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北京、横店、洛杉矶三地工作的录音师详解远程ADR工作

2022-02-24 17:20

疫情不是人们对艺术作品审美体验需求的障碍,一个于北京、横店、洛杉矶三地工作的录音师详解电影远程后期配音


由于这两年疫情的影响,电影的后期制作也更多地转成了远程对接工作。徐子璐是一个分别在北京、横店、洛杉矶工作过的后期对白录音师、混音师,参与制作过《功夫熊猫3》、《长城》、《大象席地而坐》等国内外或是跨国合作的多部电影作品,对ADR制作和远程录音流程有着丰富的经验技巧。


他从费里尼那时电影声音工作者需要剪辑胶片的模拟时代,一直说到现在的电脑软件操作的数字时代,以及远程配音时两地录音棚相互发送信号的声音技术工艺全流程;更说到国内外电影工业化标准的区别,希望制片方更好地理解声音工作,来达到最大化电影声音对观众产生效果的目的;最后又强调纵使疫情的影响,影院仍然是看电影的不二选择,尤其环绕声音响系统可以将观众包围在电影情境当中,从而获得对于艺术作品沉浸式体验的最好的审美经历。



影视工业网:请你系统介绍一下ADR制作、远程录音流程、对白处理方面所相关的工作内容。


徐子璐:ADR的英文译名叫自动化对白替换,不过这个过程中的替换并不是自动化的。它是指在声音的后期制作过程中,由于技术原因(如现场噪声过大、演员身上的无线话筒有噪声或信号中断),或者其他原因(表演修正、改词、加词、提升台词清晰度等),而针对对白部分的重新录制过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后期配音。


工业化规范的ADR流程一般为:


1、声音指导或者对白剪辑师在拿到画面部门的交接物料以后,对所有的ISO轨道(同期分轨)进行技术性评估,并且把有技术性问题的对白整理出来;


2、声音指导在和导演及制片人进行声音制作spotting session的时候,把所有需要ADR的台词内容进行汇总,并由声音指导生成ADR录音单,和需要配音的片段一起发到录音棚;


3、进行ADR录音;


4、进行后期的ADR剪辑以及混录工作。


在ADR录音过程中,ADR mixer要根据录音单在录音开始前给工程上打点,或者使用Ediprompt等软件生成包含有提示词和带有哔声的midi文件。提示词能够把需要配音的台词显示在演员面前的屏幕上,使演员的视线不用在ADR录音单和屏幕上的电影内容中来回切换。三声“哔”声作为倒计时让演员清楚知道台词开始的瞬间。同时,midi文件在导入工作站时,也会自动生成带有每条ADR名称的标记。这样可以在录音过程中快速重命名所录音的轨道,使所生成的录音文件的名称与ADR录音单一致,方便后续过程的挑条和替换,而且也节省在时间线上切换的时间。另外在录音过程中,ADR录音师还需要根据画面景别来调整麦克风位置,话放的响度(口子)控制演员和控制室监听的内容和音量,确保录音片段的命名和录音单一致。有时还需要临时剪辑制作空气声,或者快速剪辑匹配口型,让导演和制片人更好地分辨ADR在表演上以及和画面贴合的理想程度。


远程录音作为ADR的一种,演员、导演或者制片人不在同一地点,ADR mixer所使用的工作流程也会稍微复杂一些。一般来说会由两个录音棚合作完成。演员所在的录音棚会发出同步信号,通过远程录音软件控制接收端,也就是导演端的时间线。所以对于ADR录音师,除了一般的ADR录音工作外,还需要确保发送正确的监听信号给接收端;并且在每条录音开始前,都要把当前录制的ADR条数和命名报给接收端,以供接收端的声音指导去记录和挑条。这点十分重要,尤其是如果声音指导是外国人。如果没有同时做好记录,ADR剪辑工作会异常艰难,会迷失在只有细微区别的音频之海。


对白剪辑和混录都是对白处理的一部分。对白剪辑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同期录音尽量地接平,去掉不必要的噪音;对于后期配音的内容,要把它们剪辑得和同期台词相一致,为后续对白混录做准备。进入混录阶段后,对于对白的处理则是音色方面的调教:为同期声降噪,以及匹配后期配音(音色和空间感)。总体上,让对白听起来更清楚的前提下还要更自然,能够和片中其他声音元素融合过度为一个整体。



影视工业网:演员台词的同期录音与后期配音孰优孰劣,在技术上有确切的分别吗,或者只是个人感觉的不同呢?


徐子璐:我个人看法是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两者分别有不同的局限性。同期的优势在于能把演员最好的表演在最大的程度上保留,在拍摄过程中演员也能够最大程度上进入角色。而演员在后期配音时,一般来说已经是拍摄的几个月之后了,演员面对一个电视屏幕,要在空无一人的配音间中,很短的时间内重新找回当时的角色,以及当时场景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是很难的。这是很多导演和演员“痛恨”后期配音的原因。不过有些情况,后期配音也能够给影片带来更好的效果。比如同期的拍摄周期及其他因素影响,个别角色的演出并没有得到导演或制片方的认可,这时如果后期的配音演员,比同期现场收声所录制的演员的表演出彩很多,就可以使用后期配音把所有这个演员的表演替换掉。再一种情况就是很常见的需要更改台词,或者为了故事的完整性新加入的台词,这种情况后期配音就是十分必要而且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了。

 

影视工业网:现在的ADR制作,相比费里尼那个时代电影需要全部后期配音,有着哪些声音技术系统的进展和声音创作理念的差异呢?


徐子璐:我入行的时候已经处于数字时代的普及阶段了,至于模拟时代的ADR,我也是听一些前辈的叙述才有所了解。模拟时代的电影声音工作人员也是剪胶片的,由于没有现在数字工作站这种同步回放画面给演员看,所以基本上ADR工作,都是对白剪辑师事先将需要配音的录音片段,和一段可以录音的空白片段粘在一起,让演员听回放,然后马上模仿重复所听到的语音语调来实现的。后面的ADR剪辑工作也同样是在笨重的剪辑台完成的。与此相比,现在的数字工作站以及一系列通过电脑和软件实现的ADR流程实在是太方便了,节约时间的同时,配音的效果也随着画面实时回放以及临时剪辑而大大提升,也让后期制作时可以更改演员表演的配音成为可能。



影视工业网:你在北京、横店、洛杉矶都有着多年的电影声音工作经历,你觉得不同地区、或者国内外不同的制片公司及导演们、演员们,他们对于电影的声音制作方面的理解或者工作方法有哪些不同吗?


徐子璐:我认为对于电影制作理解上的各地区差异,其实取决于从业者对于电影工业和电影本身理解的差异,另外不同类型或者不同成本的片子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比如译制片、动画片,它们相对于其他电影的配音工作流程就有着很多不同。像我之前参与过的《功夫熊猫3》 的配音录制工作,基本上就是参考已经做好的英文版本进行本地化,本质上和译制片的制作流程一样。《大象席地而坐》则由于低成本,工作流程并没有特别完善,在后期配音录制中,我们也只是在技术上最大程度地还原演员的表演。


国内电影制作工业化的规范性普通没有那么好,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更多规范化的流程标准一定会得到更多推广。具体到工作方法,对于后期对白来说,最突出的就是国内在做后期ADR或配音的时候,配音导演会代替导演或声音指导,在现场指导演员的表演,他们其实代替了我前面所说的在流程中导演和声音指导的工作。所以国内很多电影的声音指导或者对白剪辑师,他们在做spotting session 的时侯也需要配音导演的参与。也因此,合拍片刚开始兴起那阵子,由于国内外的配音流程的差异,使得一些远程ADR在进行中存在一些障碍。我记得当时在横店和上海参与《长城》远程配音工作时,由于我比较清楚国外的流程,会在录音时清楚地把ADR编号和条号报给接收端,使得接下来制片方决定也让我继续跟到北京,帮助参与另外一个远程配音的工作当中。


影视工业网:在具体的工作当中,你希望制片方、导演、演员如何合作从而让声音工作做得更好呢?


徐子璐:我们往往处于“末端”,受限于制作周期,尤其后期声音制作环节,基本上是时间和制作成本最容易受到限制的部分。这往往也导致了声音制作者需要加班赶制一部电影的现象。我经常看到朋友圈中,同行们庆祝在一个连续工作几周,甚至连续加班超过24小时后完成电影的照片。所以我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制片方能够多给我们声音部门一些预算和时间去更好地完成作品。很多时候并不是国内的作品声音差,而是相对国外而言,我们除了电影工业化标准略有所欠缺以外,制作周期和预算都过于被压缩而导致的。这也使得我在工作中,会尽可能地把我工作的内容详细阐释说清楚,让制片方更好地理解声音工作,为自己争取更多打磨时间,来达到最大化电影声音对观众产生效果的目的。


影视工业网:观众普遍对于声音方面的了解不如画面方面,请你说说你觉得一部电影声音做得好有哪些特征呢?


徐子璐:我认为无论是电影的声音还是画面,说到底都是为了电影内容服务的。所以电影声音最重要的特征还是得和具体的人物、场景、故事贴合,以及和电影的类型贴合。如果说画面是从视觉上还原,或者说塑造了电影中的人物和场景,那么声音大部分时候,则是从听觉上起到了赋予视觉真实性的作用。因此,如果一名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觉得“这声音有点奇怪”,就恰恰说明他出戏了。电影中声音有过于夸张或者不合理的地方,这恰恰也是一个电影声音工作者最不想要的。其他的就是质感方面和节奏感方面。好的声音质感能够使得电影显得更高级。节奏感有一些不好描述,就是声音会对整个电影的节奏产生影响。



影视工业网:尤其这两年疫情的影响,影院普遍受流媒体冲击很大,想请你从声音技术层面上具体说说,影院的音响系统比之电脑手机等小屏幕,有哪些无法被替代的审美体验?


徐子璐:去影院体验和其他屏幕观影最重要的区别,可能就是影院能给观众更多的声音的沉浸式体验吧。影院的环放音响,与耳机和家庭影院相比,能够更准确地环放——也就是音响音质更好,而且声音的动态更大,尤其在中低频的范围,给观众更加震撼的听觉效果。


在电影声音制作的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终混阶段,需要混录师在一个具有类似影院声学环境和声音环放系统的房间里,将所有的声音进行最终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声音的表现力。影院一般来说都配备杜比5.1环绕声、甚至IMAX12.0 环绕声、杜比全景声等一系列环绕声音响系统,这些系统音响的排布基本上都是遍布在观众区域四周的。因此,在影院观影,会让电影混录制作时所创作的声音效果更准确地环放出来,用声音将观众“包围”在电影情境当中,从而最大限度还原混录师和导演想要观众体验到的最好的审美体验。

 

影视工业网:你为什么会从事电影声音方面的工作呢?未来你希望能够做出怎样的理想作品呢?


徐子璐:从事电影声音工作其实还挺偶然的。我从小学习乐器,参加合唱团,这些经历使我对音乐比较感兴趣。在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的大学学习中,我产生了对电影声音工作的兴趣,之后就一直坚持了下来。


我个人比较喜欢探讨人性和特定群体生活状态的电影,我希望未来能够更多地在用声音表达情绪和人物内心变化上进行探索,做出更多能够从听觉上引起人们共情的作品。


徐子璐简介:1991年出生于北京。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2013届本科毕业,毕业后转战上海声音后期制作公司。2018年就读于美国查普曼大学攻读电影制作声音设计方向硕士学位,毕业后于洛杉矶的424post后期制作公司工作。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影视录音工艺的经验技巧,对ADR制作和远程录音流程以及对白处理方面尤为擅长。担任ADR录音师,参与制作《功夫熊猫3》、《长城》、《大象席地而坐》等国内外多部电影作品。

本文为作者 王涛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43680