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剪辑》:解读电影《十二怒汉 》的剪切点
本文选自《看不见的剪辑》一书。


电影的开场设置在法庭,陪审员们在那里得到了法官的指令。这个场景用那个受到犯罪指控的男孩的特写镜头来结束。这个镜头叠化至俯拍的空荡荡的陪审团室。片头职员表滚动,摄影机来回运动并且摇镜拍摄进入房间的陪审员,他们走来走去,三三两两地闲谈,有的在讨论这个案子。这里有一个暗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一个能很快搞定的案子,或者他们只是要把法定的程序走完而已。镜头结束于陪审团的桌前。
接下来我们主要分析下第一次投票的剪切点。
第一个陪审团的远景镜头持续时间超过六分半钟,最后结束于他们中的一些人围着桌子坐下 (出点是剪切点1) 。 第一次剪切是切至主角方达 (入点是剪切点 2),他望着窗外沉思。他的反思,他与其他人的疏离,已经表现出了他的与众不同。

剪切点 1

剪切点 2

剪切点 3

剪切点 4
最初的两个主镜头(剪切点 3 和剪切点 4)是分别从桌子末端两个相反的俯角度拍摄的。这两个位置完全相反的画面,表现了最多的信息和尽可能多的面孔。镜头切出的由头(出点是剪切点 3)是宾斯——他在靠近银幕右下角的位置——正要站起来。下一个镜头(剪切点4)开始的时候,宾斯继续起身,然后为斯威利打开洗手间的门。因为这个关键的陪审员必须到场审议才能开始,剪辑师延续这个镜头直到斯威利坐下为止。剪辑师在鲍尔萨姆提醒陪审员们注意以后,恰当地切出了这个镜头。

剪切点 5

剪切点 6

剪切点 7

剪切点 8
第一个近景镜头(剪切点 5)建置了鲍尔萨姆这个角色作为陪审团团长的重要性。当他一提出投票的时候,剪辑师马上从他的近景镜头切至他的主观视点镜头(剪切点 6)下的长桌中心。剪切点 7,也是下一个镜头的入点,表现了鲍尔萨姆的反应,这时候有一个陪审员正说到自己只是想“离开这儿”。这个镜头也在剪切点 6 中的长桌镜头和下一个主镜头(剪切点 8)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如果剪切点 6 和剪切点 8 中的镜头画面剪切在一起,这样的转场会让人在视觉上感到别扭,因为它们仅转动了一部分的角度。

剪切点 9
下一对完全相反的俯角度主镜头(剪切点 8 和 9)完成了摄影机景深对长桌四个角落的覆盖。
这个镜头的出点(剪切点 8)对观众卖了一个关子,因为它仅仅是显示了方达的后背,而且也没有让观众看清楚他的手臂;而他是唯一没有举手投有罪票的人,目前这样的镜头表现是含糊的。这个镜头切出的由头是陪审团团长结束了对十一张有罪投票的清点,并且转向方达与他建立了视线联系。下一个镜头(入点是剪切点 9)才抖开了“包袱”:因为此刻方达面对摄影机,观众可以看到他没有举起手。

剪切点10

剪切点11
下一个镜头(剪切点10)必须包括方达和贝格利,因为贝格利是第一个对方达的投票作出消极反应的陪审员,而且从他开始对话变得紧张起来,所以从第一帧画面开始,就要营造这个时刻的紧张感。下一个抗议的陪审员是科布,他也出现在随后的镜头中,见剪切点11。这也预示着贝格利和科布正变为最不理性的反对角色,科布后来是最后一个坚持投有罪票的人。方达和宾斯是在这两个镜头中都出现的仅有的两个演员,见剪切点10和剪切点11。因此在话镜头来回切换时,这两个演员必须保持他们在场景中左右位置的一致性。如果摄影机拍摄越过轴线方向就会颠倒,观众会感到困惑。再则因为大家都坐在其中,每个人的位置在对应的反拍镜头中是不同的。

剪切点 12

剪切点13
当方达在陪审员和观众的头脑中灌输了合理怀疑时,剪辑师剪切至他的近景镜头(剪切点 12)。剪辑师也提前了一些时间切至方达,以便他在回答问题之前能够有一个停顿,令他的对白更加掷地有声。接下来科布挑战方达的近景镜头(剪切点13)非常具有激发性。在接下来的三个镜头中,剪辑师在这两个陪审员的特写镜头间来回切换。这种对抗预示着任意两个陪审员之间都会爆发最火爆的争论,并将决定判决的结果。

剪切点14

剪切点15

剪切点16
当沃德和贝格利说话的时候,人物间的互动发生了转移。剪辑师剪切至包括有他们俩在内的群体镜头(入点是剪切点14),这个镜头与剪切点10的拍摄角度相同,然而现在的对话轴线是建立在沃德与方达之间。在紧接着的两个近景镜头里,画面当中只有他们两个人,见剪切点15和16。因此,他们俩一直保留在银幕的左侧和右侧的位置,关注的焦点从面向摄影机的沃德——此刻他正在捍卫自己的立场(入点是剪切点 15)——转换到方达的角度。开车回家的愿望与关乎性命的裁决之间尖锐对立,方达现在卷入了矛盾漩涡的中心(入点是剪切点 16)。


电影的开场设置在法庭,陪审员们在那里得到了法官的指令。这个场景用那个受到犯罪指控的男孩的特写镜头来结束。这个镜头叠化至俯拍的空荡荡的陪审团室。片头职员表滚动,摄影机来回运动并且摇镜拍摄进入房间的陪审员,他们走来走去,三三两两地闲谈,有的在讨论这个案子。这里有一个暗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一个能很快搞定的案子,或者他们只是要把法定的程序走完而已。镜头结束于陪审团的桌前。
接下来我们主要分析下第一次投票的剪切点。
第一个陪审团的远景镜头持续时间超过六分半钟,最后结束于他们中的一些人围着桌子坐下 (出点是剪切点1) 。 第一次剪切是切至主角方达 (入点是剪切点 2),他望着窗外沉思。他的反思,他与其他人的疏离,已经表现出了他的与众不同。

剪切点 1

剪切点 2

剪切点 3

剪切点 4
最初的两个主镜头(剪切点 3 和剪切点 4)是分别从桌子末端两个相反的俯角度拍摄的。这两个位置完全相反的画面,表现了最多的信息和尽可能多的面孔。镜头切出的由头(出点是剪切点 3)是宾斯——他在靠近银幕右下角的位置——正要站起来。下一个镜头(剪切点4)开始的时候,宾斯继续起身,然后为斯威利打开洗手间的门。因为这个关键的陪审员必须到场审议才能开始,剪辑师延续这个镜头直到斯威利坐下为止。剪辑师在鲍尔萨姆提醒陪审员们注意以后,恰当地切出了这个镜头。

剪切点 5

剪切点 6

剪切点 7

剪切点 8
第一个近景镜头(剪切点 5)建置了鲍尔萨姆这个角色作为陪审团团长的重要性。当他一提出投票的时候,剪辑师马上从他的近景镜头切至他的主观视点镜头(剪切点 6)下的长桌中心。剪切点 7,也是下一个镜头的入点,表现了鲍尔萨姆的反应,这时候有一个陪审员正说到自己只是想“离开这儿”。这个镜头也在剪切点 6 中的长桌镜头和下一个主镜头(剪切点 8)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如果剪切点 6 和剪切点 8 中的镜头画面剪切在一起,这样的转场会让人在视觉上感到别扭,因为它们仅转动了一部分的角度。

剪切点 9
下一对完全相反的俯角度主镜头(剪切点 8 和 9)完成了摄影机景深对长桌四个角落的覆盖。
这个镜头的出点(剪切点 8)对观众卖了一个关子,因为它仅仅是显示了方达的后背,而且也没有让观众看清楚他的手臂;而他是唯一没有举手投有罪票的人,目前这样的镜头表现是含糊的。这个镜头切出的由头是陪审团团长结束了对十一张有罪投票的清点,并且转向方达与他建立了视线联系。下一个镜头(入点是剪切点 9)才抖开了“包袱”:因为此刻方达面对摄影机,观众可以看到他没有举起手。

剪切点10

剪切点11
下一个镜头(剪切点10)必须包括方达和贝格利,因为贝格利是第一个对方达的投票作出消极反应的陪审员,而且从他开始对话变得紧张起来,所以从第一帧画面开始,就要营造这个时刻的紧张感。下一个抗议的陪审员是科布,他也出现在随后的镜头中,见剪切点11。这也预示着贝格利和科布正变为最不理性的反对角色,科布后来是最后一个坚持投有罪票的人。方达和宾斯是在这两个镜头中都出现的仅有的两个演员,见剪切点10和剪切点11。因此在话镜头来回切换时,这两个演员必须保持他们在场景中左右位置的一致性。如果摄影机拍摄越过轴线方向就会颠倒,观众会感到困惑。再则因为大家都坐在其中,每个人的位置在对应的反拍镜头中是不同的。

剪切点 12

剪切点13
当方达在陪审员和观众的头脑中灌输了合理怀疑时,剪辑师剪切至他的近景镜头(剪切点 12)。剪辑师也提前了一些时间切至方达,以便他在回答问题之前能够有一个停顿,令他的对白更加掷地有声。接下来科布挑战方达的近景镜头(剪切点13)非常具有激发性。在接下来的三个镜头中,剪辑师在这两个陪审员的特写镜头间来回切换。这种对抗预示着任意两个陪审员之间都会爆发最火爆的争论,并将决定判决的结果。

剪切点14

剪切点15

剪切点16
当沃德和贝格利说话的时候,人物间的互动发生了转移。剪辑师剪切至包括有他们俩在内的群体镜头(入点是剪切点14),这个镜头与剪切点10的拍摄角度相同,然而现在的对话轴线是建立在沃德与方达之间。在紧接着的两个近景镜头里,画面当中只有他们两个人,见剪切点15和16。因此,他们俩一直保留在银幕的左侧和右侧的位置,关注的焦点从面向摄影机的沃德——此刻他正在捍卫自己的立场(入点是剪切点 15)——转换到方达的角度。开车回家的愿望与关乎性命的裁决之间尖锐对立,方达现在卷入了矛盾漩涡的中心(入点是剪切点 16)。
本文为作者 后浪出版公司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4412
后浪出版公司
点击了解更多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 年,出版类别包含人文社科、电影、摄影、艺术、经管及生活等。后浪出版公司具有二级批发资质,设有选题策划、编校加工、设计制作、营销发行、电子书出版、读者服务与销售、媒体与公共关系、物流仓储、拍电影网、培训、电影书店等围绕图书出版的各个业务部门,建立了一支人才结构合理、年轻高效的专业团队,现拥有各类专业人才70 余人。
扫码关注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