主席,参加xx大赛之类的外部事件支撑着故事。
4. 另一种情况是给角色一个本身具有价值的“身份概念”,成功的成长类影片中,主角所经历的与它们本身的身份,是和电影的整个情怀上融为一体的。很多关键的情节,都是在抒情,叙事,塑造人物三者的交汇点。比如天堂电影院里的放映师身份与“电影梦”情怀,众多美国黑帮片中的黑手党身份与犯罪情节,正是这些特定身份把人物塑造和情节叙事凝结成的整体。在《致青春》既然角色都是学生,那么,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就非常重要。《致青春》中,围棋社团也好建筑专业也罢,其实无论是对情节或者主题,都没有贡献的。并且建筑专业是纸面专业,也很难用视觉和细节表现出来,无形和人物再度衰弱。
5. 头重脚轻,前后断裂,腰部乏力。由于人物的多,导致了整个影片的结构不合理,当陈孝正出场前,编剧要安排长达四十分钟的酱油人物出场。太慢了,太慢了,太慢了。并且还要努力让那十多口子,在观众几乎遗忘的时候间隔着出来露脸。尽管影片前半部每场戏都比较用心,但是还是你就会发现,故事越到后面,情节的缺乏逻辑和强加于人的感受也越大。因为情节本身不连贯,毫无递进感,都是跳出来的。很多角色明显观众没记住,比如郑薇那个追录取通知书的初恋大哥。插一句,人物多而印象不深可能也与演员选择有关,他们都长的太好看了,而我们记忆深处,谁还没有一些大肚子小短腿歪鼻子小结巴的朋友们呢?
6. 年代带入感不强导致怀旧感没出来。怀旧也好,青春也罢,很大程度上是仰仗于一个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具体说只有与现在时至少拉开20年,观众才能有一种新鲜感。拿中国举例子,能做回忆式故事的年代,基本就是文革,80年代,90年代初。这些时间段社会的观念和人的价值取向,与现今社会有反差。而《致青春》里面,2000年左右,与今天比,年代感并不强,削弱了所谓“青春记忆”这个点。
7. 价值观的含糊。前不久《北京遇上西雅图》就引起了价值观的讨论,不管价值观正确与否,但是至少是让人能够直观感知的。但《致青春》里,价值观比较含糊,也就难以引发观众明确的爱恨情仇。就举一个小例子,陈孝正明显是个贱人,但是他贱的略有合理,既没有到惹人同情的正面,也没有贱到反面角色形成大的对抗。因此,爱她的郑也就爱的糊里糊涂,观众看得糊里糊涂。缺乏倾向,暧昧含糊,观众看得云里雾里。
二.编剧也没辙,原著改编必然面临的困境
前面总结了这么多,把别人说的一无是处,这其实只是铺垫。真正想强调的问题是,在当下的创作环境下,是真难以避免的。《致青春》从一本书变成一本电影,实际上也勾连了近年来从文学出版到电影原创之间,不同行业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从文学角度而言,《致青春》只能说在同类网络小说中写的不错,但主要是情怀和语言文字的魅力。故事本身的人物,题材,可供衍生的材料,非常适合电视剧,却几乎是完全不适合改编成电影的。
因此项目的立项,无外乎是两个方面的因素起到了决定权。
首先是小说成功的销量和影响。在当下图书印数停留在几千一万的状态下,《致青春》百万册的实体书销量,算上传阅下载没事八卦,保守估计原著的读者有千万左右,这一数量几乎与国内爱情类电影潜在观众的全部人数相当。而最早《致青春》电影项目的投资不过三千万(后来增加是因为赵导花超了….),哪怕原著读者中只有三分之一去看电影,也能保证电影的回本。在一个商业主导电影创作的背景下,小说本身的成本就决定了项目能拍拍,不能拍也得拍,谁会放着一个只赚不赔的买卖不做呢?
第二个因素则更加无奈,就是与《致青春》差不多的故事可能一抓一大把,但确实没有什么比这更优秀的当代情感小说了。不信你随便找个书店,走到中文小说柜台转一圈,你会惊人的发现,稍微有点艺术水准,值得看看的小说,基本都是2000年以前写的。最近人们写的都是什么怪力乱神的故事啊…..这后面的问题,包括了出版的困境,文化的困境,文学的气势衰微….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明白的。
所以,不拍《致青春》也没什么更值得拍的(有肯定有,但是谁心里有底能保证呢?)而《致青春》只要拍了,不管拍成什么样肯定能赚钱。那这一切就都是水道渠成的事情了,一本不适合改编电影的书,遇到不拍不行的项目。只能以这种极为扭捏的方式进展了,编剧本事再大,又能有多少发言权呢?
因为原著出版上的成功,越成功,其实对电影剧本创作的干扰也越大。李樯本人的水平,显然要比最后成片是高出来的,前面说的问题,基本都是框架上的问题,而电影的优点,基本都在细节上,比如在每一场小的场景内,人物台词顺畅,言语鲜活,情绪和细节也基本合理。我相信,如果仅仅保留小说的人名,以及一个青春的概念,让李樯放手去大胆的写一个新的故事,肯定会比《致青春》现在的样子好很多的。
仅作为个人叵测,电影的前半部不错,而后三分之二急转直下,可能与赵薇的整体能力有关。同一拨的女演员里,赵薇参演的电影,明显要比秦海璐或者周迅或者高圆圆所扮演的角色模式化,简单化,娱乐化。换句话说就是没啥营养,也不够情怀。也许赵薇本身的能力就决定了她不敢也没有能力就原著进行大改,而李樯的优势又在大情怀上(不是指缺乏技巧,而是相对而言整体的艺术感觉更出色)。因此,两人的搭配也许本身就是不匹配的。
三.文学改编究竟应该怎么改?
从去年的《搜索》《白鹿原》到今年的《致青春》。文学改编看似是华语电影故事素材的救命稻草,最后结果却成了坑爹毒药。还是个人观点,文学改编其实是有着一些必须遵守的标准的:
1.让文学的归文学,电影的归电影
文学和剧本的区别,不同人有不同理解。不是小文主要探讨的内容。但是求同存异的是,二者肯定有各自的短与长。因此,在电影改编的时候,不能因为原著名声显赫就不敢让电影大胆改编。笔者认为,当原著与电影的一般性创作规律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文学服从电影。当原著与电影的一般性创作规律不矛盾时候,则最大化的遵循文学小说。
2.独臂大侠胜过侏儒
一本小说能支撑起十几万几十万字的篇幅,自然原著的信息量要大过电影。因此改编时候,还是两种选择。究竟是把原著进行等比例的压缩简化,最后还是什么都有,只不过胳膊短腿短,形同小矮人。要么就保留主干,敢于断臂求生。个人认为,全面微缩的结果是像完成任务一般让创作者在搭建整体结构上疲于奔命,故事自然漏洞百出干巴巴,而选择一点做充分,则可以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如果观众是个一米六黄的姑娘,估计还是想嫁一米八的独臂大侠,而不会是一米一的小矮人。
3.狗揽八泡屎是不对的——线索最好不要超过2条。
无论是主要情节还是次要情节的说法,或者是a故事与b故事的说法,还是线索的说法,总之,在绝大多数的编剧理论中,都认为2条情节线索在电影容量内是比较合适的。因此不管原著小说有多少组人物多少组纠葛,就选择最重要的2条做好就行了。
4.看得见摸得着——一定要有具体的事
生活流小说,其最大魅力恐怕来自于那些个人化的,情绪化的细节堆砌,但是电影里面没有事是极为可怕的。片面强调电影主要讲述情怀和感觉纯属自欺欺人,只要是剧情片,就得叙事,就得有事。
5.小说本身的故事氛围十分重要
故事氛围是一个不太确切的词,包括了历史信息,社会准则,相应的历史热点。在文学改编的时候,既然能够入电影创作者法眼,那么小说一定不是“现在时”的。因此,改编中重视“时代差”十分重要,有些时代感应当强化,有些时代感则应该弱化。电影的改编最终一定要具备独特的故事质感。如果你改编到最后,发现电影还没有一个元素拼接片的氛围感强烈,那显然是失败的。
6.人数不在多在于精,分清谁是主角
思路清晰找到故事的主角。很多小说都是群像式的人物,情节也是分段叙事的。但是你改成电影,一定要找到主角,找到配角。有独立外部事件的人物可以多点,但是要每个角色都形象差异化,而成长类,细节类的角色一定控制数量,且区分其重要程度,拉开差异。
7.我有的你没有,所以我比你厉害——视听语言是电影的独门优势
把一个文学改编拍成传记片显然不是好选择。如果你做了一个电影,却完全按照小说的叙事和表达方法,情节都依靠人嘴说。表演全是大中景。那你还拍电影干啥啊。一定要好好想想镜头以及剪辑,究竟能在整体结构上起到什么样的贡献。这里强调的是整体价值。比如关键情节点的交代方式,整个电影结构的组接。只有胆子大,用影视擅长的部分来填补小说的短处,才能够做到有益的创新。
本文为作者 陈东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46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